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裡,許幻山受了林有有的挑撥,想要叛逆一把,於是不顧老婆顧佳的叮囑在流感季把兒子帶去了遊樂場。
回家後,他們發現顧佳還沒到家,許幻山開始教四歲的兒子串供。
兒子:「爸爸,我們下次還能去兒童樂園嗎?」
許幻山:「千萬別再提兒童樂園的事了兒子,爸爸問你,一會媽媽回來問咱倆去哪兒了怎麼回答?」
兒子:「就說爸爸教我畫畫了呀。」
許幻山:「你可千萬不能說畫畫啊,媽媽如果說畫在哪兒,不就穿幫了嗎?你就說咱倆在家玩玩具,看動畫片,反正動畫片你都背下來了,不會穿幫,是不是…」
那我們看看顧佳是怎麼處理這件事的。
第二天一早顧佳就發現子言發燒了,她是最難得的那種情緒穩定又思維清晰的父母,馬上指揮老公帶上孩子去醫院。掛號排隊一通搞,子言蔫巴巴的趴著,顧佳沒有一分鐘情緒失控,始終溫和的解決問題。
童瑤飾演顧佳
許幻山內心自責,他決定說出前天帶孩子出去玩了的事實。這時請看完美人設的顧佳怎麼處理的!
她依舊不焦不躁,不興師問罪,淡淡的就把事情帶過了,甚至還表揚許幻山願意陪孩子玩,讓許幻山覺得自己完全沒有撒謊的必要。
這說明了什麼?
電視劇海報
說明了顧佳內心真沒把許幻山當成一個可以承擔責任的大人,她完全用對待孩子的方式對待了自己的老公。
而我們呢?就學她這招,只不過用在我們的孩子身上。
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說過一句話:「孩子之所以撒謊,是因為她需要撒謊。」
首先,年齡小於四歲的孩子說一些很像謊言的話,不要太過認真,這標誌著他們正在發展重要的心理技能。
大卷兩三歲的時候,經常耍我,臨睡前媽媽我要尿尿,媽媽我又不想尿了,媽媽我要喝水,媽媽我又不想喝了。
這都不是撒謊。
明顯一點的問題,比如:這塊餅乾誰吃了?大卷會說:有個小孩跑進來吃掉了。」
這也不是撒謊,雖然很明顯這是假的。
這是一種技能,可以稱為 「心理理論」 。這種技能讓人能夠意識到別人與自己或有不同的信念和感覺。孩子必須意識到,他很清楚餅乾是誰吃的,而你不清楚,雙方信息不對稱,這樣他才能夠撒謊。
說一個謊言並不是容易的事情。
它要求你有策劃能力——編故事,同時有控制能力——要控制自己的表情,還要有計劃能力——把自己的記憶加工,牢牢記住,最後還要有執行能力——面對強大的大人,把自己編好的故事淡定的說出來,同時用準備好的答案回答所有可能到來的詢問。
孩子太不容易了!
而你想想你長大後執行的每一件事,這幾項基本能力幾乎是必備的環節。所以,對於幼兒撒謊,你要明白,他們的年齡決定了他們還並沒有什麼道德觀念,所以無需太過較真。
我們中國孩子從小學到初高中都有一門課,叫做「思想品德」。裡面用很多案例教孩子建立道德觀。
大卷在國際學校上學後,我仔細翻譯了她們的課程,發現他們同樣有「品德教育」。
國際學校也很重視品德教育
他們的品德教育課程有7個部分,分別是:
堅毅、熱情、樂觀、自我控制、感激、社會智慧和好奇心。撒謊這個問題在自我控制和社會智慧裡都有提到。
① 撒謊和犯錯分開處理
自我控制的課程認為撒謊和犯錯是分不開的,孩子要做的是提高自控能力,不犯錯才能不撒謊。
而父母面對一個撒謊的孩子,要學會把犯錯和撒謊分開處理。
比如,你的孩子弄壞了電視,然後承認了錯誤。
這時雖然你很憤怒她弄壞電視,少則你要花時間處理,多則必須花錢重買電視。可是你也要壓住情緒,表揚她的誠實,然後一起面對後果。
記住:對於未成年子女,後果一定要一起承擔,她要負責一部分,而你永遠站在她身後,不管她犯什麼錯。
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是愛的底色。
② 正面教育,不因為撒謊懲罰孩子
很多父母會說:「我是很嚴格的爸爸媽媽,學習可以不好,但品德一定要好。」於是,遇到撒謊這類問題通常會面臨嚴肅的懲罰。
但是心理研究表明,人類更傾向於接受正面信息。表揚誠實的可貴,比瘋狂的懲罰撒謊有效的多。
一個經常被稱讚「非常誠實」的孩子,她是真的不會撒謊。
我們的傳統故事「狼來了」並不是一個好故事,因為它強調的是負面影響——因為撒謊遭遇了災難。可是事實上,很多小事情撒謊並沒有嚴重後果,孩子很快就會發現沒什麼大不了,「狼沒有來」。於是,撒謊的種子種了下去。
而被發現撒謊後遭遇暴打等懲罰,並不會減少孩子撒謊,他們會認為是這個謊沒編好,下次編得更逼真一點。
在以言語或身體懲罰為主要管教措施的專制型家庭裡成長的孩子,會比懲罰措施不那麼嚴厲的家庭裡長大的孩子更容易撒謊。
③ 社會智慧
撒謊這件事和社會智慧密切相關。
教導孩子不撒謊,但同時也不說刻薄的話。這是對於七八歲孩子的更高要求,你因為我們的社會尊重誠實,也在乎禮貌,而這兩者有時是矛盾的。
比如,去別人家吃飯,人家問你菜色如何,你覺得不好吃,可以直接說嗎?不行。這是社交禮儀。
你可以稱讚其他的部分,比如葷素搭配很合理,比如顏色非常漂亮,比如碗筷很考究。這不是假,這是禮貌。
畢竟你也不想有一個誠實的粗魯的不知感恩的孩子吧。
許子言與媽媽顧佳
最後,回到許幻山。如果你是和他一樣會跟孩子串供,會為了自己的目的滿口謊言的人,那麼你也不要期待你的孩子很誠實。
如果你告訴孩子誠實多麼多麼重要,然而他卻看到你常常通過撒謊逃避責任,那麼他就會認為撒謊是一種策略。
沒有善意的謊言這種東西,因為謊言傷害最深的是信任。
願你和你的家人永遠彼此信任!
我是Ben嫂,育有一女,名叫大卷,現和先生BenSir一家三口旅居清邁。大卷是「高需求寶寶」,BenSir是十年低碳飲食踐行者。我們通過飲食方式的調整改變了人生,這裡記錄了關於我們生活方式,我們的育兒理念,孩子的行為心理等方方面面的文章,歡迎關注我們的世界,也希望能給你的世界帶去點滴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