你知不知道「低碳生活」?它本來是說減少碳排放,是一個積極的環保理念。但有些人做了進一步引申,變成了「低碳水化合物飲食」,甚至是拒絕一切碳水化合物。
「生酮飲食」並不健康
就比如網上吹得神乎其神的「生酮飲食」,其實這麼吃並不健康。生酮飲食就是和含糖飲食相對立的一種飲食方法,要求減少甚至拋棄含糖食物的攝入,只攝入脂肪、蛋白質這兩類的食物。糖攝入量被壓低以後,血糖來源減少,人體會被迫進入一種模擬的飢餓狀態。在這個狀態下,體內的脂肪會在肝糖原的作用下,大量分解、代謝以提供能量,並在這個過程中產生大量酮體,酮體被尿液排除體外,就達到了減肥的目的。生酮飲食最近幾年在歐美很風靡,主要用於健身房推薦的減肥和塑形課程。在可控的情況下,生酮飲食的確可以達到減少體內脂肪含量的減肥目的。
但是其中的隱患並不小,部分人更是不能使用這種簡單易學的減肥法。今年6月,重慶市急救中心接診了一位40歲的女性患者,當時被120送進醫院的時候,患者已經處於深度昏迷的危險狀態,昏迷的原因是酮症酸中毒,最後經過搶救轉危為安。在對患者本人及家屬詢問的過程中,醫生鄧武權得知了一個細節:「患者之前一直在堅持使用生酮飲食減肥法,送醫院當天突然暈倒。家屬開始以為是低血糖,後來發現是昏迷了。」
為何生酮飲食減肥會出現酮症酸中毒引發昏迷?鄧武權透露主要是糖尿病作祟:「這名患者在進行生酮飲食減肥之前,沒有測自己的血糖,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在體內的脂肪大量分解成酮體之後,身體代謝不出去,就引發了酮症酸中毒。」
哪些人群不建議使用生酮飲食減肥法?鄧武權結合臨床經驗進行了介紹:首先是有代謝性相關疾病的,如貧血、維生素缺乏、痛風等;其次有器官功能性不良,比如心臟病、腎病、肝病等;最需要提醒的是糖尿病患者,使用生酮飲食減肥法,無異於自殺。
同時,科學證據表明,人體需要的50%的能量由碳水化合物提供才最佳。而且大腦所需的能量幾乎全部來自糖,因此低碳水飲食常常會影響情緒,比如煩躁、易怒,甚至誘發抑鬱。
中國居民膳食寶塔最大的基座部分是以穀物為主的碳水化合物,因此碳水化合物必須吃,只是要科學「挑食」。比如要控制「精緻碳水」,包括各種糖、含糖飲料、精米精面等,而全穀物、薯類、雜豆等粗糧可以適當增加,至少做到粗細各半。
● 全穀物的營養全面碾壓「精米麵」
以糙米、全麥為代表的全穀物僅僅經過碾壓、研磨等簡單加工,幾乎保留了穀物全部的營養。除了吃起來口感會粗糙一點,在營養健康方面是全面碾壓精米精面的。
全穀物和精米精面相比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還有較多的鐵、鉀、鎂等礦物元素。
全穀物中的可溶性膳食纖維(比如燕麥中的葡聚糖)善於吸附水分、增大體積,因此可以提供更好的飽腹感,同時有利於緩解便秘(註:膳食纖維主要來源於穀物、豆類、果蔬和堅果,但目前中國人平均每天攝入的膳食纖維只有推薦量一半左右)。
全穀物的消化速度比較慢,因此有利於控制血糖,相對精米精面而言更「耐餓」。
美國癌症研究所和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發布的報告顯示,每天吃大約90克的全穀物,結直腸癌的風險可以降低17%。(註: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議是成年人每天攝入50-150克)。
有部分研究表明,全穀物有利於控制血脂和體重。
(部分摘自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傳播分會等機構近期發布的「全穀物營養與健康聯合提示」)
● 有不少「全麥麵包」是撒了點麥麩的精緻碳水
全穀物雖然好,但吃起來確實口感不如精米精面,你可以嘗試在米飯和粥中加入小米、燕麥、玉米、糙米,在麵粉裡混入玉米粉、燕麥粉等,兼顧營養和口感。
需要提醒的是,市面上的全穀物產品五花八門,有條件的情況下還是建議選擇100%的全穀物,比如糙米、全麥片、紫米等。而最常見的「全麥麵包」有不少是撒了點麥麩的精緻碳水,離真正的全穀物還有十萬八千裡。
最後,分享自己的一些經驗。
首先,我最喜歡即食燕麥片,因為經過熟化處理,吃起來方便快捷,而且燕麥在全穀物中的營養價值排前列。其次,我只買配料和包裝最簡單的那種,不要加糖、加堅果、加果乾的,可以接受加其他全穀物的,這樣價格便宜量又足。然後,燕麥片挺耐儲存的,因此遇到臨期打折促銷,一定要果斷囤。
吃麥片我也有懶人方法。晚上抓兩小把燕麥片,加上一盒全脂牛奶(250mL),放冰箱冷藏,第二天早上加上一個蛋、一個蘋果/橙子就是早餐。如果你無法接受一大早吃冷的,可以微波爐1-1.5分鐘,差不多就是熱而不燙的程度。
中午單位沒食堂,我會用一個小碗抓半碗麥片,倒入開水燜著,然後到樓下便利店買2-3個菜,回來就可以吃帶著麥香的燕麥飯了。在家懶得做米飯的時候也可以這麼幹。
省錢、省時間還健康的吃法,你學會了嗎?
最後還要強調,「網紅」生酮飲食在減重的功效上體現了很大的優勢,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這一飲食結構。在開始生酮飲食前需要進行系統和專業的評估,而且,生酮飲食所產生的副作用可能超出預期,因此,並不建議盲目跟風。
來源|晶報APP綜合中國青年報、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