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理學角度看壓力

2020-10-03 杜丹007

心理學中將Stress翻譯成應激和壓力。壓力是壓力源和壓力反應共同構成的一種認知和行為體驗過程 。從心理學角度看,壓力應當是一種經驗到的東西,它無法拋開主體而單獨存在。假如一個事情發生了,但主體對其漠視,毫不關心,或已經意識到刺激的存在,但認為不值得認真對待,這時,壓力就無從談起 。

壓力源的種類,按對主體的影響,壓力源可分為三種類型:生物性壓力源,精神性壓力源,社會性壓力源 。

但這只是理論分析的需要,其實真實情況並非如此。純粹的單一性的壓力源在現實生活中極少,多數壓力源都涵蓋著兩種以上因素,特別是精神性壓力源和社會性壓力源,有時是渾然一體的狀態。

在分析求助者心理問題的根源時 必須將三種壓力源作為有機整體加以考慮 ,造成心理問題的壓力源,大多數是綜合的,我們面對複雜的事物,絕不能用簡單的思維方法對待。

相關焦點

  • 從心理學角度看《星空》
    繪畫是神奇的,心理學更是神奇的,這倆學科合在一起就是奇上加奇——繪畫心理學。我是繪畫專業出身,大學時候心理學是必修課,畢業以後我也自學了一點心理諮詢方面的知識,這時我才發現還有這樣一門學問,正好我有繪畫理論方面的基礎,對於從畫作中分析作者的內心有極大的幫助。今天我想與大家聊聊梵谷,因為他實在傳奇了!
  •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待壓力,對人產生的影響,如何解決壓力
    壓力,大部分人都要面對的一個難題。壓力會對人的心理產生什麼樣的影響,而這些影響如果反饋到人的身體健康上,而壓力又該如何化解,這就是今天想要分享的內容。壓力來源於方方面面,人作為承受壓力的主體,是需要去適應現實生活中的事件,這些我們也稱為壓力源。
  •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摧毀一個人有多簡單?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摧毀一個人有多簡單?所以我認為從心理學角度說——成癮症(成癮機制)足以毀掉一個人。如果真的想毀掉一個人,那就是製造一套成癮機制,並讓其上癮。壓力處理部分失常:壓力能更容易導致破戒。網上總有文章在口誅筆伐被遊戲毀掉的年輕人,其實是不無道理的,尤其是大腦發育尚未完成的少年,成癮機制會對其大腦造成永久性傷害。
  • 從心理學角度看15歲少女殺母案背後的悲劇根源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女兒狠心殺了自己的媽媽,卻又沒有後悔,從心理學的角度我們把其中的真相一層層揭開。原生家庭的影響女兒三歲時爸爸媽媽就離婚了,雖然那時候她不懂事,但是就成長來講,父母的功能是不同的,所以在以後的日子裡她缺少了父親的愛。整個家庭是不完整的,所以一路走來在女兒的內心也是不完整的。
  • 心理學:多角度看問題,這個世界的模樣取決我們看待它的不同角度
    文:夢嫻君,一個已走在心理學追夢路上的人,希望能夠有幸遇到更多的同行者,一起努力。我們都知道要多角度看問題,但是有時候就是沒辦法做到這一點。這可能是因為我們被一種叫做「稀缺心態」無意識的俘獲了我們的注意力,降低了我們的心智的容量。
  • 心理學角度看出軌 | 由外遇帶來的應激性創傷反應
    接下來我會告訴大家如何從心理學角度看待外遇,以及當我們被出軌後又不打算分手或離婚的時候,該如何修復心理的創傷,重塑新的關係。 心理學角度看外遇依附理論:為什麼發現另一半有外遇的時候我會這麼痛苦?就像小寶寶一樣需要爸爸媽媽來照顧,提供感情的支持。結婚了,我們需要伴侶來提供給我們保護和情感的支持,同樣的, 你提供給你伴侶情感的支持。
  • 從心理學角度看,一見鍾情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我將結合自己的經歷,從心理學角度剖析,「一見鍾情」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一見鍾情一見鍾情就是見色起意?從心理學來分析,看到一個人的容貌精神氣質,只是意識層面的「看到」,潛意識層面的「看到」更加豐富,也更加重要。它可能包括一些你根本沒有注意到的細節,比如儀態、語氣、氣味等等。
  • 從心理學角度探討財商,或者是從另一個角度了解自己
    研究心理學的人來聊財商這個話題,自帶一些色彩。領域不同,看待事物的角度自然也不同。《會賺錢的人想的不一樣》作者黃啟團,資深心理學導師,壹心理投資人。專注於應用心理學教育,將心理學理論成功運用於投資理財、企業管理、婚姻、家庭等領域,培養學員超過10萬人。因身份,也因職業關係,這本書從開始就定下了一個基調。你要是想要內在潛在原因,這本書能派上點用場,用力點在於人;如果你希望得到是技術方式的話,或許一本理財、基金、股票等等的書會更加合適。財商,英文縮寫FQ,指人或集體在認識、創造和管理財富的能力。
  • 從行為心理學角度看學習洪攻略的心理變化
    行為心理學是一門將人類的行為主義與心理學、生理學、認知學等有機結合起來的現代綜合學科。從行為心理學的角度,我們可以比較清楚地揭示投資者在學習洪攻略過程中的一些心理變化,以及心理變化帶來的各種行為變化。下面我們就從行為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看投資者學習洪攻略的心理變化以及行為變化:
  • 從心理學角度解讀清明節的意義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清明節,至少可以做兩大事情,發揮兩大意義:1、懷念祖先;2、親近大自然。
  • 心理學---讓顏色緩解心理壓力
    在色彩心理學角度講,黃色是最能改善心情的顏色之一。淡黃色、芥末黃和暗黃色,都會讓你的房間亮起來、醒過來!2. 綠色  自然界中的綠色名目繁多,根據黃色和青色配比,衍生出了諸如:豆綠、橄欖綠、茶綠、蔥綠、蘋果綠、森林綠、水晶綠…等。  眾所周知,綠色象徵著純天然無添加的新鮮果蔬,以及魅力橫掃全球的硬通貨幣(綠鈔Dollar大美元)。
  • 幸福心理學:7種緩解壓力的小技巧
    有形的壓力大多來自於物質匱乏、生活艱難,無形的壓力基本源於我們內心的不安全感。當不好的事情發生時,適當的壓力會有利於保正我們的安全,它是自我心理防禦的一種正常反應。但是,如果壓力過大,我們的身心健康將會受到嚴重損害,甚至威脅到我們的生命。
  • 從認知心理學問題解決的角度談「格物」
    導讀:「格物」源於四書五經《大學》中的三綱領八條目,是我國儒家思想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兩千多年來,歷代儒學大師們都對此做了解釋,由於歷史的局限性,許多解釋我們不好理解,對此,我想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進行探討
  • 從社會心理學角度看美國暴亂
    從社會心理學簡單來看,首先擺在我們面的起因就是種族歧視。從去個性化的角度來看,個人在群體中自我同一性意識下降,自我評價和控制水平降低,在群體中,一旦去個性化狀態出現,個人的行為會較少受自己的個性支配,責任意識會明顯喪失,而傾向於跟隨整個群體狀態。
  • 從心理學角度看《漁夫和金魚的故事》
    因為我是用心理學的視角去理解的,所以其感受與作者要傳達的思想完全不同。 1、老太婆不那麼可恨、老頭兒也不那麼可憐 《漁夫和金魚的故事》是用敘事詩改寫成的童話故事。故事的大意是:老頭兒打到一條金魚,他不要任何報酬,將魚放回了大海。但是,老太婆知道這事後卻對他破口大罵,硬逼著老頭兒去向金魚要一隻新木盆。
  • 從繪畫角度,看「色彩心理學」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家長別忽略了
    文 | 朗姐育兒說(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昨天在看手機的時候無意間注意到,一位家長因為孩子正處於色彩的啟蒙階段實際上,「色彩心理學」真的很重要,可是很多家長都沒有重視。同事寶哥是一個5歲孩子的爸爸,做教育行業的他深知,一個孩子思維能力的拓展,整個人思考力、創造力的提升,有多麼的重要。所以,在把孩子送去幼兒園的時候他提醒老師:不要否定我家孩子繪畫時的行為,因為他比較喜歡想像。
  • 從繪畫角度,看「色彩心理學」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家長別忽略了
    文 | 朗姐育兒說(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昨天在看手機的時候無意間注意到,一位家長因為孩子正處於色彩的啟蒙階段,對於繪畫的興趣很濃厚,便給了客廳的一面牆,讓孩子可以自由地在牆上作畫。
  • 從犯罪心理學角度怎麼看杭州殺妻案?
    從犯罪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殺害妻子」和「殺害丈夫」可能是兇殺中最常見的犯罪類型之一。住在杭州市區一個人口稠密的居民區裡,徐國立隔壁就有11歲的女兒,從警方的角度來看,謀殺案無論如何都沒法懷疑到他身上。特別的是,警察在收到案件後,立刻對案件所在的房屋進行了仔細搜查,沒有發現任何謀殺的線索。而僅根據社區的監測,也沒有發現受害者離開的跡象。因此,警方對整個社區的住戶展開搜查,無果而終。而在調取徐國立的住戶水電情況時,發現妻子失蹤當天用水兩頓,引起了警方懷疑。
  • 心理學角度分析:為什麼我們都喜歡熬夜
    大家熬夜看劇,打開手機刷微博,看微信,玩遊戲等等。其實,很多人明明知道熬夜不好,卻還是控制不住想要熬夜的衝動。其實,真正意義上說,0點入睡屬於熬夜,但從內分泌的角度上說,11點後入睡屬於熬夜。為什麼現代大家那麼喜歡熬夜呢?
  • 從心理學角度看是這樣的
    那麼這些常見的夢境從心理學角度來看擁有怎樣的含義呢? 夢中的考試意味著你處於焦慮之中。 所以這種壓力會讓我們潛意識認為,本次考試的難度很大,自己很難通過,所以這種情緒會如實的反映在夢境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