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播電視劇《裝臺》已近尾聲,觀眾大呼不過癮。這部電視劇在西安拍攝,講述了一群從事舞臺裝臺工作的小人物,用自己的勞動和汗水改變生活的故事。除了劇情的跌宕,從第一集起就開始輪番展示西安美食,撩撥觀眾的食慾, 不亞於一檔美食節目。小編匯整了一下,嚴重懷疑看後會增加飢餓感(小編自己收集素材時有切身感受),所以建議慎重選擇閱讀時段。(光是海報的背景,就讓人開始憧憬了)
提到西安美食,首先會想到的就是面。陝西人把吃麵叫咥(dié)面,聽起來就有一種大口吃麵,大口喝酒的痛快感。「麵條像腰帶,盆碗分不開,板凳不坐蹲起來,油潑辣子一道菜。」陝西八大怪中的這四句,就把咥面的場景說得很有畫面感了。再讓我們看劇中的面有多香吧:
01|臊子麵
說起臊子麵,相信大部分人會習慣性在前面再加兩個字——岐山臊子麵。用九個字來概括一碗岐山臊子麵的特點就是:酸、辣、香、薄、筋、光、煎、稀、汪。
其實臊子麵有很多種,有帶有臊子湯的臊子麵,也有幹拌臊子麵。臊子麵裡的麵條均勻細長,口感勁道,搭配上辣椒和醋,吃起來酸辣鮮香。
臊子也分為肉臊子和素臊子兩種,一般的臊子裡面都配有雞蛋、豆腐、胡蘿蔔、豆芽等,用料十分豐富,色彩搭配很好看。
雖然臊子常被稱為萬能的面醬,但其實在陝西很多地方,因為臊子在常溫下保質期長,所以也經常用於炒菜,代替新鮮肉絲肉沫的作用。
02|油潑麵
麵條煮熟撈起撒上蔥姜蒜沫,再鋪上厚厚的一層辣椒麵,熱油「嗞啦」一聲澆上去,火紅的辣椒澆上滾燙的熱油,仿佛隔著屏幕都能聞到瀰漫的香氣,再一攪拌,褲帶般粗細的麵條均勻地裹上了汁,吸溜一口,味蕾瞬間綻放,便是「油潑麵」的最高享受。油潑麵一般是用寬面來做的,這種寬面不是普通的手擀麵,而是拉麵,並且要厚一點,通常醒發二次,讓面變得更富有彈性。一碗好吃的油潑麵,又香又辣,麵皮筋道,立刻會感覺身體立刻滿滿地充滿了正能量。
03|BiángBiáng面
Biáng是陝西人自創的字,傳說曾經有一位秀才路過麵館時,一位扯麵師傅正在做面,面與桌子碰撞時發出了陣陣有節奏的「 biangbiang 」聲,因此得名。雖然它在劇中沒有正面出現,但它也屬於陝西八大怪之一,麵條像腰帶,很寬,很筋道!有機會去西安一定要記得品嘗一下!
說了面,就不得不提到另一道主食,那就是饃!
在劇中連俄羅斯的舞蹈姑娘們都大口吃著肉夾饃和胡辣湯。對西安人來說,饃有各種吃法:幹饃、煮饃、泡饃、夾饃……而且各種的掰饃手法也是爐火純青。
04|夾饃
大家別以為夾饃只有肉夾饃一種,其實可多了:臘汁肉夾饃、蛋菜夾饃、香辣土豆片夾饃、孜然炒肉夾饃、粉蒸肉夾饃、油潑辣子夾饃……一個坨坨饃,夾上剛出鍋的的臘牛肉,配上一碗辣子多的糊辣湯,這是西安人最美的早餐標配。
油潑辣子在陝西的大小餐館隨處可見,各家做法大同小異。剛蒸好的白饃,夾上剛油潑好的熱辣子油,這獨具特色的油潑辣子夾饃保證吃一次就忘不了。
05|鍋盔
劇中也有提到另一個「陝西八大怪」,就是鍋盔,在陝西鍋盔也是饃。與四川配肥腸粉吃的鍋盔不同,陝西的鍋盔烤制的時候不放油,質地非常紮實。出遠門時帶著就是最好的乾糧,至於如何判斷鍋盔的好壞,劇裡講的很清楚了。
06|泡饃
對西安人來說吃泡饃是件非常有儀式感的事兒,因為絕大多數都來自於親手掰饃。饃塊的大小直接關係到泡饃的口感,所以是越小越好,如果信手瞎掰,很可能會被廚房打回重掰哦。和三五好友一起,邊聊邊共同掰一碗饃,吃一碗饃,那是極好的交情了。
除了眾所周知的羊肉泡饃,葫蘆頭泡饃也會讓食葷主義者聽到時眼前一亮!
07|葫蘆頭泡饃
葫蘆頭已成為西安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碗葫蘆頭泡饃、一份梆梆肉、一盤泡菜,再來一瓣蒜,獨特的口味讓人垂涎欲滴。尤其是西安老字號春發生葫蘆頭,不僅湯汁濃厚,麵餅還很筋道,配上蒜苗、辣椒、香菜,冬天來上一碗絕對是養生的首選。在西安,葫蘆頭的吃法也有多種:「幹泡」、「水圍城」、「小炒」、「單走」,無論哪一種,誰看了都會咽口水!
春發生作為百年老字號品牌,經過歲月的沉澱和歷史的研磨,不僅沿襲了傳統烹製工藝,更加開發出各種款式品種的葫蘆頭:
油潑葫蘆頭
傳奇葫蘆頭
酸菜葫蘆頭
海味葫蘆頭
老味葫蘆頭
精腸葫蘆頭
海鮮葫蘆頭
串串葫蘆頭
鮮味葫蘆頭
其他麵食還有:08|灌湯蒸餃
09|鍋貼
除了麵食外,劇中還介紹了其他的特色美食,讓我們再來看看吧:
10|辣子蒜羊血
地道的西安人一定都吃過辣子蒜羊血。就是把血塊冒好撈入碗中,以辣椒麵、鹽和蒜泥為主要調味。再加一勺熱油,「滋」的一聲澆在辣椒麵上。頓時蒜香、油香、辣香與嫩滑的羊血結合起來,一起衝擊你的鼻腔和味蕾,辛而不烈。那滋味,饞死人不償命。
11|麻醬涼皮
12|炸油糕
13|八寶稀飯
看完這些誘人的美食,有木有胃口頓開的感覺? 其實西安還有很多你意想不到的美食,甜蜜蜜、火辣辣、滑溜溜……小編去過西安五六次了,感覺年年都有新品種。如果您還知道其他哪些陝西美食,也可以在評論區裡介紹給大家,有機會大家都去「美」一下哈。西安美食,太嘹咧(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