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逐字稿,你怎麼知道講什麼?」
「沒有教案,你怎麼明確上課進度?」
「沒有PPT,你怎麼按計劃上課?」
……
作為常年遊歷在教培行業的小透明一枚,上面這些對於【備課】的質問和要求聽了太多太多。從身邊的新老師到培訓新老師的老老師們,似乎大家好多都認為備課就是【寫教案、寫逐字稿、做PPT】。
誠然,這裡面有其中的道理。
但是,流於形式的備課,不如不要!
希望能以本篇小分享送給所有奮戰在教育一線的老師們,也希望能夠讓各位新老師可以停一停匆忙備課的腳步,思索一小下。
在討論該怎麼備課之前,先來說兩個概念—— 標準化 & 個性化。這兩者是此消彼長又相輔相成的關係。此消彼長在於這兩個概念有對立的地方,比如越強調標準化,那麼個性化就一定會減弱;相輔相成又體現在兩個概念無法分割,比如只有標準而無個性的課堂,大概率是平淡無奇甚至不受歡迎的。簡單來說,它倆的關係就像太極陰陽兩極的關係。
那麼這倆概念和我們今天要討論的【備課】又有什麼關係呢?
其實無論【逐字稿】、【教案】還是【PPT】,這些都是標準化的概念,換句話說,這些規範了一節課「有哪些環節」,「每個環節該做什麼」,「每個環節的核心內容是什麼」。
對於新老師來說,規範的流程還有標準的示例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樣能保證課堂不出太大的事故。而且標準化對於教培機構來說,也會降低老師流動流失後銜接的難度。
但是,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零一個哈姆雷特(怎麼感覺哪裡有點不對?!),每個老師也應當培養出自己獨有的風格特點。列舉一些我熟悉的老師類型:
1
數據狂魔型老師
上課比較少說「很多,經常」等關鍵詞,一言不合就亮出數據分析圖,少則近十年考題,多則上溯幾百年(到科舉考試了?)。用最直觀的圖標告訴學生常考的考點,甚至連考題規律(知識點考頻,每個知識點答案TOP3,各地重點分布)都能一目了然。
這樣的老師最大的特點就是特別冷靜,特別沉穩,特別愛爬山?!
2
動力火車型老師(≠爆炸頭)
走路帶風,板書如風,氣場狂風,精力龍捲風。上課永遠是手舞足蹈,語調抑揚頓挫,表情豐富,氣氛特別的活躍。「靜若處子,動若脫兔」講的就是這類老師在講臺下和講臺上截然不同的狀態,學生互動會特別好,就是可能要經常灌咖啡、紅牛、力保健。
這樣的老師親和力和活力值爆表,但是如果get不到學生的興趣點,就會讓課堂顯得異常的尬。
3
漁漁漁型老師
滿滿的「套路」,不斷重複,循循善誘。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重複了一百遍知識點然後記得清清楚楚,學得明明白白。話說一半,引出答案;提問一針見血,直扎痛點;舉一反三,潛移默化。課程中的每個小動作,每句話都有目的,都在帶著學生進步。
這樣的老師不怎麼愛講大道理,但讓學生聚沙成塔,事半功倍。
4
學究型老師
理論名家輕車熟路,學科歷史小霸王,出題規律清清楚楚。「好像就沒有他沒做過的題」這句話經常出現在這樣的老師的學生口中,看到題就能說出題目的出處甚至得分率。標配是每天一疊疊分析的試卷還有厚厚的筆記本(加一副厚厚鏡片的眼鏡?!)
這樣的老師話不多,但是一出手就能讓你同一題型做到永世難忘!
每個類型的老師上課的內容和風格都會有區別,而且每天為了備課所做的事情也各有不同,適合的性格也都不同。所以怎麼可能就規範了一個標準化就行了呢?我們不應該壓抑每個老師自己的個性,這樣才能在這個同質化嚴重的環境下給教育行業增添一些不一樣啊!
那麼……你是怎樣類型的老師呢?
你備課的時候是否有什麼問題呢?
老師們可隨時在後臺留言,小編會儘快回復您的問題,針對普遍性的問題內容,我們將直接做一期帖子分享,還有可能採訪教培行業大大咖們來回答大家的問題哦,所以,歡迎與您互動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