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6歲的孩子選擇自己未來的職業,決定自己的人生,聽起來似乎非常不可思議,畢竟這麼小的孩子能懂什麼呢?怎麼就能讓孩子自己選擇自己未來的職業發展呢?
每年的下半年可以說是時時事事都在牽動家長的心。六月的高考,七月的志願選擇,八月的開學準備,九月的入學,好不容易將孩子送入學校,十月校園招聘開始,大批畢業生找不到工作,最冷門的專業、就業前景最高的專業頻頻登上熱搜,學生焦慮的同時,孩子尚在幼兒園的家長也無不惶恐,自家孩子未來會不會也要面臨這樣的情況。
專業選擇和就業密不可分,而實際上,現在大部分的人都在從事的職業和自己所學往往並不相關或者說關聯度很小,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很多,孩子不懂自己隨便選擇、父母替孩子選擇最後孩子不願意、以及所學內容與工作內容不匹配這三個原因佔了很大比例。歸根究底,這些問題的背後都反映出一個問題,就是職業教育的缺失,尤其是兒童職業啟蒙教育缺失。
在西方國家,兒童職業啟蒙起源較早,也有了較為豐富的成果,從兒童時期開始的職業啟蒙教育幫助孩子可以幫助從小樹立職業觀,及時找到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並不斷修正,而進一步增強自己的職業能力。
事實上六歲的孩子已經完全可以開展職業啟蒙了。美國《職業發展指導方針》指出,六歲的孩子已具備了在自己特長、特點方面有深入了解的能力,已經十分適合進行職業啟蒙。而英國的一項心理學研究報告也顯示:6-15歲是孩子的職業啟蒙黃金期。
再來聊一聊什麼是兒童職業啟蒙,簡單理解就是幫助孩子進行職業理解,了解「工作」的意義,知道自己長大後要幹什麼,能幹什麼。
相信大多數家長都有這樣一種體驗,孩子常常會對爸爸媽媽的工作感到好奇,如果有條件甚至非常想要參與其中。其實這個時候,已經是孩子對「職業、工作」的蒙敏感期,有些家長會以小孩子胡鬧為由對孩子隨意糊弄,但聰明的家長則會抓住這個關鍵時期,對孩子進行職業啟蒙,幫助孩子正確地認識「工作」,科學地加以引導。
為什麼要這麼重視孩子的職業啟蒙?就是為了幫助孩子從小樹立正確的職業觀,這關乎著孩子未來的人生發展方向,影響的不僅僅是未來工作選擇,更是自己人生價值、自我價值的追求。
這裡就不得不提職業啟蒙的3個任務:認識和發展自我、具備對工作世界的正確態度,逐步認識工作的意義。認識自我,了解自己喜歡什麼,人生有所追求,在不斷的前進中發展自我,實現人生價值。在這個過程中影響最為深遠的莫過於職業選擇,也因此,樹立正確的職業觀,成為決定孩子一輩子的重要因素。
那麼具體的,作為家長該怎樣幫助孩子進行職業啟蒙呢?這裡熊熊仔為大家分享以下幾點建議: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家長要多關注平時孩子的學習、生活,了解孩子喜歡什麼,對什麼最感興趣,分辨出孩子喜歡的行業領域。哪怕是有家長說「我家孩子就只喜歡看動畫片」,也可以多觀察孩子喜歡的是哪一類動畫片,可以和孩子聊一聊最喜歡哪個人物、為什麼,從而探究孩子這些偏好背後所折現出的興趣愛好和職業偏向,在此基礎之上加以引導,幫助孩子更直觀深刻地理解相關職業。這樣不僅可以促進我們與孩子的交流溝通,還能避免家長在一些無意識之間滅殺孩子職業興趣的情況。
見多而識廣。日常生活其實就是幫助孩子進行職業啟蒙的最好場所,社會分工在日常生活中多有提現。平時帶孩子出門時,多向孩子介紹不同的職業分工,了解不同職業的工作內容及其社會價值,幫助孩子了解職業的多樣性,給孩子不同的職業選擇方向。
實踐出真知。家長可以利用工作之餘帶孩子直接體驗一下工作的感覺,參與到職業分工中,以親身經歷完善職業認知。同時也可以利用現在社會條件,到一些體驗館或者不同場所體驗不同職業的工作內容,幫助孩子進行職業啟蒙。
以身作則,正確引導。模仿是孩子的本能,由模仿產生學習,因此父母作為孩子學習的榜樣,更要以身作則,正確引導。一方面,父母對自己工作的態度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孩子以後的工作態度,對孩子以後職業生涯產生影響;另一方面,父母對不同職業工作者的態度影響孩子對不同職業的看法,職業不分貴賤,家長以身作則,引導孩子形成正確的職業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