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師風範長留康樂園 中大為三豐碑式人物制銅像(組圖)

2020-12-25 搜狐網

宗師風範長留康樂園 中大為三豐碑式人物制銅像(組圖)


NEWS.SOHU.COM  2004年11月08日09:13  來源:南方網
頁面功能  【我來說兩句】【我要「揪」錯】【推薦】【字體:大 中 小】【列印】 【關閉】
 

免費最經典的幽默小段子 掌握第一手軍事情報

搜狐新聞,告訴你正在發生什麼。 點擊進入>>>

陳寅恪

  鄒魯

  許崇清

  開欄的話 11月12日,中山大學將迎來80周年的大慶。

  80年前,孫中山先生在廣州親創黃埔軍校和中山大學,一文一武。他寄望中山大學「讀書不忘革命,革命不忘讀書」,並留下十字校訓「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

  時光一轉80年,如今的中山大學已成為中國一流的高等學府,有些領域已衝刺世界前列。回顧歷史,是為了著眼未來。先生精神,已成一座現代大學一以貫之的前行力量。

  南方網訊昨天(11月7日),離中山大學80周年大慶還有5天時間,在100多名學者、師生的注視下,一代國學大師陳寅恪先生銅像和曾三次執掌中大的校長許崇清先生銅像正式揭幕。

  據中大圖書館館長程煥文介紹,學校特意在80年的歷史長河中挑選出3位對中大發展有著深遠影響的大師製成銅像,是為了讓後人感受先人風範,延續中大精神。而中大首任校長、曾創建石牌校區的鄒魯先生銅像則將於11日正式揭幕。

  省美術家設計中心藝術總監李炳榮是3尊銅像的作者,據他介紹,陳寅恪先生像重在突出其「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堅毅不屈,而許崇清先生像則瘦削和飄逸,顯示「人如其名」,為人正直。鄒魯先生一生比較實在,銅像就以「橫」為框架,突出他的平穩。

  一代大師已去,3尊銅像如今在康樂園裡栩栩如生,讓後人忍不住追憶萬千。

  中大首任校長鄒魯

  張宏達(著名植物學家、中大老教授):為建石牌校址就差下跪

  1924年11月11日,國立廣東大學舉行成立典禮,首任校長就是鄒魯主持,30年代初,他又重回中大執掌校印,不少中大人認為,這位校長「白手起家」的功勞,無人可以比擬。

  鄒魯第二次執掌國立中山大學的時候,就計劃建設石牌永久校址。雖然當時的中國戰事頻頻,財政困難,學校無法進行整體規劃,但鄒魯堅持要把石牌新校舍定位在「不但求之中國不落後,即求之世界各國中亦不落後」,根據世界一流標準,竭盡全能,興建校舍,聘師從教。

  「現在想起來石牌的幾百萬是怎麼來的?鄒魯捨得拿下架子,向別人伸手要,這點很不簡單。就是說除了沒有下跪,什麼辦法都想盡了。」張宏達說起當時的艱難,感慨萬千,他認為石牌校區最終能如願以償創建,鄒魯功不可沒。

  除了「白手起家」,鄒魯的兼容並包思想也刻在了中大歷史上,顯赫一時。

  據張宏達回憶,當時鄒魯是國民黨的右派,但他只要知道那位先生學問好,就不管他什麼派,一定會捨得出錢把他請來,而且和兩派的教師都吃飯,聊天,他深知辦好學校關鍵在教師。

  任校長最久的許崇清

  許錫揮(許崇清小兒子,中大前港澳研究中心主任):做事不能走邪門歪道

  一個人一生中三次被任命為一所大學的校長,在中國不多,在世界也少見。

  但在中山大學就有兩位:一位是許崇清,另一位是張雲。許崇清三次擔任中山大學校長共20年,佔中大校齡的1/4,中大黨委書記李延保稱其「對中大的發展有著不可磨滅的功勳」。在許老居住了17年的故居內,他最小的兒子許錫揮向我們細述了父親的「認真」。

  「父親給我們留下最深印象的便是『認真』。」他說,「那個時候,國家出了很多馬克思、恩格斯的中文譯本,他幾乎每個版本都認真讀過,由於他是學德文的,讀過這些書的原著,如果發現哪些翻譯有誤、哪些翻譯不妥帖,他都逐一划出來,並讓我記下來。」

  許錫揮帶著我們來到了客廳,「舉個例子,當時中大黨組學習小組來我們家學習,有這樣一句話『教育者必須先受教育』,父親一聽,馬上就噔噔地跑上二樓,翻出本德文書走下來,逐字逐句地翻譯給在場的人聽,說這句話的原意應該是『教育者在教學的過程中,自己也受到了教育』,而不是一句這樣用來整學者的『流行語』。這件事,當時是冒大不韙的,對我的教育也最深刻。」

  後來,許錫揮問父親,不擔心嗎,許老先生就回了一句「做事不能走邪門歪道」!這句話,影響了他們五姐弟一生。

  黃煥秋(原中大校長):做人就要堅守正義良知

  許老先生對中大,對廣東教育事業的發展有著重大的貢獻,作為一名教育家,他的正直為人,備受各界稱道。

  「列寧曾派人來學校找孫中山先生,許老就冒險把自己的婚禮做為掩護,讓那個代表與中山先生在他的婚禮上會面,很多人後來才知道這回事,對他都豎起了拇指。」黃煥秋笑著回憶,「還有當年很多教師被國民黨懷疑,要麼是『共匪』,要麼是『日本間諜』,許老都出面擔保,並留他們在學校繼續教書。直到現在,我到外面出差,不少老人都會感懷許老當年的恩情。」

  黃煥秋還告訴我們一個鮮為人知的小插曲:「民國時期,主政廣東的陳濟堂曾提出議案,要求大學生背誦《孝經》,許老認為這樣會使學生視野停滯不前,因此堅決反對。為此,陳濟堂又是施壓,又是許諾送股票,軟硬兼施逼許老就範,許老硬是把上門送禮、威嚇的人趕出家門,最終否決了這個議案。他說過,做人就要堅守正義和良知。」

  一代國學大師陳寅恪

  陳美延(陳寅恪三女兒):有創新精神才能找到快樂

  陳寅恪有3個女兒,但沒有一個是「子承父業」從事歷史研究的,外人都覺得有點可惜,仿佛陳先生的衣缽難以傳承。

  但據陳先生三女兒陳美延回憶,之所以不承父業是因為父親曾講過,如果覺得學歷史可以超越他,就去學,但如果超越不了,就不要學了。

  「他對女兒就是這樣要求,不要躺在別人的成績上做事。」回憶起往事,陳美延頗有感觸地說,「我們從小就聽他說,人一輩子到老都必須有所創新,有創新精神才能找到快樂,所以他每次講課的內容都堅持要有新東西。」

  銅像中的陳寅恪眼神深邃,炯炯而堅毅,手拄著拐杖,堅守著他所提倡的「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據陳美延回憶,父親帶給她們印象最深的就是「嚴謹」,堅持「三不講」原則,即「書上有的不講;別人講過的不講;自己講過的也不講」。所以,他備課和講課便如同從事學術研究一般嚴謹,要時時創新。

  胡守為(陳寅恪的關門弟子,中大原副校長):為一人授課一絲不苟

  「1949年1月,先生到嶺大歷史系任教授。那時候,正在崩潰中的國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已先行搬去臺灣省,為搶奪人才,多次電催先生坐飛機去臺灣,但先生堅持不去,『我收了人家基金的錢,不好走』,他就拿這個理由推脫。」陳老學生的學生、中大原副校長胡守為這樣回憶,「當時,要去臺灣、香港都很方便,但先生認為臺灣非安身之地,香港又為英國殖民地,愛國心和民族自尊心使他留了下來。他留下來,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我從來沒有聽到他對決定不離開內地說過什麼後悔的話。」

  對陳老的道德文章,胡守為特別感慨:「1950年的時候,學生給先生送了一面錦旗,上面寫著『萬世師表』,他當之無愧,對於一個大師,一看道德,二看文章,這兩方面他都非常高。」

  「當時讀嶺南大學,歷史系只有3個學生,只有我一個人來選他的課。

  我當時還不是研究生,是本科生,而陳先生呢,本來他可以不教課的,但他一點也不馬虎,而且還要求我上課以前要把講義通讀一遍給他聽,講義上全都是史料,他聽完認可後才上課。「回憶恩師,胡守為認為終生受益,」無論什麼時候,他上課一定穿著整齊,夏天去上課,家人說胡先生來了,他馬上放下工作,到二樓去,把長袍穿上,才下來上課,這點對我的教育很深。「

  胡守為說:「以後我當了教師,其他的我學不到,這一點我是學到了。

  第一,上課以前必定備課;第二,絕不遲到早退,穿戴整齊。「(編輯:李美儀)






相關焦點

  • 中山大學立陳寅恪銅像 紀念其獨立精神自由思想
    陳寅恪 銅像製作以一張陳寅恪生前照片(右圖)為藍本。  本報訊(記者徐靜 通訊員王麗霞、黃愛成)製作歷時兩年,中國現代最負盛名的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語言學家陳寅恪先生銅像昨天在中山大學揭幕,這是中大首座陳寅恪室外銅像,也是對陳寅恪「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再次紀念和回望。陳寅恪1949年南下任教嶺南大學,1952年院系調整時移教中山大學,在康樂園度過生命的最後二十年。
  • 廣州市海珠區康樂園早期建築群圖片展
    海珠區位於廣州市中部,北部與荔灣區、越秀區、天河區隔珠江相鄰,東部、西部、南部分別與黃埔區、荔灣區(含芳村)、番禺區相望,全區總面積90.40平方公里海珠區文物保護情況表孫中山大元帥府舊址,位於紡織路東沙街18號,原為清末官辦廣東士敏土(水泥)廠。
  • 【活動報導】重返康樂園,共話嶺南情 ——記2019中大嶺南EMBA值年...
    【MBA中國網訊】重返康樂園,共話嶺南情——記2019中大嶺院EMBA值年返校日時光荏苒,歲月如歌,在這特別的日子裡,04級、09級和14級EMBA校友們重返康樂園,再度相聚首,共敘同窗情,送上對母校的深深祝福。中山大學嶺南學院EMBA同學會(嶺峰會)專職副會長陳丹鈮老師主持本次活動。
  • 臺北中正堂拆風箏 蔣介石銅像「重見天日」(組圖)
    臺北中正堂拆風箏 蔣介石銅像「重見天日」(組圖) 2008年04月02日 08:48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三校區五校園齊向中山先生銅像獻花
    今日上午9時,中山大學三校區五校園同時舉行師生向孫中山銅像獻花儀式。記者在中山大學南校區康樂園為您拍下了這莊嚴的一幕。現場照走一波~~12日晚上,中山大學還將在南校區新體育館舉行主題為「不忘初心,奮進一流再出發」的中山大學95周年校慶晚會。中山大學乃世紀偉人孫中山先生親手創辦,孫中山先生歷經長期革命生涯,認識到培養專門人才的重要性。
  • 現中山大學校址系原嶺南大學所在地康樂園(組圖)
    荒原上的教學大樓  □冀思宇  中國的很多知名大學總是脫不了「混血」的歷史牽絆,譬如北大的燕園格調,南大的金陵大學背景,同濟「德文醫學堂」的前身,廣東的中山大學則是嶺南大學與原中山大學的結合,與北大同燕大的關係相若,現在中山大學的校址即是原嶺南大學所在的康樂園
  • 中大迎新 你見過這樣的中山大學校徽嗎?
    回復「入學」進入中山大學2014迎新專題小編語:一談到中大的校徽,小編暈暈乎乎的腦袋裡就只記得一座鐘樓,外加一片綠色,然後就……什麼都沒有了。這實在是太對不起中大人的身份了。那今天我們就來一探校徽的秘密!校徽為圓形圖案,校徽上部自左而右環繞中文校名標準全稱,下部自左而右環繞英文校名標準全稱,中間為海棠式洞窗圖案。
  • 走進高雄中山大學 探尋兩岸中大的特殊情緣
    1949年前,中大校友在政府部門和國家建設中佔有重要的位置。1949年後,許多中大校友遷往臺灣,為當地的經濟社會和文化建設貢獻了巨大力量。南方日報記者 王輝 攝  「淡淡的三月天,杜鵑花開在山坡上……」12日晚,中山大學90周年校慶交響音樂會在康樂園中區草坪奏響,抗戰名曲《杜鵑花》仿佛讓人回到烽火連天的七十多年前。交響樂的演奏者分別來自兩岸中山大學的學生樂團,因為共同的校慶日,他們跨越海峽,共奏一曲。
  • 鄭秀文代言服裝 2011秋冬系列盡顯英倫風範(組圖)
    鄭秀文代言服裝 2011秋冬系列盡顯英倫風範(組圖)2011/8/9/11:15來源:新華網    【鄭秀文代言服裝 拍攝2011秋季廣告點擊查看更多時尚圖片    適逢該品牌160周年,德國籍攝影大師Vincent Peters及其團隊親身由歐洲前往香港為Sammi
  • 中山大學公布吉祥物「中大獅」 網友稱蠢萌蠢萌
    新快報記者 夏世焱/攝  在中山大學迎來90周年校慶之際,五隻憨態可掬、形態各異的小獅子應運而生,這便是中山大學吉祥物——中大獅。作為中大首個吉祥物,中大獅以校內馬丁堂前石獅為原型,用校訓命名,凸顯中大辦學精神和時代內涵。
  • 中大南校區將建博物館
    該項目總用地面積13125.3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為33500平方米,建設地上3層局部4層,建築面積約8000平方米,地下2層,建築面積約25500平方米,主要建設內容為展廳、庫房、辦公用房及設備用房等。項目總投資為36930萬元,所需資金通過廣東省撥款和中山大學自行籌措。
  • 武漢光谷街頭現真人「銅像」(組圖)
    圖為:一女孩站在一尊真人「銅像」前很是好奇。  圖為:路人與真人銅像合影  圖為:「銅人」倡導「讀書有大用」  圖為:路人圍觀真人銅像  圖為:「銅人」與「銅像」真假難辨  新華網湖北頻道10月20日電(曾偉龍)這人真的還是假的?
  • 金碧輝煌的客廳吊頂 體驗純正歐式奢華風範(組圖)
    金碧輝煌的客廳吊頂 體驗純正歐式奢華風範(組圖) 房天下裝修設計
  • 中大住宿餐飲熱線
    住宿熱線:紫荊園020-84111888 / 84110488   西苑 020-84112978餐飲熱線:紫荊園020-84111887 / 84110813西苑020-84112992康樂園020-84112597蒲園020-84113925查號臺:020-84112828
  • 「雙鴨山大學」的前世今生及校徽大賞中大校徽設計者已加入
    真正的中大校徽哭暈在廁所  聲淚俱下地表示——  鴨山套路深,我要回康樂   到底中大校徽更換了嗎?中山大學團委已發文聲明——沒!有!  並轉達廣大熱心網友及圍觀群眾:  眾多雙鴨山校友紛紛表示  即使雙鴨山大學校徽再出一百版  依舊獨寵你一人——中大校徽  在姚友毅副教授的心裡  獨愛1993年設計的中大校徽中大校徽是中山大學的象徵
  • 看銅山康樂園房價走勢
    其中銅山康樂園9月二手房參考均價10688元/平,環比8月上漲0.53%,同比去年同期上漲9.58%。一、康樂園二手房房價走勢銅山康樂園9月二手房參考均價10688元/平,環比8月上漲0.53%,同比去年同期上漲9.58%。最近一年中,8個月房價上漲,3個月房價下跌,1個月房價持平。
  • 高雄中大盼與廣州中大齊進步
    2004年,當時的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杜正勝在正館整修時將銅像挪至倉庫,一放就是6年。直到2010年1月,新院長周功鑫將銅像移回。幼年孫中山題材銅像從中山「拷貝」到臺北臺北孫中山紀念館陳列的中山銅像風格極為多樣,或坐或立姿態各異。其中有三座中山銅像均出自廣州美術學院教授曹崇恩之手。其中兩座位於中山公園東側的人行步道上。
  • 現中山大學校址系原嶺南大學所在地康樂園(圖)
    荒原上的教學大樓  □冀思宇  中國的很多知名大學總是脫不了「混血」的歷史牽絆,譬如北大的燕園格調,南大的金陵大學背景,同濟「德文醫學堂」的前身,廣東的中山大學則是嶺南大學與原中山大學的結合,與北大同燕大的關係相若,現在中山大學的校址即是原嶺南大學所在的康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