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數字報-儋州蜜柚產業邁出鏗鏘「標準步伐」

2020-12-22 海南日報數字報
  在如今的產業發展中,「得標準者得天下」。

  發揮產地優勢、營養優勢、政策優勢的儋州蜜柚產業,邁出鏗鏘有力的「標準步伐」。

  從種植、田間管理到採收、包裝等環節的標準化操作,進一步增強了儋州蜜柚的品質優勢。值得一提的是,獨特的品質優勢,為儋州蜜柚申報原產地保護奠定了堅實基礎。

  如今,在標準化建設、規模化經營、品牌化打造方面,儋州蜜柚產業正向著既定目標進發。

  產地優勢,時令先機

  「真是太開心了,這個時節在儋州就能吃上香甜的蜜柚,其他地方還沒成熟呢!」8月2日,來自江西的遊客吳女士驚喜地說。她一邊感慨,一邊捧起蜜柚,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在時令上,儋州蜜柚比福建、廣西等沿海地區的柚子早上市。儋州市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專家說:「儋州位於瓊西北、瀕臨北部灣,屬亞熱帶地區,年平均溫度23.2℃,日照充足,雨水豐富,土層深厚。氣溫、水源、土壤等都非常適合蜜柚的生長。」

  談及儋州蜜柚被遊客和客商青睞,海南大學園藝專業碩士、儋州大成晶柚實驗園負責人侍文博,全面分析了包括時令在內的多個原因:儋州有長期種植蜜柚的傳統,技術較為成熟,有利於提升產品品質;柚子樹要3年以上才能掛果,樹齡越長果實味道越好,但種植周期長、收益慢的特點,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柚子的稀缺性;在時令上,儋州蜜柚比福建、廣西等沿海地區的柚子早上市1個月左右。

  「1個月左右」的時令先機,使儋州蜜柚在標準化建設上先天性地邁出大步。同時,儋州蜜柚在樹上保留時間長,有利於遊客遊園時採摘;儋州蜜柚耐貯存的特點,使之不增加輔助措施也可長途運輸。

  營養優勢,內在支撐

  豐富的營養價值,是儋州蜜柚標準化建設的內在支撐。

  近年來,儋州種植的蜜柚主要有水晶蜜柚、紅心蜜柚、三紅蜜柚。這些品種的蜜柚,在儋州技術人員田間指導和種植戶精心管理下,從源頭上為蜜柚標準化建設奠定了基礎,使之呈現出獨特的比較優勢。

  其一,儋州蜜柚全身都是「寶」。

  說到儋州蜜柚,其果實甘酸可口,沁人心脾,令人讚不絕口;蜜柚果皮、柚花皆可入藥,有「天然水果罐頭」之稱。其中,柚子皮具有食用、驅除異味、防蚊蟲等功效。

  當前,正是儋州蜜柚大量上市的季節,大多數人在食用果肉後,往往把柚皮一丟了之,其實這是很可惜的。因為柚皮是可以食用的,它不但營養豐富,而且還具有暖胃、化痰、潤化喉嚨等食療作用。

  其二,儋州蜜柚很香甜。

  儋州蜜柚的果實大,一般單果重1000—2000克,果肉柔嫩多汁,甜酸適口,有芳香味,可食率為60%~70%,100毫升果汁總含酸量0.6~1.0克、維生素C50~60毫克,營養豐富,藥用價值高,是人們喜食的水果之一,也是醫學界公認的最具食療效果的水果之一。

  其三,蜜柚營養價值高。

  據有關專家介紹,心腦血管病及腎臟病患者常利用藥物來排除體內多餘的鈉。儋州蜜柚中正好含有這些患者必需的天然礦物質——鉀,卻幾乎不含鈉,是最佳的食療水果。柚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能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是現代人追求健康的理想食物。

  科學研究發現,每天飲用柚汁的人較少出現呼吸系統毛病,尤其是感冒、咽喉疼痛時,吃一瓣新鮮蜜柚就能令人舒適。儋州蜜柚所含的天然維生素P,能強化皮膚毛細孔功能,加速復原受傷的皮膚組織功能。女性常吃蜜柚最能符合「自然美」的原則。

  儋州蜜柚還有增強體質的功效。它能幫助身體更容易吸收鈣及鐵質;同時,所含的天然葉酸,對於服用避孕藥或懷孕中的婦女們,有預防貧血症狀發生和促進胎兒發育的功效。新鮮的蜜柚肉中還含有作用類似於胰島素的成分——鉻,能降低血糖。一般人都可食用,心腦腎病患者和呼吸系統不佳的人尤其適合。

  儋州蜜柚產業從種植、田間管理到採收、包裝等環節的標準化操作,進一步增強了蜜柚產品的品質優勢。更為重要的是,這種獨特的品質優勢,為儋州蜜柚申報原產地保護奠定了堅實基礎。

  據儋州市工商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該市人民政府已同意市農業產業協會推薦申報「儋州蜜柚」地理標誌商標。目前,儋州工商、質監、農業等多部門,正在努力向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申報對「儋州蜜柚」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政策優勢,打響品牌

  2015年5月28日,儋州市人民政府出臺《儋州市打造農業知名品牌實施方案》,提出推進品牌農業發展,培育農產品知名品牌,提升農產品市場競爭力,推動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在目標任務中,提出用3年時間,打造包括儋州蜜柚在內的省內外農業知名品牌。

  根據這一方案,儋州制定了發展蜜柚產業的規模:2015年,在雅星、南豐、東成等鎮種植儋州蜜柚3000畝,3年內種植儋州蜜柚達到1萬畝。

  事實上,儋州蜜柚產業正以加速度挺進。據該市政府最新匯總數據顯示,由於大力調整產業結構,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已發展蜜柚近萬畝。

  提前達到近萬畝面積的儋州蜜柚產業,有利於規模化經營、標準化建設。

  在標準化建設上,儋州雙管齊下。一是制定儋州蜜柚生產規程與標準。以蜜柚企業和合作社為主體,市農委、市商務局、市農技中心和儋州質量技術監督局等相關部門,指導協助企業和合作社在2016年底前制定出儋州蜜柚等生產技術規程與標準,建立產品質量追溯系統,建設標準化生產示範基地。按生產技術規程標準,推進儋州蜜柚等品牌農業特色產品標準化生產,穩定產品質量。二是進行產品認證。積極引導和協助企業或合作社,對儋州蜜柚生產基地進行無公害基地認證,協助企業對產品質量進行檢測分析,逐步申報無公害農產品、綠色產品認證和有機食品認證,申請商標註冊。

  在規模化經營上,儋州大力構建電子商務體系。為了破解生產規模擴大可能導致的「賣難」,該市引進電商銷售新模式。一是與淘寶特色中國·海南館、京東等電商平臺對接設立儋州特色農產品品牌旗艦店,儋州蜜柚等系列農產品入店銷售。二是通過建立品牌直銷網絡,多渠道銷售儋州蜜柚等特色品牌農產品。

  規模化經營、標準化建設,使包括儋州蜜柚在內的儋州農產品名氣日漸響亮。對此,儋州市長張耕表示:「品牌化是推動農業產業發展的重要路徑,是促進農民增收最重要的舉措。儋州農業提升的突破口就在品牌發展,要進一步抓好質量和品牌設計。」

  海南儋州農產品銷售熱線:0898—23322333

  海南儋州特色農產品

  121電商體驗館海口地址:海口長堤路34號南洋博物館酒店一樓

  本版文字 平宗 張琳

相關焦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芋」見儋州「香」滿瓊州
    儋州市有關負責人說,為進一步提升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儋州市已確定重點發展儋州粽子、紅魚、黃皮、妹仔薯、香芋、蜜柚、木瓜、跑海鴨蛋、綠殼雞蛋等九大農業品牌。  根據儋州農業品牌戰略發展計劃,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市場需求,深化「一鎮一業」、「一村一品」建設,發展香芋等農業品牌。
  • 海南日報數字報-那大鎮投300萬元扶持貧困戶種蜜柚
    本報那大9月21日電 (記者易宗平 通訊員何秀玲)今天一大早,儋州市那大鎮合羅蜜柚產業種植基地示範園裡
  • 海南日報數字報-千古風情話竹笠
    文/海南日報記者 邵長春 特約記者 謝振安 王儀   通訊員 張琳 實習生 王歡歡  在海南,竹笠很常見。
  • 海南日報數字報-「築夢」共享農莊
    省委書記劉賜貴在3月26日的《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稱,我們將繼續以綠色生態為先、產業發展為重、「共享農莊」為抓手、投資者和老百姓互利共贏為目的,堅持以最好的資源吸引最好的投資,加快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推動田園變公園、農房變客房、勞作變體驗,把全國各地的人吸引到海南鄉村創業、休閒度假,帶動鄉村消費和發展,真正把綠水青山變成老百姓的金山銀山。
  • 海南日報數字報-儋州屋基村:將軍村的古韻新景
    ■ 本報記者 易宗平 通訊員 郭樹護  在儋州,有一個明代將軍村聞名於世,它就是該市那大鎮的屋基村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晶菠蘿蜜:綠色健康「甜蜜蜜」
    其中,海南儋州、昌江、東方和樂東為最佳產區。  海墾西聯農場公司位於儋州,受颱風影響較少,區域內有松濤水庫乾渠、北門江光村河等經過,水資源豐富,土地平坦肥沃。年平均氣溫為23.3℃,月平均氣溫最高的6月、7月約為28℃,最低的1月約為17℃,全年無霜凍,年平均降水量為1784毫米,年日照時長為2239小時,特別適合菠蘿蜜的種植。
  • 海南日報數字報-到瓊北,品美食!
    對於許多遊客來說,在海南休閒度假遊玩,除了欣賞風景之外,更樂意享受美食、體驗文化。  海納百川的海南島上,海南人融匯閩粵烹藝,吸收黎苗食習,引進東南亞風味,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味覺體驗。海島性和移民性,使得包括餐飲文化在內的海南文化呈現出兼容並蓄的多元化特性,這在瓊北更為顯著。  瓊北各地都遺留著歷史印記,流淌著人文氣息。
  • 海南日報數字報-澄邁無籽蜜柚論個賣 一個賣到180元
    耿大林引進了馬來西亞水晶青柚樹苗與海南本地的苦柚嫁接,經過種植改良後,柚子個大飽滿,青皮無籽,甜度適中。「為什麼選擇來山口種柚子,一是看中了海南的亞熱帶氣候,可讓本地柚子比內地柚子早上市30天左右;二是這裡土地富硒,種植出來的柚子口感普遍甜度較高。」耿大林說。  柚子的口感,除了與品種有關,更重要還與種植中的科學管理有關。
  • 海南日報數字報-儋州第六屆西洋棋特級大師超霸戰亮點頻現
    7月11日,為期10天的「農信杯」中國海南儋州第六屆西洋棋特級大師超霸戰落幕。
  • 中國民航局考察儋州機場預選址淨空條件 推進建設步伐
    中國民航局副局長董志毅一行到儋州市調研儋州機場項目 人民網儋州6月19日電 日前,中國民航局副局長董志毅一行6人抵儋州,實地考察調研儋州機場預選場址的淨空條件,加快項目選址,推進機場建設步伐。
  • 海南日報數字報-「田」字已成型「豐」字在招手
    12月28日,3年前從萬寧嫁到儋州的陳碧菲未言先笑,對於她來說,這3年每次往返儋州萬寧都要花上七八個小時,「現在單程一下子縮短到一個半小時,簡直樂得要飛起來!」  萬洋高速公路建成通車,「田字型」路網宣告建成,海南迎來了2小時交通圈的新時代,開心的不僅是萬洋高速公路沿途直接受益的400多萬人口,對於全省930多萬各族群眾和更多的遊客來說,這都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
  • 海南日報數字報-儋州「白衣天使」救起落水女孩
    ■ 本報記者 馬珂   通訊員 孫官華 相雲燕  11月底的儋州松濤水庫東乾渠
  • 海南日報數字報-樂為人梯育英才
    ■ 本報記者 陳卓斌 實習生 林琳  「闊別10年,回到母校就像回家一樣親切」「我想再去食堂嘗嘗母校的飯菜」……日前,70多名海南大學法學院
  • 海南日報數字報-停工2年的新竹產業基地重現活力
    雖然主幹道尚未開建,基礎設施也不完善,但海南日報記者看到公路邊新安裝一排10多間板房,還有一塊剛平整好的230多畝土地,原來這是捷足先登的總投資12億元定安新世紀裝配式建築項目的工地。  這是新竹產業基地停工2年後,重現生機。  定安縣委、縣政府把加快新竹產業基地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確保捷足先登的新世紀裝配式建築項目提前實現試投產,列為全力決勝「兩個確保」百日大行動的重要事項,使因受到徵地、規劃、環評等落地要素制約,停工2年的新竹產業基地重現活力。「新竹產業基地基礎設施項目,9月中旬完成招標,9月底可進場施工,推進第一期道路建設。」
  • 海南日報數字報-母山咖啡:變出來的新品牌
    在海南,母山咖啡目前的知名度或許不算高,但它的前身瓊豐咖啡,是許多海南人記憶中的咖啡佳品。憑藉口感香醇、回味甘長的特點,瓊豐咖啡曾於20世紀90年代蜚聲島內外。令人惋惜的是,瓊豐咖啡此後並未乘勢而上,而是逐漸歸於沉寂。  如何讓腳下廣闊的咖啡園煥發新生?依託農墾改革浪潮,海南農墾2017年成立大豐咖啡產業集團,並將瓊豐咖啡更名為母山咖啡,再次進軍咖啡市場。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椰子如何「長大長壯」
    連日來,海南日報記者走訪多家椰子產品企業和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等科研單位,聆聽各界學者、專家和業內人士的聲音。同時,要扶持發展椰子精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培育椰子產業龍頭企業。  椰子產業是塊大蛋糕,海南加大挖掘椰子品牌價值  海南產值過億的椰子加工企業不超過7家,中小企業居多,年加工椰子產品綜合產值僅200億元,不到全國總量的10%。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首個氣味電影廳面世
    本報海口9月8日訊 (記者衛小林)9月8日下午,海南首個氣味電影廳體驗專場活動在海口中視國際影城國秀城店
  • 海南日報數字報-環鐵覆蓋全島近九成人口
    環島高鐵開通後,海南西部消費市場迎來發展良機,同時海口客源市場也將擴大,越來越多的全島居民將來海口購物消費。  一些本島居民設想這麼一種生活方式:上午在海口購物,中午在儋州享受美食,下午在樂東尖峰嶺休閒度假,就如同在同一座城市消費一樣便捷。  「環鐵+」,助力城鄉一體化發展  把海南作為一個大城市來整體規劃,基礎設施的連接、連通非常重要。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陶瓷千年窯語
    文\海南日報記者 陳蔚林 實習生 李丹  「配料調色細且精,塑形繪影藝超群。方知日用尋常品,曾費勞工無限心。」捧起或粗樸或精緻的陶瓷器皿,謝覺哉的詩句總會縈繞耳邊。
  • ...匯聚優質資源 共享健康紅利——儋州著力打造海南西部醫療中心...
    合作辦醫  提升儋州醫療水平        為了要讓更多群眾享受到優質醫療資源,在省政府的推動下,從2017年開始,上海九院與原省衛計委、市政府籤署合作協議,聯手創辦醫聯體,全面託管海南西部中心醫院。「合作期間,每年從上海派駐儋州的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15人至20人,每月流動到儋州給病人會診、動大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