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頭承諾拆遷補償具有法律效力,但取證困難!

2021-01-11 騰訊網

合同的籤訂代表雙方要履行合同中的內容,並且受到法律保護,我們熟知的拆遷過程中,拆遷方動用各方面人員對被拆遷人進行勸導搬遷,這其中不乏以口頭承諾的方式對被拆遷人進行補償、安置等等方面進行滿足,然而,口頭承諾沒有寫進協議內,最後吃虧的還是被拆遷人,這時候會有人問,難道口頭承諾沒有法律效力嗎?北京京康律師事務所主任、西北政法大學物權與土地研究所聯席所長史西寧律師可以明確的回覆大家,口頭承諾拆遷補償具有法律效力,但取證困難!

一、受法律保護,但取證困難

徵收方口頭承諾的拆遷獎勵具備法律效力。關鍵是在對方不認可的情況下,應當對方提供相關證據,在現實中是非常難取得的,因此會出現許多拆遷糾紛。

《合同法》第十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生效)第四百六十九條

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書面形式是合同書、信件、電報、電傳、傳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以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方式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並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視為書面形式。

不管什麼項目徵收,作為弱勢群體的拆遷戶都不應該選擇口頭承諾,徵地拆遷都是地方政府行為,很多拆遷戶認為政府一言九鼎,就算沒有紙質證明說出的承諾也會兌現,我們也相信大部分的地方政府還是能做到,但是不可否認一些地方存在違法亂紀的行為。

二、暴力拆遷該如何維權

維權的方式是依據現行法律、通過複議或訴訟的方式主張自身的權利。遇到暴力拆遷的一般維權方式如下:

1、在面臨非法侵害威脅時,正式書面向當地公安機關提出保護請求,並保留送達回執。

2、在遭受侵害時立即報警求助。

3、在被侵害之後要求立案偵查,追究侵權人的刑事責任。

4、在適當時機向法院提出行政不作為的行政複議或行政訴訟。

5、訴訟不是目的是手段,通過訴訟的方式推動糾紛的解決,取得合理的補償。

《國有土地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第三十一條

採取暴力、威脅或者違反規定中斷供水、供熱、供氣、供電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徵收人搬遷,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相關焦點

  • 什麼是口頭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嗎?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約定,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今天保標招標網小編重點跟大家講解一下什麼是口頭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嗎?什麼是口頭合同?
  • 口頭承諾補償,卻未寫進補償協議,徵收人員這樣承諾是否有效?
    導讀:在辦理徵地拆遷類案件的過程中,有一種很常見卻又比較棘手的情況。那就是,工作人員會口頭承諾將給予被徵收人種種徵收補償。對於徵收部門來說,如果時間、資金條件允許,他們也願意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補償協議約定的內容做好徵收補償工作。
  • 民法典評說三國|土豪袁紹口頭承諾的千兩懸賞具有法律效力嗎?
    民法典評說三國|土豪袁紹口頭承諾的千兩懸賞具有法律效力嗎?賞金千兩、良馬百匹懸賞華雄首級袁紹口頭作出的承諾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生活中看到的「重金懸賞」廣告又是否同樣具有法律效力?禪城法院法官用《民法典》告訴你!禪法君為您特別呈現《民法典評說三國》第一期《民法典評說三國》(上)
  • 拆遷拿不到合理的補償?遭到拆遷方的"刁難"到底該如何應對?
    集體土地上的房屋拆遷,應當按照先補償後拆遷和被徵收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的原則,對被拆遷房屋的農民,按照安置前補償和改善生活原則進行公平的補償,而且要以安置宅基地、提供安置房屋和貨幣補償方式保障農民居住權。如果徵收方給出的補償條例不能滿足這些標準,那麼就是不合理補償。當遇到不合理的補償條例時應選擇不籤字,在法定的期限內進行行政訴訟和行政複議,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 拆遷方拒絕履行口頭承諾,被拆遷人的合法權益該如何維護?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個案例,是由北京來碩律師事務所燕律師代理的一件房屋徵收維權案件,拆遷方拒絕履行口頭承諾,被拆遷人的合法權益該如何維護?下面通過解讀這個案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周先生在吉林省XX縣某鎮上擁有房屋並證件齊全,面積450多平方米,該房屋用於旅館經營8年,是周先生一家收入的唯一來源。
  • 口頭贈與有法律效力嗎?
    如果行為人對他人做出口頭贈與物品的,那麼口頭贈與有法律效力嗎?閱讀完以下李振華律師為您整理的內容,一定會對您有所幫助的。  一、口頭贈與有法律效力嗎  口頭贈與就沒有籤訂書面贈與協議的贈與行為。  贈與合同的形式分為:口頭形式、書面形式、公證形式。
  • 【西安合同糾紛律師】口頭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十條關於「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的規定,人們除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採用書面形式的合同外,均可採用口頭形式訂立合同或協議。;沒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訂立合同的主體具有民事行為能力和民事權利能力;意思表示真實,這個合同就成立並具有法律效力,受法律保護。
  • 按國務院590號令規定,拆遷方這5種補償行為絕對違法,可拒籤
    徵收拆遷時,籤訂相應的安置補償協議,這對被徵收人來說無疑是一種保障。然而實踐中,有的徵收方會與被徵收人作出口頭協議,協議上儘量誇張補償及待遇,吸引被徵收人儘快搬遷。這裡要提醒大家,千萬不要輕信口頭承諾,只有籤訂了拆遷補償協議,才具有法律效力和法律保障,口頭上承諾的任何條件都是空的,無保障的,到最後徵收方真正履行的補償或許與當初承諾的完全不同,有的甚至直接不履行。
  • 拆遷律師說案:口頭承諾未寫入協議中,拆遷方拒絕履行該怎麼辦?
    今天要向大家分享的案例是由北京來碩律師事務所燕薪律師代理的一起房屋徵收維權案,口頭承諾未寫入協議中,拆遷方反悔該怎麼辦?下面通過這個案例,來碩律師進行一系列解讀!張某在湖南省某鎮上擁有房屋並辦理了房產證和國有土地使用證,面積351.3平方米,該房屋用於經營餐館10多年,是張某一家收入的唯一來源。
  • 拆遷中的法律、獎勵、協議三大事件
    政策不等同法律國家法律法規早已有原則性規定,保證被拆遷人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以此原則被拆遷人的補償很合理,但是拆遷方為了降低拆遷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拆遷方以地方政策說事來打壓被拆遷人拆遷補償款所謂的政策,是因拆遷事件而制定的,為了拆遷工作順利進行下去而擬定。但是,政策不等同於法律,不允許違反法律規定,任何觸犯法律底線都是違法的。來自拆遷辦政策壓力時,被拆遷人保持頭腦清晰,不要妥協,您要明確所謂政策不一定具備法律效力。被拆遷人可以通過法律手段抓住拆遷方的違法點,獲取拆遷補償利益最大化。
  • 口頭承諾也能被採納!周星馳或因此成「老賴」
    由於是取證難一系列原因,這場官司已糾纏多時,從12年至今,這已經是餘文鳳第三次上訴周星馳。這場歷時7年討佣金之戰近期有了新的進展:法院表示,該案件將在明年開審!也就是說,如果餘文鳳勝訴,周星馳還是不支付相應佣金的話,那麼星爺很可能就會變成人們口中所說的「老賴」。口頭承諾也具有法律效力,需承擔責任因為一句口頭承諾,周星馳或將成為「老賴」。
  • 和拆遷方談好了補償也不能鬆懈,尤其要注意補償協議上的5種陷阱
    從接收到的很多拆遷問題諮詢中發現,很多拆遷矛盾其實最終是產生在補償協議的履行上,有的是雖然籤訂了數額合理的協議,但由於協議內容存在重大法律瑕疵,於是被徵收方以協議違法為由訴至法院,有的是徵收方直接不按照約定履行協議,拖了好幾年也不給安置房等等。
  • 最高院:徵收補償協議不是自己的真實意思表示而不具有法律效力
    拒絕交地主要分為兩種:一是口頭表示反對土地平整,二是用實際行動阻撓土地平整。具體如何認定呢?第一,只要被徵地農民拒絕籤訂補償協議,那麼,無論補償款是否已經被打到被徵地農民的帳戶裡,無論需要平整的土地上是否有附著物,都可以推定被徵地農民有拒絕交出土地的意思表示。
  • 協商補償條件時,拆遷方一直「打太極」,被拆遷人怎麼辦?
    那麼拆遷方究竟和蘇先生說了些什麼,讓他想把通過法律來維護自身利益的決定給改變了呢?「大家都是得到這些補償都是這樣籤字的,不是一戶兩戶,是幾百戶,我們沒有理由就坑你一個人」聽了拆遷方的這句話,蘇先生覺得好像也是這麼一回事。
  • 口頭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可以要求退定金嗎?
    口頭合同屬於不要式合同,是指當事人以語言為意思表示、而不用文字表達合同內容的合同形式。在法律未規定必須採用書面形式的情況下,只要當事人協商一致,都可以採用口頭形式。
  • 【海法案例】房屋租賃合同到期,口頭約定續租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海法案例】房屋租賃合同到期,口頭約定續租是否具有法律效力?裁判結果連雲港市海州區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原、被告於2019年2月15日通過微信達成的續租協議,雖未通過手寫籤字的方式籤訂紙質的租賃合同,但在原告通過微信向被告發出續租要約,被告作出同意的承諾時,續租協議成立,對雙方同樣具有法律約束力。
  • 口頭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可以要求退定金嗎?
    【點擊文末小程序,免費諮詢法律問題】口頭合同屬於不要式合同,是指當事人以語言為意思表示、而不用文字表達合同內容的合同形式。在法律未規定必須採用書面形式的情況下,只要當事人協商一致,都可以採用口頭形式。網友諮詢:租房口頭約定之後第一天交定金,第二天籤合同,如果合同跟口頭約定差太多,可以要求退定金嗎?
  • 你是否知道口頭訂立的勞動合同有法律效力?
    我們知道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係的時候,雙方必須訂立相應的勞動合同來明確權利和義務,以及發生糾紛時的解決途徑,勞動合同的訂立和履行有利於避免或減少勞動爭議的發生,有利於穩定勞動關係,那麼勞動合同法口頭訂立有法律效力嗎?下面由法律快車小編為您介紹一下。
  • 拆遷律師:企業拆遷中遇到這些問題怎麼應對?
    來源丨拆遷那些事(公號ID:chaiqianle)企業在拆遷過程中,也經常遇到一些口頭承諾或者空白協議,以及以違建為由進行拆除的情況。徵收方在前期動員徵收的時候,擅長的就是用一些手段讓被徵收人及早的配合徵收。基於各種內外部壓力,大多數被徵拆人只能與徵收方籤訂不合理的補償安置協議,被迫放棄屬於自己的合法權益。那麼,常見的手段有哪些呢?
  • 江蘇淮安案例:籤了空白房屋拆遷補償協議怎麼辦?宋律師有策略
    第十三條 當事人訂立合同,採取要約、承諾方式。第四十四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生效的,依照其規定。本案中,一方面,原告丁某某雖在《淮安生態文化旅遊區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書》上簽名,但拆遷人、拆遷實施單位並未在拆遷補償安置協議上簽字或蓋章確認,無法從形式上判斷雙方已達成合意;另一方面,從協議內容來看,僅有原告房屋證照、面積和評估價格情況一項內容,而拆遷補償總額、安置用房費用、經費結算等涉及房屋拆遷切身利益的諸多內容在協議書並無體現,既不符合合同法規定的合同內容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