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客是上帝,但是上帝被打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2020-12-17 雒海亮開心的閒聊

顧客是上帝,但是上帝被打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我們都說顧客是上帝,不管你去買什麼,工作人員都是很熱情的。就比如大伙兒平常去售樓部或中介看房子的時候,工作人員總是會笑臉相迎,笑臉相送,非常的熱情。都盼著成交嘛,買賣不成仁義在嘛。但是煙臺秦先生去買房子別說是微笑服務了,結結實實的挨了一頓胖揍,這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註:圖片來自網絡

在監控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在電梯口圍著很多人,好像還有兩個人在動手,其餘人都在一旁觀看和勸說。這是怎麼回事呢,下午六點左右,民警接到高女士的報案,說他們在煙臺市萊山區某大廈的電梯口被打了。煙臺市公安局萊山分局初家派出所的民警說:「高女士和她的丈夫秦先生一起到某房產中介辦理買房業務,前期業務員承諾說是可以幫其貸款40多萬,後來改口說只能貸30多萬。高女士夫妻兩感覺被騙了,便要求終止合同,退還定金。」

註:圖片來自網絡

眼看一單業務就要泡湯了,在一旁休息的中介老闆劉某有些不太情願,上前跟客戶理論,沒想到兩人話不投機,劉某的一句沒錢就別買房一下子就點燃了戰火。民警說,當時站在劉老闆身後的七個業務員一哄而上,對高女士 和她的丈夫秦先生拳打腳踢。看到老闆和客戶動了手,中介公司的員工沒有勸架,反而一窩蜂的衝了上來一起動手。

註:圖片來自網絡

民警說:「到達現場後,我們發現打架已經結束了,高女士的丈夫秦先生被打的鼻青臉腫。」經過鑑定,秦先生受了些輕傷,目前涉嫌毆打他人的八人全部被行政拘留。民警說,在此提醒廣大的人民群眾,在與人發生爭執和糾紛時,要冷靜下來,不要用暴力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否則既對人身造成了傷害,等待你的也將是法律的嚴懲。

註:圖片來自網絡

八個打一個人,還打的是自己的客戶,買賣不成仁義在,你這是買賣不成拳頭在這樣的方式面對客戶,誰還會來你這裡買房子,八個人打一個人,也是下得去手。不是都說顧客是你的上帝嗎?你們賣房的人都把上帝給打了,估計以後都沒有人來找你買房了吧。這明顯就是屬於心理過於偏激,承受力不夠好呀。

相關焦點

  • 顧客是上帝你能接受,可如果顧客自己把自己當上帝呢
    半糖37度「顧客就是上帝」,這句話上學時我便聽過了。但那時也就聽聽,基本無感。直到今天,我自己學做生意,才多少懂得一點點它的分量和含義。開門做生意,誰都希望生意好,而這一切你得依靠顧客來幫你完成實現!那麼,不是上帝又是什麼?唯一的缺憾咱不信耶穌。
  • 顧客並非是上帝,而是……
    顧客真的是上帝嗎?你是不是也把自己所有的顧客當成上帝來對待了呢?如果你的回答」是「。那你可得小心了,小心上帝會給你製造不斷的麻煩!有一些顧客的確需要把他們當上帝那樣來對待,但也有一些顧客我們也應該把它當成惡魔一樣要遠離屏蔽他們!否則他們隨時都可能會毀掉你!
  • 「顧客是上帝」,營業員:「上帝也不能隨意罵人!」
    做零售這些年,深切地感受到「顧客就是上帝」這句話多麼的糟糕!個別顧客會因為導購員的聲音大一些,或者其他覺得不爽的地方,就對她們責罵、言語侮辱,甚至動手,然後還要高高在上的讓別人道歉,因為自己是「上帝」,自己怎麼做都是對的。
  • 顧客是上帝,那我們是什麼呢?如何搞好店家和顧客的關係
    顧客是上帝,那我們是什麼呢?如果上帝們有衝突,我們該怎麼辦?思達米的業務有三塊:賣貨,寫稿和服務。最近都比較忙,忙就忙在應付顧客上了。如果說顧客是上帝,那我們是什麼呢?作為一個店主,思達米今天就探討一下這個問題的根本:店家和顧客的關係
  • 如果說顧客是上帝,那女顧客就是執行上帝
    大木良雄是個頭腦靈活的日本青年,善於變通,不墨守成規,他先去某公司當職員,後來自立門戶,創辦了一家「日伊百貨公司」公司開張後,大木良雄經過數天的仔細觀察後,發現了兩大特點:一是每天來購物的顧客中有80%是女人,男人則多半是陪著女人來的;二是白天來的大部分是家庭主婦
  • 顧客真的是上帝嗎?
    雖然服務質量還有待提高,但「顧客是上帝」這句話在國內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很多企業家都會經常掛在嘴邊。如果問一個企業的管理者「顧客滿意度」與「員工滿意度」哪一個更重要?相信99%的人都會不假思索地給出答案:當然是「顧客滿意度」重要,顧客是「衣食父母」嘛!
  • 多少人被「顧客就是上帝」這一說法帶偏啦!
    無論什麼場合,經常能聽到」顧客就是上帝「這一說法,也因為此說法,衍生了社會上對於客戶應該」低三下四「供祖宗式服務的想法。其實沒有人考慮過正確與否,但是卻驕縱了消費者」我是上帝「的心理。「,這一句話的含義多少包括了」顧客就是上帝「的情緒,總是認為花了錢,就應該享受到皇帝的待遇,可是卻從沒想過,現今社會人人都是需要尊嚴的,多少人仗著這個心理去謾罵了為他們服務的人員,甚至侮辱對方的自尊,那麼試問這樣的一個消費者,怎麼能讓人好好為他們服務呢?」沒人告訴你顧客就是上帝嗎?
  • 社會上經常聽到一句話「顧客是上帝」!顧客真的就是上帝麼?
    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聽到這麼一句話、「顧客是上帝」!身為顧客真的該拿自己當上帝麼?從顧客角度來說:我們是「消費者」,我們不該把自己當作「上帝」!每個職業都該得到應有的尊敬!是該抱著「顧客是上帝」這種觀念去工作、去服務!身為服務行業,服務的就是「顧客」,所以在工作上要儘量做到讓顧客滿意!只有這樣、才能提升顧客的好感度,從而給自己帶來更大的效益!舉例來說、假如我去買一瓶水,我是給店家帶去了經濟效益,所以他理應尊重我這個顧客!
  • 踐行「顧客是上帝」要以尊重為前提
    現實生活中,服務行業倡導「顧客是上帝」,顧客面對服務者的服務,也習慣了自己就是「上帝」。覺得給錢了就理所當然得到別人無微不至的對待和「上帝」般的服務。因此,顧客指著服務員的鼻子大罵,而服務員「強顏歡笑」的現象時有發生。作為顧客,我們用正當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無可厚非。
  • 「顧客是上帝」有人真把自己當上帝,尊重真的很難嗎?
    於是,我不由得「很小人」地想:是不是她難得聽到顧客的祝福啊?不怪大家。餐館就是個來來去去的地方,坐下點菜,交錢走人,沒工夫跟你搭訕。正常。可是,這是過節啊。一年了,誰不想回家樂樂呵呵地團聚?但是有一大批勞動者,就是不能走,想走也走不了,他們維繫著我們這個偌大城市的運轉。
  • 搞笑微電影《顧客是上帝》
    搞笑微電影《顧客是上帝》 《顧客是上帝》點擊觀看 歡迎轉發留言!
  • 你秉持著「顧客是上帝」,但他們的體驗可能更差了
    「以太資本」(ID:xuetang2014)本文批判了很多公司所宣揚的「顧客就是上帝」的口號,強調了保護員工利益的重要性,強調了「將員工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從而驅動員工發自內心地將顧客放在第一位」的理念。一邊是員工的權益,一邊是顧客的權益,如何平衡二者的關係是每個管理者都需要思考的重要問題。你是怎麼看待其中的利益關係平衡的呢?
  • 顧客就是上帝——服務行業的病態理念
    可能沒有人告訴你,這句話背後的含義是什麼。先聽我講一個故事,你可能就明白了。一名顧客在一家超市購物,一位女售貨員接待這名顧客,在接待過程中可能出現了一些懈怠,導致這名顧客對女售貨員進行苛責,辱罵。這名女售貨員只能低著頭,不敢反駁。
  • 我說,顧客就是上帝,上帝吃飯還要錢……笑抽!
    搞笑段子:「先生,你還沒買單呢。」「顧客就是上帝,上帝吃飯還要錢?」服務員恍然大悟,果真沒敢收錢,然後,把我釘在了十字架上。搞笑段子:今天給我理髮的小哥有個特別不好的習慣,就是時不常地拿剪子在我肩膀蹭一下,以蹭掉剪刀上的頭髮。我問他為什麼要這樣,他說:小時候給豬刮毛,習慣了。
  • 如何反駁「」顧客就是上帝「」這句話?
    在中國人的思想裡,顧客就是上帝,一切員工和顧客之間的矛盾,最後都會歸結到是員工的問題。只要顧客給錢買單,不管這個顧客多難纏,都不會輕易的拒絕掉。而在國外,一旦顧客做出很不禮貌的舉動,老闆不僅拒絕這樣的顧客,還會把顧客直接拉進黑名單,讓這位顧客永不能踏進店裡面一步。在美國阿拉斯加就有這樣的一個小餐廳,因為外賣員送餐晚了幾分鐘,就大家投訴。當時老闆給他解釋,今天雨下的太大了,而且這位外賣員腿腳不靈便。
  • 顧客還是上帝嗎?
    但是言辭中又感覺都是她家人的問題,她是被家人害的態度不好的感覺。刷了一波評論,發現還是壓倒性的教育作者,以及作者表現的無辜樣。出於八卦的心態,我去看了一下她寫的文章,去了解了一下來龍去脈。事情大概是這個樣子的:她和她家人吵架了,導致有位顧客來買煙的時候,她放煙的手重了一點,導致煙掉地上了,不痛不癢的說了句對不起。
  • 為何說上帝的本質是愛?愛上帝的首要基礎是上帝本身是美好的
    但是,他們應該進一步思考:人為何將自己的幸福 寓於榮耀上帝、默想上帝的榮美並以此為樂?的確,當人認為上帝的榮耀以及上帝的完美屬性與己有利之後,他就會渴慕這一切,如同渴望自己的幸福。但是,他當初何以能如此喜愛這一切,甚至以榮耀上帝為自己至高的福樂?這豈不正是愛上帝的結果嗎?
  • 上帝怎麼可以原諒他?
    原文@MOViE木衛 載於中讀App《密陽》裡的女主角李申愛的困境是,在沒有完全了解基督教的「罪」與「寬恕」的體系的情況下,只為了求得一時的心靈安慰,而加入了基督徒這一行列。卻以東方式的人與人之間的「恕道」來理解上帝與人之間的寬恕,從而導致了基督信仰的破滅。
  • 客戶就是上帝,但上帝也要講理!
    現在的企業做生意都很不容易,產品質量要優、出售價格要低、服務態度要好……但老話說得好,顧客就是上帝嘛,這些都是應該的~可是遇到性格暴怒故意找茬的「上帝」該怎麼辦呢?記者實時電話採訪揭開了內幕,原來是顧客嫌他沒有把自家的垃圾帶下樓而產生的惡意投訴。仔細一想,這些都是有證據被曝出來,最終還得到公道處理了,現實中還有大把服務人員被冤枉,卻沒有證據,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 顧客不是上帝,讓服務回歸到商業本質——價值平等交換
    前一段事件,不知道大家是否記得某姑娘在淘寶上買了18條裙子,旅遊拍照完了就退貨,據說是完全符合消費者保護法和淘寶的制度,但是意外的在道德層面慘遭炮轟,她自己竟然覺得很委屈,其實這就是價值交換過程中的不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