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媽媽自述,和孩子的老師約談孩子情況時,老師表示:「孩子各方面都挺好,唯一做得不夠的是父母,每天早上還推著車送孩子來上幼兒園,他完全可以自己走路上學。」老師說的道理大家都懂,可這位媽媽卻感到深深的無奈與尷尬:「我不想讓孩子自己走路嗎?我也想讓他獨立一點,乖乖自己走,可每次出門走兩步孩子就戲精上身說『寶寶好累,媽媽抱!』不抱就呼天喊地,下跪裝可憐,路過的人還以為我拐賣兒童,不用推車估計得明天才能到幼兒園吧……」
西華師範大學學前教育學士學位
持有幼兒園園長資格證
多次獲得各項國際幼教比賽一等獎
所撰寫的文章多次發表在各教育書刊
多次參與全國幼兒園教材編寫
致力於研究0-6歲兒童心理發展特點
擅長研發幼兒園專業系統課程與模塊
多次主導幼兒園教育專業性培訓工作
那些孩子讓父母感到深深的無奈,拿ta一點也沒辦法的瞬間:
1、 非要買玩具,不買就不走
2、 不管怎麼哄怎麼勸,就是不吃飯
3、 心愛的東西丟失了,不依不饒
4、 不想去幼兒園
……
1、當孩子不願走路時,父母的聰明做法和ta比賽、像解放軍或警察叔叔那樣走路、邊走邊玩數數遊戲、邊走邊觀察路邊的人事物並展開討論……鍛鍊孩子習慣自己走路,適當做一些簡單的運動。
2、《媽媽是超人》裡張歆藝做了個特別好的表率。張歆藝和包文婧母女一起吃飯,包文婧讓女兒喝口湯,女兒餃子一點都沒搭理。張歆藝不動聲色地來了句「乾杯」,餃子立馬舉起了盛著湯的碗喝下了幾口。之後儘管包文婧一直引逗女兒餃子吃飯,但餃子依舊不領情,動來動去就是不肯把食物送進嘴裡。這時,張歆藝說了一句話:試試像小豬佩奇那樣吃!結果神奇的事情發生了,餃子先是咧嘴一笑,然後愉快地拿過食物放進嘴裡,接下去的進餐也變成了三人模仿小豬佩奇的「遊戲」時間。這樣的表現讓媽媽包文婧都驚呆了,直呼原來我女兒情商這麼高,原來我以為她情商低不聽話都只是我以為。我們在帶娃的過程中,哄、吼、嚇、罵各種招數統統不要,只要巧妙利用遊戲,就能輕鬆搞定,這就是遊戲的魔力。
家長誤區:
1、 盲目地認為孩子必須服從自己
2、 未真正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與需求
3、 不會正確處理自己的情緒
4、「和稀泥」,只想快速解決當下問題,不從長遠考慮
巧妙利用「遊戲力」,能幫助父母在與孩子的「戰鬥」中輕鬆獲勝:
1、 遊戲力概念闡述遊戲力是一種基於玩耍的養育方式,通過遊戲把父母的關心、鼓勵、界限「翻譯」給孩子,用遊戲溝通,建立親子間深情聯結的橋梁。在歐美,「遊戲力」早已是一種非常成熟的育兒理論體系。
2、 剖析「遊戲力」的好處:
①:可以讓親子關係重新聯結,尤其是娃發脾氣、鬧情緒的時候,我們也很容易「上火」,通常娃讓我們覺得難纏的時候,親子關係是斷裂的「遊戲」在這個時候成為了我們和孩子之間的溝通方式,一切變得沒有那麼糟。馬伊琍在微博上就曾分享過自己很多育兒方式原先都比較「粗暴」,但後來得益於「遊戲力」,讓很多原本棘手的育兒問題變得十分輕鬆,自己也溫柔了很多。
②:遊戲力也可以讓孩子直接受益,他們會更活潑開朗、也會更大膽自信,在社交中越來越得心應手。
3、 針對不同場景討論如何巧妙利用「遊戲力」
①:不願意分床睡
②:每次上幼兒園都哭得撕心裂肺
③:不願起床
④:不願刷牙
⑤:不想收玩具
育兒路上,似乎每天都在面臨選擇,往左還是往右,我們時常陷入焦慮,既怕把孩子寵壞了、又擔心太嚴厲傷害了孩子,到底什麼才是最好的選擇?要知道這些時刻的選擇往往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孩子的性格、社交、甚至於未來的人生軌跡。
繪本推薦:
1、 面具書《如果我是一隻獅子》、《小面具》
2、 軌道書《Wind up ladybird》
3、 視覺遊戲書《九隻小貓呼呼呼》、《誰藏起來了》
4、 手偶書《小熊泰迪手偶書》
5、 迷宮書《最動腦的迷宮書》、《巴巴爸爸的迷宮島》
6、 立體書:《冰冰與波波》(推拉書)、《湯瑪士小火車》(發條玩具書)、《愛麗絲夢遊仙境》(劇場書)、《紅髮安妮娃娃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