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了!數學家獲得了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沒想到諾獎也能蟬聯

2020-12-16 超級數學建模

就在剛剛,萬眾矚目的2020年諾貝爾獎物理學獎獲得者確定了!

他們就是——天體物理學家(該領域連續兩年獲得諾獎)

物理學獎得主

羅格·彭羅斯爵士(Roger penrose),英國數學家、物理學家、科學哲學家

他因「發現黑洞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一個預言」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彭羅斯三角形」的發明者就是彭羅斯父子,羅格·彭羅斯爵士是「子」。

他還曾與霍金一起證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為此他們共同獲得了1988年沃爾夫物理學獎。

羅傑·彭羅斯在1965年和1970年之間的研究指出,根據廣義相對論,在黑洞中必然存在無限大密度和空間——時間曲率的奇點。這和時間開端時的大爆炸相當類似,只不過它是一個坍縮物體和航天員的時間終點而已。在此奇點,科學定律和預言將來的能力都失效了。

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 德國天體物理學家

他是美國和德國天文和物理學會會員,美國物理學會會員,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主要研究紅外和亞毫米級的天文學,他和他的團隊積極開發用於天文學研究的一線地面和空基儀器。

他帶領的小組是第一個在銀河系中心追蹤恆星運動的星團(見人馬座A *),並表明它們正在繞著非常大的物體運行,可能是黑洞。除此之外,Genzel還活躍於星系形成和演化的研究中。

安德裡亞·米亞·蓋茲(Andrea ghez) 美國天文學家

她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第四位女性得主。她和萊因哈德·根澤爾因為「他們發現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緻密天體」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蓋茲也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物理與天文學系的教授。 2004年,《發現》雜誌將蓋茲(Ghez)列為美國20大科學家之一。她大學時就讀數學專業,但後來改為物理。

蓋茲目前的研究涉及到使用高空間解析度成像技術,如自適應光學在系統凱克望遠鏡,至研究恆星形成區和黑洞在中心銀河稱為人馬座A *。

她以銀河系中心附近的恆星運動學為探測該區域的探針。凱克望遠鏡的高解析度,大大超過了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小組對銀河系中心運動學的第一項重大研究。

關於諾貝爾獎

說起諾貝爾獎,相信很多人都認為它是科學界的最高獎,獲得它,就等於獲得了科學研究領域的最高榮譽。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研究方向都有希望獲得諾貝爾獎。實際上,諾貝爾獎只有6個領域:物理學、化學、生理學或醫學、和平、文學和經濟學。

我們比較關注的自然科學方面,包括物理學獎、化學獎和生理學與醫學獎,是這三大領域科學家所能獲得的最高榮譽。

就在昨天,10月5日,今年的諾貝爾獎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發給了三位科學獎,他們分別是:奧爾特(Harvey James Alter)、霍頓(Michael Houghton)和查爾斯·萊斯(Charles M. Rice)。

獲獎理由為「為他們發現C肝病毒」,這是對人類抗擊傳染病所做努力的極大鼓舞。

接下來幾天諾貝爾獎的日程是:10月7日,諾貝爾化學獎;10月8日,諾貝爾文學獎;10月12日,諾貝爾經濟學獎。由於疫情原因,今年取消了傳統的頒獎典禮和晚宴。

值得一提的是,當年諾貝爾的遺囑中只提到了5大獎勵領域,換句話說就是,他一開始沒打算為經濟學領域設立獎項。諾貝爾經濟學獎是由瑞典銀行在1968年為紀念諾貝爾獎增設的,獲獎者由瑞典皇家科學院決定。

自1901年設立以來,物理學獎、化學獎和生理學與醫學獎,每年評選和頒發一次,今年已經是第120年。

截至2019年,全世界共有613位科學獎——在這三個學科擁有重要發現和發明——榮獲這項舉世矚目的權威性國際大獎,其中包括9位華人,2015年,屠呦呦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的中國本土科學家。

2012年,莫言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國籍作家。

另外,有3位科學家曾兩次獲得諾貝爾科學獎,他們分別是瑪麗·居裡(1903年物理學獎、1911年化學獎),弗雷德裡克·桑格(1958、1980年化學獎),約翰·巴丁(1956、1972年物理學獎)。

亞洲首位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福井謙一先生(京都大學)亞洲首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湯川秀樹先生(京都大學)亞洲首位諾貝爾生理學獎得主利根川進先生(MIT)

今天所揭曉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旨在獎勵在人類物理學領域作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被認為是在物理學領域能夠取得的最高榮譽。諾貝爾物理學獎每年評選和頒發一次,但是其中有6年因故停發(1916年、1931年、1934年、1940—1942年)。

截至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共頒發113次,共有212人獲得該獎,唯一一位兩次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是約翰·巴丁(分別在1956年和1972年獲獎)。

約翰·巴丁

他發明的電晶體,直接引發了一場電子工業革命。如果不是他,我們現在用的手機、電腦,甚至可以說是一切的電子產品,可能還是科幻小說中的一種幻想素材。毫無疑問,他的發明真正改變了世界。

當然,改變世界的不只是約翰·巴丁,過去的119年來,獲獎的天才們都在為改變世界做著貢獻。

諾獎獎金為何119年還沒發完?

或許有模友好奇過,諾貝爾當初到底留下了多少錢,為什麼發了119年,竟然還沒有發完?

而且獎金不但沒有發完,2020年,諾貝爾獎獲得者的獎金居然增加到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760萬人民幣)。要知道,諾貝爾獎設立之初,單項獎金只有15萬克朗。

其實,諾貝爾的遺產一開始只有3100萬瑞典克朗。但是這些錢不是說全部都用來頒發獎勵,否則早就用完了。

諾貝爾留下的錢成立了一個基金會,管理這個基金會的人不敢大意,只選擇用這筆錢投資在銀行存款和公債上。通俗的說就是,賺點利息。沒事還好,一旦碰上通貨膨脹,賺的錢跟不上縮水的速度。

就這樣,50多年後,基金會的資產流失了近60%。

諾貝爾官網公布的資金表

然而,諾貝爾獎的獎金恰恰就是這個「利息」。按照諾貝爾當年的意願,諾貝爾獎的獎金金額至少要保證一位獲獎者20年不拿薪水,仍能從事科學研究。

如果基金會的資產再繼續縮水下去,估計就發不了幾年了。

終於,到了1953年,基金會開始投資股市和不動產,股票牛市盛行和房地產的大熱,基金會快速增值。截至2019年,諾貝爾基金會的資產市值已經超過49億瑞典克朗,約37億人民幣。

也就是說,即使諾貝爾基金會不再增值,只要保持現在不變,再發個80年不成問題!

要知道,僅僅是20世紀前30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已經為量子計算機的發明奠定了理論基礎。我們認識世界的方式,也從牛頓的經典物理跨越到量子物理。

另外,據中科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統計,從1901年到2010年間,一共有356項研究或發現獲得了諾貝爾科學獎,其中有217項研究對知識進步有顯著作用,有56項對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有顯著作用,83項對人類健康有顯著作用。

再過80年,超模君已經想像不到那時科學會帶給世界怎樣的改變!

當然,真正偉大的不是某個獎,而是從事研究和發明的科學家們!偉大的他們,絕對值得至尊的榮譽與勳章!

相關焦點

  • 2020諾獎公布:1名數學家榮獲1半物理學獎,這是發錯了嗎?
    3.數學家怎麼獲得物理學獎?10月6號,諾貝爾獎官網公布了2020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今年的物理學獎被一分為二,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另一半授予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但羅傑·彭羅斯並非物理學家,而是數學家。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這次研究的是黑洞!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被揭曉的熱度還沒散去,當地時間6日,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也在瑞典科學院揭曉。2019年的物理學獎得主,因在宇宙學和地外行星相關領域的研究貢獻,被讚譽「徹底改變了我們對世界的認知」。
  • 彭羅斯為什麼獲諾獎?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深度剖析
    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 圖源維基百科2020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黑洞的理論和觀測研究。
  • 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啟示
    一般來說,諾獎成果代表了基礎科學的最高成就。每年的諾貝爾科學獎於10月上旬公布,12月10日頒獎(瑞典科學家諾貝爾的逝世紀念日)。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諾貝爾獎頒獎儀式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和挪威首都奧斯陸通過線上直播方式舉行,頒獎晚宴也不得不取消(半個多世紀以來,首次打破該傳統)。在2020年諾獎頒獎之際,我們一起回顧一點諾獎之物理學獎歷史,以期從中獲得一些啟發。
  • 【物理諾獎】關於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小知識
    從1901年到201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共頒發給204人次,但由於美國物理學家約翰·巴丁因電晶體效應和超導的BCS理論兩次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1956、1972年),所以總獲獎人數是203人。諾貝爾物理學獎有47人單獨獲獎;64人與他人共同獲獎;93人與另外兩人分享殊榮。
  •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異的現象「黑洞」
    諾貝爾物理學獎委員會主席David Haviland表示。這是諾獎連續兩年關注在天體物理學領域,去年諾獎頒布給了宇宙學理論和地外行星的發現者。共有210人獲獎:1901-2016年,共210人次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其中,美國物理學家John Bardeen(約翰巴丁,1908年5月23日-1991年1月30日)因電晶體效應和超導的BCS理論在1956年、1972年兩次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 宇宙探索屢現「高光時刻」,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帶來這些驚喜
    中新網10月6日電(李弘宇 卞磊)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被揭曉的熱度還沒散去,當地時間6日,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也在瑞典科學院揭曉。  2019年的物理學獎得主,因在宇宙學和地外行星相關領域的研究貢獻,被讚譽「徹底改變了我們對世界的認知」。
  •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公布:3位科學家分享獎項
    【「數讀」諾貝爾物理學獎】25歲與96歲在物理學獎得主中,有人登頂已是耄耋之年,但有人獲獎時才年逾弱冠。2018年,物理學獎一半授予時年96歲的阿希金,使他成為諾獎史上最年長獲獎者;而1915年,年僅25歲的勞倫斯·布拉格與父親一起摘得桂冠。
  • 25歲與96歲,歷史上的那些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今天這篇文章為你梳理了百年來物理學的重大突破發現,和諾獎頒獎軌跡,希望能讓你體會到這門學科的偉大魅力。 除去多次獲獎的人選以外,共210人次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在物理學獎得主中,有人登頂已是耄耋之年,但有人獲獎時才年逾弱冠。
  • 百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鉤沉
    我們是否可以這樣講,正是因有這樣的發展與爭論、演繹與碰撞,物理學才得以日趨完善和縝密,從而成就了它在諾獎百年中的榮光。 從經典物理到量子物理 1901年,當第一屆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發時,經典物理學領域看上去正棲息在一個異常堅實的平臺上——早在1687年,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就奠定了經典力學,到十九世紀末,它已發展到相當完美的地步。
  • 日本加拿大科學家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組圖)
    據新華社電 瑞典皇家科學院6日宣布,將201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日本科學家梶田隆章和加拿大科學家阿瑟·麥克唐納,以表彰他們在發現中微子振蕩方面所作的貢獻。兩人將平分800萬瑞典克朗(約合92萬美元)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獎金。
  • 當過藝術家哲學家的數學家,用諾貝爾物理學獎證明數學的重要性
    EHT(註:事件視界望遠鏡是一個以觀測星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為主要目標的計劃)最新發布的黑洞視頻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最終頒給了三位對「黑洞」有重大貢獻的科學家,英國科學家 Roger Penrose(彭羅斯)就是其中之一。
  • 2019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回顧史上諾獎最年輕得主!
    而這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曾保持最年輕諾獎得主頭銜長達99年!(歡迎在下文中找答案喲)諾貝爾獎1895年,瑞典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Alfred Nobel)在遺囑中將自已大部分財產設立化學、物理、文學、生理醫學以及和平獎的獎金,用於獎勵在這些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1968年開始,瑞典中央銀行一直為諾貝爾經濟學獎提供獎金。
  • 那些不被允許帶娃領諾獎的科學家
    蘇聯科學院數理學部通過這樣的決議,物理學家覺得沒人有機會獲得諾貝爾獎,數學家更覺得無所謂,反正諾貝爾獎裡沒有數學。1955年12月,蘇聯科學院化學學部也決定不提名任何人角逐1956年的諾貝爾獎。不知道他們明知謝苗諾夫有機會得獎卻放棄提名,心裡是何感想。
  • 2018諾獎物理學獎得主Donna到訪光峰科技
    10月7日,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之一加拿大科學家DonnaStrickland到訪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88007.SH以下簡稱「光峰科技」),進行考察和技術交流。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女科學家一年前的10月2日,DonnaStrickland與美國科學家ArthurAshkin、法國科學家GerardMourou共同獲得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以表彰三人在雷射物理學領域所作出的開創性發明。
  • 彭羅斯:不思考生物化學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不是好的數學家
    撰文 | 倪憶(加州理工學院數學系教授)來源:普林小虎隊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被授予羅傑·彭羅斯 (Roger Penrose),萊因哈特·根策爾(Reinhard Genzel),和安德裡亞·蓋茲 (Andrea Ghez),獎勵他們三人在黑洞研究方面作出的傑出貢獻
  • 為什麼諾貝爾沒有數學獎? |【經緯低調分享】
    今年97歲的他,幾乎得到了一個科學家能得到的所有榮譽。但古迪納夫從來沒覺得這就足夠了,他依然在不斷研究,繼續向前。他曾經說過,「我們有些人就像是烏龜,走得慢,一路掙扎,到了而立之年還找不到出路。但烏龜知道,他必須走下去。」此後,諾貝爾獎還將陸續頒出文學獎(知道大家立馬會想到村上春樹,他在文學獎賠率第五)、和平獎和經濟學獎。
  • 關於諾貝爾物理學獎,你還只知道居裡夫人嗎?花3分鐘了解更多!
    來源/諾貝爾獎官網(下同)繼昨天公布2020年度諾貝爾獎首個獎項後,另一自然科學類獎項諾貝爾物理學獎將在不早於北京時間今天17時45分「官宣」得主。根據諾貝爾的遺志,諾貝物理學獎被授予「在物理學領域做出最重大發現或者發明的人」。
  • 55年後,女性科學家第三次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Ashkin) 、法國科學家熱拉爾·穆魯(Gérard Mourou)和加拿大科學家唐娜·斯特裡克蘭(Donna Strickland)共同獲得該獎,為表彰他們在電子雷射領域做出的突出性貢獻。這是一位女教授,是人類歷史上第三位、也是時隔55年再次獲得諾獎物理學獎的女科學家。電話那頭,斯特裡克蘭在哭,她說接到諾獎委員會電話的時候,她心想「太瘋狂了……」她一直帶著哭腔調在回答記者提問。
  • 烏普薩拉大學獲得諾獎的知名校友們
    烏普薩拉大學獲得諾獎的知名校友們烏普薩拉大學是瑞典的一所國際著名的頂尖大學,坐落於瑞典古都烏普薩拉市。下面我們就看看這所學校獲得諾獎的校友吧。阿爾瓦·古爾斯特蘭德瑞典眼科專家他在眼睛屈光學方面有傑出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