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嶺村:「兩棵樹」撐起致富夢

2021-01-09 忠縣忠州新聞網

村民在紅豆杉林鋤草。

近日,記者走進白石鎮華嶺村,漫山遍野的紅豆杉、花椒樹映入眼帘,一幢幢造型別致的農家小院掩映在翠綠之中。鋤草、鬆土、施肥、剪枝……村民們在山林裡辛勤地勞作,好一幅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美好畫卷。

白石鎮華嶺村距縣城約28公裡,海拔300至900米。全村幅員面積6.001平方公裡,有耕地4893畝,森林覆蓋率達50%。全村有8個村民小組,817戶2772人。

「近年來,我們村以紅豆杉、花椒樹為主的特色產業給全村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19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3000元,與2015年比,翻了一番。」華嶺村黨支部書記李鳳華頗為自豪。

2000年,忠縣國有天池林場發現大面積天然紅豆杉林,面積7000多畝,2.2萬多株,藥用價值很高,紫杉醇含量0.08‰至0.14‰。隨後,忠縣陸續有人開始種植紅豆杉。2009年,華嶺村一紅豆杉種植企業因多種原因需轉讓,經華嶺村村委會積極協調,該企業的500畝紅豆杉林全部被重慶燕山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接手。

「我家在新生街道木瓜村,與白石鎮華嶺村很近,加之從2003年起我就開始種植紅豆杉,從技術角度上和日常管護方面都很有優勢。」燕山農業負責人周康渠介紹。如今,在華嶺村村支「兩委」的大力支持下,公司在當地已發展紅豆杉600餘畝。

「作為偏遠村,引進企業不容易,必須要為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創造寬鬆的環境,企業壯大了自然會帶動村域經濟發展。」李鳳華認為。

最忙的季節,紅豆杉林裡每天需要60餘人務工,每年這個時候,華嶺村的村幹部都會提前謀劃,四處為燕山農業聯繫工人。只要燕山農業在當地遇到了困難,村幹部總會站在前面,千方百計協調解決。

「2018年,有的村民看見花椒林有了收益,不願意再履行原有的土地流轉合同,華嶺村的村幹部及時出面找有關村民談心,經過多次協調終於解決了這個問題。」忠縣楊家巖花椒種植有限公司負責人陳瑋對華嶺村村幹部的服務很滿意。

近幾年,忠縣楊家巖花椒種植有限公司在華嶺村發展的花椒產業不斷壯大,目前已種植1060畝。企業不管在用地、加工房搭建,還是用工等方面,村幹部都會全程做好服務。

「千餘畝花椒樹可以有效促進村域經濟發展,村裡的黨員幹部必須當好企業『協調員』和『服務員』。每年花椒採摘時節,每天必須保證200餘名村民採摘,如果因人力不足而延誤採摘,會影響花椒的質量和銷售。」李鳳華說,為確保花椒及時採摘和上市,每年村幹部都會提前在村裡,以及永豐鎮、新生街道、白公街道等地聯繫採花椒的工人。

有了華嶺村村支「兩委」的大力支持和全方位服務,該村的紅豆杉、花椒等特色產業蓬勃發展,也給當地村民和村集體帶來了可觀的收益。

「這些年我除了在燕山農業做管理,還參與鋤草、剪枝、採摘等,一年下來能有3萬餘元的收入。」華嶺村建卡貧困戶黃居富說,經過多年發展,紅豆杉林的路、水、電等基礎設施都很完善,勞動強度不大,加上山上的生態環境很好,自己生活得很滿足。

「我在這裡當勤雜工每個月都固定有1600元的收入,還是很滿意的。」華嶺村建卡貧困戶錢小早由貴州嫁到華嶺村,得知她「水土不服」,不適應當地農業生產時,李鳳華在燕山農業專門為其找了一份工作。

「2019年,村民和村集體從紅豆杉、花椒產業中獲得的土地流轉費、股權化改革分紅以及務工工資有100餘萬元。」李鳳華說,今後村裡將持續壯大紅豆杉、花椒產業,同時利用當地獨特的地理氣候條件,發展虎杖等中草藥種植和加工,依託華嶺村的高山生態自然資源,打造農業觀光鄉村度假旅遊目的地,加快一、二、三產業融合步伐,整合產業優勢,集聚內生動力,助推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工作邁上新臺階。

記者 趙軍

相關焦點

  • 兩棵樹的效益傳承
    彭國祥沒有想到,自己當初隨手種下的兩棵樹,如今已經「兒孫滿堂」。出生於1952年的彭國祥是貓場鎮新寨村村民。他清晰記得,種下這兩棵皂角樹時,自己15歲。當時的彭國祥正在念中學,皂角樹能賺錢,這是多年以後的事。
  • 兒童繪本故事推薦《阿咪虎識字故事——一棵樹,兩棵樹,三棵樹》
    阿咪虎識字故事——一棵樹,兩棵樹,三棵樹 兒童繪本故事阿咪虎識字故事——一棵樹,兩棵樹,三棵樹,阿咪虎識字故事系列讓孩子在聽故事,看圖畫中漸漸由簡到繁學會識字
  • 我家門前有兩棵樹,一棵是杏樹,另一棵也是杏樹
    打開低矮的院門,映入眼帘的是乾淨整潔的院落,右邊是一排瓦房,正對著院門的是用作廚房的一間土窯,挨著土窯而建是一間三十平方米的小瓦房,在瓦房兩米前、距離院牆一米處,是一棵枝繁葉茂近五米高的苦核杏樹。與小瓦房相對而立的,是緊挨著院門的土高房(在土建的窯上搭建的二層小樓),在高房前五米、距離院牆一米處,是另一棵枝幹粗壯高八米的甜核杏樹。
  • 一頂破土而出的「小傘」,撐起了梅江區這些村的致富夢…
    本報從今日起開設「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專欄,刊登記者深入一線採訪報導,為打贏脫貧攻堅戰鼓與呼。敬請垂注!  ●本報記者 江嬋  春耕備耕忙不停,脫貧攻堅不停歇。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也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勝之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梅江區西陽鎮的10個省定貧困村搶抓農時,有序推進扶貧新產業落地。
  • 【脫貧攻堅(江西篇)】「決戰脫貧 共奔小康」微視頻展播:大山裡雙手撐起的致富夢
    今天展播的是江西省殘聯選送的微視頻《大山裡雙手撐起的致富夢》。
  • 兩棵樹紮根巖石縫,一棵120歲,一棵150歲,不同品種卻親如夫妻
    一棵樹,都能活幾百年甚至幾千年,比一座城市的歷史還要長久。所以,很多千年古樹,成了一道旅遊風景。在廣西南寧,有兩棵樹,比較特別。這兩棵樹紮根在巖石縫裡,一棵120歲的樸樹,一棵150歲的榕樹,明明是不同的品種,卻枝葉相連,親近如夫妻,被稱為夫妻樹。
  • 兩棵遭雷劈「渡劫」的樹,「渡劫」成功活2000歲,一棵失敗吊水活
    其中樹木的壽命就會很長,常言道「十年樹人,百年樹木」,今天要與大家分享的是兩棵遭雷劈「渡劫」的樹,一棵成功活2000歲,一棵失敗每天靠吊水活。很多人應該了解過,樹木中也有壽命長與壽命短的,一般見到的樹木活幾十上百年就差不多了,而銀杏與杉樹則可以活上千年。這棵銀杏位於襄陽的王家臺村,是當地樹齡最長、樹體最大的樹木。
  • 中國「最珍貴」的兩棵樹,一棵警衛全天把守,另一棵全球獨一無二
    中國「最珍貴」的兩棵樹,一棵警衛全天把守,另一棵全球獨一無二,中國的文化非常精緻, 而且,我們的歷史也源遠流長, 五千多年的歷史也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 許多建築物都有年代, 不僅如此,許多文物至今完好無損地保存下來, 這有助於古代歷史的研究, 不僅這些東西,大樹也很有價值, 有些珍貴的樹木不能用錢測量
  • 武漢蓮花湖公園 一棵樹長出兩色花葉
    在同一棵景觀樹上,有一部分枝葉與花朵,全是紅色的;另一部分枝葉則綠油油的,開出的花是純白色的。家住漢陽的市民關艾,在漢陽蓮花湖公園遊玩時,看到這奇怪一幕後問:這種雙拼景觀樹,是如何培育出來的呢?圖為2019年4月17日,武漢蓮花湖公園,同一棵景觀樹上長出兩色葉、開出兩色花。
  • 我家院裡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棵也是棗樹,魯迅此話你懂了嗎
    在魯迅的文學作品中,有這樣一句話"我家院子裡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一棵也是棗樹"廣為流傳,經常有人調侃說這是魯迅能寫得,一般人肯定會被老師寫成病句,嚴厲批評。那麼魯迅創作的這句話,真的是心之所致嗎?原畫和網絡上流行的有些不同,它出自魯迅的作品《秋夜》,全文開頭是這樣的:"在我的後花園裡,你可以看到牆上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還有一棵也是棗樹。"這幅作品是魯迅先生的名篇,一直以來都好評不斷。但很多人會覺得奇怪,既然兩棵樹是一樣的,直接說"我家後花園圍牆外有兩棵棗樹"不太容易吧?
  • 宿州靈璧這兩棵樹是當年皇帝欽封滴!
    一天劉秀被王莽追的跑到了靈璧地界( 王莽攆劉秀到了靈璧,有禪堂鄉西北的「王莽」、「劉秀」兩莊為證。),弄得人困馬乏,正在無奈之中,抬頭一看,前面有一個小樹林,就騎馬鑽進了進去。下馬後,正在依樹休息,忽又聽追兵吶喊聲已近,看來想跑已是來不及了,就照馬屁股猛抽一鞭, 劉秀也順便爬上了身邊的一棵樹上。
  • 魯迅說:「我家門前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給我們哪些啟示
    魯迅曾經寫過這樣一句話「我家門前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棵也是棗樹。」那麼這句話是想表達什麼呢?其實不難看出本來魯迅只需要說我家門前有兩棵棗樹就可以了。之所以把這兩棵樹分開來說,體現了魯迅先生內心的孤獨之感。
  • 山東濟南:兩棵樹西餐廳釣魚消費後續報導
    山東濟南:兩棵樹西餐廳釣魚消費後續報導  來源:山東電視臺 齊魯頻道 [每日新聞]  齊魯網3月13日訊 近日多名受騙網友舉報山東濟南兩棵樹西餐廳,稱其涉嫌釣魚消費。警察隨即對兩棵樹西餐廳進行了調查。
  • 小鎮故事十八:兩棵樹見證的半升米姻緣
    「這樣吧,」餘干人一手拉著教書先生,一手指著門樓兩邊高過屋簷的一棵樟樹一棵櫧樹說,「請先生做證,這兩棵樹做見證,我不是忘恩負義的人,我也不是不守信用的人,我回去也在門口栽一棵樟樹一棵櫧樹,五年後的今天,這兩棵樹的樹蔭接到一起了,我必定送女兒來完婚!」「好,爽快!這一言為定!」教書先生的話一落,三雙厚實的手緊緊地握在了一起。
  • 藝術啟蒙:這兩棵樹,矮的一棵是老師,高的一棵是你們
    童老師這才微微一笑,拿起一支粉筆,走到黑板前,魔力般地畫了起來,當他畫完,我們都驚呆了,黑板上畫的居然是學校的教學樓,操場,以及幾棵樹木。 就這樣童老師以他出口驚人,出手不凡的傑作,徵服了我們。其他班級的學生,甚至自發組織了美術小組。不長時間裡,學校颳起了一股學習美術的風潮。
  • 一棵枸杞樹
    去年夏末,在熟人開的飯館裡吃飯,見他在各式的花盆中栽了好些棵不知名的小樹苗兒,便問他這是何花何樹。熟人答曰:枸杞樹。
  • 因砍伐了兩棵樹,男子被分宜警方抓了
    為獲利,江西省新餘市分宜縣一男子劉某砍雜樹賣錢,並將山上的兩株野生樟樹砍伐不料闖下大禍他將受到怎樣的處罰趕緊往下看▼▼▼前不久,分宜縣公安局操場派出所在轄區入戶走訪時獲悉一線索,一村小組兩株樟樹被非法砍伐,經民警調查查明,村民劉某在僱人砍伐山上的雜樹期間發現山上有兩棵樟樹,劉某明知樟樹為國家重點保護植物,在沒有取得相關許可證的情況下
  • 一棵一棵開花的樹
    比起迎春花和桃花,路邊的這棵花開得有些遲。迎春花和桃樹開花時還沒有葉子,幹枝幹枝的花,黃的黃,粉的粉,開得有些單調,像是假花。而這棵樹就不同,它有葉子啊,葉子綠綠的,也不會太大,不會奪走花的喧鬧。花開得正歡,葉子就這麼輕輕地陪襯著,粉紅色的花,綠的葉,構成一幅絕美的畫。
  • 我家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棵也是棗樹,是病句還是妙句呢
    題主引述的與原文略有出入,原文為——在我的後園,可以看見牆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魯迅的秋夜因此「一棵是棗樹,另一棵也是棗樹」而成為議論的焦點,有的觀點認為「這是病句」有人認為「這是妙句」。
  • 神奇的樹:晉江兩棵棕櫚樹棲息蝙蝠上千隻
    記者就在旦厝村見到了這兩棵神奇的「蝙蝠棕」。   (記者 吳毅君 陳曉東 文/圖)在海外,有一種棕樹與蝙蝠結成了親密好友。其實,在晉江市永和鎮旦厝村一處普通的民宅前,也有這麼兩棵參天的「蝙蝠棕」,在其上棲息的蝙蝠多達上千隻,每到夜幕降臨,夕陽那最後一抹餘暉謝幕之際,這上千隻的小傢伙便像一個個優雅的滑翔傘運動員,展開雙翅,在空中劃出美麗的弧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