茭白產業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2020-12-22 金臺資訊

走進羨塘鎮龍虎村茭白種植基地,兩米多高的茭白密密麻麻地樹立在水田中,茂盛的葉子將在田裡割茭筍的工人遮擋得嚴嚴實實。6月下旬茭白成熟後,每天都有幾十名工人在這裡割茭筍,龍虎村村民楊小芬就是其中之一。據了解,自2019年10月份龍虎村發展茭白育苗基地開始,她就一直在基地務工,從最初的育苗、分苗到現在割茭筍,不到一年的時間,她在茭白育苗基地務工存下來的錢已經有一兩萬了。

「一天9個小時,老闆給我們100元一天,大概一天也要割四五百斤。對我們農民來說,這是一個好項目。可以在家帶孫子,還可以賺到錢」楊小芬開心地說到。

近年來,貴州省惠水縣羨塘鎮堅持以基層黨建作為農村產業發展力量源泉,採取「支部 合作社 公司 農戶」模式,通過土地流轉、務工收入、銷售收益等機制,帶動農戶種植茭白,順利實現了企業與農戶利益雙贏,進一步鞏固提升了脫貧攻堅成果。

茭白是多年生水生植物,栽種一年可連續收割五年。茭筍口感鮮嫩肥美又不失清脆爽口,且具有去煩熱、解酒醉等功效,因而成為人們餐桌上常見的蔬菜之一。

2019年,經過認真研究與考察,羨塘鎮決定在水源充沛、地勢平坦、海拔、土壤、氣候均適宜的龍虎村發展茭白種植,並引進實力雄厚、種植經驗成熟的企業,帶動周邊農戶發展茭白種植。龍頭企業負責流轉土地、培育種苗、技術培訓、統購統收,合作社只需組織人力來進行後期管理和維護。

「對於有意願種植的農戶和合作社,我們公司負責提供土地、肥料、農藥,還提供技術培訓指導,待農戶種成之後,我們以每斤一元的價格收購,然後銷往全國各地」惠水利君堂農旅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倩充滿信心的說道。

看見家門口的茭白產業發展得很不錯,並且有龍頭公司提供技術和銷售保障,今年3月,龍虎村村民陳開義接手管理了230畝茭白地,並請了同村的工人幫他打理。到目前為止,陳開義已經收割了9萬斤茭白,折合收入9萬元。

「每天都是25個到30個人幫我幹活,除草、打藥、施肥,從(今年)6月20日開始收割茭白,割到現在,有9萬斤都是我的。(收成)還可以,這一季還可以,滿意。」陳開義滿臉笑容。

在產業結構調整中,羨塘鎮牢牢把握產業發展「八要素」,以龍頭公司為經營主體,採取「黨支部 合作社 公司 農戶」模式,通過土地流轉、務工收入、銷售收益等機制,帶動農戶種植茭白,順利實現了企業(合作社)與農戶利益雙贏,進一步鞏固了脫貧攻堅成果。

據村黨支部書記羅洪開介紹,到現在為止,龍虎村種的茭白有1280畝,每一畝採摘量為3500斤左右,按照每斤1元的保底收購(價),現在每畝能實現3500元的產值。

「從(今年)6月20日到今天,我們初步測算,已經採了12萬斤,也就是說,已經有12萬元的收入了」(李國立、吳藝飛)

相關焦點

  • 讓茭白成為致富「新引擎」!縉雲縣財政助力茭白產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
    讓茭白成為致富「新引擎」!縉雲縣財政助力茭白產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 發布日期:2021-01-08 12:07 信息來源:市財政局 瀏覽次數: 縉雲境內地勢高低懸殊,形成
  • 商城:茭白種出致富路
    「咱們基地今年第一批茭白正上市,現在可供採摘的有200多畝,每天得請幾十人,採摘一個月才能採摘完,今天天熱,部分工人早早就下了田。」一大早,商城縣蕭旺農業合作社負責人肖百全就穿上膠鞋,騎著電瓶車,往來於自己茭白基地的各處,查看茭白生產採摘情況。看著田裡白生生的茭白飽滿鮮嫩,正待採摘,肖百全心裡十分高興。
  • 連莊鎮:發展特色農業 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連莊鎮:發展特色農業 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2020-12-25 16: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疆阿克蘇:產業扶貧拓寬農民增收路
    目前,該園區吸引了百餘家紡織服裝企業入駐,形成了320餘萬錠紡紗、3200餘臺織機的產業規模,帶動就業約3.7萬人。  林果是南疆的另一大特色產品。阿克蘇地區依託當地冰糖心蘋果、沙棘等特色產品,通過林果產業帶動,實現農牧民增收。  曾經是深度貧困縣的烏什縣分布著10萬畝野生沙棘林。
  • 國務院扶貧辦專題表揚壺鎮鎮「女茭白大王」
    20多年,讓縉雲茭白成長  茭白是我國特有的水生蔬菜,質地鮮嫩,味美適口,營養豐富,與蓴菜、鱸魚並稱為「江南三大名菜」。上世紀90年代,縉雲壺鎮一帶農民開始規模種植,供應本地市場,效益可觀,茭白產業在縉雲逐漸發展起來。那個時候的李春萌夫婦還在永康做著香菇買賣。
  • 施秉:茭白喜迎豐收季 綠了田壩富了農家
    眼下,正是茭白成熟的季節,在施秉縣城關鎮上翁哨村的千畝壩區,去年冬天首種的200畝茭白迎來了首季豐收,起伏的綠色茭浪隨風彈奏出美妙的音符,波浪中不時呈現一個個忙碌的身影,茭農們忙著採收、裝運茭白,豐收的喜悅,洋溢在臉上。產業是村民脫貧致富的「敲門磚」。2018年來,一場振興農村經濟的深刻的產業革命如春風般吹遍黔中大地。
  • "中國茭白之鄉"茭白產業背後的"土專家":匠人之心造福鄉鄰
    如今,茭白和茭白田甲魚成為河姆渡乃至餘姚農業的「金名片」。「沒有春龍主任,就不可能有河姆渡茭白產業和茭白田甲魚產業的喜人局面。」河姆渡的農民總這麼說。&nbsp&nbsp&nbsp&nbsp選育雙季品種,攻克病害難題推動茭白產業蓬勃發展&nbsp&nbsp&nbsp&nbsp寒冬時節,風起雲飛。
  • 寶清縣:發展特色產業 農民增收致富
    東北網7月21日訊 近年來,寶清縣夾信子鎮以提高供給質量、發揮特色優勢、帶動農民增收為目的,進一步調整優化種植結構和品種品質結構,打造了一條特色種植扶貧致富之路。這個園帶動18戶貧困戶,共33人,每年給他們分紅600元。」在夾信子鎮夾信子村的毛蔥種植基地裡,一片片綠油油的毛蔥長勢很好,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夾信子鎮有著多年的毛蔥種植歷史,該鎮種植的毛蔥品質好、味道好,產品遠銷全國各地,具有「毛蔥之鄉」的美譽。近年來,夾信子鎮憑藉富硒資源的發展優勢,在科學規劃、科學種植、科學培育下,毛蔥已經成為了明星農產品。
  • 熊嶽鎮:庭院經濟促增收 帶動致富奔小康
    近年來,熊嶽鎮將庭院經濟作為農村經濟發展的一個新的增長點,作為實現農民增收的一項舉措。隨著熊嶽鎮庭院經濟的發展,很多村民都利用閒置的庭院土地種起了苗木、葡萄,辦起了民宿,村民們用勤勞的雙手,創造更加美麗幸福的鄉村,共同致富奔小康。
  • 西農專家助力獼猴桃 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金蛋蛋」
    近日,2020年「走出楊凌看示範」融媒體採訪活動一行來到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獼猴桃試驗示範站,了解楊凌農業科技如何助力小小果實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金蛋蛋」。2006年開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試驗站與眉縣人民政府合作實施「獼猴桃產業化科技示範與科技入戶工程」項目,有力地帶動了眉縣獼猴桃產業快速發展。
  • 紅花拓寬致富新路子,微波乾燥機煥發產業增收活力
    有著「紅色金子」美譽,且具有藥食同源價值的藏紅花、川紅花等紅花,在大健康產業推動下近幾年受到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青睞。現如今,紅花已成為一些地方帶動群眾增收的「致富花」,微波乾燥機也將持續發揮其功用,提升紅花幹製品相和品質,為產業注入源源不斷地增收動能。
  • 甘肅慶陽扶貧產業「遍地開花」 多途徑引貧困戶增收致富
    近年來,慶陽市依託本地資源優勢,把蘋果作為一項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圖為甘肅省慶陽市慶城縣白馬鋪鎮大面積栽植的蘋果園。與此同時,在精準識別幫扶政策推動下,慶陽草畜、蘋果、瓜菜、苗林、中藥材等脫貧產業正在『遍地開花』。」甘肅省政協副主席、慶陽市委書記貟建民7日在慶陽市委四屆八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上作出了如上表述。貟建民說,在經濟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慶陽人以農為主、靠地吃飯的傳統仍在延續,農業依然是慶陽老區人民增收致富的主渠道。
  • 山丹縣:馬鈴薯成為增收致富「黃金產業」
    近年來,隨著農業科技的廣泛推廣和應用,該縣提出把馬鈴薯產業作為富民強縣的「黃金產業」來抓,積極引導農民科學規範種植,全力打造全國有名的高澱粉馬鈴薯良種基地,按照「區域化布局、特色化經營、科學化管理、訂單化種植」的特色產業培育思路,著力在良種繁育、基地建設、客商引進、示範帶動、龍頭建設、品牌打造上下功夫,使馬鈴薯產業有了突破性進展。
  • 慶祝2019中國農民豐收節 四川南江舉辦「千人茭白宴」
    千人茭白宴  四川新聞網巴中9月21日訊(記者 陳連波)「喜看茭海千重浪,最美紅光九月天」。9月21日,「縉南情·『茭』情深」2019中國農民豐收節南江縣慶祝活動在紅光鎮茨竹村茭白產業園區舉行,展示浙江縉雲-四川南江東西部扶貧協作「紅黃白」三色產業的豐碩成果,共享「以茭會友」的饕餮盛宴。
  • 菏澤高新區馬嶺崗鎮:能人帶動共同致富 產業引領鄉村振興
    馬嶺崗鎮旭日陽光草莓種植基地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袁野 菏澤報導  菏澤高新區馬嶺崗鎮積極推動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有效銜接,培育「能人經濟」,帶動農民增收致富李學亮種植草莓已有十多個年頭,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他註冊了 「旭日陽光」商標,成立了百日紅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採用「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讓更多村民嘗到了增收的甜頭。「現在跟著咱種植草莓的有200多戶,2000多個大棚,今年又新增加了1000多個大棚,帶動周邊群眾致富的得有1000多人。」李學亮說。
  • 產業興 收入穩!三穗長吉鎮特色產業「齊」開花
    自三穗縣實施「一鴨一漁、兩菜兩菌」的農業產業發展思路以來,三穗縣長吉鎮積極投向特色產業發展,產業不僅落地長吉鎮,還遍地「齊」開花,成為推進小康路的「金鑰匙」,促進村民增收的「發動機」。  近日,走進三穗縣長吉鎮千畝林下仿野生猴頭菇種植基地,一個個白色猴頭菇「探」頭而出,大小不一,爭著比生長速度,菌棒旁村民們忙著採摘。
  • 【決勝2020】茭白田裡端起「金飯碗」
    詩中的「菰」,指的就是茭白,這種有著濃濃水鄉味道的蔬菜,如今在商城縣已成為造福群眾的「致富菜」。 「咱這茭白個大,又脆又鮮,今年夏天第一季上市後很受歡迎,現在第二季已開採快一個月了,銷路非常好。」茭白基地負責人肖百全介紹說,由於基地茭白口感好、具有營養價值,市場行情很好,不僅能銷到全國各地大型商超,還可出口日韓等國家。
  • 黨武鎮打造惠民美食攤區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為促進經濟發展、帶動群眾增收致富,今年7月底,黨武鎮聚力合作聯社在群升大智慧小區外超市門口的廣場上搭建了50個惠民攤位,為附近居民及路人提供美食。黨武鎮聚力合作聯社於今年6月成立,聯合全鎮9個合作社,匯集了全鎮18個村的農產品、運輸、人力等資源,並吸收黨武鎮全部建檔立卡貧困戶成為合作聯社股東,參與收益分紅。
  • 楊洋:不辭辛勞,她把增收致富希望送到農民心坎裡
    楊洋是北京金惠農農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自2011年合作社成立以來,她積極帶動周邊農民種植戶發展產業增收致富,現合作社已成為一家集生產、試驗示範、銷售、科普教育、新技術推廣應用及培訓為一體的綜合性專業合作社,曾獲得首都名品特約供應商、昌平區三八紅旗集體等稱號。
  • 「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帶動村民增收 辣木產業成為馬岡鎮靚麗名片
    「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帶動村民增收辣木產業成為馬岡鎮靚麗名片與此同時,位於六圩村的開平市牛山龍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在馬岡鎮政府的推動下,創建馬岡鎮辣木產業扶貧基地,以「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帶動周邊農戶持續增收。辣木產業已成為馬岡鎮的靚麗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