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駐哈爾濱總領事館舊址,建於1919年的古典主義老建築

2020-12-25 莊皓文

大家好我是莊皓文,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哈爾濱市南崗區紅軍街69號,原英國駐哈爾濱總領事館舊址,早期古典主義建築風格

建築呈對稱式設計,正門入口弧形的臺階設計典雅端莊,很有浪漫主義特點,房頂紅色瓦片設計,裡面愛奧尼柱式設計,典型的英式古典主義設計風格,喜歡建築的朋友可以來看一看

1910年一月,英國政府任命吳理斯為英國駐奉天總領事兼任哈爾濱領事,次年在哈爾濱正式設立領事館,起初館址在東大直街56號(已拆除)後移至紅軍街69號

哈爾濱早期有很多國家在這裡設立領事館,日軍侵佔哈爾濱戰爭爆發後被日本人驅逐接管。大多數領事館舊址被保留了下來進行修繕保護

這種落地窗沒有完美常見的露臺,整體的感覺非常規整,線條感十足

這個告示牌我左看右看沒看懂,上面的文字介紹是:建於1919年,磚混結構,為英國早期古典主義建築風格。下面這個牌子寫的:建於1930年,原為英國駐哈爾濱領事館,磚木結構,英國早期古典主義建築風格。有知道怎麼回事的小夥伴在評論區告訴大家吧

建築右側也有一個入口,紅軍街這個地方是一個下坡,這邊臺階矮一些,正門臺階高一些

建築側門旁邊還有一個挺精美的雕像,應該是後期安排這這裡的吧

領事館還有一個互通這幾個門的連廊,感覺設計得有點窄了,一個人通行沒有問題

愛上了那個夜晚,愛上這個城市的故事,愛上了你的悽涼,愛上了為你療傷。我期盼每一次夜幕的降臨,期盼著每一次心與心的接觸,期盼聆聽你的憂傷。從此,你在我的心裡生了根發了芽,再也無法割捨

TT

相關焦點

  • 俄羅斯要在哈爾濱設立總領事館了,地址選在耀景街百年領事館舊址
    今天我們來到哈爾濱市南崗區耀景街22號,原蘇聯總領事館舊址。耀景街曾用名「要緊街」是接待重要人士的地方,院子裡面有三棟建築,都是磚木結構。1962年蘇聯領事館關閉後,這裡一度是熱門的影視劇取景地,《懸崖》、《夜幕下的哈爾濱》、《情人節》等都在此取景拍攝。
  • 哈爾濱充滿異域風情的果戈裡大街到底有哪些老建築是真古董?
    這座中東鐵路中央醫院藥局和藥劑師住宅舊址,由當年負責哈爾濱鐵路樞紐城市建設的首任工程師阿列克賽·克列緬季耶維奇·列夫捷耶夫設計並負責建造的。該建築原為中東鐵路哈爾濱中心醫院藥局兼藥劑師住宅,後做門診使用。1900年建成時,曾為一半二層一半一層的狀態,1912年又將另一半加高至二層,成為中東鐵路醫院的標誌性建築,在許多老照片、老明信片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姿。
  • 走進大連老建築
    建於1909年,建築面積1762平方米。日本侵佔時期為中國銀行大連支店。解放後為大連市教育局辦公樓。現為中信實業銀行大連中山廣場支行。歐美折衷主義建築風格,這種風格在19世紀曾風行於歐美,特點是博取眾家之長於一身。然而它並不是按比例設計,它既是折衷的,與廣場上其他建築又不是千篇一律的,只要看到它,就能一眼識別出來。在中山廣場建築群裡,你總會被它的高貴安然和不動聲色所感動。
  • 暑期研學 | 行走的蕪博——西洋建築篇
    建於1919年,耗資白銀19.4萬兩。舊中國40餘處海關之一,定為三等海關,專門徵收輪船裝運的進出口貨物的稅款。由英國領事署總稅務司管理關務,兼管港口、航政,代辦郵政、氣象等業務,還負責稽查鴉片走私。 1876年9月13日《中英煙臺條約》籤署,蕪湖闢為通商口岸。1877年4月1日,蕪湖海關開關。最初,蕪湖海關設在江口西北離中江塔不遠處。
  • 虎丘路、南蘇州路一帶老建築
    虎丘路、南蘇州路一帶老建築        近期到闊別了二十多年的虎丘路附近地區去走了一圈現在看到原現該路東面的老建築大多不見了,尤其是該路東面50號的原猶太教堂,看上去很有特色,可惜拆了。虎丘路全長321米,建於1865年。
  • 哥德式復興、古典式復興和折衷主義,關於英國的建築了解多少?
    儘管英國建築師在19世紀上半葉嘗試了每一種想得到的復興風格,但哥德式復興和古典式復興顯然是他們的最愛。在數量上超過哥德式復興建築的恐怕只有古典式復興建築了。不過,浪漫主義時期英國建築的最大特點是折衷主義。在英國,崇高類型建築的鼎盛時期是18世紀90年代。
  • 德商貝斯在家「自建」領事館 英國總領事館最早設在南新街
    編者按:在濟南商埠一帶,至今仍存留著幾處領事館舊址建築,它們中的兩處已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英國確定在漢設總領事館 系第4家外國駐漢總領事館
    會上,該市外事辦透露,英國政府已確定在漢設立總領事館並任命總領事。  據介紹,英國總領事館將成為第四家外國駐漢總領事館。此外,美國駐漢總領事館正在抓緊籌備明年開辦籤證業務,日本表示在漢設立領事代表處。  目前,武漢已初步完成領事館區選址及建設規劃方案,選址位於漢陽墨水湖以南、江城大道東側,用地面積約9.56公頃。
  • 哈工大建築群入選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最美大學校園TOP5之一
    好大學就是不一樣,教學質量和科研實力非常厲害,而且學校的建築都是世界建築遺產呢。11月24日,「第三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項目」入選名錄公布了100個建築,其中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築群入選名錄。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築群包括了哈工大博物館和哈工大原學生宿舍。
  • 江心嶼的英國駐溫領事館舊址要「變身」啦
    9月13日,當記者告訴溫州市圖書館研究員、曾擔任市政協委員盧禮陽,位於江心嶼的英國駐溫領事館舊址將「變身」溫州近代史陳列室,並在今年國慶期間試開放的消息時,他一時不敢相信,從報紙上再次確認了這個情況。為了這事,他已寫了三次提案。圖片來源 溫州鹿城發布英國駐溫領事館舊址(以下簡稱「領事館舊址」)為何要轉變「身份」?9月13日,記者聯繫了相關人士,探究背後的故事。
  • 哈爾濱原張作相商會會長私宅舊址,現黑龍江眼科醫院
    張氏墓塔是1923年建造1925年完工,建在了自家的院子裡,目的是防止子孫後代變賣家產。這座建築在東大直街151號,目前是黑龍江眼病防治研究所住院處。告示牌有兩個,建造時間一個寫大約民國時期建造,原為民族資本家張庭升住宅,歐式建築風格。另一個告示牌上寫的是建造於1927年,原為張作相商會會長私宅,折中主義建築風格。
  • 四川中路一帶的老建築
    >多公裡,到闊別了二十多年市中心原老房子附近地區去轉了一圈,看到原現的大多數老建築,現在大多變樣了,不認識了,踏著自行車在兜,順便拍了拍一些老建築,再用文字介紹一下。該建築具有新古典主義風格。1951年美孚火油公司被上海市軍管會接管(20世紀80年代,該公司再度進入上海),後該大樓為黃浦區中心醫院急診部所使用。
  • 組圖:英國駐香港總領事館設弔唁冊 悼念柴契爾夫人
    原標題:組圖:英國駐香港總領事館設弔唁冊 悼念柴契爾夫人   人民網香港4月10日電 (記者曹海揚、李海元)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逝世後,英國駐香港總領事館於昨天下半旗致哀,並設立弔唁冊,開放給公眾悼念。
  • 見證瀋陽百年歷史 中山路因這些古典建築而厚重
    記者選取了中山路上的秋林公司、遼寧賓館、奉天郵便局舊址這三座有特色的建築,講述其背後發生的歷史故事。荊紹福說,從1919年開始,這條路的兩側開始修建大量的歐式風格建築。1929年,又陸續鋪設了瀝青路面,而人行道仍然為土路。1930年,這條路上已經匯聚了多家金融機構,成為瀋陽市當時可以與上海外灘相媲美的一條路。1946年,這條路改名為「中山路」,並將五緯路併入其中。1951年,又打通了三經街到小西路一段道路,取名為「中山路延長路」。1957年,取消了「中山路延長路」的稱呼,統一稱為「中山路」。
  • 這些老建築,值得你去濟南的一張票
    其實,除了這些,濟南還是國內第一個自開商埠的城市,這些老建築也值得你一去。該建築為西洋古典式,由天津外國建築事務所建築師查理與康文賽設計,1919年建造完成,為濟南郵政自建的第一座郵政大樓,也是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五、濟南宏濟堂博物館
  • 中國關閉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 科普:總領事館是幹啥的?
    7月24日上午,中國外交部通知美國駐華使館,中方決定撤銷對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的設立和運行許可,並對該總領事館停止一切業務和活動提出具體要求。7月21日,美方單方面挑起事端,突然要求中方關閉駐休斯敦總領事館,嚴重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及中美領事條約有關規定,嚴重破壞中美關係。
  • 重慶市見義勇為基金會授予英國駐重慶總領事館總領事「重慶市見義勇為特別獎」
    相關報導:視頻|61歲候任英國駐渝總領事跳水救落水女孩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1月20日9時35分訊(記者 闕影)2020年11月14日,重慶市江津區中山古鎮,一個女孩不慎落水,英國駐重慶總領事館總領事史雲森先生跳入水中施救,最終在現場群眾的合力協助下,女孩被成功救起。
  • 東吳大學舊址晉級「國寶」 為全省唯一入選的大學舊址
    中國江蘇網5月6日訊(記者 趙筱青)5月3日,國家文物局官網上公布了「第七批全國重點文保單位名單」,位於蘇州大學天賜莊校區的東吳大學舊址作為近現代史跡及代表性建築類別入選其中,也是全省入選該批「國寶」中唯一的一處大學校園舊址。
  • 烏拉圭駐重慶總領事館開館
    12月20日,烏拉圭駐重慶總領事館在解放碑環球金融中心舉行開館儀式。此前,英國、柬埔寨、日本、菲律賓、匈牙利、衣索比亞、加拿大、丹麥、荷蘭、義大利已在重慶設立總領事館。烏拉圭駐重慶總領事館開館後,駐渝總領事館達到11個。
  • 駐濟領事館往事:四大領事館曾輝煌一時 後全部撤離
    德國領事館舊址位於經二路,分東西兩座建築體,東樓為領事館辦公樓,西樓為領事官邸,後者更像是德式別墅,別稱「貝斯別墅」。如今,這兩座建築都在原濟南市政府院內,曾被當作辦公用房。從1905年首任領事梁凱上任,到1945年11月21日末任領事韓寶滿被國民政府遣送回國,德國領事館在濟存在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