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洋是北京金惠農農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自2011年合作社成立以來,她積極帶動周邊農民種植戶發展產業增收致富,現合作社已成為一家集生產、試驗示範、銷售、科普教育、新技術推廣應用及培訓為一體的綜合性專業合作社,曾獲得首都名品特約供應商、昌平區三八紅旗集體等稱號。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她還積極回報社會、服務村民,用實際行動書寫自己的責任擔當。
她始終將食品安全放在首位,嚴格按照《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的要求,做到每個生產環節細緻跟蹤記錄,嚴把農產品質量安全關。2014年,該合作社獲得無公害農產品產地及產品認證,同年,被列為「昌平草莓」地理性標識使用單位;2015年,被列為北京市綠色防控基地。同年,被授予北京市「菜籃子」工程優級農業標準化基地。2019年,被授予綠色優質農產品全程質量控制信息化試點園區。
從擔任合作社理事長那一天起,她就把助力農民增收列為中心工作,從種苗的發放,到肥料等農資的配送,不論自己的事情有多忙,也要優先安排好農戶的需求。為提升農戶整體生產技術,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建設進程,成功塑造「安全、優質」農產品形象,她以合作社為基礎,每年組織開展農產品生產技術、質量安全等培訓。定期為社員及周邊農戶聘請農業專家進行業務指導和專項培訓,其服務範圍也輻射到西營、桃林、麥莊、香屯、沙坨子等村莊。農產品的銷售,一直是困擾協會種植戶的一大難題,特別是蔬菜屬於生鮮類不易儲存,一般種植戶不具備冷庫,沒有儲存條件。針對這一情況,她利用自家冷庫,收購會員的滯銷菜品,解決了部分會員的實際問題。積極拓寬銷售渠道,對接不同的消費者,為農戶的菜品銷售奠定基礎。2018年,配合農委組織了優質農產品進央企活動,並與央企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助力昌平農產品銷售推廣,為推動昌平農業產業的發展做出了積極的獻。
作為一名黨支部書記,疫情期間,她第一時間行動起來,籌集防控物資、裝卸及搬運物資……昌平區興壽鎮肖村是基地所在地,初期防控物資緊張,防控人員卻在夜以繼日地嚴防死守。了解到這一情況後,楊洋及時與村委負責人接觸,於2020年1月26日,將籌集到的第一批物資20桶共100公斤消毒液及噴霧器,捐獻給肖村村委會;2月1日,將籌集到的100桶消毒液共1000公斤捐獻給興壽鎮政府,由鎮裡統籌安排使用。此後又陸續向區域內捐贈價值近5萬元的物資。
隨著疫情發展,居民生活也受到一定影響,特別是有確診病例的小區。根據自身優勢,楊洋率領合作社其他人員在做好自我防護的同時,積極開展用於民生的蔬菜供應。基地菜品不能滿足廣大居民的需求,就千方百計尋找貨源,為居民進行蔬菜配送。1-3月,每周供應市民新鮮果蔬在5000-8000斤以上,滿足居民需求的同時,有效緩解了居民對封閉管理的一些擔憂。
受疫情影響,草莓出現滯銷,她採取蔬菜配送的方式,帶動草莓銷售,曾創下單日草莓銷售破5000斤的最好記錄。
她說「助力農民增收,踐行社會責任,是我最初成立合作社的初心。小康路上走,你我手挽手,共同奔富裕,一個不能丟。」在前進的路上,她始終不忘初心,用實際行動踐行著自己的使命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