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裝臺?
裝臺是由市民、農民工組織起來的舞臺、裝臺組合,在演出之前一般安排半天左右的時間,裝臺人就會到場對音響設備進行測試與準備,把舞臺上的各種設備都搭建好。
他們在演出前後緊張地扛扛抬抬,爬上爬下,揮汗如雨,有時像耍雜技一般在高空懸吊。他們的那點活命錢可不好掙。他們叫「裝臺人」。
隨著這樣一部以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陳彥的同名小說改編,反應以裝臺人群體生活為主軸,以西安市井生活為背景,以及以史上最接近完全拷貝西安人日常生活點滴的電視劇在央視的熱播,以順子一個普通市井底層民眾的生活敘事、以滿屏的西安元素向全國觀眾呈現了一個真實、質樸、多樣、又不失現代的西安形象。
美食之都西安
今天我們來看看裝臺劇中的西安美食,帶你回味無窮。
1.臘牛肉夾饃
臘牛肉夾饃是陝西西安最具特色風味的清蒸小吃,常見於清真胡辣湯館和回民街,臘牛肉紅亮軟爛,讓人滿口生香,坨坨饃餅面潔白,紋路金黃,勁道綿軟具有很強的飽腹感。
2. 八寶稀飯
八寶甜飯起源於西周鎬京,於八種珍品蒸成一種佳餚,上桌時又以紅色山楂汁澆在上面,象徵 "周八士火化殷紂王"。近代由山楂汁演變為用白(燒)酒火化紅糖,紅糖一經火化,糖汁泛出濃鬱的灑香,溶解於色彩絢麗的八寶飯內,吃起來別有風味。
3.油潑麵
油潑麵是陝西傳統的特色麵食之一,起源於明代,有鮮香味、酸辣味、香辣味。
油潑麵是一種很普通的麵食製作方法,將手工製作的麵條在開水中煮熟後撈在碗裡,將蔥花碎、花椒粉、鹽等配料和厚厚一層的辣椒麵一起平鋪在面上,用燒的滾燙的菜油澆在調料上,頓時熱油沸騰,將花椒麵、辣椒麵燙熟而滿碗紅光。
4. 麻醬涼皮
在陝西一年四季都是涼皮(米皮、麵皮、擀麵皮、釀皮)的旺季,其酸辣爽口,綿軟溜滑,一口接一口可謂香辣酸滑酸,回味無窮。
5.肉丸胡辣湯
肉丸糊辣湯,是西安本地名吃,它不同於河南的糊辣湯,其製作原料主要有牛肉、土豆、蓮花白等。肉丸胡辣湯源自西安,簡單的可以說是蔬菜牛肉丸子湯,或者說是牛肉丸燴菜,但是區別於外地的是湯要勾芡。
6.臊子麵
臊子麵是陝西民間宴席上最壓箱的主食,而臊子的面又是靈魂,半碗勁道的手工麵條墊底澆上煎火香濃的臊子湯,臊香四溢,麵湯油光紅潤,味道鮮香渾厚,爽口筋滑,入口不膩。
7.飥飥饃
飥飥饃是西安回族最具代表性的小吃之一。飥飥饃是聰明的華人穆斯林汲取阿拉伯大餅、胡餅之精華,採納中國傳統烤餅工藝烙制的一種純麵粉的宜儲便攜的小圓餅,一般系用慢火烙制。飥飥饃是牛羊肉泡饃的主角,且隨著牛羊肉泡饃知名度的提高,享譽食壇。
劇中的吃食和飲食習慣十分接地氣
陝西師範大學教授、中國民俗研究學者朱立挺表示,陝西人並非都愛吃麵,陝西不僅有面和小吃,也有精緻高檔的大菜和宴席。但作為具有一千多年小麥種植史的西北地區,麵食是最易做成的食物,所以陝西確實是「麵食大省」。每個縣均有兩種特色麵食,全省107縣便有上千種面,種類多樣,且口味豐富。「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便是這個道理。
朱立挺在觀看了《裝臺》後,表示劇中的吃食和飲食習慣十分接地氣,符合陝西打工人群隨性的生活方式和果腹的生活追求。劇中常見的「席地而蹲、聚作一團」其實是陝西農村人的一種生活習慣,叫「老碗會」,指的是幹完活的人端著大老碗聚蹲在一起,邊吃邊聊,互相分享信息。
朱立挺說,這種豪爽隨性的飲食習慣受陝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勢、氣候環境所影響。陝西位於中國中部偏西北地區,包容著高原、平原、山地三種自然帶,獨一無二的地形和氣候形成了陝西人豪爽幹練的性格,兼有北方之粗獷和南方之細膩。這也進而影響了陝西人的精神生活和飲食習慣,表現為既古老又現代,既傳統又時尚。華商報記者 曲麗莉 實習生 張佳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