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語言反饋能力有限,一些症狀不明顯的眼部疾病往往容易被忽視。近日,廣東衛生在線從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獲悉,該院參與研發的「智能眼科專家」系統,僅需讓寶寶看3分鐘動畫片,就能完成視功能篩查,以評估孩子是否存在眼角病變、青光眼、上瞼下垂、斜視等眼部疾病。
三分鐘動畫
即可完成嬰幼兒視功能篩查
據了解,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林浩添教授及其團隊參與研發的「智能眼科專家」系統,可以實現近視發展預測、嬰幼兒視功能評估等功能。
在視功能篩查過程中,「智能眼科專家」系統是如何打破嬰幼兒語言反饋能力有限的僵局?
林浩添介紹,通過短短3分鐘的動畫片,智能眼科專家系統即可根據嬰幼兒的眼部反應進行評估。「在孩子看動畫片的過程中,系統會錄製他觀看時眼球的狀態,以此判斷孩子是否存在視功能損傷,甚至還能初步判斷是哪一類型眼部疾病。」
為了讓非專業人士也能輕鬆操作,免去醫院掛號排隊的煩惱,目前中山眼科中心正與企業合作研發智能眼科專家App,讓家長在家中使用app便可完成孩子視功能篩查。
智能眼科專家系統除了可以評估嬰幼兒視功能,在高度近視智能預測、術後智能隨訪、併發症預測、先天性白內障診療等方面均取得一定的進展。
人工智慧技術進基層
破解「三級診療」格局難題
近日,以「聚焦產學研,助力大灣區」為主題的「2020年度智慧醫療學術會議」暨廣東省醫學會人工智慧分會籌備會議在廣州舉行。
林浩添在會上以「眼科人工智慧診療技術的研發和應用」為題作報告。他提出,人工智慧技術與醫學診療脈脈相通,而眼科是以影像診斷為中心的專科,在醫學影像方面有數量及質量的優勢,這些優勢即是醫學與人工智慧交叉融合的突破口。
會上,有專家學者提出,人工智慧+醫學影像能破解部分現有「三級診療」存在結構性難題——大醫院人滿為患、小醫院門可羅雀,優質醫療資源難以輻射和惠及廣大人民群眾。
新「三級診療」方案或能破解現有「三級診療」格局難題,有效提高醫生服務能力及效率。所謂的人工智慧影像新「三級診療」方案,即智能移動終端(個人和家庭)+基礎檢查設備(社區和基層醫院)+智能專業設備(三級綜合及專科醫院),是基於人工智慧的醫學影像診斷新型服務模式。
廣東衛生在線獲悉,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將與各單位攜手打造更優質的人工智慧平臺高水準平臺,將更多健康科技科研團隊、臨床醫學團隊,人工智慧團隊聯合在一起,共同推進高水平科研成果轉化與落地,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健康中國2030」戰略落地貢獻力量。
記者|周豔梅
編輯|吳秋秋 責編|張秀麗
通訊員|邰夢雲
廣東衛生在線全媒體團隊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