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款眼部OCT篩查系統上線 AI賦能助力眼底病篩查

2020-12-23 SZNEWS


深圳市眼科醫院與平安智慧城市戰略合作籤約儀式

深圳市眼科醫院與平安智慧城市戰略合作籤約儀式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19年8月15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劉夢婷 通訊員 陳曉輝/文、圖)8月14日,深圳市眼科醫院與平安國際智慧城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平安智慧城市」)籤署合作協議,正式開展打造智慧眼科醫聯體的戰略合作。雙方將以OCT臨床篩查診斷為切入手段,通過深圳市眼科醫院牽頭的深圳眼科醫聯體,打造眼科職能篩查、診療平臺,探索建立深圳眼病分級診療和雙向轉診的醫聯體協作模式。同時聚焦兒童青少年近視等眼病和其他相關性全身系統性疾病開展科研合作,共同打造智慧醫院,全面提升眼科醫院服務能力、服務質量和患者就醫體驗。

近期深圳市眼科醫院試運行了平安智慧醫療智能眼部OCT篩查系統,共篩查29人,篩查為陽性的21例,篩查為陰性的7例。對於此次試用,深圳市眼科醫院眼底病首席專家、副院長張國明表示,智能眼部OCT篩查系統的使用可以大幅度節省病患的檢查時間,幫助眼科醫生完成初步的眼底疾病篩查,準確率非常高。

據平安集團首席醫療科學家謝國彤介紹,這款眼部OCT篩查系統是全球首款,經過國內知名眼科專家團隊為期2年進行高質量的眼科數據和科學規範的研究,並對1萬餘例眼底病診療病歷進行圖像標註和深度學習的基礎上建立的眼底病人工智慧診查模型。該篩查和診斷人工智慧系統對眼科AI模型的準確性和安全性提供了至關重要的醫學支撐。並且,經過以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為牽頭單位,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共同完成的臨床前試驗結果顯示,在圖像質量評價、病灶檢測、急迫性判斷3項輔助醫療任務中的樣本準確率分別為99.2%、98.6%、96.7%。藉助平安集團醫療生態圈,平安智慧醫療眼部OCT篩查系統可以將高質量的眼科AI模型賦能深圳基層眼科醫療機構,將需要眼科專科醫生才能開展的臨床診斷,通過人工智慧進行眼底病篩查,雖然減少了眼科專科醫生的工作強度,但大幅提升了基層醫療機構服務眼病患者的能力,助力眼病分級診療的實施。

深圳市眼科醫院院長汪建濤表示,希望能以眼部OCT篩查服務為合作手段,與平安智慧城市建立院企合作模式,打造智能眼科醫聯體平臺,通過創新技術提升閱片和診斷效率,提升眼健康醫療服務體系整體的效能,使醫療模式由以治病為中心向以預防為中心的轉變,體現公立眼科專科醫院的社會責任和使命。

平安智慧城市聯席總經理兼首席戰略官高孟軒表示,希望平安智慧城市能夠助力深圳市的眼病防控,實現將優質醫療資源的服務下沉,和深圳市眼科醫院一起打造高效率、低成本的眼病防控和篩查診療模式。


相關焦點

  • 中國企業研發全球首款智能眼部OCT疾病篩查系統完成臨床試驗
    中新網北京5月30日電 (王慶凱)記者30日獲悉,中國平安旗下平安科技研發的全球首款智能OCT眼底疾病篩查系統完成多中心臨床試驗。據悉,該系統由平安科技聯合Optovue美國光視共同打造,是全球第一款將OCT眼底檢查和AI病灶篩查無縫結合的人工智慧影像篩查系統。研究由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等三家臨床中心共同參與。原有OCT系統依賴患者的配合度,也需要操作者精確地將圖像置於所需病例之上。
  • 開展糖尿病眼底病篩查 提高慢性病健康管理意識
    據國際糖尿病聯盟最新數據顯示,中國糖尿病患者人數達1.14億,居全球首位。《「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明確指出,要實施慢性病綜合防控戰略,加強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建設,強化慢性病篩查和早期發現,基本實現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管理幹預全覆蓋,到2030年,實現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
  • 保護孩子視力,從重視新生兒眼底篩查開始!普洱這裡可做!
    新手爸媽可能會糾結, 醫生說的新生兒眼底篩查, 到底有沒有必要做? 答案來了! 近期,普洱市人民醫院眼科成功引進新生兒數位化廣域成像系統(Retcam),並於近日運用該設備為一名29周早產新生兒進行了眼底篩查。
  • 湘雅二醫院眼科小兒眼底病專家助力湘西首次開展新生兒眼底篩查
    「把保溫箱打開,給毛毛裹上毛巾做好保暖,我們的篩查馬上就要開始了……」近日,在龍山縣人民醫院新生兒重症監護病房內,在新生兒科醫護人員的協助下,來自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眼科中心的醫療副主任、李芸博士正在指導龍山縣人民醫院眼科醫生首次開展新生兒床旁眼底疾病的機器篩查。
  • 幫醫生確診早期癌變,AI輔助診斷系統助力宮頸癌篩查
    幫醫生確診早期癌變 AI輔助診斷系統助力「分級診療」 作為目前全球唯一一個可以預防和治癒的惡性腫瘤,宮頸癌的篩查與診斷引起世界各國醫學界的廣泛關注。北京晚報記者日前從第十七次全國子宮頸癌協作組工作會議暨2019年亞洲-大洋洲生殖道感染和腫瘤研究組織(AOGIN)區域大會上了解到,宮頸癌篩查人工智慧電子陰道鏡輔助診斷系統研發已取得突破性進展,不但能幫醫生判斷受檢者是否需要活檢
  • 新生兒為何要做眼底篩查
    日前,市第二婦幼保健院一名出生僅2天的寶寶,在進行常規新生兒眼底篩查時,被篩查出視網膜母細胞瘤。據了解,這是一種在嬰幼兒眼病中性質最嚴重、危害性最大的惡性腫瘤,因篩查及時,給予積極治療,避免了悲劇的發生。
  • 不容小覷的新生兒眼部篩查有多重要?
    新生兒眼部篩查,是給剛出生的寶寶進行眼睛相關的檢查,時間一般在出生後的一周內。 醫生直接觀察或者藉助一些小型的、無危害的儀器,觀察寶寶眼睛周圍和表面、以及眼底的情況,來判斷寶寶的眼睛是否健康。
  • 眼底篩查是咋回事?我們專門去醫院給自己拍了張照
    因此,眼部血管異常可以作為心腦血管疾病及與這些疾病相關的死亡風險的獨立預測指標。 長期以來,我們在眼底像上能看到的視網膜神經纖維層缺損變薄,一直被認為是眼部視神經疾病的表現,其實視網膜神經纖維層缺損可出現於無眼部疾病的人群中,並且如果在沒有眼部疾病的人群中出現視網膜神經纖維層缺損,那就需要我們引起重視了,因為這可能提示全身性疾病的存在,如糖尿病、高血壓、腦卒中、老年痴呆等。
  • 新生兒眼病篩查很重要
    足月新生兒眼睛檢查常被忽略  可怕的是,視網膜母細胞瘤是發生在兒童眼部的惡性腫瘤,嚴重時危及生命,97%在3歲以內的發病。但是發現越早,通過及時幹預是可以將病情控制的。但尷尬的是,目前在兒童醫院眼科門診,一個普遍的現象是早產兒的家長通常都會按時來醫院做眼病篩查,出生時身體沒有異常表現的足月新生兒家長常常會忽略眼睛的健康檢查。  新生兒眼病篩查很有必要  「較早的新生兒眼病篩查重點確實是早產兒和高危兒,近年來,新生兒眼病篩查開始向著大範圍的普篩進行。」
  • 寶寶早產,眼底篩查要知道!
    早產兒視網膜病變(ROP)是發生在早產兒(出生時孕周<37周)眼部的視網膜血管增生性疾病,與早產兒視網膜血管發育不成熟及缺氧有關,出生孕周和體重越小,發生率越高,早期進行眼底篩查和正確治療可以阻止病變的發展
  • 智能篩查眼底相機問世 至真用AI+硬體解決基層篩查痛點
    中新網11月30日電 29日,在「智能篩查眼底相機」全球首發儀式上,北京至真網際網路技術有限公司和蘇州微清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發布了共同研發的手持便攜型「智能篩查眼底相機」受到了與會人士的高度關注。在現場真人真機實操演示環節,工作人員獨自手持智能篩查眼底相機輕鬆完成對自己眼底圖像採集,僅用1分鐘便由人工智慧系統完成智能「閱片」分析並出具診斷報告。至真CEO代黎明介紹,智能篩查眼底相機專為基層醫生眼底篩查量身打造,集智能眼底照相和疾病篩查於一體。
  • 一分鐘就能篩查7種眼病
    昨日,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推出全球首個「超廣域人工智慧眼病篩查系統」,自動快速篩查視網膜格子樣變性、視網膜裂孔、視網膜脫離、視網膜出血、青光眼、玻璃膜疣、視網膜滲出等七種眼底病變,早診早治,挽救患者的視功能。該成果已發表於自然雜誌子刊《生物通信》。
  • 綿陽萬江眼科醫院開展嬰兒眼底篩查
    眼底篩查2月20日,嬰兒的父母在網上查到了綿陽萬江眼科醫院,打電話諮詢是否可作眼底篩查。當得知可作眼底篩查時,一家三代六口人連夜趕到綿陽。眼底篩查第二天,在副院長、副主任醫師喬崗博士的安排下,眼底病科主任曹奎副主任醫師、何春梅主治醫師等共同為嬰兒做了眼底檢查,所幸嬰兒視神經及視網膜發育完全,眼底未見明顯異常病變。
  • 循證AI賦能基層醫療,盤點百度在數字健康領域的布局大事件
    此前,動脈橙產業智庫梳理了騰訊、阿里的數字健康布局作者:劉渝生 微信:【THC575797124】百度圍繞「循證AI賦能基層醫療」的願景,依託醫療數據結構化與知識圖譜兩個核心技術底座能力,已經形成了集篩查、診斷、管理於一體的基層智能化醫療服務體系。
  • 郭乃碩代表:許多幼兒入學前近視,建議篩查學前兒童眼部健康
    2019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民革吉林省委副主委郭乃碩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提交了《關於對學前兒童進行眼部健康篩查的建議》。近年來,我國青少年兒童近視率居高不下、不斷攀升,近視低齡化、重度化日益嚴重。
  • 揚州婦幼小兒眼底疾病篩查,新設備到家了!
    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疾病篩查設備橫空出世,可以說給我們老百姓帶來了不少福音啊。揚州市婦幼保健院最近就引進了一臺非常先進的小兒眼底病診斷設備,也多虧了這臺高科技設備,一名八個月大的小男孩被及時診斷出了視網膜母細胞瘤!
  • GE醫療首款人工智慧乳腺機面市 引領AI輔助診斷成乳腺檢查標配
    針對規模化、定期乳腺疾病篩查診斷設計,集GE創新乳腺影像採集處理和人工智慧(AI)輔助診斷平臺於一身,成像及診斷流程可實現每天8小時140人近600個體位的檢查量,同時,AI輔助診斷可協助醫生提升診斷效率及準確率;尤其是乳腺影像診斷資源缺乏的基層醫療,AI工具的賦能效應尤為突顯 2020年12月
  • 家有「糖」老人,眼底篩查一定要做!這場眼科盛宴透露了...
    家有「糖」老人,眼底篩查定時做中山大學眼科中心副院長卓業鴻教授致辭並講授《近視與青光眼》課題,廣東省眼健康協會中老年保健專委會主任張良教授致辭並講授《糖尿病的併發症眼病與腎病》。常見的糖尿病眼底病包括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以下簡稱「糖網」)、黃斑水腫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但羅小玲在長期的臨床經驗發現,很多中老年患者已經致盲了才來治療,其實早期就會有很多症狀,比如視力下降,視力時好時壞,看東西模糊、變形等,但這些往往會被忽略。患者就醫意識很薄弱,糖尿病眼底病發病率高但知曉率非常低。
  • 寶寶看三分鐘動畫,就能完成視功能篩查,家長在家也能操作
    近日,廣東衛生在線從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獲悉,該院參與研發的「智能眼科專家」系統,僅需讓寶寶看3分鐘動畫片,就能完成視功能篩查,以評估孩子是否存在眼角病變、青光眼、上瞼下垂、斜視等眼部疾病。,「智能眼科專家」系統是如何打破嬰幼兒語言反饋能力有限的僵局?
  • 原來是被忽視的「它」在搞怪,專家提醒,這個篩查...
    「看不到啊,你活在一個黑暗的世界,脾氣能好嗎?」老李越來越容易煩躁,悶在家的時候經常發脾氣,走路時磕磕碰碰,他乾脆拿起碗盤就扔到地上。一家人戰戰兢兢,誰都要小心地和老李說話,就怕引起他生氣。「現在全家人都活得不開心。」老李的老伴告訴記者,她也提前退休在家照顧他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