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專家:孩子房間再亂,也不容父母幹涉!我:請教我如何掃天下

2020-09-15 豌豆育兒成長記

導讀:育兒專家:孩子房間再亂,也不容父母幹涉!我:請教我如何掃天下

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育兒專家:孩子房間再亂,也不容父母幹涉!我:請教我如何掃天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指南:一名韓國母親讓大幼兒園班級的兒子開始整理房間,包括孩子們堆放自己的衣服,每天起床,摺疊棉被和枕頭,每天掃除地板上的地板,每天整理自己的書籍和物品,打掃桌子。當我的母親要求這樣做時,她被兒子拒絕:房間就是您給我的空間。你說我的房間由我負責。如果我想疊放被子,如果我不疊,就不會疊。這完全是個人的。您如何幹涉自己的自由?乍一看,這似乎是個悖論?
關於孩子是否應該收拾房間的大討論引起了父母和育兒專家之間的激烈討論。


1.大多數父母:不要打掃房間,失去照顧自己的能力
大多數父母認為,如果孩子們從小就不教他們打掃房間,就會養成馬虎,不衛生的習慣;一位母親說,如果她不教孩子養成收拾東西的習慣,他會他長大後會失去這種社交能力。
從孩提時代起,她就一直幫助孩子打掃衛生,從衣服和褲子到被子和枕頭,再到鉛筆,直尺等學習用品,再到書籍和家庭作業,總之就是一切。現在孩子剛剛大學畢業,就出來工作了。他甚至不能摺疊被子,不能洗衣服,也不能收拾自己的東西,此外,人們不是很勤奮,鬍鬚沒有刮鬍子,根本沒有刮鬍子,媽媽說:我現在擔心他甚至找不到他的妻子!真是哭了,因此,當她見到親戚和朋友時,她一直告訴他:從小就讓孩子們養成照顧自己的能力並教他們從小打掃自己的房間,不要寵壞它們。


2.韓國育兒專家:弄亂孩子的房間是他的權利,這會使孩子更有創造力
但是,一名韓國育兒專家在電視節目中指出:房間是給孩子的。孩子可以做他想做的任何事情,而混亂又如何?這不允許父母幹預。
專家說,父母總是要求孩子收拾房間,但實際上,無論房間多麼凌亂,孩子都能在自己的房間裡找到所需的東西。
從孩子的角度來看,這是:我認為我的房間並不凌亂,也沒有任何不便或不便之處,這顯然是我們自己的房間,但是父母讓我們以打掃房間為由他們感到混亂。
可以理解,孩子們不願意。
據有關資料說,混亂房間裡的孩子實際上更有創造力,可以激發他們的想像力。


3.我的觀點:如果不打掃房子,我們如何打掃世界?
1.整理房間可以鍛鍊孩子的組織能力
而且我認為整理房間實際上是動手和動腦的過程,可以鍛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做事的思維。
哈佛商學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的一項調查顯示,學校中大多數孩子的課桌整齊,是最好的一年級學生,因為整理工作使他們能夠學習計劃和耐心。
實際上,從整理房間的小事中,我們可以找到孩子們工作的組織和細節,我們可以一眼看出孩子們如何對物品進行分類,如何展示它們,它們的美學以及它們的美麗外觀。


2.打掃房間可以改善孩子的「自制力」和「責任感」
中國有句老話教育孩子:如果不打掃房子,怎麼打掃世界?如果連小房間都收拾不下來,將來又要承擔更多的責任?
這句老話還告訴我們:如果長時間讓不規律的事情,對一件事不抱有信念,對理想不抱有約束,對紀律沒有約束,那麼面對複雜的環境,你如何能夠自我控制未來?
3.房間的整潔有利於兒童的集中精神
混亂的環境會影響孩子的注意力。孩子沒有自覺地選擇房間裡的物品,而是隨意扔了很多東西,隨意選擇,沒有目的,這會使孩子顯得不太專注並且會影響孩子的注意力。


4.沒有歸宿感就是沒有「品質」的體現
如果您不打掃房子,隨便改變自己的東西,您的孩子將沒有回報感。歸巢感是人們的基本素質,無論孩子是在幼兒園,上學還是在以後的生活中生活中,如果他向別人借東西而不放到位,那會使人覺得孩子很不合格,這會使孩子處於很低的水平。
我是一名幼兒園老師,幼兒園班主任,早期老師,為父母提供更好的育兒乾貨。歡迎關注,您的喜歡和轉貼是我們最大的認可。

我是一個家庭教育老師,一個高級的產科教師,也是一個多平臺的育兒作者。跟隨我給你帶來實用的母性和育兒知識。如果你有任何困惑或疑問,請發私信,我會及時回復,希望我的一些建議能讓你作為一個家長突然敞開心扉,不再孤獨地走上育兒之路。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育兒專家:孩子房間再亂,也不容父母幹涉!那請問「如何掃天下」
    導讀:一位韓國媽媽要求上幼兒園大班的兒子,要開始整理自己的房間。包括孩子自己疊放自己的衣服,每天起床疊被子疊枕頭,每天給自己的房間掃地、拖地板,每天整理自己的書本物品,擦桌子等自理行為。正當媽媽這麼要求時,卻是卻受到了兒子的反駁:房間是你給我的空間,你說過我的房間我做主,被子我想疊就疊,不疊就不疊,這完全是我個人的自由,你怎麼能夠幹涉呢?咋一聽,這確實好像是悖論?
  • 孩子最好的育兒專家是父母自己
    引言望子女成龍鳳是每位父母的最大心願。可以說,為了這個目標,父母們願意不惜一切代價。所以,我們看到有的父母對各種育兒理論趨之若鶩,關注了無數育兒專家;有的父母則會省吃儉用,給孩子報上七八種學習培訓班。心心媽將她養育孩子的經歷與感悟都匯聚在《童年不缺愛:如何給孩子一生的安全感》這本書裡了。如何以正確的方式將愛傳遞給孩子,是心心媽想要告訴我們的最重要的事情。現在,讓我們從如何了解自己的孩子說起。
  • 《平井信義育兒法》:不疾不徐地培養孩子的自主性與體諒他人之心
    套用到「育兒」這件事上,我覺得:父母們應該多聽聽那些自身與孩子關係融洽的育兒專家們怎麼說。平井信義就是這樣一位專家,他養育過11個兒孫。值得一提的是,他還和他的子女、兒媳婦、女婿、孫子、孫女在一個屋簷下和和睦睦地長時間生活過。
  • 《平井信義育兒法》:不疾不徐地培養孩子的自主性與體諒他人之心
    套用到「育兒」這件事上,我覺得:父母們應該多聽聽那些自身與孩子關係融洽的育兒專家們怎麼說。平井信義就是這樣一位專家,他養育過11個兒孫。值得一提的是,他還和他的子女、兒媳婦、女婿、孫子、孫女在一個屋簷下和和睦睦地長時間生活過。
  • 心理學解答|父母總是對我幹涉過多,我該怎麼辦?
    許多看過《狗十三》的人都會感慨:這拍的不就是我的童年嗎?確實,中國的父母普遍以長輩自居,將孩子視為私產。他們很少尊重孩子的想法,總是用高壓讓孩子學會「懂事兒」。我相信家長都是愛孩子的,只是每個家長的心理能量不同,有些家長在工作中消耗了太多的能量,以至於回家對孩子就失去了耐心,甚至會將「火」發洩在孩子身上。中國許多父母都把自己的愛體現在管孩子上。他們平時很少讚揚孩子,總是不斷對孩子提出更高的要求。當孩子長大,開始不聽父母話的時候,父母就會認為孩子叛逆。
  • 不要幹涉孩子如何使用零用錢
    如果把這個方式用在教育孩子上,你一樣也可以培養出懂得思考、規劃且負責任的孩子。以給孩子零用錢為例。父母給孩子零用錢的目的就是希望孩子能夠有效地使用這筆錢,不是嗎?但是當看到孩子買的東西之後,許多父母卻又責備孩子:「給你零用錢,不是要你去買這些無聊的東西。」對此,我的建議是,父母千萬不要幹涉孩子如何使用他們的零用錢,也不要批評他們購買的東西。
  • 列出李玫瑾10宗罪的育兒專家,你成功的把我氣發抖
    其實觀點人人都可以有,尤其是在養育孩子方面,每一個孩子都不同,每一個孩子背後的家庭成長環境也不同,形形色色的育兒觀念也不少,關於人類成長的心理學研究也是有各種各樣的流派,而且人們對人類自身的認識還是在初級階段,還是在不斷發展的過程當中。
  • 我父母在我房間裝了攝像頭:不要讓你的控制欲,毀了孩子的一生
    如果自己在家天天被父母這樣監視,可能早就得了精神病了。也有已為人父母的網友說,其實能理解裝攝像頭的家長的苦心,怕孩子在家瞎玩,也擔心孩子一個人在家時的安危,在家安裝攝像頭也並不算太過分。說起父母監控孩子這件事,我就想起7月份的時候還看過另一條新聞,有個南京的14歲男孩報警求助,說自己的父親要在他的房間裡安裝攝像頭。
  •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其實孩子房間亂也有好處,這2點家長應知曉
    文丨崔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為了家庭的整潔美觀,家長往往會把自己的家裡收拾得井井有條,但是孩子總是會弄亂房間,並且也不會自己收拾房間,孩子的房間十分的髒亂,但是孩子總是不情願打掃。
  •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其實孩子房間亂也有好處,這2點家長應知曉
    文丨崔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為了家庭的整潔美觀,家長往往會把自己的家裡收拾得井井有條,但是孩子總是會弄亂房間,並且也不會自己收拾房間,孩子的房間十分的髒亂,但是孩子總是不情願打掃。
  • 被張新成請教植髮問題,何炅:「我覺得你在內涵我」
    這個意想不到的提問讓大家當場「石化」,何炅更是崩潰地道:「我覺得你這句話在內涵我……我現在要到哪兒才能讓大家覺得我是沒有植過發的?」引得嘉賓爆笑不斷。在《長安十二時辰》中有大段臺詞的易烊千璽,被謝娜詢問是如何背誦臺詞的。易烊千璽回答說,表演老師曾經教過他一個方法:將一大段臺詞在腦海中以邏輯結構作為劃分依據,進行空間分段,這樣就能清晰地記住全部內容。這讓「不明覺厲」的謝娜聽完滿臉崇拜。
  • 我的孩子我做主,婆婆媽媽們請閉嘴
    不少網友成了"育兒專家",在評論區大呼人工智慧不該給寶寶戴手套,也有網友擔心寶寶光著腳薄會著涼,還有網友建議寶寶太小不能帶他看電視,有輻射。而且這麼小的孩子不哭的話大人也不會一直抱著。看,評論區變成了"轟炸場"。
  • 如何有效管理青少年?育兒專家:關鍵孩子兩三歲時打好基礎
    育兒專家、兒科專家張思萊:真正的育兒是從兩歲開始的,好性格是從「可怕的兩歲」培養起來的。作者把親子關係形象的按季節分為三個階段:服務季、權威季和指導季。二:3-13歲:樹立規矩,做「兼職父母」育兒專家託馬斯.戈登在《P.E.T父母效能訓練》一書中認為:只有以孩子為中心的家庭才是健康的家庭。
  • 育兒專家的孩子都過怎樣?看到李玫瑾和約翰的子女,瞬間明白了
    「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無以回報」,所謂「養」就是我們的衣食住行,那麼「育」即教育孩子為人處世。養這方面,很多家長都做得很好,把孩子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條,但是卻在「育」這塊感到束手無策,不知道如何下手。這種觀念一旦樹立起來,很難再得到改變,所以大部分父母都很看重教育。自然而然會去查閱一些資料和書籍,希望能從中學到經驗和技巧,但是這些育兒知識遠遠沒有育兒專家們權威。
  • 「別人家的父母」,四種育兒方式的利與弊
    50多年前,黛安娜·鮑姆林德(Diana Baumrind)領導的一個研究團隊對家庭教育進行了深入觀察,將大多數父母使用的育兒方式劃分為四種類型。後來,這四種類型得到了進一步完善,至今一直被大多數兒童教育專家用來描述父母的育兒行為。
  • 你適合掃天下,還是掃一屋?
    這句話來源於一個故事,東漢時代,有一個叫陳蕃的人,每天忙於各種工作、交友以及學習方面的事務,結果自己住的房子很髒亂,一天,他父親的朋友去拜訪他,責備他不注意個人衛生,陳蕃答道:我每天忙著各種大事呢,沒有時間管理自己房間的衛生。朋友生氣地說:你連自己的屋子都打掃不了,別說做天下大事了。說句實在話,這句話對我產生的影響很大,因此,我一直以為只有做得了也做得好小事的人,才能做大事。
  • 孩子興趣單一影響大腦發育?父母不必擔心,看看育兒專家怎麼說
    例如:有的對布娃娃鍾愛無比,整個房間裡面都堆滿,卻對其他玩具視若無睹。有的甚至只喜歡小動物的玩具,不管是畫畫還是捏橡皮泥,都是有關動物方面的事情。而孩子過度的迷戀某一種東西或者某一種玩具,對他們的智力方面發育有沒有影響呢?會不會造成孩子以後太過古板的性格特點?和自閉症有關聯嗎?需不需要家長幫其轉移注意力或者及時改正呢?對於這些問題,育兒專家有話說。
  • 如何成為「別人家的孩子」?我從來沒有見過如此「不上心」的父母
    我知道你不認識他們。妻子高志宏,真心媽媽,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中國文學專業,中國傳媒大學廣告專業碩士、博士,專職從事家教育兒研究和寫作。丈夫徐智明,真心爸爸,畢業於北京大學政治學專業。從事家教育兒研究,擔任企業顧問。他們悉心研究家庭教育和父母成長10餘年。
  • 心理答疑 | 父母總是幹涉我談戀愛怎麼辦?
    電視劇中,許多虐戀的發生都是由於父母的反對。這麼看中國的父母和外國的父母也沒有什麼不同,他們都有人希望子女按照他們的構想尋找伴侶。生活中,我們也會出現「我喜歡的人,我父母不喜歡」這種情況。如果你既不想聽他們的話,又不想傷他們的心,那麼我們要如何應對家長的幹涉過多呢?這就需要我們先了解父母為什麼要這樣做?
  • 中國家庭普遍的育兒誤區:「直升機式」育兒,毀掉的只能是孩子
    無論孩子要做些什麼,都提前給孩子規劃好了,事無巨細的計劃。但是有一天不小心在孩子的日記中看到:"我不想回家,每天都要面對囉嗦的媽媽,我想要自由,我不想活在媽媽的掌控之中。"其實這種現象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不少見的了,我認為這樣的教育對於孩子來說會更有負擔,父母也會因此失去了他們的自由。這樣不但犧牲了許多寶貴的時間,而且也會給孩子帶來許多壓力。作為家長應該反思一下,我們這樣對孩子,真的是孩子心裡所想要的嗎?"直升機式"育兒,毀掉的只能是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