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考科學技術,辯證思維,分析科學技術利與弊,引導學生提高科學素養,立志成為科學家,報效祖國。
繼承科學精神,實現科技強國。
科學思維,用科學視角分析社會現象,透過現象認識事物本質特徵,引導學生提高思維品質。
加編者微信fcdy2049,標註學生或教師,入學生微信共享資源群或教師共享資源群。
高考真題分析
2014年天津卷對「智慧晶片」利與弊的思考;2016年浙江卷對「虛擬世界」的看法,天津卷「電子閱讀」與「紙質閱讀」相結合的個性青春閱讀;2017年全國一卷「中國關鍵詞」,向世界介紹中國;2019年全國一卷批駁科技時代勞動全部交給人工智慧。
總結
科學視角、辯證思維是高考熱點,重視利弊分析一分為二,重視對立統一的相互轉化。
高考熱語言
1創新是科學房屋的生命力。
2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
3科學的偉大進步,來源於嶄新與大膽的想像力。
4科學沒有國界,科學家卻有國界。
5一個沒有創新能力的民族,難以屹立於世界先進民族之林。
6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
7科學是戰勝疫情的有力武器,科學精神是穿透疫情陰霾的陽光。
8戰勝疫情離不開科技支撐,更離不開科學精神的指引。
9人類同疾病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學技術,人類戰勝大災大疫離不開科學發展和技術創新。
10用科學知識武裝人民頭腦,用科學精神去洗禮人民心靈。
11既有責任擔當之勇、又有科學防控之智,既有統籌兼顧之謀、又有組織實施之能
熱點人物素材
顧方舟:一丸濟世德(感動中國人物)
【頒獎詞】舍己幼,為人之幼,這不是殘酷,是醫者大仁。為一大事來,成一大事去。功業凝成糖丸一粒,是治病靈丹,更是拳拳赤子心。你就是一座方舟,載著新中國的孩子,渡過病毒的劫難。
孫家棟
孫家棟,擔任我國北鬥導航系統第一代和第二代工程總設計師,實現了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組網和應用。榮獲「兩彈一星」功勳獎章、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和「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南仁東
天眼之父,他的愛國情懷、科學精神和勇於擔當堪稱楷模,激勵著廣大科技工作者繼往開來,不懈奮鬥。榮獲全國創新爭先獎,被追授「時代楷模」稱號。
潘建偉
量子技術科學領域開拓者,牽頭研製成功國際上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構建了首個空地一體的廣域量子保密通信網絡雛形,使我國量子保密通信的實驗研究和應用研究處於國際領先水平。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
葉聰
「蛟龍號」深海載人潛水器首席潛航員,全海深載人潛水器總設計師。作為改革開放以來載人深潛事業的代表人物,他是青年人崗位建功、報效祖國的榜樣。榮獲「載人深潛英雄」榮譽稱號和「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滿分題目
《更好發揮數位化抗疫作用》
《科學技術,戰勝疫情的關鍵利器》
《突出「科創」 助推「優等」》
《創新傳播,放大主流聲音》
《「雲學習」不要忽視「宅健康」》
《科學素養也是「免疫力」》
2019-2020科技熱點事件
重視區塊鏈技術,主推中國科技與經濟快速發展
5G商用加速,北鬥導航系統全球併網,「蛟龍」入海,「神舟」飛天,「嫦娥」奔月,「天眼」探空,「墨子」傳信,珠峰測高
熱點時評
中國科技發展要走「北鬥式」自主創新之路
於紫月
6月23日,第55顆北鬥導航衛星成功發射,宣告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全面完成。工程立項26年來,北鬥系統覆蓋區域不斷擴大,定位精度不斷提升,服務功能不斷增加,已成為國家重要的空間基礎設施。
國之重器,唯有核心在握,方能把國之命脈緊緊掌控在自己手裡。自主創新在「北鬥精神」中居於首位,北鬥系統全面實施自主可控原則,衛星單機產品及元器件全部實現國產化,堪稱我國自主創新的典範。
當前國際形勢日趨複雜,我國科技發展只有走「北鬥式」的自主創新之路,才能在國際競爭中掌握話語權,擺脫部分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不利局面。
走自主創新之路,需要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的優勢。北鬥系統的背後不僅有衛星研製單位,還有運載火箭、科學儀器、地基服務、功能開發等數百家機構、企業,數萬科技工作者,為北鬥升空、應用保駕護航。近年來,我國在高鐵、5G、超級計算等方面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也無不闡述著跨學科、跨領域組織協同,政府、高校、科研機構、科技企業統籌聯動的重要性。
走自主創新之路,需要發揚攻堅克難精神。自主創新必定困難重重。北鬥一號歷經多年籌劃鑽研,開創雙星有源定位體制,打破我國對國外導航定位技術的被動依賴局面;北鬥二號攻克以導航衛星總體技術、高精度星載原子鐘等為代表的多項關鍵技術,打破國外的技術封鎖;北鬥三號在星間鏈路、衛星壽命等技術創新上大放異彩,歷經11年完成星座部署,實現全球組網覆蓋。從有源到無源、從區域到全球,「北鬥人」用行動詮釋了不斷拼搏、攻堅克難的精神內涵。
走自主創新之路,更需要勇攀高峰的信心。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鼓勵科技工作者要堅定創新自信,永攀科技高峰。北鬥系統是全球首個混合星座導航衛星系統,突破了混合導航星座設計、高穩定性信號播發通道、有源和無源定位一體化、星載原子鐘高精度高穩定熱控等眾多關鍵技術,首次實現導航定位、短報文通信、差分增強三種服務融為一體。中國的北鬥成為世界的北鬥、一流的北鬥,離不開「北鬥人」勇攀高峰的信心和矢志創新的勇氣。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只有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競爭和發展的主動權。」北鬥系統的成功經驗表明,自主創新是引領我國當代科技發展的鑰匙,唯有走自主創新的道路,才會湧現出更多的國之重器,牢牢掌握科技發展和國際競爭的「命門」。
(來源:高中語文閱讀寫作與備考。本號尊重原創,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