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科學家羊八井聯手!迄今宇宙最高能量伽瑪射線「被捉」

2021-01-07 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記者 李大慶

早在965年前,公元1054年,中國北宋至和元年,中國天文學家發現了金牛座的「客星」(超新星)的爆發,並且詳細記錄了這次天象。同時,在我們的鄰國日本,天文學家也記下了這次天文奇象。可謂千裡共「新星」。

7月3日,在北京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舉行的發布會現場,與會專家在回答記者提問。新華社發(任暉 攝)

2019年7月3日,中日兩國科學家分別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中日合作團隊——西藏ASgamma實驗團隊利用中國西藏羊八井ASgamma實驗陣列,發現了迄今為止最高能量的宇宙伽瑪射線,能量高達450 TeV(萬億電子伏特), 比此前已知的75TeV的最高能量還高出5倍以上。

這是西藏羊八井ASgamma實驗表面陣列(2013年5月攝)。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提供

中日合作團隊發現的最高能量的伽瑪射線,來自著名的蟹狀星雲方向。而這個蟹狀星雲就是965年前中日兩國天文學家都觀測到的超新星爆發留下的遺蹟。

更高能量

宇宙線的能量,可以比人工加速的粒子能量更高。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人工電子加速器加速的電子最高能量為0.2TeV。德國HEGRA切倫科夫望遠鏡實驗組探測到的國際上最高能量的伽瑪射線為75TeV。

此次中日科學家不但發現了超過100TeV的伽瑪射線,而且最高達到450TeV。

左圖:西藏ASgamma實驗觀測到蟹狀星雲方向100TeV以上的伽瑪射線(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右圖:美國哈勃望遠鏡觀測的蟹狀星雲圖片(圖片來自於NASA)

蟹狀星雲距離地球6500光年左右,其能量來源是位於其中的高速旋轉的脈衝星,即蟹狀星雲脈衝星。蟹狀星雲在全電磁波段均具有較高的亮度,因此科學家在從射電、光學、X射線直至伽瑪射線的整個電磁波段對其進行了詳細的觀測和研究。

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粒子天體物理中心研究員、ASgamma實驗發言人黃晶說,西藏羊八井ASgamma實驗位於海拔4300米的羊八井。1990年一期陣列建成並開始運行,後來多次升級改造,在銀河系宇宙線的探測研究方面做出了一系列重大發現。2014年,中日合作組成員在現有65000平方米宇宙線表面探測陣列的下面,新增加有效面積4200平方米的地下繆子水切倫科夫探測器。利用這種地下繆子水切倫科夫探測器的數據,能夠剔除99.92%的宇宙線背景噪聲。正是憑藉這一探測器,西藏羊八井ASgamma實驗成為100TeV以上能區國際上最靈敏的伽瑪射線天文臺,並因此而測得100TeV以上的伽瑪射線。

這是7月2日拍攝的西藏羊八井ASgamma實驗陣列。新華社記者 普布扎西攝

這是西藏羊八井ASgamma實驗陣列(7月2日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攝

這是西藏羊八井ASgamma實驗陣列的探測器單元(7月2日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 普布扎西攝

這是西藏羊八井ASgamma實驗陣列(7月2日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 普布扎西攝

研究人員認為,這些100TeV以上的伽瑪射線可能是更高能量的電子與周圍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光子發生「逆康普頓散射」的結果,而超高能電子、正電子則在蟹狀星雲的脈衝星風雲中產生。由此科學家推斷,「蟹狀星雲」是「銀河系內天然的高能粒子加速器」。它與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人工電子加速器(加速電子最高能量0.2TeV)相比,「蟹狀星雲」的電子加速能力高了上萬倍。

打開「窗口」

100TeV以上的超高能伽瑪射線的發現後,中日合作組將相關的觀測結果以論文形式呈現。很快,國際權威的《物理評論快報》決定將於7月下旬把此論文作為亮點文章在該雜誌發表。

6月13日,ASgamma實驗發言人黃晶接到了《物理評論快報》編輯部的接收論文通知。3個小時之後,就有國外媒體給她打電話,要求對這一重大科技成果做專題採訪。其速度之快,令黃晶吃驚。

原來,《物理評論快報》有個習慣,會將即將發表的論文的摘要提前放到網站上。敏銳的國外記者發現後,即開始尋求採訪。

到現在,雖然論文還沒有正式公布,項目組成員也沒有接受媒體採訪,但這個成果已為業界廣泛知曉,並引起國際科技界的關注。德國著名的HESS實驗組發言人Prof. Aharonian就對這一成果給予高度評價,認為這是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結果。

7月2日,項目組成員劉茂元和高啟(左)在西藏羊八井ASgamma實驗陣列調試設備。新華社記者 李鑫攝

7月2日,項目組成員在西藏羊八井ASgamma實驗陣列調試設備。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攝

發現100TeV以上的超高能伽瑪射線,被認為是打開了探索極端宇宙問題的新窗口。

「電子為什麼能加速到如此高的能量?此成果對這一領域的理論提出了挑戰。」南京大學教授陳陽說,它可能與條紋狀脈衝星風中的磁重聯有關。可以說,它是揭開宇宙線起源之謎途中的一個裡程碑。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員張雙南也認為,對於這一成果,學術界還需要「消化」,還需要用理論模型進一步解釋。

來源:科技日報

編輯:朱麗

審核:王小龍

相關焦點

  • 普朗克研究所:伽瑪射線爆發數據也證實了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
    在2019年,神奇伽馬射線望遠鏡以非常高的能量探測到了第一個伽瑪射線爆發,是從這樣一個宇宙物體上獲得的最強烈的伽馬輻射。慕尼黑馬克斯·普朗克物理研究所和神奇伽馬射線望遠鏡的科學家們,通過對伽瑪射線爆發數據的進一步分析,可以確認光速在真空中是恆定的,而不依賴於能量。因此,與許多其他測試一樣,伽瑪射線爆發數據也證實了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該研究成果論文發表在今天的《物理評論快報》上。
  • 為什麼宇宙中有伽瑪(γ)射線暴,卻沒有α、β射線暴?
    與α射線一樣β射線也是在重核裂變或者衰變以及輕核聚變的過程中產生的!β射線即高能電子流的速度極高,甚至可達光速的99%,在β衰變過程中,放射性物質的原子核會發射中微子和電子衰變成另一種原子核,而釋放的電子就是β粒子(β射線)!
  • 宇宙「超級加速器」現身
    不過,宇宙似乎總是能輕而易舉地將人類「秒殺」。7月3日,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在北京宣布,中日合作實驗團隊利用我國西藏羊八井ASgamma實驗陣列,於近日發現了迄今為止最高能量的宇宙伽馬射線,比此前國際上正式發表的最高能量高5倍。相關論文已被《物理評論快報》推選為高亮點論文,並將於7月下旬在線發表。
  • 普朗克引力物理所或發現宇宙中最強磁場
    普朗克引力物理研究所科學家發現超大質量的中子星在演化成黑洞前會出現超強磁場期,這可能是迄今發現的宇宙最強磁場,該機制或與伽瑪射線暴釋放有關。
  • 為什麼宇宙中有伽馬射線暴?卻沒有阿爾法射線暴和貝塔射線暴?
    正是因為質量大且帶電,它在穿過介質後會迅速失去能量,因此穿透力不大,一張薄紙就能將其阻擋。地球上的氦氣主要就是地球上的放射性元素衰變產生的。2,β射線β射線是高速運動的電子流電子相信就不用多介紹了,它是構成原子的重要粒子,帶有一個單位電荷。
  • 第一次測量了宇宙中的全部星光,證實了一個不安的結論?
    大部分恆星誕生於分子雲,新形成的恆星所輻射出的星光會穿梭在宇宙之中,與它們遇到的所有原子相互作用。而最有趣的是,星光有可能與能量最高的光子——伽馬射線相互作用,從而產生新的粒子:電子-正電子對(正電子是電子的反粒子)。這對那些運用太空伽瑪射線望遠鏡進行研究的科學家來說尤為有趣。
  • 黑洞中心伽瑪射線爆發速度超過光速?科學家表示可以用相對論解釋
    我們知道,當光通過介質(例如氣體或等離子體)傳播時,其相速度要比 c 慢一些(c是真空中的光速,而據我們所知,這是宇宙的極限速度)。因此,波可以以超光速穿過伽馬射線爆發射流,而不會破壞相對論。但是要了解這一點,我們需要了解一下這些射流的來源。伽馬射線爆發是宇宙中最活躍的能力爆發現象。
  • 伽馬射線暴:瞬間釋放的能量竟超太陽一生總和,殺傷力宇宙第一!
    伽馬射線暴的能量為什麼會這麼強?,我們需要了解一下伽馬射線,伽馬射線是波長短於0.01埃的電磁波,為原子核能級躍遷退激時 所釋放出的射線,它和我們所見的可見光差不多,可見光則是電磁波譜的一部分,電子波譜有許多分類 有長波 短波 ,有無線電 可見光 紫外線 伽馬射線等,射線的波長越短 能量就會越高,伽瑪射線爆說的是 在宇宙中的某個方向,伽馬射線的強度 在很短的時間裡,突然增強許多 隨後又減弱的一種現象
  • 宇宙中最強的能量是什麼,它的威力有恐怖?
    通俗簡單的答案是:宇宙中最強能量爆發是超新星大爆發和伽馬射線暴。這是單個天體或者宇宙中任何單個的物體所能發出的能量。這種能量除了宇宙大爆炸時所發出的能量。實際上,超新星大爆炸和伽馬射線暴既是一回事又是兩回事。
  • 比太陽還要可怕的天體,幾分鐘釋放的能量將照亮整個宇宙
    若說起宇宙,有關於宇宙的神秘話題應當是要 說起黑洞,在遙遠的星河宇宙,它也許是最可怕的一個存在,之所以可怕,這是因為黑洞是時空曲率大到光都無法從其視界逃脫的天體,黑洞能吸收周圍物質,甚至連光都無法逃脫,有科學家甚至預言,通過黑洞能到達另一個空間與時空,而在黑洞死亡的時候,它將會變成白洞
  • 閃電時正電子湮滅,核反應爆發高能射線?日本科學家破解百年假說
    科學的眼光觀世界 富有的思維察明理人們早就預言雷電中的高能電子會產生伽瑪射線,從而引起核反應,但此前從未觀測到這種現象。最近科學家第一次見證閃電引發了大氣中的核反應,證實了一個可以追溯到近一個世紀的假說。
  • 宇宙中最強的磁體是什麼?我們找到了答案
    圖片來源:weibo科學家們認為,這些大質量恆星在以超新星的形式爆發時最終會形成磁星。然而天文學家們很難觀測到磁星,因為大多數情況下他們所產生的磁場能量僅持續幾個小時,而後能量消失殆盡。海德堡理論研究所的弗雷德裡希·勒普克(Friedrich Ropke)說:「磁星被認為是宇宙中磁場最強的天體,比人類產生的最強磁場強1億倍。」
  • 伽瑪能譜儀型號參數-冠遠科技
    伽瑪能譜儀是丹麥Riso設計的新一代的螢光讀出系統。該系統包括:光探測系統,熱釋光系統,光釋光系統,輻照系統等子系統組成,丹麥Riso伽瑪能譜儀是有北京冠遠科技公司其中之一的高科技。放射性核素比活度測量用多道伽瑪能譜儀分析。能譜儀要用標準源(多能量峰或者混合源)進行能量和效率刻度,刻度源體積、形狀和待測樣品一致。必要時,效率刻度要符合相加、自吸收等校正。能譜儀是用來對材料微區成分元素種類與含量分析,配合掃描電子顯微鏡與透射電子顯微鏡的使用。
  • 宇宙中最大的爆炸,黑洞誤吞一顆超新星,亮度超太陽5700億倍
    而就在最近,科學家通過太空望遠鏡觀察到了驚人的一幕,通常來說,由於宇宙中的最快速度——光速也無法逃離黑洞,因此人們很難觀察到黑洞的存在。 科學家認為,這顆超新星很有可能在28億年爆發,而它所發出的強烈光芒,亮度足足有太陽的5700億倍,相當於照亮了整個宇宙的二十分之一,而這樣一顆星球,就算在地球上,人們也能憑藉肉眼觀察到它的存在
  • 據科學家推測,我們對宇宙的認知比例只有4%,仍有許多未知的東西
    尚未解決的問題今天,對於宇宙的認識,我們又知道多少呢?事實上,這個比例微不足道,只有4%。宇宙中存在的所有已知物質,佔總質量的很大一部分。可以想像一下,如果我們看不到顏色的話,那麼不知道我們會失去多少信息;如果喪失了眼睛裡某些細胞或功能的話,那在紅外線、紫外線、伽瑪射線方面,我們就沒有視力了。之所以要談這一話題,是因為有一個看似荒謬的假想,即:在我們的眼睛裡,是不是缺少一些東西,不允許我們知道暗能量呢?感覺這似乎沒有任何科學依據,換句話說,有點瞎說的意思。
  • 既然沒有超長溫度計,科學家如何測量出宇宙深空最高和最低溫度?
    其實科學家們在觀測宇宙和我們物質世界最深層次時,我們真的不能夠用生活中的常識來想像,經過幾百年現代科學的發展,科學家們已經有許多辦法來了解我們宇宙最遠處和微觀世界的最深處了。宇宙中最高溫度和最低溫度都不是直接測量出來的,而是一個理論值。
  • 科學家推測,這 3件事情或影響人類生存!
    科學家表示,或將由這3點事情決定!2020年是一個非常不平凡的一年,在今年發生了很多事情,各種自然災害不斷出現,讓很多人開始擔憂。自從2019年底澳大利亞的山火持續燒了半年左右,讓很多人對南半球的環境開始擔憂,各種生物都在這場大火中失去了自己原本的家園,一些生物正在面臨著滅絕,今年也共同經歷了疫情等等,讓很多人不禁思考,2020年到底是怎麼了?
  • 繪出宇宙最極端能量分布圖
    美太空望遠鏡繪出宇宙中最極端能量分布圖 北京時間3月14日消息,據美國太空網報導,美國一個研究小組當地時間12日表示,藉助於一幅綜合了為期三個月海量數據的新地圖,天文學家現在可以對宇宙中最極端能量實施有史以來最清晰的觀測。
  • 慧眼號是怎麼「看到」X射線的?
    2017年6月,「慧眼號」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發射升空,來到了高度550千米,傾角43°的近地圓軌道。經半年多的校驗與測試,2018年1月,「慧眼號」正式交付使用,成為我國科學家放眼星空、探索宇宙的利器,也成為世界上測量頻譜範圍最廣,分辨本領最強的X射線調製望遠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