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本事就一直打」,挑事的爸爸和失控媽媽,是孩子的童年噩夢

2020-09-24 小屁孩兒

文|文兒

昨天看到這樣一個視頻,爸爸媽媽因為瑣事吵架,心情很不好。這時候媽媽罵了旁邊的孩子,也不是孩子做錯了什麼,就是看孩子很不順眼。爸爸看見就說:你罵孩子幹嘛?有毛病呀。媽媽說:我罵了怎樣,我還打他呢。話沒說完就提著雞毛撣子打在孩子身上,爸爸不僅不勸,還在那挑事:有本事你還能打死他。

可能爸爸的本意也不是讓妻子打孩子,正可謂,虎毒還不食子。但媽媽正在氣頭上,聽了爸爸的挑唆,失控了,拿著雞毛撣子就往孩子身上打。孩子力氣小,無力掙脫,只能向媽媽討饒。有網友評論,檢討自己,差點也變成這樣情緒失控的媽媽。也有網友說,自己有一個失控的媽媽。生氣的時候狠狠地打自己,氣消了,抱著自己哭、道歉,說自己不是故意的。但下次這樣的事情還會上演,一次又一次。

漸漸地,給孩子造成不可磨滅的傷害。是呀,家裡若有一個情緒失控的媽媽,簡直是孩子的童年噩夢。

情緒失控的媽媽給孩子帶來傷害

雖然當媽媽很不容易,但情緒失控的媽媽真的蠻可怕。


讓孩子形成討好人格

我嬸嬸就是一個情緒不穩定,容易失控的媽媽,這直接導致堂妹是討好型人格。小時候,一去我們家,就不想回自己家。問她為什麼,她說:媽媽經常發脾氣,上一秒還笑著跟她說話,下一秒就臉色大變,大聲吼她,甚至是動手。所以她很不喜歡和媽媽在一起,因為總要小心翼翼地,就怕惹媽媽生氣。

是得,跟一個情緒失控的人在一起,的確很難熬。特別是孩子跟媽媽,實力懸殊的情況下,不知道哪句話會讓媽媽生氣,只得謹言慎行。長此以往,就會讓孩子形成討好型人格,儘量討好媽媽,不讓她發脾氣。


內心極度缺乏安全感

情緒失控的媽媽,孩子基本不會和其交心。因為孩子害怕媽媽,見到媽媽是恐懼,而不是像其他孩子,可以無條件信賴和依靠媽媽。這會讓孩子內心缺乏安全感,覺得他人都是不可信賴的。

自己也會情緒失控,變得易怒,脾氣暴躁。當孩子沒和媽媽建立健康良好的關係,長大之後更不可能和他人建立親密關係。畢竟,很少有人逃得過原生家庭的影響。


失控媽媽的背後是無作為的爸爸

在當媽媽之後,我也開始理解媽媽。誰不想當一個溫柔的媽媽,每天開開心心地教育孩子。誰又想成為一個隨意發脾氣,情緒失控,別人眼裡的潑婦。但生活無奈,不僅工作不順心,還有一個毫無作為的爸爸。因為每個情緒失控媽媽的背後,都有一個當甩手掌柜、無作為的爸爸。

教育孩子從來都不是一個人的事情,作為爸爸,也應該承擔起照顧孩子的責任。只有彼此都盡到責任,家庭才會幸福。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小屁孩兒】,你想了解的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兒童發展,時尚教育,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


相關焦點

  • 5歲女孩因吃飯慢被媽媽打成重傷,情緒失控的父母,是孩子的噩夢
    在教育孩子的路上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家長們如何去解決很大程度上會給孩子帶來影響。如果經常情緒失控的父母,對於孩子來說,無異於是噩夢。婷婷今年五歲了,平時挺乖巧的,但是有一點讓她的媽媽對她很不滿:那就是吃飯的時候婷婷總是慢吞吞的。
  • 5歲女兒被媽媽追著打:有一位情緒失控的媽媽,簡直是孩子的惡夢
    突然孩子跑了出來,後面跟著孩子的媽媽,正拿著掃帚一下又一下打在孩子的身上,那孩子拼命地想躲閃,卻一直沒能掙脫媽媽的手。我上前勸阻,可是這位媽媽卻打孩子打得更狠了,最後這媽媽打到沒力氣,才罷手。若干年後,她或許會忘記這個經歷,但更多的可能,卻是被一位情緒經常失控、會暴力對待她的母親,所支配的恐懼與童年陰影。每個童年經常挨打的孩子,人生中都有一個難言的傷痛有位朋友,性格比較孤僻內斂,她父母離婚,是媽媽撫養長大,但她和媽媽關係很差。有天她媽媽打來電話,說自己病了,想看看她。
  • 爸爸摔死了我的荷蘭豬:別讓情緒失控,毀了孩子的一生
    前一秒還能跟自己互動賣萌的荷蘭豬,僅僅因為父子間的爭吵,而被無辜遷怒,轉眼沒有了任何氣息,孩子心裡一定對爸爸充滿了憤怒和怨恨。 爸爸只顧肆意發洩心中的怒火,卻讓孩子產生了巨大的恐懼,破壞了孩子心中最可貴的信任,讓孩子失去了安全感。 即便冷靜下來,孩子也陷入了「我是不是應該原諒爸爸」的糾結之中。
  • 大多數家庭現狀:缺位的爸爸,焦慮的媽媽,失控的孩子!
    孩子的教育問題,一直是每個父母的頭等大事,有些媽媽,為了孩子的學習,甚至不惜辭掉高薪、或鐵飯碗,做全職媽媽!對於很多中國父母來說,孩子教育的重要性,從某種意義來說似乎已經超越了家長在自己事業上的成功!
  • 爸爸缺席的童年,是孩子永遠的短板
    因為這樣,這個女生別說戀愛了,就跟異性朋友普通交往都有困難。細問之下才發現,原來,女生之所以會對異性這麼抗拒和害怕,是因為從小就很少跟爸爸相處過所導致的。女生說,在她很小的時候,爸爸就因為經常工作要外出,甚少回家。打從她懂事以來,只有過年過節的時候可能會見到父親一面,嚴重的一年都見不到一次。
  • 媽媽"失控」打了孩子一巴掌,孩子的「一句話」讓媽媽情緒奔潰
    昨天微信上閨蜜和自己「訴苦」,說自己和老公已經冷戰快一個星期了,這期間倆人幾乎「0溝通」,沒有一句話。後來自己氣不過,乾脆帶著孩子回娘家了。在晚上臨睡時,孩子哭著吵著要回家,任憑她怎麼哄也不行。她就一下子控制不住自己,打了孩子一巴掌,然後自己獨自一人上床了。自己躺在床上,聽著孩子哭聲,她心裡難受極了。
  • 我不買了,媽媽別打了!父母情緒失控有多可怕
    當孩子犯錯時,家長們替孩子向外人道歉的普遍說法是「孩子還小,不懂事,你別和他計較!」可輪到家長是受害者的一方,家長卻全然忘記這一點,而只顧通過暴力宣洩自己的怒火。無法控制好自己情緒的家長究竟有多可怕?孩子與父母建立親密關係的黃金時期正是在童年,如果這一時期家長未能把握住機會,而通過暴力舉動讓孩子與自己漸行漸遠,當孩子長大,自己變老之際,空虛與孤獨感會直衝家長而來
  • 家庭教育中的大忌:失控的父母,你傷了孩子的心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陸北老師01如果做家有中小學生的親子關係殺手排名情況調查,相信「家庭作業輔導」一定榜上有名。武漢42歲胡女士因為持續性頭疼,去醫院檢查卻找不到病因。知曉胡女士是位媽媽後,醫生問起孩子的情況,胡女士突然放聲大哭,原來輔導孩子作業引發的焦慮和抑鬱。
  • 越喜歡做這3件事的爸爸,越沒什麼本事,也難教育出有出息的孩子
    ;如果說,孩子的爸爸沒什麼本事,總是喜歡做這些事兒的話,也很難教育出有出息的孩子。在外人看來,瀟瀟的生活一直都是幸福的,不愁吃穿,還會很多特長,比很多孩子都要幸福。可雖然瀟瀟的家庭條件不錯,但是瀟瀟卻有一對兒對自己十分苛刻的父母,特別是瀟瀟的爸爸,平時對瀟瀟更是十分嚴厲,而且他還是個典型的大男子主義,在家裡有著極高的地位,瀟瀟和媽媽都要聽爸爸的。
  • 越沒本事的爸爸,越喜歡做「衝動事」,孩子長大後,多半不會原諒
    對於一些沒本事的爸爸來說,他們總喜歡做「衝動事」,既傷害了妻子和孩子,也破壞了家庭的和睦。有這樣的父親,孩子長大後,多半不會原諒。她之所以這樣理解,是因為小時候深受父親的影響,自己的爸爸醺酒,每次一喝醉,回家後就會衝媽媽和自己亂發脾氣,而且這種事經常發生。直到大學後,她離開了家,才終於逃脫了父親的「魔掌」,但至今她沒有原諒父親,從而開啟了「自我保護機制」,開始對男性產生了恐懼心理。
  • 北京一媽媽當孩子面跳樓!你是那個失控的家長嗎?
    的確,媽媽的性命挽回了,完整的家庭保住了,可在孩子心中留下的深深傷痕該如何填補?新聞裡,我們常常能看到有太多孩子成為父母「失控」後最無辜的「情緒買單者」。今年3月,安徽的一位媽媽因教育問題與婆婆發生爭執。
  • 情緒失控?沒有安全感?會教育的父母做好這三點,孩子童年不缺愛
    這是因為孩子的情緒情感發展不穩定,年齡小,易衝動。當難過鬱悶時,他們不知道用什麼方式發洩和表達,情緒就容易失控。男孩憤怒地站起來背對著媽媽,媽媽面無表情,一巴掌打在男孩的肩上,男孩無奈只好坐下,目如銅鈴,滿眼全是崩潰,而媽媽卻漠然地玩著手機。
  • 孩子被打,應當打回去嗎?實際上比打回去更關鍵的是智慧打回去
    每一個孩子全是爸爸媽媽手掌心的寶,日常生活大家常常會碰到孩子的打架事件,當孩子被打了,應當打回去嗎?爸爸媽媽恰當的處理方法,將危害孩子一生。因此 爸爸媽媽一定要教孩子恰當的「還擊」。大家先討論一下一般的爸爸媽媽常見的幾類處理方法,你認可嗎?第一種,教孩子一味的謙讓。
  • 中國式家庭=缺失的爸爸+焦慮的媽媽+失控的孩子
    之前在網上看到很多媽媽都說自己有很大的焦慮,甚至有些得了產後抑鬱症,感覺自己壓力很大。 其中包括幼兒園的,陪讀群裡老師發的繪本,給孩子畫出繪本中最喜愛的畫面; 英語班的,陪孩子錄一段英文字母歌視頻,不能低於一分鐘; 舞蹈班的,複習當日舞蹈並拍照發到群裡,附加一段感受; 據中國媽媽焦慮指數數據顯示:健康和教育是讓媽媽焦慮的兩大殺手
  • 7歲兒子被爸爸嚇出多動症:脾氣暴躁的父母,是孩子一生的噩夢
    有句話說,發脾氣是本能,不發脾氣是本事。一個「敢於直面淋漓的鮮血,敢於面對慘澹的人生」的硬骨頭文人,竟然能在孩子面前如此卑微,這不僅是本事,更是愛。魯迅對海嬰最真切的愛,成了支撐海嬰一生的力量源泉。爸爸的脾氣預告著孩子的未來。能有一個好脾氣的爸爸,是一個孩子一生中最幸運的事。因為,爸爸的好脾氣會孕育孩子成為一個溫暖善良,勇敢有擔當,能頂起一片天也能「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熱血兒女。
  • 爸爸心血來潮給女兒洗腳,場面一度失控,媽媽笑翻了
    導讀:爸爸心血來潮給女兒洗腳,場面一度失控,媽媽笑翻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爸爸心血來潮給女兒洗腳,場面一度失控,媽媽笑翻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越沒本事的媽媽越愛做這3件事,錯誤的教育方式,影響孩子一生
    文|嚯嚯媽媽在大多數的家庭中,媽媽都是作為教育孩子的主體。而孩子對媽媽的依賴性也是最高的,基本上很多孩子對母親有著天然的親近感,但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加,一些媽媽發現,孩子似乎更喜歡和爸爸相處。這讓很多媽媽非常難過,自己辛辛苦苦帶的孩子,最後和自己關係反而疏遠了。但是問題真的是出在孩子身上嗎?
  • 失控威脅孩子的媽媽們是怎麼了?
    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只見一個哭的鼻涕眼淚直流的孩子,瘋狂抱住媽媽的腿……這一幕,是不是非常熟悉?大家經常都可以在商場、餐廳、遊樂場裡看到情緒都失控的媽媽和孩子。實際上,媽媽並沒有什麼標準,每個人盡力而為就好,照顧孩子的同時也要考慮自己的承受能力,可為母則剛的本性,卻讓很多人開始和自己較真死磕,可又有誰規定,為母就必須剛呢?孩子一直哭,是不是我的奶不夠?孩子不吃飯,是不是我做的飯不好吃?
  • 喜歡做這些事的爸爸,往往都沒什麼本事,很難教育出有出息的孩子
    ,想要自己的孩子將來很有出息的話,就需要爸爸們很有本事才行。這些爸爸的舉動看起來非常有面子,但實際上他們是最沒本事的。家裡有這樣的爸爸,那孩子長大後也很容易成為一個和爸爸一樣的人,沒本事、沒出息。這樣的爸爸是最沒有本事且最可恨的,他們的這種做法會讓孩子逐漸對媽媽沒有了信服感。而他們自己又不願教育孩子,不願管孩子,很容易毀掉孩子的人生。
  • 「功夫」媽媽45秒掌摑3歲孩子9次!想毀掉孩子,打就完事了
    視頻中,媽媽對著孩子瘋狂輸出,孩子一次次被打趴下,又一次次的站起來。除了罵聲和哭聲,巴掌聲格外刺耳。可想而知,孩子得有多痛苦啊!據悉,孩子爸爸是常年不在家的,媽媽獨自帶孩子。全職媽媽的痛,大家都懂,尤其是孩子不聽話時,被壓抑的憤怒很容易就會被點燃。但是,為情緒買單的,只有孩子。多年以後,媽媽可能會忘記這件事,但恐懼與陰影會伴隨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