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教男孩就得靠打?別再這樣毀孩子,父母要學會用正確的方法引導

2020-08-26 思呈家長課堂

文/思呈老師(原創),轉載請標明。

對於男孩和女孩,在很多家庭當中,地位是完全不同的,在一些比較傳統的家庭中,認為生男孩才是最好的,因為生男孩可以傳宗接代,而對男孩的教育和女孩的教育也是有所區別的,很多家庭對男孩的要求要比對女孩更高,也更加嚴格。

可男孩和女孩在相比之下精力會比較旺盛,好奇心比較強,破壞性也相對比較強,所以在教育方面,男孩子遭到父母打罵的情況是很多的,父母往往會以愛的名義口口聲聲說「我都是為你好」,去對孩子進行「打一頓」的教育。根據調查顯示,有12%到18的父母在教育男孩子的時候都使用過「打一頓」這樣的觀點,為什麼在教育男孩子的時候,很多父母控制不住自己,總是喜歡動手呢?

父母喜歡動手打男孩子主要是這幾個原因:

第一,受傳統概念的影響。

很多父母認為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更因為男孩子淘氣的性格,父母認為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所以對孩子的管教上,也總會有動手的情況發生,還有些人總是受上一代的影響,自己就是在打罵的過程中經歷過來的,所以在無形中也會去模仿。

第二,認為打罵是最簡單的,最直接的方法。

很多父母發現在打罵問題上是很容易解決孩子當時的調皮,比如,放學不做作業,出去玩,考試成績不理想,回家打一頓,孩子馬上變得乖乖的,所以很多家長都喜歡用這樣的方式去教育孩子。

第三,父母過高的期望。

很多父母在養育男孩的時候就抱有傳統觀念。孩子一定要成績好,一定要出人頭地,把太多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當孩子的成績稍有不理想或者自己看到孩子稍有不努力的時候,就會把這些壓力全部轉化成暴力實施在孩子身上,總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意思。

不管出於哪種目的,打罵絕對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尤其對於男孩來說,打罵還可能給孩子帶來更多的負面影響。

打罵會對男孩產生哪些負面影響?

第一,打罵會使孩子產生心理問題。

在孩子小的時候,表面上看起來服從,但其實內心是產生怨恨和逆反心理的,而且隨著孩子年齡增長,孩子和父母之間會變得親情淡漠,甚至很多男孩子心裡會出現報復心理,父母這種用暴力的方式對待孩子的成長,很容易讓孩子也學會這樣的方式,致使孩子產生心理問題,很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第二,打罵會讓孩子失去自尊心和自信。

父母是孩子最親近的人,經常對孩子打罵,會讓孩子感覺父母並不愛自己,不僅女孩子需要父母的關愛與疼惜,男孩子同樣需要父母的愛與認可,父母不要用打罵的方式去教育孩子,這會讓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很大的傷害,即使在面對眾人的時候,孩子也會覺得低人一等,不論做任何事情的時候,孩子都可能會自暴自棄,認為自己沒有能力,這會對孩子的社交以及性格都造成很大的影響。

第三,打罵會使孩子變得脾氣暴躁。

很多人會說,孩子經常遭到父母的打罵,會產生抗體,甚至孩子甚至在孩子的身上還會出現變本加厲的情況,產生對父母,對社會,對身邊的人一切不滿的情緒。可能會因為某科成績不好而憎恨老師和學校,孩子的心理變得越來越不健康,遇到事情也不會冷靜處理,只會變得暴躁不安。

父母不要打著愛的名義去傷害自己的孩子,高爾基說愛孩子,這是連母雞都會的,而教育孩子就沒有那麼簡單了。不要以為打打罵罵,孩子長大以後自然會理解,更不要認為孩子打一次罵一次就會有長進。尤其是對待男孩子問題上,父母要以理智的心態去看待孩子的成長,不打不罵,一樣可以教育出優秀的男孩子。

家有男孩應該如何教育。

第一,養成良好的習慣。

教育是要從小抓起的,小的時候注意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隨著年齡的增長,在孩子身上就不會容易出現各種瑕疵。尤其在孩子三到五歲的時候,可能會出現任性不講理,說教沒有用,那麼這時候家長更應該堅持底線,堅持守住原則,讓孩子知道任性,撒潑,哭鬧都是沒有用的,孩子慢慢也就妥協了。

第二,教會孩子承擔責任。

所謂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每一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一定會有犯錯發生,尤其是男孩子生性調皮,做錯事的概率更高。在孩子犯錯的時候,父母不要急著去打罵,要知道,每一次犯錯都是孩子成長最好的機會,把握好時機,讓孩子在錯誤中吸取教訓,學會承擔該有的責任,不斷的反思自己的行為,這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不要幫著孩子去找藉口,更不要因為孩子年齡小而讓孩子去推脫掉自己的,錯誤,鼓勵孩子去承擔,這才能夠讓孩子有承擔錯誤的勇氣。

第三,教育孩子誠實守信。

父母一定從小教育孩子,做一個一諾千金的人。從小不要讓孩子學會說謊,更不要讓孩子學會想方設法的用謊言去掩蓋自己的錯誤,學會真誠對待一切,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第四,培養孩子意志力。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要總是代替孩子去做很多事情,讓孩子自己去嘗試,比如三歲的時候要學會自己吃飯,穿衣,收拾玩具了,孩子跌倒了要學會自己爬起來。在成長過程中,讓孩子自己去體驗吃苦的感受,同時訓練孩子生活的自理能力以及抗挫能力,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做到勇敢堅強,成為真正的男子漢。

第五,父親要發揮榜樣的作用。

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尤其對於男孩子來說,父親顯得尤為重要。孩子三歲前通常比較依賴媽媽,但在三歲以後,爸爸的角色變得越來越重要了,孩子會學著爸爸男子漢的樣子去成長,比如爸爸在生活中尊重媽媽,做事情懂得謙讓,懂得承擔責任,這些良好的品質都會慢慢的傳遞給孩子。

養育男孩子的時候再也不要用打罵去教育他了,這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同時也會讓孩子離你越來越遠,適當的時候學會去「富養」,而這裡的富養並非是給孩子過多的物質生活,要教會孩子的是內心富足,而這種適當的富養,才能夠養出一個自信,大氣,真正的男子漢。

讓更多家庭和諧幸福,幫更多孩子健康成長,歡迎關注、轉發,有關於家庭教育的問題,可留言或私信,我是思呈老師,專注於家庭教育智慧的傳播。

相關焦點

  • 父母別只懂得管教,讓孩子參與管教過程,這樣孩子犯錯更有意義
    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父母往往充當上帝的視角,對孩子進行批評管束,但其效果卻並不好。孩子對於錯誤沒有一個正確的認知,只是服從父母的威嚴進行改正。孩子犯錯誤之後,父母除了要管教孩子,還要讓孩子自己參與到管教過程,這是為什麼呢?
  • 管教≠懲罰,用愛管教,孩子自律,父母放心
    很多時候,父母總是習慣用懲罰來建立和孩子之間的界限,甚至動用「竹筍炒肉絲」和「男女雙打」。但是他們往往忽略了管教和懲罰背後的真正含義——愛!管教和懲罰的不同就在於,後者是通過對孩子造成身心傷害來達到控制的目的,沒有愛的管教和懲罰只會讓孩子感到仇恨、抗拒、冷漠、孤立、甚至覺得自己毫無價值。
  • 如何用正面管教的方法引導大寶二寶相親相愛
    菲菲是我在中謙學堂分享群裡認識的朋友,她在倫敦定居,家裡有兩個聰明可愛的男孩。菲菲參加正面管教課程的線上學習已經一年多了,並且她每天堅持在微信朋友圈分享自己運用正面管教的方法處理育兒問題的心得體會,讓我受益匪淺。
  • 男孩性格要強,硬碰硬不合適,晚熟的男孩更需要父母正確的引導
    相對晚熟的男孩更需要父母正確的引導成長階段男孩的心智成熟普遍比女孩慢一拍今天課本帶錯了,明天作業沒拿,媽媽無奈只能當救火隊員,一次媽媽忍不住吐槽小鵬,你這樣長大的還得當老闆,否則誰給你天天善後,又是課本又是作業的老記不住。小鵬不僅沒有生氣,反而以為這是來自媽媽的誇獎,說他適合當老闆。小男孩的腦迴路可能還沒學會轉彎,因此家長要根據孩子的心智水平實施教育。
  • 孩子不聽話可咋辦?家長學會5個妙招正確管教,比打和罵都管用
    家庭教育中,很多父母反映孩子不聽話,用了很方法可還是不管用。孩子不聽話,別總在孩子身上找答案,應該從父母身上找根源,大多數情況,問題都出在家長那裡,如果能夠掌握這5招,比打、罵管用多了。1.別當大家長,總要求還強迫;2.別直接了當,學會引導;3.孩子的隱私不能碰;4.別輕易下判斷,多聽聽;5.當一個合格的陪練,有了這5招,孩子肯定都「聽話」了。
  • 不要再這樣「愛」孩子,別讓無知的愛毀了他,父母們學會了嗎?
    撰稿:劉敏| | 審核:靜好父母愛自己的孩子是刻在了基因上的不由自主的行為,這是大自然的生長規律也是基因的指令。但凡事過猶不及,愛給得太滿反而會害了孩子一輩子。即使這樣姐妹幾個也沒在弟弟那裡落到半點好處,兒子養成了好吃懶做的壞習慣年紀一大把了仍然還在啃老毫無作為。老人一輩子的積蓄就這樣被兒子揮霍一空,看著不斷伸手要錢的兒子悔不當初,都是過度溺愛毀了孩子也毀了自己。
  • 教訓孩子要把握尺度,家長要學會這樣去做,避免使用暴力傷害孩子
    ,如果父母在打了孩子之後,也不懂得去正確引導孩子的情緒,就很可能影響到孩子的性格養成,在孩子的內心種下怨恨的種子。這樣的慘痛事實,卻還是無法讓一些父母醒悟,暴力是最糟糕的方式之一,如果你還是在使用暴力的方式,去管教孩子,是時候應該做出改變了,別再以為孩子好為藉口,去傷害孩子的身體和心理健康,否則可能會導致很嚴重的後果。
  • 管教孩子有「三不打」,打完孩子就「毀了」,家長一輩子自責
    很多家長面對難管的孩子,都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觀點,覺得孩子只有打一頓才會乖乖聽話。事實真是這樣嗎?而且,在學校還總跟老師頂嘴,把老師氣得總喊家長到學校交流。被「約談」多了,朋友特別生氣,就忍不住打了兒子一頓。剛打完,看兒子哭得很傷心,她也很心疼。不過,兒子那幾天可老實了。但是,過不了幾天,就又開始在課堂上搗亂,用老師的話「行為比之前更惡劣」。
  • 《地球上的星星》:告別直升機父母,學會用「情感引導」教育孩子
    再如伊桑跟小夥伴打架導致對方父母找上門時,爸爸不問緣由直接打了伊桑一巴掌。其實父母的行為就是用自己的情緒來教育孩子,他們的教育方式都為了發洩自己的不滿,當孩子出現問題時並不是直面問題解決問題,而是先發洩自己的情緒。但是用情緒來教育孩子,真的能起到作用嗎?
  • 《地球上的星星》:告別直升機父母,學會用「情感引導」教育孩子
    所以,本文將著重分析父母在養育過程中犯的錯誤以及對伊桑性格的影響,在本文最後一部分我將淺談如何告別「直升機父母」,學會用「情感引導」教育孩子。02.習慣用「情緒」而非「價值觀」來教育孩子「直升機父母」為了達到管教目的,所以習慣用情緒來教育孩子。就如劇中伊桑的媽媽,在看到伊桑髒兮兮的回到家後頓時心生怒氣,她厲聲厲色的質問伊桑:「你在學校都幹了什麼?!看看你的髒手你的髒臉!」再如伊桑跟小夥伴打架導致對方父母找上門時,爸爸不問緣由直接打了伊桑一巴掌。
  • 男孩正面管教|通過40多個案例教我們正確管教家中的「熊孩子」
    ,讀完此書之後對我最大的感悟便是:我們在養育男孩的過程中要學會尊重他、引導他,讓他在錯誤中吸取教訓、學會成長,而不是在用過去簡單粗暴的方式讓孩子聽話,這樣做的後果只會讓孩子更加的不願意跟你進行溝通。可是男孩在此之前一直都很聽話,學習成績也很好,這就讓父母感到有些不明就裡了。不過他的父母並沒有通過逼問的方式去尋找原因,而是採取「曲線救國」的方法去尋求同學與老師的幫助,通過了解父母得知孩子的變化確實是由於學習壓力所致。
  • 「別讓孩子的一生,毀在父母的手上」,家長教育孩子從小開始
    在這段時期父母應該做的是如何更好地引導孩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從小樹立起良好的道德風尚和禮儀規範。不要以為孩子小做錯了什麼都往別的地方推卸責任。最近網上流傳這一句調侃的話「他還是個孩子啊,你跟一個孩子較什麼真呢!」不要讓這句話毀了你孩子的一生。孩子做錯了事,家長們也不二話不說就掄起棍棒打孩子。更不要將「棍棒之下出孝子」作為萬事可依的真理。
  • 養子不教如養狼,是誰給了孩子打父母的勇氣?管教宜早不宜遲
    孩子養成「狼」,大部分原因在父母。孩子毆打父母的權利其實也都是父母自己給的。前不久,熱搜上有這麼一個新聞。一位母親報警,因為兒子在家亂砸東西,對自己出言不遜,甚至還動手打了自己幾巴掌。面對警察的詢問,男孩表現得理直氣壯:「TMD只是學校裡的常用語,我說習慣了,改不掉。母親太囉嗦了,就打了她幾巴掌。」更讓人無語的是孩子的父親,事情發生後,不僅不教育孩子,還護著孩子說:「他只是個孩子。家務事,不需要民警幫忙教育。「男孩打母親的勇氣哪來的?大概就是父親縱容的。
  • 想讓孩子快樂,需要正確的方式,父母學會管教孩子的3種方法
    當父母管教孩子時,許多人擔心自己會成為孩子心目當中最嚴厲的父母,但如果管教不嚴格又害怕會讓孩子犯錯。現在,我建議父母對孩子進行管教。嚴格的紀律可能是最常見的教育形式,也就是把成年人的思想強加給孩子。沒人會喜歡被別人強迫,孩子也不例外。例如,如果您要求您的孩子保持房間整潔,如果房間不整潔則要懲罰他,有些孩子可能聽話,但並非所有孩子都聽話。
  • 為啥說「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這些特徵別嫌棄,要正確引導
    孩子這些特徵別嫌棄,要正確引導第一點:鬧騰,精力旺盛有的寶媽埋怨,孩子特別難帶,像「小猴子」一樣,成天東竄西竄,總是坐不住,愛動手動腳的小動作特別多但其實這樣的孩子,智商會比其他的孩子更高,他們的腦子轉得比較快,身體的協調性更好,也因此父母會覺得難帶。
  • 「我就是超人」,男孩的「英雄情結」,父母要善於利用,正確引導
    由於年齡和閱歷的緣故,男孩不能如願施展自己的英雄抱負,甚至還會用錯方法:有的孩子通過欺負別人,來彰顯自己的強大;有的孩子幻想自己是英雄,到處「上天入地」,英雄沒當成,破壞力倒是很強;有的孩子不管自己是否有能力,見到困難就仗義相助,結果讓自己也跟著受到了嚴重的傷害。
  • 管教孩子,低層次父母和高層次父母的處理方式,差別一目了然
    每位家長都有自己管教孩子的方法,但是當面對不同的孩子時,大部分父母都會採取非理性的方式來管教孩子。當孩子生氣的時候,這類家長會習慣用一些尖酸刻薄的語言嘲諷或者罵孩子,有一些家長甚至還會上手打孩子,採用暴力的方式鎮壓孩子的脾氣。孩子被罵或者是被打得哇哇大哭,這類型的家長總覺得很有成就感。
  • 為什麼孩子總是愛頂嘴?父母這樣引導培養高情商孩子
    孩子從嬰兒期,到幼兒期,到少兒期,再到青春期,都有自己不同的表達情感的方式,父母要學會分辨不同的表達方式下孩子真正的內心想法和感受。在孩子還不會說話的時候,她/他會通過哭來表達不滿,等孩子會說話以後,就會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主見,有時候這種主見會被父母認為是「頂嘴」甚至是「頂撞」。
  • 家有男孩,父母要懂得這幾件事,別因無知而傷害孩子
    家長總覺得男孩子以後要成為家裡的頂梁柱,從小就應該讓孩子多吃苦,擁有男子漢氣概。父母教育的出發點我們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很多父母都把握不好這個度,從而在男孩成長的過程中做出一些傷害孩子的事情。如果你家也有男孩的話,父母一定要懂得這幾件事,別因為你的無知而傷害了孩子。
  • 孩子打了父母,父母忍讓或還手都有後遺症,這樣做才正確
    以牙還牙,以暴制暴,雖然從正面上讓孩子知道打人是不對的,但後遺症就是給孩子樹立錯誤的榜樣,讓他們產生打人可以解決問題的錯覺,從而更堅定用暴力解決問題。三、正確的處理方法:孩子打了父母,不打回去沒法讓他認識錯誤,打回去又會有後遺症,那應該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