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數字報-澄邁無籽蜜柚論個賣 一個賣到180元

2020-12-22 海南日報數字報
  ■本報記者 孫慧  通訊員 宋祥達

  「今年市場上的柚子均價在每斤七八元,我們的柚子均價在每斤30元以上,大部分果實都是按個賣,價錢從80元到180元不等。」9月18日上午,澄邁縣金江鎮山口地區無籽青柚種植戶耿大林對記者說。

  柚子按個賣,一個賣到180元,一株柚子樹年純收入在5000元以上。大多數時候,不少客商提前上門和耿大林訂貨,不少本土特產店也十分青睞這種無籽青柚,一時供不應求。那麼,這樣的「致富傳奇」秘訣究竟是什麼?

  位于澄邁金江鎮西邊的山口山區,日照充足,土壤富含硒元素,是發展種植業的理想之地。2001年,江蘇人耿大林看中了山口這片山林,承租下來開荒種植柚子樹。

  耿大林引進了馬來西亞水晶青柚樹苗與海南本地的苦柚嫁接,經過種植改良後,柚子個大飽滿,青皮無籽,甜度適中。「為什麼選擇來山口種柚子,一是看中了海南的亞熱帶氣候,可讓本地柚子比內地柚子早上市30天左右;二是這裡土地富硒,種植出來的柚子口感普遍甜度較高。」耿大林說。

  柚子的口感,除了與品種有關,更重要還與種植中的科學管理有關。據耿大林介紹,無籽蜜柚基地的柚子靠人工管理,從鋤草、抓蟲都是靠人工管理,施肥用的都是以魚腸、魚骨製作的有機肥料。澄邁的山口柚子樹施用這種長效有機飼料肥,長出的柚子無公害。

  2005年,耿大林在山口種植的柚子上市,一開始銷售價每斤3元,隨著口碑越來越好,價格也從每斤3元、5元一直賣到了30元。隨之,也有別的種植戶慕名來到山口地區承租土地種植蜜柚,久而久之,無籽青柚就成了澄邁的一個農產品品牌標誌。

  擴大種植的無籽蜜柚,也曾面臨品牌危機。有些種植戶管理不當,種植出來的果實口感變差,參差不齊的產品質量在消費市場上造成了一定消極影響。

  2015年「威馬遜」颱風來襲,一家種植戶200畝的柚子被打得七零八落,剩下的柚子大小不一,口感變澀。

  為了統一產品品牌質量,耿大林花了約100萬元從種植戶手中轉承包柚子園,並買下當年產的柚子全部處理掉,不讓其外流到消費市場。「不能讓一時的災害,一家種植的柚子就毀了無籽蜜柚這塊品牌。」

  在種植戶安爍宇的家裡,採摘回來的蜜柚堆放一地,工人們先把次品挑出來分開堆放,再打包優品。「雖然我們柚子供不應求,可若品質不達標的,就是丟掉也不能賣。」

  澄邁縣農業局負責人介紹,未來,無籽蜜柚要以基地帶動農戶方式種植,前期發展1萬畝,遠期發展到2萬畝—3萬畝。

  (本報金江9月19日電)

相關焦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澄邁知名農業品牌飽受「李鬼」困擾
    本報金江9月25日電 (記者李佳飛 通訊員宋祥達 李唐旭)作為我省的農業大縣,澄邁縣打造的無核荔枝、福山咖啡、澄邁福橙
  • 海南澄邁「柚子夫妻」在柚子樹下愛情、事業雙豐收
    中新網澄邁10月日17日 題:(我這五年)海南澄邁「柚子夫妻」在柚子樹下愛情、事業雙豐收  記者 付美斌  「十盒,西安,今天下午就發出……」一個皮膚黝黑的小夥在柚子園與包裝區不停穿梭。他叫安爍宇,來自貴州,2008年,畢業於海南大學熱帶果樹專業。  大學期間,安爍宇與來自四川的同學黃曉玲相戀。
  • 澄邁突出富硒特色,打造農產品品牌矩陣見成效
    本版圖片均由本報記者 袁琛 攝海南日報記者 餘小豔37.14億元!這是澄邁農產品在為期5天的2020年中國(海南)國際熱帶農產品冬季交易會(以下簡稱冬交會)期間,線上線下的交易總金額。本屆冬交會上,澄邁現場籤下訂單18.94億元,收穫意向訂單18.18億元。
  • 海南日報數字報-「築夢」共享農莊
    「其實英語也不難學,hello,不就是海南話『堵路』的意思嗎?」伍愛敏開玩笑地說。  她告訴記者,馮塘村的土地貧瘠,農作物不易生長,村民們長期缺少維持生計的產業。「村裡創建共享農莊後,我們把土地租給農莊,不僅有了租金收入,在農莊打工還能領到工資,一個月能有兩千元工資呢!」伍愛敏說。  在馮塘綠園,有70多名員工,除了8名管理人員,其餘均為當地村民。
  • 海南日報數字報-到瓊北,品美食!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瓊北各地數不勝數的美食,海南粉、菜包飯、烤乳豬、雜糧……一趟瓊北之旅就是美食之旅。快來看看海口、儋州、瓊海、文昌、澄邁、定安、屯昌、臨高、瓊中9市縣都有哪些不可錯過的美食吧!  海口  來海南旅遊,除了欣賞海南迷人的熱帶風光,千萬不能錯過的還有那些琳琅滿目的地道小吃。要想品嘗小吃,海口是必須停留的一站。
  • 海南日報數字報-儋州蜜柚產業邁出鏗鏘「標準步伐」
    發揮產地優勢、營養優勢、政策優勢的儋州蜜柚產業,邁出鏗鏘有力的「標準步伐」。  從種植、田間管理到採收、包裝等環節的標準化操作,進一步增強了儋州蜜柚的品質優勢。值得一提的是,獨特的品質優勢,為儋州蜜柚申報原產地保護奠定了堅實基礎。  如今,在標準化建設、規模化經營、品牌化打造方面,儋州蜜柚產業正向著既定目標進發。
  • 海南澄邁上半年橋頭地瓜種植面積達3萬畝(圖)
    平均畝產3000斤,銷售價達每斤6元至8元……今天上午,站在海南澄邁縣橋頭鎮沙土村一片地瓜田裡,橋頭地瓜產銷協會秘書長楊英春高興地向記者介紹,目前,橋頭全鎮1.7萬畝地瓜大多已採收完畢,今年的畝產量、價格均十分穩定。
  • 無土蔬菜、無籽檸檬等優質特色農產品走俏海南冬交會
    在本屆冬交會上,記者發現,無土栽培蔬菜、楊桃南瓜、西瓜桔、波斯無籽青檸等高品質、有特色的農產品更能受到市民、企業的青睞,達到了「吸睛」又「吸金」的效果。  「這是我們上午剛剛從基地採摘的上海青,採用的是無土栽培技術,10元錢一袋。」在冬交會海墾展館,桂林洋國家熱帶農業公園的蔬菜攤位前人頭攢動,工作人員陳瑩一邊給客戶裝菜,一邊掃碼收款,忙碌不已。
  • 海南日報數字報-澄邁縣職成教育10顆「珍珠」
    研究所秉持「扶民助農」的原則,聯合海南農業科技110澄邁橋沙粗糧服務站,定期開展相關種植技術培訓,免費向農戶提供優質地瓜種苗。指導幫助了19家農民合作社,帶動超過8000多戶農戶參與種植。  電商平臺  澄邁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是電商人才培訓、企業孵化及技術服務基地。
  • 海南日報數字報-澄邁青瓜暢銷內地
    3月18日上午,澄邁宏林瓜果種植專業合作社的大棚裡非常熱鬧,農戶們在田間地頭忙碌著,有的正在藤蔓間摘瓜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水果「嘗新記」
    這是王俏3年前在大路鎮成功試種的新品種——來自厄瓜多的黃皮火龍果,售價高達100元/斤至120元/斤,且供不應求。而普通的紅皮紅龍果,在這個季節才賣到10多元/斤。  海南被譽為全國人民的「果盤子」。尤其在冬春季節,當省外水果還未大規模上市,海南的菠蘿、蓮霧、芒果、百香果、木瓜等水果已在各地的超市、市場上展露身影。
  • 澄邁探索農產品「觸網」 推動品牌塑造、助力脫貧攻堅
    海南日報金江12月17日電 (記者 餘小豔 通訊員 王家專)分揀、稱重、打包裝……12月15日的天氣有些陰冷,但位于澄邁縣橋頭鎮沙土村的澄邁橋沙現代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卻是一派熱鬧景象,工人們忙著打包橋頭地瓜。  「上午要打包上千份,下午統一發貨,經美團平臺銷往外地。」
  • 海南日報數字報-梵音綿綿永慶寺
    文\海南日報記者 陳 超  通訊員 鄭志宗   海南歷史上的永慶寺,一說始建於唐代,一說建於北宋熙寧中期(約1068-1077年),這在明代正德《瓊臺志》、清代康熙三十九年和嘉慶二十五年的《澄邁縣誌》中均有記載。
  • 海南日報數字報-冬季澄邁鳳梨香
    今年11月至明年1月,澄邁全縣將有5000畝鳳梨採收上市,品種涵蓋「臺農16號」「臺農22
  • 海南圍棋聯賽 下月澄邁落子 - 海口日報數字報·海口網
    本報6月24日訊(記者許亮)2019年海南省圍棋聯賽將於7月17—21日在澄邁老城藍海鈞華大飯店開賽,來自海南省市(縣)及大型企業圍棋代表隊12支、海南各地學校(圍棋培訓機構)少兒圍棋隊12支近200名圍棋好手參賽。    本屆比賽採取單循環賽制,共賽11輪,總獎金75000元。
  • 海南日報數字報-到澄邁啃冰烤地瓜
    >   本報金江5月8日電 (記者孫慧 特約記者陳超 通訊員王家專)今天上午,記者從澄邁縣旅遊委獲悉,澄邁第三屆橋頭富硒地瓜推介會暨鄉村旅遊推介會
  • 海南日報數字報-奏響孩子成長和弦
    、洋浦中學、文昌市華僑中學、澄邁中學、萬寧中學先後入列「省一級學校」,代表我省普通高中辦學第一梯隊的「省一級學校」由12所增加到18所……  「十二五」期間,我省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普通高中教育、特殊教育、民族教育全面發展,堅持做好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豐富多彩的體育、藝術活動活躍中小學校園。
  • 海南日報數字報-村民爭當香農 產業鏈延伸促增收
    澄邁加樂雅尚沉香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蔡親信告訴記者,在澄邁縣委縣政府、加樂鎮委鎮政府的扶持推廣下,目前,加樂鎮共有7個主攻沉香種植加工的專業合作社,全鎮沉香種植面積超過7000畝,「農戶們種植沉香,每畝的年均收入可達5萬元。」  在效古村內,一片片沉香林依山傍水生長,放養的家禽在林下踱步,吸引遊人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