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之一成年男性會被疝氣盯上 年齡越大風險越高

2020-12-22 南報網

2019-05-31 07:51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當心,三分之一的成年男性會被疝氣盯上。昨天開幕的2019南京國際疝與腹壁外科峰會上,與會專家提出,勿以「疝」小而不為,手術是唯一有效的治療方法。

南報網訊(記者 顧小萍 通訊員 崔玉豔)當心,三分之一的成年男性會被疝氣盯上。昨天開幕的2019南京國際疝與腹壁外科峰會上,與會專家提出,勿以「疝」小而不為,手術是唯一有效的治療方法。

疝氣有很多種,但以老百姓俗稱的「小腸氣」最為多見。在我國,大約三分之一的成年男性都會被疝氣盯上,男女罹患疝氣比例為10:1,年齡越大風險越高。 

「有慢性咳嗽、前列腺肥大、哮喘,經常增加腹腔壓力的這些人群,都是疝氣的高發人群。另外,重體力勞動者、站立工作者也容易中招。」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普外科主任嵇振嶺介紹,疝氣剛開始症狀不算嚴重,但日復一日的掉以輕心,疝氣便步步為營,終有一日「如臨大敵」。而且,疝氣還會以反酸、嘔吐、胸悶、心絞痛、咳喘等胃部、心臟、肺部症狀大擺「迷魂陣」偽裝自己,為診斷和治療製造困難。

北京朝陽醫院疝和腹壁外科主任陳杰提醒,疝氣不會自行癒合,手術是唯一有效的治療方法,而且宜早不宜遲,小疝不除,可成大患。「如果疝氣越陷越深,難以歸位,後果會很嚴重,臨床上很多病人都是拖到了出現腸梗阻、腸穿孔甚至壞死、感染休克,甚至到了已經無法救治的地步才來看病,一個良性病拖到那樣的地步十分可惜。」

與會專家呼籲,疝氣患者應儘早到醫院接受手術治療。按以往傳統手術方式,疝氣術後復發率高於10%,而現在採用的無張力修補術及腹腔鏡微創手術,已將術後復發率控制在1%以下。

相關焦點

  • 成年人也會得疝氣 老年男性是高發人群
    門診時間:每周二上午任何人都有得疝氣的可能 成年人疝氣以男性居多今年65歲的市民張大爺,由於氣候變化無常,再加上近來空氣品質差,霧霾天氣多,平時有「慢支」病史的他,連日來咳嗽不止,腹股溝處還凸出一個包塊。張大爺以為是腫瘤,趕緊到醫院檢查,結果虛驚一場,原來張大爺是惹上了成人疝氣。
  • 成人「疝氣」,早修補不能抗!看看醫生怎麼說!
    疝,民間 又叫「疝氣」,小腸 串氣。在老百姓眼中, 「疝氣」是時隱時現的 包;在外科醫生眼中, 「疝氣」是包塊的根源,是由於一個 游離的組織或器官「跑偏了」,通過 腹壁的「破洞」,進入了另外一個空 間。在我國,「疝氣」是老人和兒童 的常見病。成年男性的「疝氣」機率 遠遠高於女性,年齡越大風險越高。
  • 230斤大胖子得疝氣 微創修補堵窟窿
    南京小夥小李是個230斤的大胖子,本就一走路就喘,又遭遇疝氣,一站起來就會肚子脹痛,想通過邁開腿來減肥是無望了,但是症狀日益加重,這個痛苦不得不剷除。近日,小李慕名找到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普外科李俊生主任醫師,3個小孔解決了糾纏他30年的大問題。   30年疝氣伴他成長 越胖越痛苦   小李是位身高1.7米,但是體重卻達230斤的「重量級人物」,本想通過運動來減肥,但是只要一走路右腹部就會鼓出個小拳頭大的包塊,還隱隱約約有墜脹感,腹部脹痛。
  • 健康夫妻也可能懷上「唐氏兒」 泰州四院專家:孕婦年齡越大風險越高
    記者 徐瑤 通訊員 蘇樂 陳姝 文/圖 健康夫妻也可能懷上「唐氏兒」 泰州四院專家:孕婦年齡越大風險越高 胎兒染色體異常概率大 準媽媽無奈終止妊娠 去年,市區懷孕18周的李女士在泰州四院做了產前篩查
  • 疝氣不及時處理會威脅生命!這兩類人要多注意身上的小鼓包
    這個病最大的特點就是「挑人」,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得疝氣,有臨床數據顯示,成人疝氣中90%是男性,因此有「十男九疝」的說法。尤其是一老一小很容易中招。 中老年男性 吸菸、劇烈運動都是疝氣誘因 疝氣之所以容易招惹男性,主要與男性的生理特點有關。
  • 夫妻年齡越小 做試管嬰兒成功率越高
    夫妻年齡越小  成功率越高  如果經過等待和治療還是無法自然受孕,確定只能通過輔助生殖技術生育的,那麼就要趁早做試管嬰兒。劉見橋介紹,隨著試管嬰兒技術越來越成熟,目前試管嬰兒的成功率也在不斷上升,總體來說,夫妻的年齡特別是女方的年齡越小,成功率越高。
  • 龍崗區人民醫院成功為一89歲老人實施疝氣手術
    趙爺爺出生於上世紀30年代,經他本人口述和醫生檢查發現,這疝氣居然跟了他足足89年,也就是說,趙爺爺一出生就患上了小兒疝氣,然而在那個醫療落後的年代,沒有完善的治療方案,家人只能任由他自然成長。幸運的是,病情沒有惡化,伴隨著他走過了童年、青年、中年,直至進入老年。然而這些年,這潛伏已久的「疝氣小妖精」開始作妖了,經常讓趙爺爺腹痛難忍。
  • 2019國際疝與腹壁外科峰會在寧舉行 疝氣治療方法更加多元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 疝氣非小病 早處理結果好、花費少
    醫生發現,許伯腹股溝區的腫塊已經有近兩個拳頭大,質地硬、有壓痛、皮溫高、手推不能還納,診斷許伯有嵌頓性腹股溝疝伴梗阻,需要馬上做手術,否則小腸腫脹越卡越緊,最終可導致缺血性壞死,還可能引起起膿毒血症而危及生命。
  • 得了疝氣還可以運動嗎?專家提醒:這兩類疝氣病人運動有風險!
    得了疝氣還可以運動嗎?專家提醒:這兩類疝氣病人運動有風險! 我們都知道疝氣在生活中積累是非常常見的,可能很多男性都會被這樣的疾病給困擾著,不過這個疾病在發生的時候也會影響自己的身體健康,也會造成男性出現疾病的,得了疝氣還可以運動嗎?
  • 你們要的男性最佳生育年齡來了!快點開看看
    很多人對女性的生育年齡都會有或多或少的認識,知道女性年齡太大,卵巢功能不行了,就不容易懷上了,絕經以後與生育就徹底絕緣了,也都聽說過「高齡產婦」這一說法。 但對於男性的生育年齡,大多男士都會「信心滿滿」。一些男性四五十歲甚至六七十歲也會老來得子。但從優生的角度來看,男性也有最佳生育年齡,「高齡產父」也會危機四伏。
  • 別把疝氣不當病!腹腔鏡微創手術讓你當天就能出院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普外科主任嵇振嶺教授在會後接受採訪時表示:「很多患者以為疝氣是個小毛病,常因為忽視而久拖不治,甚至造成腸壞死。其實現在的疝氣手術技術比過去已大為提高,只需要在肚子上打幾個0.5釐米左右的小孔,再通過3D輔助等完成手術,患者疼痛少、恢復快、併發症少。」
  • 夫妻倆最佳年齡差是幾歲?越接近這個數,生出來的孩子智商越高
    原來,醫生告訴李女士,由於她的年齡大,所以打算懷孕生子是具有一定難度的,即使成功懷孕,在生孩子時也是具有一定風險的。幸運的是,李女士和丈夫通過備孕,最後順利生下一個兒子,母子平安。確實,男女性最好在最佳生育年齡生子,一旦超過這個年齡段,生孩子的難度係數就會越高,那麼,夫妻倆最佳年齡差是幾歲?其實通過觀察不能發現,越接近這個數,生出來的孩子智商越高。
  • 疝氣偏愛老年男性?如若不了解這3個原因,治療易走1個誤區
    疝氣不僅是新生的專利,老年男性也是疝氣的高發人群。有數據顯示,六十歲以上的老年人患疝氣機率在10%左右,其中男性發病率是女性的10倍,也就是說老年男性同樣應警惕疝氣出現。雖都是「疝氣」,但新生兒和老年人患疝氣的發病機制不同。
  • 在古代,得了疝氣的男性甚至要被切掉睪丸
    因為人體的特殊原因,男性患疝氣的概率遠遠超過女性,這也就意味著疝氣總是糾纏著農業社會中最重要的男性勞動力,它可以輕而易舉地拖垮一個務農家庭。疝氣從命名上就能感受到它的歷史,所謂「疝」指的是人的體表 (主要是腹部和腹股溝) 鼓起小包,形似山頭,因此用病字頭下一個山字來指代。  西方歷史上對疝氣 (Hernia) 的定義要寬泛一些,可以指人體內某個臟器或組織離開了其正常的位置,通過先天或後天形成的薄弱點、缺損或孔隙進入另一部位。
  • 別指望疝氣能自己長好 「疝氣」症狀有哪些?
    為什麼會得疝?疝的發病,男性的得病率高於女性。其他高危因素還包括:高齡;長期從事重體力勞動;長期的慢性咳嗽;慢性便秘;憋尿等。具有這些因素的人群,長期壓力衝擊腹壁的薄弱區,日積月累腹壁會出現「漏洞」形成疝。隨著年齡增加,組織出現衰老,「疝氣」本身就是常見的疾病,應該儘量避免增加腹腔壓力的活動,來預防疝氣的產生。「疝氣」會不會自己長好?
  • BMI越高風險越大!年輕超重患者更危險……
    1BMI越高風險越大在本周發布的兩項新研究中的一項中,年齡在60歲以下、BMI在30到34之間的covid19患者被送進醫院接受緊急治療的可能性是那些非肥胖患者的2倍,需要在醫院ICU病房接受重症監護的可能性也要高出1.8倍。更嚴重的肥胖對60歲以下的COVID-19患者構成更大的風險。
  • 疝氣是病不是氣,還會影響娃生育!做家長的千萬別大意
    方法一:可以用手摸觀察寶寶在哭鬧或劇烈運動後腹股溝或陰囊處是否有腫物突起(看似像個「小包」),一般平臥或睡覺時可消失,或用手輕輕按摩後可消失。方法二:到正規醫院檢查,做彩超檢查即可診斷一般小小孩疝氣不易被發現,因為孩子年齡小,無法表達,這就要求家長多注意觀察。
  • 青少年對外表不滿意,成年後患抑鬱症風險更高
    ,還是女性,都被定義了太多 「標準」,成功的標準配備、結婚的標準年齡、生活的標準活法,甚至該有怎樣的 「身體」 都被強制統一化。 [2],對身體不滿意的青少年,到成年初期患抑鬱症的風險增加了研究者利用了李克特心理反應量表,針對以上11個部位,對14歲英國青少年參與者進行提問,從非常滿意、一般滿意、不確定、一般不滿意、非常不滿意的5個選項選擇,分別對應1到5分,分數越高則代表對該部位越不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