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圓滿龍欽心髓前行引導文(七十八)無常四十五

2021-02-06 顯密佛網

下載本課音頻及講記文本,請點擊文章底部的「閱讀原文」。

丁七、思維猛利慾而修無常

引導次第

這裡引導思維猛利慾的次第有二:第一、思維猛利慾的所作;第二、思維猛利慾的因。也就是,先要思維我們用猛利慾要做到什麼,即恆時念死無常而作十法行。這是特別高的要求,一切時位中都要起無常想,使心轉入法道之中。為了達到這一點,緣起的樞要——欲要發展到猛利的程度,為此要思維怎麼來起猛利慾。包括思維作無常想的利益、不作無常想的過患。前者中還有認識它的必要、利益、重要性等。這樣就會發現它極其重要,有極深遠的利益,必不可少,由此就會有恆作無常想的心。有了這樣的道心後,不斷及時地修這樣的欲,讓它發展到猛利,之後無常觀才能貫徹到修道的始終。以上是整篇引導的線路。

接著我們就來了解普賢上師引導的密意。首先,思維猛利慾的所作分二:一、恆時唯修念死;二、恆時勸勉自心行十法行。

一、恆時唯修念死分二:(一)總說;(二)別說。

(一)總說

思維猛利慾而修無常者,一切時、一切分位中唯修死想,而於一切行住臥三者中,口中都說、心中都明現「此是此世間的最後威儀」,如此而修。

一切時和一切階段唯一修死,要修的地方是行、住、臥三類威儀,都口裡說、心裡想:「這是此生最後一次!」

這一句來自《法軌》總的修念死法的要訣,分三個方面來認識:一、修念死法的必要;二、修念死法的時位;三、修念死法的行相。也就是,為什麼這裡說唯一修念死,而不修念不死呢?再者,在什麼時位修念死法呢?還有,修念死法心口上的行相如何呢?了解清楚這三個問題,就把握《法軌》的內涵了。

1、修念死法的必要

雖然今天或此時、此階段是死還是不死都不決定,但心應該執持死的方面,發起「唯一會死」的心。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如果心想我不會死,那從「不死」的想裡就會出現一切現世欲,在它的驅使下,我們的暇滿幾乎全數落在非法中。而修死想就轉變方向了,一想到會死,忙其他就沒意義,應當為死做準備而修法,這樣當下就能取堅實義。以這個緣故,如果能在一切階段、一切時位先發起死想,讓它當家作主,這樣有力地發起後,緣起就被控制住了,截斷了現世法之流,往法道上走了。因此要唯一修死,也就是在既可修死想又可修不死想兩者中,唯一選擇修死想。

2、修念死法的時位

死想要貫徹一生,細到每一個時間、每一個階段都唯一起無常想、死想,以此來攝持自心入於正法之門。我們現在就要清楚,往後時時都要帶著無常想、死想,而且一起頭就有。所以事先就要想好:我這一生不過若干年,每一年有365天,每一天無非是行、住、睡三種日常生活種類。我們每天無非是睡眠位和醒覺位兩類,醒覺位中無非是行位和住位兩種。這裡「住」不能理解成「行住坐臥」的「住」,那是站立的意思。這裡的「行住」,即行藏或行止。也就是每天要麼睡覺,要麼醒來,醒來要麼出門辦事、上班等,要麼住在家裡或某個地方,這叫「行」和「住」。這三個種類攝了一切威儀。這裡的所有階段或活動都是一段一段在相續,在每個段落當中,都要以死想作為等起來攝持心入於法道中,也就是要想到:「這是這一生最後一次!」

3、修念死法的行相

具體的修法,指對於行、住、臥三大類威儀,無論哪個階段都想死的方面。扣到相應的威儀上想:「這是我在人間最後一次做這個!」比如,這是最後一次出門,這是最後一次聽課,這是最後一次睡等等。要讓觀念深入骨髓,關鍵在心、口兩門,所以要不斷地口裡說、心裡明顯地現來修。所謂「明現」,指不是大概的、含糊的、略略的,而是非常明了、確定,這樣才會發生觀念的力量。當觀念上已經轉成死想,心態、行為就都會隨之轉變,取向也會改變。這是修的方式方法。

「口說心想」,是為了讓觀念滲入到骨髓。我們起觀念都要通過心、口兩門。以世間惡法為例,譬如男女相愛時,口裡說「我愛你」,心裡也很明確地現出「我愛你」,這樣逐步發展下去,就會達到很熾盛的地步,心完全隨愛的煩惱轉,緣起就往那邊發展了。也就是當口裡說了,心裡明確了以後,心就會非常有力量,之後就被這樣的欲所轉了。那麼同樣,我們口裡說「我今天會死!」「這是最後一次,我會死的!」心裡也非常明確地觀或者現:「不可能再有後面!」這樣口裡不斷地說,心裡也明確地現,死想就越來越有力量。最後心完全被死想抓住而截斷今生的所為,一心尋求能解脫死的方法,這樣就把心全部納入法道當中了。

(二)別說

如果去其他地方,則念會死在彼處或想不一定能回來,如果走在道上或者在椅子上休息,也念「會死在這裡吧」。若在某處安住也念「會在此處死吧」。夜晚睡臥之時,也念「今晚會死在睡臥之處」,或念「明早不一定能起床」。早晨起床之時,也念「今天白天會死在這裡吧」,或想「今晚不一定能睡臥」。如是發自內心痛切地唯修死想,而像昔日噶當派的諸格西睡臥之時,思念「明早能否舉火不得而知」,不覆蓋餘火,而且飯碗也倒扣而放置等,及時及時地唯一修作心往念死上轉的欲樂,像這樣修持。

這裡普賢上師的引導有三個內容:一、教導怎麼配在威儀上念死;二、指明念死在心上的要求;三、教導平日修持的相。

首先告訴我們怎麼配在行、住、臥三類威儀的各種細節上,從兩方面來念死。一、從現在位,念「會在這裡死去」,以遮斷對現前法的耽染而心緣於法;二、未來方面,想「不一定還有未來」,遮斷對未來的妄想。像這樣,就切斷掉往現世法流趣的心。其次說明,念死要做到「至心痛切」。然後說到,要像噶當派的諸格西那樣,及時地配著威儀唯一修念死的欲。這就是平時修持要達到的標準,它的關鍵在唯一修念死的欲。以下對這三點一一來做講解。

1、教導怎麼配在威儀上念死

具體說明修的方法,包括行、住、臥三方面,每一種又有兩個方向的觀念:一、現在方面要肯定地想:「我會在此處死,會在做這件事時死」;二、對於未來要否定掉「決定還會有」的想法,換成「不一定還能再做」「不一定還有下一次」等等。必要是,對於現前的事,從肯定方面想「會死吧!」就能遮掉對現世法的耽染,當下提起修法的心。對於未來打破「還會有」的想法,想到不一定會有,當即截斷對未來的各種妄想、思慮、計劃等等。這樣想的話,如果現在死,我也住在法上了,這是應當的;即使不會死,也一心緣於法了,因此非常有必要。總之,有力量的死想能瓦解掉一切對現世法的欲求,以及貪婪、嗔恚、競爭、散亂等的心態,所以它像大鐵錘,能錘掉各種對現世法的耽著。

具體示範。行的方面,比如要出門去別的地方,就想「我會死在那裡吧」。如果去上班,就想「我會死在路上吧」,或者「我會死在公司裡吧」。這是從現在位遮掉「會活」的想法,傾向決定會死。這樣提起正念後就要為死作準備,由此心就轉到修法上了,只有修法在死時有益的緣故。再者,未來方面是想:「我不一定還能回來」,對於回來以後的事不作打算。就好比上了戰場,想「我不一定能生還」,所以,往後如何生活等的想法全部放下。再者,到了路上或者在路邊的座椅上休息,也想「我會在這裡死吧,不一定還有後面」。到了工作地點,正在做某項工作,就想「我會死在這裡,正工作著就忽然會死吧」。像這樣,馬上住在「死」的正念裡。

接著,住的方面。譬如假期待在家裡,就想「我會死在屋裡吧」,「這次假期我會死吧」。到了周末就想:「我周末會死在家裡吧,不一定還有下周」,因此,把下周的想法全部遮掉。之後馬上警惕起來:「我很快會死,可能現在會死」,心趕緊住在修法中。

再說睡臥。每一天醒覺位的活動完畢就要進入睡眠,這時要提起現在位和未來位兩方面的死想。也就是想:「我會死在床上吧,不一定還有明天」,明天難保還能醒來,所以不做明天的打算。第二天一早醒來,就想「我今天會死吧,今晚不一定還能睡下」。這樣一方面馬上提起會死的想法,另一方面遮掉未來的想法。

總之,在行、住、臥三類的每一個分位之前,都要安置這兩種想法。一方面當下提起會死的心,馬上進入到對死的準備上,另一方面想到未來不一定還有,截斷未來的計劃。

2、指明念死在心上的要求

這樣修時,要求發自內心痛切地唯修死想。「發自內心」指特別真實地作意。「痛切」指心專注在一個點上,特別深、特別切。這樣情真意切,一次又一次地想,最終會真實出現無常心、死想。會想到死真的要來,真的是這樣,我要開始為死做準備。這樣才不是知識化的表面說說、有口無心、只是乾枯的語言等。之所以修法不成功,就是因為不痛切,如果能處處痛念無常,心當即就會轉向法,所以,痛切也特別重要。

3、教導平日修持的相

噶當派諸格西是修無常的典範,切實地把無常想配在日常的各種威儀中。他們晚上睡覺時作意:「我今晚會死吧!沒有明天了」,所以不用蓋火,碗也倒扣,因為明天不必用碗了。這表示他作「決定會死」的想,因此,往後的一切希望全部息滅了。「等」字,包括在各種威儀中都想:「這是最後一次吧,下一次有沒有誰知道?何必想它!」無常想一起,當下就截斷現世心了。像這樣,他們的示範是,當一件事、一個分位出現時,馬上修一個往死上想的欲。這種欲樂越修越強,當它一起的時候,馬上就往那方面想。修好了以後,到了任何階段,一碰到就作死想。由此就截斷了現世想,一心趨於法。這裡修死想,要做到像噶當派格西這樣來修持。

所謂「像這樣修持」,即是隨學聖賢。他們在法道上怎麼走,尤其在念死上怎麼做的,我們都要在自身上修到,這叫做「效法」,叫做「修持」。也就是前面說的,法是軌則,人是典範,我們是隨學者,修心就是清楚了怎麼做後,在自身上修成那樣的心。這樣就有了無常想的德相。

思考題

1、「思維猛利慾而修無常」一科的總理路是怎樣的?

2、(1)為什麼唯一要修死想(從這樣修的作用、這樣修符合事實等方面觀察)?

(2)在哪些時間段應該修死想?為什麼?

(3)修念死法的方法是什麼?「口說、心中明現」的必要是什麼?

3、(1)怎樣配在諸威儀中從現在、未來兩方面念死?結合自身情況細緻思維。

(2)什麼是「發自內心痛切地唯修死想」?如何達到這個要求?

(3)平時修念死想的標準是什麼?

大圓滿龍欽心髓前行引導文(73)無常40

大圓滿龍欽心髓前行引導文(74)無常41

大圓滿龍欽心髓前行引導文(75)無常42

大圓滿龍欽心髓前行引導文(76)無常43

大圓滿龍欽心髓前行引導文(77)無常44

回復 前行 或 大圓滿  可查看所有堪布益西彭措《普賢上師言教—大圓滿龍欽心髓前行引導文》講記

長按二維碼中心logo-識別二維碼關注


新浪微博@益西彭措官方微博     新浪博客@益西彭措堪布的博客

www.xianmifw.com

相關焦點

  • 《龍欽心髓前行引導文開顯解脫道明燈》第1講
    現在我們要學習的論典名為《龍欽心髓前行引導文--開顯解脫道明燈》,由阿宗珠巴·卓德華沃多吉所造。論名解釋。龍欽心髓也叫龍欽心滴,分為母心滴和子心滴。現在所講的論典屬於子心滴。晉美朗巴尊者所造的《大圓勝慧》等一系列論典都屬於子心滴的法。「前行引導文」是指學習龍欽心髓之前所需做的工作。
  • 大圓滿龍欽心髓前行引導文(三十一)暇滿十五
  • 前行實修第二十一修法——觀外緣不定而修無常 | 擴展內容
    前行實修第二十一修法【引導文】壽命無常——觀外緣不定而修無常前行:皈依、發心。倘若在座間,沒有一一考慮前面的無常修法,那麼就像用火燼在火裡燃燒的鐵取出的同時又會變得黑乎乎一樣,入座期間心稍稍有所改變,但是如果在座間時對今世紅塵的景象心懷歡喜之情,那入座當中有沒有觀修無常等都無有用途了,有著淪為法油子的危險性。敬摘錄《大圓滿前行廣釋》、《大圓滿心性休息》、《前行備忘錄》
  • 前行實修第十七修法——觀驟然死緣而修無常 | 擴展內容
    前行實修第十七修法【引導文】壽命無常——觀驟然死緣而修無常前行:皈依、發心。既然生命如此無常短暫,我從現在起必須要精進修持正法。【提示語】:無常修得好一點,肯定會成為好修行人,但若無常修得不好,修什麼法都會「明日復明日」。我認識的有些居士,真的很可憐,每天都以特別忙為藉口,把自己的修行往後推,與山上的修行人相比,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 前行 第2課 傳承+輔導+教學視頻
    《大圓滿前行》第2課生西法師輔導為度化一切眾生,請大家發無上的菩提心!今天我們再一次一起來學習華智仁波切所造的《大圓滿前行引導文》。(四)頂禮如來芽尊者:前面是對於傳承上師,對於如來密意傳、持明表示傳、補特迦羅耳傳的三大傳承上師進行頂禮,對於遍知無垢光尊者也作了頂禮,還有對於持明無畏洲智悲光尊者——龍欽心髓的開創者也作了頂禮。今天要頂禮的是一位延續龍欽心髓傳承的很重要的上師如來芽尊者。如來芽尊者也是華智仁波切的根本上師。
  • 前行實修引導之法軌—輪迴過患12
    如是具識的諸人,相比往昔賢劫成時及北俱盧洲等的人類而言,此南瞻部洲今時的命濁,乃是如水泡般的無常自性。在此,不離自性的深可厭患的苦上,更有驟然的疾病、魔祟、怨害以及四大損害等的諸多苦事紛紛迭出。雖本如此,然而多數未觀察之故,妄見後面的時位無苦。然而如同被病逼迫之上,又決定被猛獸吞吃,或者麻風病上更加毒癰的刺痛般。
  • 智誠堪布(生西法師)輔導(34):大圓滿前行引導文•普賢上師言教-第三十四課
    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現圓滿三身遊舞力
  • 人生無常,世事難料
    人生無常,世事難料, 很多事情就算用盡力氣仍然無法改變, 有些人即使小心翼翼陪同仍然無法一路同行。 生活似乎從來不會因為我們的意志而改變, 上一秒讓你春風得意,下一秒就讓你跌入谷底, 人生就是這麼的無常,有人因此放棄,從此一蹶不振。
  • 無常之時談無常,真是無常
    他很樂觀,他說我很努力地說著了,囑咐我要把自己活明白自在很重要,然後說會在天國為我祝福,我們談到了肉體與靈魂的重量,談到了無常,我明白他在寺院,尋的不是歸處,而是寧和。我早晨恍惚地做早餐時,把料酒當了醬油,排了長隊才發現不是自己的車次,買了一杯純的美式,不是傷感,我平和地經歷了這些,其實我是一直在想無常這個詞,我問了各種的朋友,每一個世界的無常是不同的,這本身就是無常。與阿里血脈合一的宇彥說:事實描述:無常就是不確定性;心理狀態:無常就是內心的恐懼此概念,仍然是基於人類中心提出的問題。
  • 突然,我靈光一閃:這不就是無常嗎?
    這是我們在快樂這件事上犯的第一個錯誤,即執著於恆常,相信快樂應該是恆常的,而無常的事實總是讓我們的快樂幻碎成煙。 ——《前行筆記之耕耘心田》
  • 兵團60年|四師七十八團:黨的作風建設沒有休止符
    天山網訊(通訊員顏朝暉報導)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七十八團黨委堅持抓嚴抓實,扭緊學習教育的關鍵環節不放鬆,著眼實際工作,明確解決「四風」問題,緊扣中心學習教育,找準重點服務群眾,確保教育實踐活動不偏不空。  該團團黨委中心組堅持每周五拿出半天時間集中學習,如果學習時間與日常工作出現衝突,就把學習安排在晚上。
  • 願你在無常的歲月中,不忘初心,悠然前行
    可她的生活似乎還是一團糟,簡直不給她喘息的機會,她只能逼自己不斷向前,一刻都不能停……我們的生活中總是有太多太多不可預知的苦難,親人生病,同事刁難、愛人反目……很多時候,我們都需要獨自一個人去面對,沒有人陪伴,即使再累也只能一個人扛著,默默前行。
  • 豆瓣8.6《海邊的曼徹斯特》:創傷背後是命運的無常和不可抗拒
    文/八月星辰電影《海邊的曼徹斯特》是由導演肯尼斯·羅納根執導、卡西·阿弗萊克主演的小成本劇情片。在2017年第89界奧斯卡金像獎中斬獲兩項大獎——最佳原創劇本獎及最佳男主角獎 。豆瓣評分高達8.6分。那麼,在這部影片中,創傷敘事是如何體現的,又如何一步一步引導劇情的發展呢?讓我們跟隨電影的情節來一一解讀。02展現創傷——通過畫面閃回方式將時間和空間糅合,體現創傷的不可逆性《海邊的曼徹斯特》的主體時間採用線性敘事模式。
  • 當明白了無常,你就不會張揚
    我們明白,這一生會接觸許多人,會經歷了許多事,唯獨有一樣東西不想觸碰,那便是——無常。 作家田維在《花田半畝》中曾這樣寫道: 遺憾是常常的,孤獨是常常的,生來是品嘗苦味,生來便是看盡無常變幻。
  • 夜讀|當明白了無常,你就不會張揚
    是呀,人生的常態是無常,上一秒風光得意,下一秒跌入谷底。沒有人能提前知道人生的劇本。面對無常,有的人心生無力,索性自暴自棄,一蹶不振;而有的人樂觀豁達,始終保持平和的心境,坦然面對人生的起起伏伏,並從中獲得感悟與成長。
  • 人生無常是常態,安然是心態,心安便是歸處
    在這個世界上,人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經歷無數的事情,不管是甜的還是苦的,但最痛苦的嘆息是世界的無常。因此,生活需要跟隨命運,給自己時間整理歲月,清理過去,放下執念,放手,留下,讓輕鬆的心帶著希望輕裝前行。在生活中,當你明白一切都是不確定的,你不會張揚。在生活中,一旦你意識到一切都是可變的,你不會傷心。今天是陰沉的,明天可能是晴朗的。
  • 岐山縣62所中小學同步開展創文宣傳引導活動
    近日,岐山縣教體系統創建文明縣城集中宣傳周活動啟動,全縣62所中小學同步開展創文宣傳引導活動。岐山縣第二幼兒園的志願者利用課餘時間走上街頭,引導學生和群眾不闖紅燈、過馬路走斑馬線。七〇二學校下發了「文明用餐、厲行節約、杜絕餐飲浪費」倡議書,呼籲廣大青少年做愛糧節糧踐行者。文明像一盞燈,照亮了你我前行的道路;文明像一首歌,交織著你我共同的心聲。
  • 菩提道次第八大引導之一·文殊口授|四種殊勝的教授
    初者,加行次第:三士道次第中,前前為後後的加行,因此,若以上士道為正行,則中士道之前的內容皆可攝入加行中,亦與其它修心等的引導之理是相順的,這樣並非不可以。但在學習總的佛子大行科判中,說到 「於總大乘學習道理,特於金剛乘學習道理」,這樣看來,在密咒中,行品方面的法類又成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