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高一部」出臺最新正當防衛認定新規來了

2020-09-10 錦盾律師事務所

最高法院昨天發布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提出了十方面規則,提出要把防衛人當普通人,矯正「誰能鬧誰有理」、「誰死傷誰有理」的錯誤傾向,為正當防衛適當「鬆綁」。

正當防衛新規

充分考慮防衛人的緊迫狀態和心理

最高法院研究室主任姜啟波介紹,《指導意見》專門對正當防衛制度適用的總體要求作出規定。

首先,把握立法精神,嚴格公正辦案,對於符合正當防衛成立條件的,堅決依法認定,切實矯正「誰能鬧誰有理」「誰死傷誰有理」的錯誤傾向;同時,立足具體案情,依法準確認定,要立足防衛人防衛時的具體情境,綜合考慮案件發生的整體經過,結合一般人在類似情境下的可能反應,依法準確把握防衛的時間、限度等條件,要充分考慮防衛人面臨不法侵害時的緊迫狀態和緊張心理,防止在事後以正常情況下冷靜理性、客觀精確的標準去評判防衛人;另外,堅持法理情統一,維護公平正義;並且,準確把握界限,防止不當認定。

《指導意見》明確,要準確把握正當防衛的意圖條件。

正當防衛必須是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不法侵害。對於故意以語言、行為等挑動對方侵害自己再予以反擊的防衛挑撥,不應認定為防衛行為。

此外,要防止將濫用防衛權的行為認定為防衛行為。

對於顯著輕微的不法侵害,行為人在可以辨識的情況下,直接使用足以致人重傷或者死亡的方式進行制止的,不應認定為防衛行為。

不法侵害系因行為人的重大過錯引發,行為人在可以使用其他手段避免侵害的情況下,仍故意使用足以致人重傷或者死亡的方式還擊的,不應認定為防衛行為。

正當防衛新規

界分防衛行為與相互鬥毆,要看主觀意圖和行為性質

《指導意見》明確,防衛行為與相互鬥毆具有外觀上的相似性,準確區分兩者要堅持主客觀相統一原則,通過綜合考量案發起因、對衝突升級是否有過錯、是否使用或者準備使用兇器、是否採用明顯不相當的暴力、是否糾集他人參與打鬥等客觀情節,準確判斷行為人的主觀意圖和行為性質。

因瑣事發生爭執,雙方均不能保持克制而引發打鬥,對於有過錯的一方先動手且手段明顯過激,或者一方先動手,在對方努力避免衝突的情況下仍繼續侵害的,還擊一方的行為一般應當認定為防衛行為。

雙方因瑣事發生衝突,衝突結束後,一方又實施不法侵害,對方還擊,包括使用工具還擊的,一般應當認定為防衛行為。不能僅因行為人事先進行防衛準備,就影響對其防衛意圖的認定。

認定防衛過當應同時具備兩個條件

為統一法律適用,《指導意見》第十一條至第十三條明確:認定防衛過當應當同時具備「明顯超過必要限度」和「造成重大損害」兩個條件,缺一不可;判斷是否「明顯超過必要限度」,要立足防衛人防衛時所處情境,結合社會公眾的一般認知作出判斷;「造成重大損害」是指造成不法侵害人重傷、死亡。造成輕傷及以下損害的,不屬於重大損害。

防衛過當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指導意見》提出,要綜合考慮案件情況,特別是不法侵害人的過錯程度、不法侵害的嚴重程度以及防衛人面對不法侵害的恐慌、緊張等心理,確保刑罰裁量適當、公正。

對於因侵害人實施嚴重貶損他人人格尊嚴、嚴重違反倫理道德的不法侵害,或者多次、長期實施不法侵害所引發的防衛過當行為,在量刑時應當充分考慮,以確保案件處理既經得起法律檢驗,又符合社會公平正義觀念。

這些情況下可以實行特殊防衛

依照《指導意見》,在實施不法侵害過程中存在殺人、搶劫、強姦、綁架等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行為的,如以暴力手段搶劫槍枝、彈藥、爆炸物或者以綁架手段拐賣婦女、兒童的,可以實行特殊防衛。有關行為沒有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應當適用一般防衛的法律規定。

此外,《指導意見》要求準確把握一般防衛與特殊防衛的關係。

對於不符合特殊防衛起因條件的防衛行為,致不法侵害人傷亡的,如果沒有明顯超過必要限度,也應當認定為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相關焦點

  • 「兩高一部」出臺正當防衛認定新規,律師解讀來了
    10個規則讀懂正當防衛對於正當防衛制度的具體適用,《指導意見》提出了十方面規則,也可以稱為「十個準確」,包括:準確把握正當防衛的起因條件;準確把握正當防衛的時間條件;準確把握正當防衛的對象條件;準確把握正當防衛的意圖條件;準確界分防衛行為與相互鬥毆;準確界分濫用防衛權與正當防衛;準確把握防衛過當的認定條件;準確把握防衛過當的刑罰裁量;準確把握特殊防衛的認定條件
  • 兩高一部:正當防衛認定新規來了!
    9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值得關注的是,在正當防衛制度的具體適用上,《指導意見》提出了「十個準確」規則。比如,要準確把握正當防衛的時間條件、對象條件、準確把握防衛過當的認定條件、刑罰裁量等。
  • 正當防衛認定新規!兩高一部指導意見來了
    近年來,涉正當防衛案件常常引發廣泛關注,新聞媒體、專家學者和廣大人民群眾參與其中,各抒己見,討論激烈。為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018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在司法解釋中全面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工作規劃(2018-2023)》提出:「適時出臺防衛過當行為適用法律的司法解釋,明確正當防衛、防衛過當的認定標準和見義勇為相關糾紛的法律適用標準。」
  • 「兩高一部」出臺《意見》對依法準確適用正當防衛制度作出全面系統規定
    毋庸置疑,正當防衛制度的適用關係立案、偵查、批捕、起訴、審判等多個司法環節,涉及公安、檢察、法院三機關,統一思想認識和執法尺度是正確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先決條件。  如何打破正當防衛制度認識壁壘?2019年以來,「兩高一部」曾就以正確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為主題多次召開專題研討會,專門邀請專家學者到場,進行了思想碰撞。
  • "兩高一部"對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作出全面規定
    「兩高一部」出臺《意見》對依法準確適用正當防衛制度作出全面系統規定  正當防衛,不是「誰死傷誰有理」  繼崑山反殺案,2019年3月,檢察機關認定正當防衛而不起訴為淶源反殺案畫上了句號。對此,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張建偉感慨說,正當防衛案件並非罕見,但是司法實踐中認定為正當防衛卻不那麼容易。
  • 「兩高一部」正當防衛新規:摒棄「以死為大」評判標準
    繼崑山反殺案,2019年3月,檢察機關認定正當防衛而不起訴為淶源反殺案畫上了句號。對此,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張建偉感慨說,正當防衛案件並非罕見,但是司法實踐中認定為正當防衛卻不那麼容易。如何打破正當防衛制度認識壁壘?2019年以來,「兩高一部」曾就以正確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為主題多次召開專題研討會,專門邀請專家學者到場,進行了思想碰撞。隨後,中央政法委專門召開會議,對「兩高一部」出臺指導性意見作出部署安排。
  • "兩高一部"對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作出全面系統規定
    「兩高一部」出臺《意見》對依法準確適用正當防衛制度作出全面系統規定  正當防衛,不是「誰死傷誰有理」  繼崑山反殺案,2019年3月,檢察機關認定正當防衛而不起訴為淶源反殺案畫上了句號。對此,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張建偉感慨說,正當防衛案件並非罕見,但是司法實踐中認定為正當防衛卻不那麼容易。
  • 兩高一部」出臺《意見》對依法準確適用正當防衛制度作出全面系統規定正當防衛,不是「誰死傷誰有理」
    毋庸置疑,正當防衛制度的適用關係立案、偵查、批捕、起訴、審判等多個司法環節,涉及公安、檢察、法院三機關,統一思想認識和執法尺度是正確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先決條件。  如何打破正當防衛制度認識壁壘?2019年以來,「兩高一部」曾就以正確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為主題多次召開專題研討會,專門邀請專家學者到場,進行了思想碰撞。
  • 「兩高一部」出臺《意見》對依法準確適用正當防衛制度作出全面系統規定 正當防衛,不是「誰死傷誰有理」
    繼崑山反殺案,2019年3月,檢察機關認定正當防衛而不起訴為淶源反殺案畫上了句號。對此,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張建偉感慨說,正當防衛案件並非罕見,但是司法實踐中認定為正當防衛卻不那麼容易。  如何打破正當防衛制度認識壁壘?2019年以來,「兩高一部」曾就以正確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為主題多次召開專題研討會,專門邀請專家學者到場,進行了思想碰撞。隨後,中央政法委專門召開會議,對「兩高一部」出臺指導性意見作出部署安排。
  • 兩高一部發布正當防衛認定新規 矯正「誰死傷誰有理」
    面對這些侵害,你可勇敢出手防衛矯正「誰死傷誰有理」,兩高一部發布正當防衛認定新規新華社 圖 不論是2017年的山東聊城於歡案,還是2018年崑山「龍哥」被反殺案等涉正當防衛案件準確認定「防衛過當」刑法規定,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在曾引發各界高度關注的「於歡案」中,法院二審認定於歡制止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其行為具有防衛性質且防衛過當,以故意傷害罪改判於歡有期徒刑五年。
  • 「兩高一部」為「正當防衛」撐腰
    ■圓桌主持 陳宏光本期嘉賓上海光大律師事務所 潘軼上海尚法律師事務所 和曉科上海中夏律師事務所 李曉茂主持人: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日前聯合出臺《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對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涉及的相關問題作出系統規定。
  • 正當防衛認定出新規,「誰鬧誰傷誰有理」行不通了
    今天,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 公安部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對於符合正當防衛成立條件的,堅決依法認定。近年來,涉正當防衛案件受到社會廣泛關注,也牽動著大家對司法捍衛公平正義的信心。此次新規對輿論中常見的「模糊地帶」予以釐清,對準確把握正當防衛的起因、時間、對象條件等進行明確,切實矯正了「誰能鬧誰有理」「誰死傷誰有理」的錯誤傾向,堅決捍衛了「法不能向不法讓步」的法治精神。
  • 權威發布|"兩高一部"對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作出全面系統規定
    「兩高一部」出臺《意見》對依法準確適用制度作出全面系統規定  毋庸置疑,正當防衛制度的適用關係立案、偵查、批捕、起訴、審判等多個司法環節,涉及公安、檢察、法院三機關,統一思想認識和執法尺度是正確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先決條件。  如何打破正當防衛制度認識壁壘?2019年以來,「兩高一部」曾就以正確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為主題多次召開專題研討會,專門邀請專家學者到場,進行了思想碰撞。
  • "兩高一部"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指導意見釋放了哪些信號?
    「兩高一部」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指導意見釋放了哪些信號捍衛法治精神,二十二個條文為正當防衛撐起「保護傘」  毋庸置疑,正當防衛制度的適用關係立案、偵查、批捕、起訴、審判等多個司法環節,涉及公安、檢察、法院三機關,統一思想認識和執法尺度是正確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先決條件。  如何打破正當防衛制度認識壁壘?2019年以來,「兩高一部」曾就以正確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為主題多次召開專題研討會,專門邀請專家學者到場,進行了思想碰撞。
  • 正當防衛新規來了
    兩高一部關於正當防衛認定新規出爐,瞬間引起刷屏。9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對外公布,對正當防衛制度的總體要求和具體適用作出細化規定,明確要求對於符合正當防衛成立條件的,堅決依法認定,切實防止「誰能鬧誰有理」「誰死傷誰有理」的錯誤做法,堅決捍衛「法不能向不法讓步」的法治精神。
  • 正當防衛新規來了!
    兩高一部關於正當防衛認定新規出爐,瞬間引起刷屏。9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對外公布,對正當防衛制度的總體要求和具體適用作出細化規定,明確要求對於符合正當防衛成立條件的,堅決依法認定,切實防止「誰能鬧誰有理」「誰死傷誰有理」的錯誤做法,堅決捍衛「法不能向不法讓步」的法治精神。
  • 面對不法侵害,「兩高一部」撐你正當防衛
    毋庸置疑,正當防衛制度的適用關係立案、偵查、批捕、起訴、審判等多個司法環節,涉及公安、檢察、法院三機關,統一思想認識和執法尺度是正確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先決條件。 如何打破正當防衛制度認識壁壘?2019年以來,「兩高一部」曾就以正確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為主題多次召開專題研討會,專門邀請專家學者到場,進行了思想碰撞。
  • 面對不法侵害,「兩高一部」撐你正當防衛!
    繼崑山反殺案,2019年3月,檢察機關認定正當防衛而不起訴為淶源反殺案畫上了句號。對此,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張建偉感慨說,正當防衛案件並非罕見,但是司法實踐中認定為正當防衛卻不那麼容易。2019年以來,「兩高一部」曾就以正確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為主題多次召開專題研討會,專門邀請專家學者到場,進行了思想碰撞。隨後,中央政法委專門召開會議,對「兩高一部」出臺指導性意見作出部署安排。在接下來一年多的時間裡,分析研判、徵求各方意見,「兩高一部」為出臺《意見》做足了功課,打好正確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組合拳」。
  • 正當防衛認定新規來了
    【正當防衛認定新規來了!】3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發布。
  • 2020年正當防衛認定新規標準 正當防衛界限最新司法解釋
    【矯正「誰死傷誰有理」,正當防衛認定新規來了】涉正當防衛案件近年來受到社會廣泛關注。最高人民法院3日公布《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 公安部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對於符合正當防衛成立條件的,堅決依法認定,切實矯正「誰能鬧誰有理」「誰死傷誰有理」的錯誤傾向,堅決捍衛「法不能向不法讓步」的法治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