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隍廟,三位城隍老爺,上海城隍廟為何「一廟三城隍」?

2020-12-23 道教文摘

在來上海旅遊的中外遊客眼中,上海城隍廟似乎相當於京郊的長城,「不到長城非好漢」,同樣,不來城隍廟轉一轉,怎麼能說你來過上海?

這裡所說的上海城隍廟,實際上指的是包含城隍廟道觀和豫園商城、園林的總稱,與各地多有圍繞寺廟發展而成的廟會、集市相同,城隍廟道觀周圍自古便有眾多商業活動,進而發展到今天的規模,在老上海人眼中,上海城隍廟便等同於能在燒香禮神後逛吃逛吃一整天的早期商業中心。

很多人第一次來上海城隍廟道觀燒香禮神時,都會產生一個疑問:為什麼大殿裡高高在上的神明卻不是城隍老爺,而是金山神主霍光大將軍呢?

實際上,這個說法不準確,霍光大將軍和城隍殿中秦裕伯秦老爺一樣均為上海的城隍爺,而且還有一位城隍爺陳化成陳老爺,這也就是上海城隍廟歷史上有名的「一廟三城隍」說法的來源。

原來,滬浙沿海崇祀霍光大將軍,最初是祈求大將軍捍海、保平安。

在上海地區現存最早的地方志《雲間志》中,記載了民間崇祀霍光的起源傳說:三國時期,吳主孫皓病重,有天晚上夢到霍光附身侍從對他說:金山鹹塘風潮為害,民不聊生,我霍光是漢代有功之臣,有治理海患的能力,奉我為神,立廟祀之,就可讓你病癒,還保一方平安。

不久,孫皓果然病癒,於是便立廟崇祀霍光。

因為上海地區最早的霍光廟就在今金山區境內,所以捍海神霍光又被稱為「金山神主」,歷史上上海市境內最多曾有9處霍光廟,今天的上海城隍廟就是在黃浦區境內的「霍光行祠」基礎上發展而來。

也正因為如此,所以前殿裡首先尊奉的便是金山神主霍光大將軍,而在後殿,供奉的就是上海縣城隍尊神秦裕伯。

秦裕伯,字景容,號蓉卿,元末明初大名府人,北宋著名詞人、龍圖閣學士秦觀(秦少遊)七世孫。元至正年間考取進士,後仕途平順,官至福建行省郎中。

元末,有感於時局紛亂,棄官歸隱,遷至上海縣長壽裡(今上海市閔行題橋地區)居住。秦裕伯為官清正,為人正直,關心民間疾苦,盡心盡責,上海地區百姓稱其「奮身一出,為民請命」,在民間享有盛譽。明太祖朱元璋感念其有功於社稷,於明洪武六年(1373年),敕封秦裕伯為上海縣城隍正堂顯佑伯,清同治年間加封為「護海公」。

六百多年來,城隍尊神公忠正直、有求必應,保障海隅,功勳卓著,護佑申城成為國際繁華之都,實乃神恩浩蕩,萬民感佩。

那除了金山神主霍光大將軍和城隍尊神秦裕伯老爺外,這「一廟三城隍」中還少一位呢?

別著急,另一位城隍尊神也是咱們歷史書本裡的「老熟人」,那便是清代抵抗外敵侵略英勇犧牲的陳化成將軍。

陳化成,字蓮峰,1776年生,福建同安人,少年就投身行伍,因軍功卓著屢獲提拔,「馭軍有紀律,約己尤嚴,時稱廉將」。

1842年,英軍進犯上海,陳化成率軍抵抗,但由於雙方實力懸殊,清軍戰至僅餘三人,陳化成六處受傷,最後腹部中槍,壯烈殉國。

後來,道光皇帝賜其諡號「忠愍」,上海縣建陳公祠,供奉陳化成。

久而久之,以道教功德成神之故,因陳化成護城有功,所以民眾將陳化成將軍也奉為上海城隍尊神。

1992年,位於寶山區友誼路臨江公園內的陳化成紀念館落成,於是,陳化成將軍神像被移奉過去,自此,在上海城隍廟裡形成了「前霍後秦」的格局。

以上,便是上海城隍廟「一廟三城隍」說法的由來。

相關焦點

  • 「城隍老爺」是位什麼樣的神仙
    「城隍」一詞,最早可見於《周易》一書,泰卦上六:「城復於隍,勿用師。自邑告命,貞吝」。《說文》裡對「城隍」的解釋是:「城,以盛民也。隍,城池也,有水曰池,無水曰隍。易曰:城復於隍。從阜皇聲。」可見「城隍」一詞本意即城壕,後泛指城牆和城壕。起初,城隍是位土地神,根據《禮記》的記載,歲末天子在歲末豐收之後對保佑農業的八位神靈進行祭拜,也稱作「八臘祭」。
  • 體驗中國城市的「城隍文化」:南通城隍廟遊記
    我們先來看看「城隍廟」這三個字的字面意思,我查閱了一下新華字典,「城」,就是城牆的意思;「隍」,就是沒有水的城濠,有水曰池,無水曰濠;「廟」,就是供奉祖先、神靈、名人的地方。也就是說,在城市雛形期,往往都是先築牆為城,而後設立廟宇祈求神靈保佑。這位神靈便是「城隍神」,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城隍爺,這應該是城隍廟的最初來歷。
  • 大家都知道城隍廟,可有幾個知道「城隍」是啥意思
    大夥都知道城隍廟,對於城隍啥意思你可能不明白吧。城隍是自然神,凡是有城池的地方,就建有城隍廟。城隍,還有的地方又稱城隍爺。城隍也算是冥界的地方官,職權相當於陽界的市長,哈哈,那時候的人真單純。因此城隍就跟城市相關並隨城市的發展而發展。
  • 歷史悠久上海城隍廟
    上海城隍廟位於上海市黃浦區方幫中路重要的道教寺廟。上海城隍廟歷史悠久,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城隍,也稱為城隍上帝,城隍爺。他是中國宗教文化中最重要的神之一,他是由英雄扮演的,他為當地人民做出了功勳,他是中國民間和道教信仰守衛城市。
  • 上海的老城氣息——城隍廟
    民國時期,該廟屢遭火災。民國15年重建大殿。 據說上海人真正頂禮膜拜的還有第三位城隍爺。1949年解放後,城隍廟幾次對各殿修繕清理,撤除一些雜亂神像,恢復正規道觀面貌。1966年城隍廟所有殿宇被改為他用。1995年春正式作為宗教活動場所對外開放。廟內祭奉城隍神秦裕伯(明太祖敕封秦裕伯為上海縣城城隍神)和霍光(漢大將軍博陸侯)。
  • 西安都城隍廟匾額上「你來了麼」是什麼意思?
    西安的西大街,有一座城隍廟,修建於朱元璋時期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起初地址是在東門內九曜街,明宣德八年(1432年)移建現址,是當時天下三大城隍廟之一。因為統轄西北數省城隍,故稱「都城隍廟」,它後面的街道,就取名為廟后街,也正是現在西安的這條廟后街。很多人都不知道,為什麼要修建這座城隍廟?
  • 初至蓬洲村,探訪三都城隍廟
    7月27日,廣東省湛江市嶺南師範學院暑期「三下鄉」活動正式開展,「尋粵」實踐隊10名隊員火熱開啟為期10天的夏日實踐時光。為考察廣東省鄉村傳統文化傳承現狀,「尋粵」實踐隊的汕頭小分隊帶著昂揚的鬥志和飽滿的精神狀態,來到汕頭市金平區鮀江街道蓬洲村。 據悉,蓬洲村始建於宋代,曾用名西鋥、蓬洲所城、所內、北門外。
  • 城隍廟和城隍會
    城隍廟 上海城隍神相傳為秦裕伯。他是北宋詞人秦少遊的第七代孫子,1296年生於上海,歷任山東高密縣縣尹、福建行省郎中等職,卓有成效。
  • 【方志四川•記憶】老成都的城隍廟舊史,你了解多少?
    成都市有幾條街與城隍廟有關,都因城隍廟得名:一條是錦江區的城隍廟街(東起東較場街,西止五世同堂街與五昭路交匯口,接玉泉觀街);一條是金牛區的城隍巷(以舊城隍巷廟址為中心,介於排洪河花圃路至金華橋一段之西側,共有四條小巷、三個出口分別在金華街、花圃路、成華南街,統稱城隍巷);一條是三聖街(清乾隆時此街東建有火神廟,此廟與東南裡之東嶽廟、下東大街的城隍廟成品字形,故此街處於三廟之間
  • 潮州是一座超越特色的山水園林宋城與獨一無二的府縣城隍廟
    潮州府城具有:歷史悠久的滄桑美,山川形勝的天然美,人才輩出的人文美,其獨特的風貌是:一水環護,二湖圍守,三山拱衛;其特質文脈是:聚納生機,地靈人傑,行成業精;構成其絕勝景觀,是一座文明時尚、詩禮歸真、風範超殊的山水園林宋城。(見圖1)
  • 安徽合肥:曾經「三絕天下稀」的城隍廟,供奉的是黃庭堅的嶽父!
    據記載:昔日,大廟前旗杆矗立,三間山門前石獅相對。山門內,左右耳房各5間;戲樓5間,兩旁耳房各4間;大殿3間,兩側耳房各3間;其間東西廂房各12間。可惜上世紀五十年代,山門口石獅被砸,廟內塑像一掃而光,古建築也遭到破壞。圖:山門前東西兩側石牌坊。今日牌匾上「城隍廟」由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安徽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許雲瑞題寫。
  • 上海城隍廟的由來
    上海城隍廟位於上海市黃浦區方浜中路,「長江三大廟」之一,城隍,又稱城隍神、城隍爺,是中國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由有功於地方民眾的名臣英雄充當,是中國民間和道教信奉守護城池之神。上海城隍廟坐落於上海市最為繁華最負盛名的豫園景區,是上海地區重要的道教宮觀,始建於明代永樂年間,距今已有近六百年的歷史。風雨倉桑,朝代更迭,上海城隍廟也歷經興衰。其屬南方大式建築,紅牆泥瓦,現在廟內主體建築由廟前廣場、大殿、元辰殿等組成。上海城隍廟歷來由正一派道士任住持來管理廟宇。明代永樂中,金山神廟改建成為上海城隍廟時,殿左為映苞堂即是供奉歷代住持的所在。
  • 四川城隍壽日:城隍廟會
    四川廟會甚多,而規模最大,場面最熱鬧的要數城隍廟會了。舊時川內各府、州、縣城,必有城隍廟,有些地方不止一個,如成都即有成都府城隍廟、成都縣城隍廟、華陽縣城隍廟及「都城隍廟」四座。城隍為傳說中守護城的神,其祭祀最旱見《禮記》載:「天子大蜡八,水庸居其七。水則隍,庸則城。」
  • 周宮八神——城隍老爺
    城隍是中國宗教文化和民間普遍祭祀的神祇,是守護城池的神官,城隍是冥界的地方官,職權相當於陽界的縣長,城隍和神仙是不太一樣的,基本上是陰間的官兒。城隍是自然神,凡有城池者,就建有城隍廟,城隍下轄有文武判官、各司大神、甘柳將軍、範謝將軍、牛馬將軍、日夜遊神、枷鎖將軍等。城隍職責是掌管生人死人戶籍,守護一方,為一方百姓記下善惡功過。
  • 訪安溪城隍廟 感悟敬畏之理 - 科教文衛 - 東南網泉州頻道
    古代,凡有縣的地方,必建有城隍廟。安溪城隍廟,古稱「清溪城隍廟」,始建於後周顯德三年(956年),迄今已有千餘年歷史,古時這裡曾濃縮了一座城市居民的精神追求。□本報記者 吳拏雲 文/圖悠悠千載廟史一提起城隍廟,很多人會不由地聯想起那表情冷峻的黑白無常,以及肅穆威嚴的城隍爺。
  • 上海城隍廟,門口聚集著大量香客,本地人真的不去嗎?
    文章分類|旅行見聞文章字數|1007字,閱讀約3分鐘城隍廟是上海眾多景點中最熱鬧,最傳統的一個。凡是到上海旅遊的人,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城隍廟。其實,大多數遊客口中的城隍廟是指城隍廟旅遊區,包括老城隍廟,豫園和購物,美食,商品街等一大片區域。城隍廟旅遊區一年四季遊人如織。一到節假日或國定假日,更是人滿為患。有來景點拍照的,有來上海吃各種小吃的,還有來小商品市場淘各種特色小件的。同時,還有大型商場,老牌黃金珠寶店,或者買些上海土特產作為伴手禮也是不錯的選擇。但今天我要和大家聊聊與豫園一牆之隔的老城隍廟。當地人真的不去嗎?。
  • 廈門城隍時隔半世紀再次夜巡 跟臺灣城隍一起遊
    將軍、衙役裝扮的演員左右兩邊一字排開,堂前供奉著來自廈門和臺南的三座城隍神尊。旺盛的香火使得煙霧向上直衝,鑼鼓響徹四方……­  這是城隍夜巡前的重要儀式之一,開設公案,誦經上香,為廈門祈福。作為2016海峽兩岸(廈門)古城民俗文化節重頭戲,本次夜巡首次由廈門城城隍與臺灣縣城隍共同出巡。這也是全臺首邑縣城隍廟神尊第一次走出臺南,來到大陸。而這也是廈門時隔半世紀的首次城隍夜巡。
  • 新竹城隍廟之各地城隍的領袖一一城隍爺
    鑑於這尊神責任重大,所以老百姓沒少給他老人家修廟。所謂「新竹城隍爺,北港媽祖婆」,臺灣民眾對城隍爺的崇拜可見一斑。新竹城隍爺又稱都城隍,也就是各地城隍的領袖,因而這廟門的香火從清代一直旺到了今天。您看新竹黑臉城隍爺,留長鬍子,腦袋頂著『理陰贊陽」匾額一方。這意思是說本老爺有本事溝通上下界。
  • 組圖:新竹城隍廟香火鼎盛 廟口小吃挑動味蕾
    新竹城隍廟,匯集經典小吃美食。答案是新竹城隍廟,廟口小吃攤攤精彩,保證挑動你的味蕾。  新竹都城隍廟,人稱新竹城隍廟,是位於臺灣新竹市北區的城隍廟,列屬三級古蹟。本廟與觀音媽亭、外天后宮並稱新竹三大廟。
  • 新竹城隍廟——是令人可回味再三的古蹟廟宇
    專門掌管陰間與陽間賞罰善惡的神明為城隍,所以城隍廟的布置猶如古代的衙門。列屬二級古蹟的新竹都城隍廟,位於北門街與東門街的路口,創建於清乾隆13(1748)年,廟內供奉威靈公都城隍,為本省諸城隍廟中神位最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