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在美國工廠建工廠的後果
斌哥知識卡片(十二)
作者介紹:斌哥 80後生人,現在就職於重慶某工業網際網路公司,對於這個行業也是初學者,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希望通過知識卡片的形式把所學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知識體系。
內容介紹:卡片的內容來自三個方面:(1)得到課程(2)相關書籍(3)網絡資料查詢(4)《九邊》公眾號
展示形式:文字+思維導圖。文字部分是想鍛鍊自己的文案能力,思維導圖是我自己認為在這個知識點我覺得有價值的信息。文字主要是自己的思考和沉澱,發到網上是希望能得到意見反饋和討論。
這些內容會通過知乎、頭條、百家號這些自媒體平臺發布,為了遵循平臺的規則,也會做下標題黨,希望看到的朋友不要介意。
知識卡片(十一)美國工廠
還是沒有辦法做到每天更新,一周四篇的計劃還是想辦法在完成。這篇文章算是觀後感,因為自己是做工業網際網路的,《九邊》裡也不止一次提到了《美國工廠》這部紀錄片,抽空看了一遍,說說自己的一些觀後感吧。
還是從自己的認知說起,第一點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參議員的片段,確實看紀錄片看笑了,真是感覺「他」是個坑貨。在竣工典禮上提出了第一次提出了「工會」概念而且大力支持工會,被中的各方人員吐槽。這就好比在人家開業的時候送花圈一樣讓人討厭。但這個也是政客慣用的伎倆,在一個重要的公眾場合宣揚觀點,獲取支持。還特意查了這個參議員的一些背景,居然有他要參選總統,看來美國的政治正是看不懂。
第二個引發我關注和思考的片子中貫穿始終的「護目鏡」。首先讓我欽佩的美國產業工人的安全意識,在紀錄片中出現的美國一線工廠基本每人都佩戴有各式護目鏡。這應該是工人自發養成的安全意識,而且也符合美國的人權------自己對自己負責。記得公司第一次關於工業相關的培訓第一課也是強調生產安全,但估計沒有長期反覆地強調和血的教訓是很難建立全民認知的。
然後是片子最核心的主題和衝突:企業和工會組織。不僅在《九邊》裡,應該還在很多其他的途徑為自己建立了一個已有的認知:美工工會組織是企業發展的毒瘤。所以在看片子的時候反覆念叨的就是中國的那句諺語「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但回過頭在記錄的時候就稍稍的能深度的思路一些問題了。美國員工寧可冒著被開除的風險也要去追求正義和公平。(保障自身合法權益,保護環境)這樣的精神可能就是美國精神。而這樣的精神和當時很多人不理解共產主義對知識青年的吸引是一樣的。可能是中國近幾年的發展確實更加地務實、更加地「向錢看」反而忽略了其實有那麼一點點崇高的東西。
最後想說說和自己工作相關的「機器換人」自己所在的行業就是幫助企業提升自動化(降本增效),但一直困擾我的問題就是這樣對整個社會總的增長會是有利的嘛?企業機器換人後必然出現的裁員和失業,這個是政府不願意看到的,我們還要說服政府讓政府來出錢幫企業加快裁員速度,這不科學嘛。雖然在很多邏輯和說辭上可以講述這個是社會發展和進步的表現。但當你用一個被替換的工人的視角去看待這個問題就是我失業了,我不好找工作,在全世界會有幾億的個體難題需要解決。
2020年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