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1月15日訊(記者李慶)「先把書本擺放整齊放在下面,再放好文具盒……」今天上午,武昌區楊園街餘家頭社區,30多位孩子在收納老師向漢華的帶領下,學起了如何整理書包這門課程,孩子們一個個認認真真地把書包打理的乾淨整潔,順利「結業」。
這是武昌餘家頭社區寒假託管班裡的第一課,授課老師向漢華的職業是「收納師」,課程上,她帶著孩子們從認識書包裡的物件到構建空間,從物件擺放到觀賞美學,深處潛入地講解了收納的意義。
向漢華請孩子們打開書包,她逐一檢查發現,絕大部分孩子的書包擺放混亂,甚至還有異味,有些孩子的書包根本沒有「分區」,孩子們要找東西時,很費勁。
隨後,她要求孩子們清理出所有物件,再一一整理重組、有序排列擺放,把伴隨自己學習生涯的書包,搭理出精細和美感。
向漢華說,小收納也有大學問,隨著孩子成長,生活用品的種類會漸漸增多,從幼兒時期只有玩具、圖書、衣服,到後來增加的學習用品、個人禮物、紀念品等。在不同時期輔導孩子重新建立收納體系,是開發智力、培養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一種方法,而且這種方法是可以很快看到成果的,孩子也會在勞動後收穫成就感。對物品管理有序的好習慣還可以讓孩子成為一個有效率的人,養成鎮定從容的性情。
「其實這堂課不僅只是學會收拾物品,還是在培養大家獨立自主的完成自己的事情,這也是培養獨立自主意識的第一步。」近2個小時的課程後,向漢華說,孩子們如果養成了良好的收納習慣,也是一種自我約束,這種意識一旦在孩子心裡萌芽,就能讓孩子慢慢學會讓生活和學習更有序,更有條理,也是學習對時間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