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才大略的一代英主

2020-12-19 小逗戲說歷史

漢武帝劉徹,字彘,中國古代西漢最傑出的帝王,也是中國古代封建王朝最傑出的君王之一,漢民族和漢文化的奠基者之一,奠定了漢地的基本疆域,被後人評為光照千秋,雄才大略的偉大帝王。

漢武帝像

劉徹,是西漢王朝漢景帝劉啟的兒子,初時被封為膠東王,後因其兄劉榮被廢,才被立為太子,後來景帝去世,即位為帝。 因為在被立為太子期間受過其姑母的幫助,也就有了金屋藏嬌的典故。

政治上,劉徹即位後,為了加強中央集權,開始頒布推恩令,並削弱了和取消了一部分的諸侯國,改為郡縣,設立州刺史,同時削弱丞相的權力,設立中朝,尚書臺等,奠定了政治統一的局面。

推恩令

軍事上,大力發展騎兵,派大將軍衛青及霍去病等北上出擊匈奴,奪取河西走廊,給予匈奴沉重打擊,迫使匈奴遷徙漠北,使國家更加統一,並開拓西域,加強同大宛,龜茲等西域小國的聯繫, 設立西域都護府等,並徵服朝鮮,開拓西南,是漢朝的疆域達到了頂峰。

衛青像
霍去病雕像

文化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形成了以儒家思想為統治的思想局面,創立太學等。經濟上改革幣值等,使漢朝的國力有了很大的發展,經濟,軍事各個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至此,漢朝進入了頂峰,為了後續歷史朝代發展也奠定了一套完善的基本制度。

董仲舒像

相關焦點

  • 趙武靈王一代英主,為何被活活餓死?因為犯了兩個大忌
    他也躋身英主行列。這一年,趙武靈王42歲,趙國如日中天、趙武靈王也鼎盛年紀,如日中天,這個時候趙武靈王做出了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決定,主動退位,把王位讓給兒子趙何,自己統領軍隊。他的目的是打造一個二元化的領導班子,自己主抓軍隊,兒子統領內政,伺機坐收漁人之利。
  • 看沙丘宮變始末,來分析雄才大略趙武靈王的死因
    而領軍統帥就是趙國重臣李兌和公子成,很快將躲入武靈王行宮的大兒子趙章找到並殺死,兩位也害怕武靈王之後追究,於是在沙丘高築宮牆,給武靈王杜絕水和糧食,導致其活活餓死,一代英主 如齊桓公一樣,最後活活餓死,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沙丘宮變,可以說讓人不勝唏噓,所幸趙惠文王親政之後,繼續將趙國治理得井井有條,沒有辜負他的期望!
  • 雄才大略,行得通與看的明
    雄才大略,這詞語講的是二種能力。雄才即大才,大才即辦大事的能力。能力即執行力,俗話講行的通。大略即遠見,看的清楚明白。大略也稱戰略,俗話講觀大局。雄才大略,有其一者少,有其二者更少。觀史上人傑,可鑑者多。如近代大人物袁世凱,有大才有大權,位至大總統。但大略上不足,終敗於不識大勢,貿然稱帝以致身敗名裂。如近代大人物孫中山,有革命之大略,少馭時之大才。
  • 陳朝開國皇帝一代英主陳霸先身世源流
    每天有分享。
  • 雄才大略、躊躇滿志的寶寶名字,有宏圖大志
    雄才大略、躊躇滿志的寶寶名字,有宏圖大志!  雄才大略、躊躇滿志的寶寶名字,有宏圖大志!  琦榮  琦:美玉;珍奇,美好;奇異。用作人名意指美麗、特別、珍奇。榮:一般指草木茂盛、興盛、欣欣以向榮、光榮、榮譽、受人尊重、富貴、花草開花等意思。
  • 男孩起名字:雄才大略、前程遠大的男孩名字參考
    我們都知道名字對我們的重要性,所以起名字的時候也一定要慎重,而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寓意雄才大略、前程遠大的男孩名字,推薦給大家,希望大家喜歡。  男孩起名字:雄才大略、前程遠大的男孩名字參考 【志寧】  取自:「歸志寧無五畝園,讀書本意在元元。」
  • 她是順治帝生母,培育兩代英主,清初傑出的女政治家!
    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子刻,一代名後走完了她波瀾壯闊、豐富多彩、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生旅途,永遠地閉上了眼睛,終年75歲。孝莊皇后培養了兩代英主,為清朝的穩定和強大作出了重要貢獻,不愧為清初傑出的女政治家。
  • 如何成為一個有雄才大略的人
    具備雄才大略的人,主要表現在思維邏輯方式的與眾不同上。這種人可以在時機不成熟的時候隱忍負重,無論什麼苦,他都欣然接受,但只要時機成熟,他便會奮臂躍起,如蒼鷹擊殿,無人可擋。那麼,我們如何才能做一個有雄才大略的人呢?
  • 有才幹•能變通•建偉業——雄才大略的管仲(2021年高考作文範文欣賞)
    本文作者:何巖  陳彬蕾獨家授權語文月刊發布有才幹•能變通•建偉業——雄才大略的管仲於是桓公重用管仲,鮑叔甘居其下,終成一代霸業。後人稱頌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說:「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司馬遷說:「天下不多(稱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班級計劃舉行讀書會,圍繞上述材料展開討論。齊桓公、管仲和鮑叔三人,你對哪個感觸最深?請結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寫一篇發言稿。
  • 毛主席評價漢武帝:雄才大略,但是有三個缺點
    班固在《漢書》中評價他「雄才大略」,曹植也說他「功越百王」,李世民則說:「近代平一天下,拓定邊方者,惟秦皇、漢武。」近代史學家夏增佑先生也評價道:「武帝時為中國極強之世,故古今稱雄主者,曰秦皇漢武。」並稱他是「百代帝王」,意思是劉徹在世時的功績,不止於對當時朝代的影響,而是影響了後面很多朝代。毛主席一生熟讀史書,那麼他對漢武帝是如何評價的呢?
  • 雄才大略的中國第一相
    要說管仲是我國歷史上最有雄才大略的丞相,應該毫無異議。能在一個制度崩潰、貧富懸殊、社會秩序大壞、外患不斷的時代,利用短短的六年時間,讓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除了管仲,恐無第二人。
  • 歷史的巧合——清帝一代不如一代
    有趣的是,這十二帝猶如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一樣,一代不如一代。不知是歷史 的巧合還是歷史 的選擇,反正就是一帝不如一帝。具體分析如下 :努爾哈赤努爾哈赤是在清朝皇帝裡確實是比較生猛 ,開國皇帝嘛,哪個能不猛?這哥們25歲起兵憑13副鎧甲叛明,居然能夠統一女真,佔領遼東,贏得薩爾滸之戰,擊敗大明,建立後金,確實很猛。
  • 憂國憂民,英文神武,雄才大略—李世民
    憂國憂民,英文神武,雄才大略—李世民話說唐朝,一定是最讓中國人民引以為豪的朝代,那時中國的版圖是牛一樣的形狀,從版圖我們可以看出什麼,牛和雞有什麼差別?版圖就告訴我們,那個年代,我們的民族有多麼的強大。唐朝時,很多國家向唐進貢,不少四方學子慕名而來。
  • 唐玄宗作為一代英主,為什麼在他統治的時候會爆發安史之亂
    而唐玄宗作為唐朝歷史上的一代明君,是他一手將唐朝帶向了盛世,到最後又是他自己把唐朝推向滅亡的邊緣。前三十年他是一代聖君聖人之治天下,有萬代不移之理,所以我們後人才會將他稱為聖。而唐玄宗在唐朝的歷史上面曾經也是一代聖君,封建帝國的聖君必須要讓天下絕大多數的人達到盛世才能夠有資格參與聖君的競爭,而不是一味地強調讓所有人都達到盛世的標準,因為這種過分的絕對反而是不可能的,但凡有一點常識的人都知道這過於虛假,唐玄宗一手創造的開元盛世的確稱的上是唐朝的一代盛世,也是自秦始皇之後中國兩千年最輝煌的一次,被無數的史官載入到不同的史書之中,今天我們回到那個年代的文字之中再次去探索唐朝盛世的產生原因
  • 雄才大略,華夏民族在他們手裡發揚光大,他們如何開創盛世中華?
    文/歷史縱橫四海,本文為百家號「歷史縱橫四海」創作整理,轉載請註明來源於百家號:歷史縱橫四海雄才大略,華夏民族在他們手裡發揚光大,李氏父子如何開創盛世中華?他被奉為是一代明君的典範。李世民這輩子做的所有事,都只有一個目標,就是成為被後世敬仰的明君。確實,他做到了。論內政,他對魏徵的態度就可以說明一切了。軍事才能,毛主席這樣評價過他「自古能軍無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則朱元璋耳。」李世民在位期間,陽謀也好,陰謀也罷。他的一舉一動,在我看來,說他是聖賢之君,也並不為過!至於他的兒子唐高宗李治,可能很多人對他不熟。
  • 歷史上真實的商紂王,文武雙全、開疆拓土、一代雄主
    歷史上真實的商紂王,文武雙全、開疆拓土、一代雄主歷史上真實的商紂王,並不是像《封神演義》裡邊的那個樣子。商紂王實際上是被「黑」了數千年的一代雄主,原來我們都錯誤地理解商紂王了。三、對內改革,對外開疆拓土,展示雄才大略即便如此,商紂王還是嘗試想「力挽狂瀾」,展現了其天才一般的政治和軍事智慧。商紂王即位後,對奴隸制度進行了雄心勃勃的改革創新,任用了一大批賢能人士,他提拔重用官員更是不拘一格和注重才幹,使許多處於社會底層的人物得到了提拔重用。
  • 諸葛亮雄才大略,為何不能帶領蜀國一統天下?看看主席怎麼說
    諸葛亮雄才大略,為何不能帶領蜀國一統天下?看看主席怎麼說相信大家都看過《三國演義》這本書。雖然說《三國演義》並不是真實歷史的樣子,但是大概方向上還是和歷史相近的,如果各位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看看三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