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城隍廟,匯集經典小吃美食。
東南網1月28日訊 據中評社報導,冬季來趟臺灣新竹風城旅遊,總要嘗嘗竹塹美食,新竹炒米粉,外加一碗貢丸湯,意猶未盡,還可以點盤蚵仔煎、新竹肉圓,並可以吃到蔬菜甜汁原味的潤餅,哪裡可以一網打盡「庶民味覺殿堂」?答案是新竹城隍廟,廟口小吃攤攤精彩,保證挑動你的味蕾。
新竹都城隍廟,人稱新竹城隍廟,是位於臺灣新竹市北區的城隍廟,列屬三級古蹟。本廟與觀音媽亭、外天后宮並稱新竹三大廟。
新竹市政府城市行銷處指出,新竹城隍廟創建於1748年,由淡水同知曾曰瑛倡議興建,1875年,淡水新竹分治,設臺北府,但府治仍在新竹,故城隍爺晉升為府城隍-威靈公,香火鼎盛,有「新竹城隍爺,北港媽祖婆」的稱譽。
其廟宇規模在當時是全臺灣之最,專門掌管陰間與陽間賞罰善惡的神明為城隍,所以城隍廟的布置,猶如古代的衙門,新竹都城隍廟廟埕的巿集小吃攤,成為新竹特色之一。
來城隍廟享用美食小吃,南北遊客各有自己的喜好,有人愛吃炒米粉、什錦湯、貢丸湯,也愛香噴噴的滷肉飯以及新竹肉丸。
也有人專門來吃蚵仔煎,鮮嫩蚵仔,蔬菜青翠,包在外面的蕃薯粉調的剛剛好,吃起來不會太軟,又不會硬到破壞的蚵仔的口感。
城隍廟口百年老字號的潤餅店,總是大排長龍,目前己傳至第五代,現代人吃潤餅偏好蔬菜類的佐料,已不喜大魚大肉油膩的口感,老闆也特地為此將其配料做了一些調整。
有豆乾、香草、蛋酥、肉鬆、花生粉、羅卜幹、韭菜、高麗菜、豆芽菜等佐料,潤餅皮香且Q,沒沾留多餘的麵粉凸粒,蛋酥是用麵粉加蛋所做成的,滷菜則是以高麗菜加上紅蘿蔔炒煮而成,使得潤餅更增添許多蔬菜的甜汁原味。至今仍然保持原有的製作方式與特色,誠心盡力的做可口的潤餅,很快的受到當地人與速食族的喜愛,這是它遠近馳名的主因。
冬天來碗薑汁熱湯圓,暖呼呼。
專門掌管陰間與陽間賞罰善惡的神明為城隍,所以城隍廟的布置,猶如古代的衙門。
郭潤餅店是知名百年老店
新竹城隍廟,庶民味覺殿堂。
城隍廟小吃,攤攤精彩。
新竹城隍廟,星期假日總是擠滿遊客,享用竹塹美食。
城隍廟口的潤餅店,總是大排長龍。
城隍廟旁的小攤販,包餡燒麻糬也大受歡迎。
貢丸、魚丸、肉圓,加上米粉,都是新竹特產。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