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愛長白》全國首演!吉藝傾情打造大型民族交響神話詩劇!

2021-01-10 上遊新聞

長白青青,此戀綿綿,

天池灩灩,此情漣漣。

12月2日晚19時,長影音樂廳燈光如晝。

大型民族交響神話詩劇《大愛長白》以其浪漫、多情、纏綿、深遠的曲風,拉開了「國樂長春」藝術節的大幕。

這是一部氣勢磅礴的民族交響合唱、一部唯美浪漫的長白大愛史詩、一部吉藝人傾情打造的恢弘音樂巨著。

在整場演出中,樂隊與合唱交相輝映,絲竹與長詩相伴縱歌,一幅惟妙惟肖、撼人心魄的長白音畫徐徐展現在廣大聽眾的想像世界中。

《大愛長白》是吉林藝術學院國家藝術基金2018年度大型舞臺劇和作品資助項目,由吉藝傑出校友、青年作曲家、作曲博士王丹紅擔綱作曲,中國歌劇舞劇院常任指揮洪俠執棒,吉林藝術學院音樂學院院長鄭藝擔任文學創意,並由吉林藝術學院青年國樂團、樂聲合唱團組成180餘人的強大演創陣容。

省委常委、宣傳部長王曉萍出席演出現場,與長春市民一道欣賞了情愫悠遠的「天池大愛」

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會長劉錫津,著名作曲家唐建平出席演出現場

吉藝傑出校友、青年作曲家王丹紅於觀眾席就坐,傾聽自己潛心創作的音樂在舞臺上呈現,感受與現場觀眾心靈的溝通

長春市委常委、宣傳部長趙明在藝術節開幕式上致辭

吉林藝術學院黨委書記馬尚在藝術節開幕式上致辭

相守相望,傳遞生生不息

《大愛長白》以長白山腳下的民間愛情傳說為藍本,著眼於「長白」二字,提煉其「長相守,到永久」的美好寓意,注入中國古典文學養分,用音樂講述了一個唯美、感人的中國故事,呈現了一幅集地域風光、人文風情、民族精神融為合一的長白音畫,表現了人們對美好愛情的崇尚追求和傾心嚮往,更折射出華夏民族天地仁愛、生生不息的生命精神。

序曲 《情緣》

隨著一名少女的輕輕喃唱,整個故事以倒敘的手法娓娓道來:

風月星辰,遙望了千年,高山碧水,思念無邊,緣在紅塵路上,沾一身花雨,緣在弱水之中,願渡一片冰心,緣在輪迴之外,願化一滴清淚,緣在星空夢裡,願等一世相見……伴隨樂隊絲竹齊鳴,巍巍高山環抱青青碧水之態唯美浮現。

第一樂章 《少年郎》

清朗明快的節奏,躍動輕快的旋律,由遠及近的馬蹄,策馬奔騰的少年。「白杉,少年郎,光芒萬丈!......」合唱隊意氣風發、朝氣勃勃的演唱,為我們勾畫出一位身姿挺拔、英氣襲人的俊朗少年——白杉。

第二樂章 《瑩瑩夜》

笛聲悠揚、箏樂逶迤,三弦聲聲切切,瑩瑩剔透——在仲夏之夜的松江之上,少年與龍女相遇、相知、相戀,天水一色、星月爭輝,浪漫唯美之情碰面而來,令人產生無限遐想。

第三樂章 《嬉水》

跳躍而明快的旋律,輕盈而靈動的節奏,配以木琴清脆而空靈的音色,宛如一幅碧水微瀾 、波光倩影的山水畫卷。笛聲悠悠、琴音嫋嫋不絕於耳。

第四樂章 《長相守》

朱弦玉磬之間,兩位獨唱演員眼中飽含情愫緩步上臺,用美妙的歌聲展現出一幅日月星辰、水光山色、心心相映的美好畫面,其音繞梁,久久迴蕩。

第五樂章 《婚禮》

笙歌鼎沸、鼓樂齊鳴,配以鮮亮的中國紅背景,現場觀眾從音樂會觀眾搖身化為青清與白杉的婚禮嘉賓,共同見證了這一幸福美妙的時刻。

第六樂章 《天地火》

整個樂章極具戲劇張力,管弦樂時而低沉、時而高亢,打擊樂更顯驚心動魄之勢——「狂風惡嚎、走石飛沙、烈焰蒸騰、山石俱溶」。待合唱進入,浩蕩之勢更如滾滾奔雷,當音樂主題再現之時,樂思盡顯悽美悲壯之色,令人動容。

第七樂章 《千秋諾》

場燈漸漸轉亮,悠悠笛聲隱隱傳來,青清與白杉攜手相伴互訴衷腸。長相守、到永久的千秋諾言在兩位歌唱演員的傳遞中感動了現場的每一位聽眾。

第八樂章 《相望》

笛箏二重奏悽美動人,笛聲幽婉,琴音蕭瑟,盡顯離別相望之苦——「回眸相望,已是生死茫茫,回首往昔,無限思量。盼在星輝之間,睹你一身霓裳,盼在山河之中,聽你一曲長歌,願在千年之後,嬋娟不再遙望,願在寰宇之下,人間大愛煌煌」。樂思感人肺腑,令人垂淚。

尾聲《大愛長白》

整個樂章大氣磅礴、氣勢恢宏、樂思澎湃、旋律激昂,以「長相守、到永久」的音樂主題貫穿始終,笛箏齊鳴頌揚庇佑蒼生的巍巍高山與青青碧水。男女重唱與合唱隊共同高歌:「天池灩灩,此情漣漣,千秋一諾,萬載一愛。無雙美眷,華光內斂,洋洋無盡,天池大愛」,音樂一次次被推向高潮,織就了一幅天地仁愛的壯美長卷。此情可敬!此愛可歌!音樂在盪氣迴腸、響徹雲霄的尾聲中落幕。

大牌雲集,演繹民族史詩

作曲  王丹紅

向上滑動閱覽

青年作曲家,先後畢業於吉林藝術學院、中國音樂學院、中央音樂學院,獲作曲博士學位。王丹紅的音樂創作以其豐富的音樂情感、優美的旋律、恢宏大氣的曲風而深受歡迎。近年來,她接受許多樂團的邀請,委約創作了大量優秀的作品,其創作涉獵民樂、交響樂、舞蹈、影視等各類音樂體裁。隨著她的成名作民族管弦樂《雲山雁邈》的問世,先後又有《弦上秧歌》、揚琴協奏曲《狂想曲》、古箏協奏曲《如是》、室內樂作品《動感彈撥》《翡翠》等作品成為了當今民樂創作最具影響力的經典之作;受國家交響樂團委約先後創作了交響合唱《魂系山河之硝煙如虹》《中國夢隨想》、舞劇《一九三五之舞》、歌舞劇《雲上太陽》、電影《柳如是》等音樂的創作,顯示了她駕馭各種體裁的創作功力。室內樂作品《梅邊四夢》由紫禁城室內樂團委約並在波蘭『華沙之秋』國際音樂節、『布拉格之春』國際音樂節、『薩爾茨堡』藝術節等重要國際音樂節上演出並獲得了高度讚譽。大量優秀作品的問世,為她贏得了眾多音樂獎項:其中包括『文華獎』、華樂論壇青年作曲家民族管弦樂作品金獎、CCTV 全國器樂大賽唯一最佳原創作品獎等。二零一四年在國家大劇院成功舉辦了『弦上狂想——青年作曲家王丹紅作品音樂會』。二零一六年在臺灣、北京成功舉辦了「王丹紅協奏曲作品音樂會」。同年,民族清唱劇《大地悲歌》在國家大劇院首演。二零一七年,民族管弦樂組曲《山西印象》《永遠的山丹丹》相繼在國家大劇院演出,獲得好評。主要民樂作品有:民族管弦樂《高粱紅了》《雲山雁邈》《弦上秧歌》《太陽頌》、揚琴協奏曲《狂想曲》、古箏協奏曲《如是》、二胡協奏曲《阿曼尼莎》(第十屆中國音樂金鐘獎二胡比賽委約作品)、二胡作品《百年隨想》《我的祖國》《弦意嶺南》、琵琶作品《雲想·花想》、箜篌作品《伎樂天》、室內樂作品《翡翠》《動感彈撥》《梅邊四夢》《飛旋的艾特萊斯》《夢入江南》《邂逅》等。

指揮  洪俠

向上滑動閱覽

國家一級指揮。中國歌劇舞劇院常任指揮,黑龍江歌舞劇院民族樂團藝術總監,中國傳媒大學特聘教授;榮獲『十位傑出中國民族管弦樂指揮』稱號。

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常務理事及指揮專業委員會副會長。

主要指揮活動:曾帶領中國歌劇舞劇院《國之瑰寶》民族音樂會在歐洲和澳洲的巡演中,受到媒體和評論家高度的評價。澳洲的樂評人柯林頓 • 懷特在文章中對指揮是這樣評論的:『音樂會自始至終,指揮家洪俠女士精準而極富表現力的指揮,無一絲多餘的動作或某種炫耀,她的指揮是極其的優雅——顯然是一位領袖級的指揮。』 指揮藝術範圍涉獵:其中包括歌劇、戲曲與交響樂;《二十世紀華人經典作品》交響音樂會、《花兒還是那樣紅》《紀念百年振邦作品音樂會》、大型原創清唱劇《遮不住的青山》、歌劇《原野》,交響合唱與民族交響樂《壯族詩情》、歌劇《星星之火》《莫扎特作品專場》《音樂巨人貝多芬》交響音樂會等 。

文學創意  鄭藝

向上滑動閱覽

吉林藝術學院音樂學院院長,音樂學教授,吉林省音樂創作與表演省級創新團隊帶頭人,吉林省首批學科領軍教授,吉林省第十三批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業技術人員,吉林省拔尖創新人才第二層次人選,吉林省教學名師,長春市有突出貢獻專家。

男聲獨唱  沈德鵬

向上滑動閱覽

男高音歌唱家,瀋陽音樂學院民族聲樂系教授,瀋陽音樂學院附中副校長,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聲樂家協會會員,遼寧省音樂家協會理事。師從於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聲樂教育家、博士生導師劉輝教授。

二零零三年榮獲文化部舉辦的全國聲樂大賽民族組三等獎。二零零三年榮獲文化部舉辦的首屆全國高等藝術院校民族聲樂大賽銀獎。二零零四年榮獲第四屆中國音樂金鐘獎全國聲樂大賽銅獎。榮獲第十一屆、十二屆遼寧省青年歌手大獎賽民族組金獎;第十一屆CCTV青年歌手大獎賽螢屏獎。二零零五年參加由瀋陽音樂學院創作大型清唱劇《遮不住的青山》的演出飾演男主角梁子。二零零五年《來香巴拉看太陽》 獲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第一屆《中國民歌榜》聽眾最喜愛的歌手十大金曲獎。二零零七年榮獲全國首屆高等藝術院校中外歌劇大賽銀獎。二零零八年在瀋陽音樂學院建院七十周年校慶中參加歌劇《原野》的演出,飾演男主角焦大星。二零零九年榮獲中國聲樂孔雀獎全國聲樂大賽民族組金獎。二零零九年榮獲 『翔宇杯』第二屆全國高等藝術院校民族聲樂大賽銀獎。二零一零年榮獲第十四屆河南省青年歌手大獎賽民族組金獎。二零一零年榮獲第十四屆CCTV青年歌手大獎賽螢屏獎。二零一五年被評為遼寧省第九批『百千萬人才工程』萬人層次人選。成功舉辦多場獨唱音樂會。多次參加中央電視臺、遼寧電視臺的各大晚會並多次出訪美國、義大利、日本等國家進行演出。

女聲獨唱  李優

向上滑動閱覽

青年歌唱家,瀋陽音樂學院民族聲樂系副教授、聲樂演唱教研室副主任,師從於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聲樂教育家、博士生導師劉輝教授。擔任大型民族歌劇《星星之火》女一號『李小鳳』的角色演出,大型音樂劇《我要對你說》女一號;先後發布個人單曲《輝煌》《君為紅顏》等;參加由教育部在北京大學百年紀念講堂主辦的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周年獻禮音樂會,在歌劇《白毛女》飾演『喜兒』。多次參加中央電視臺 CCTV 音樂頻道《民歌中國》《天天把歌唱》《一起音樂吧》等節目錄製。二零一四年擔任重慶秀山形象大使。第四屆全國高等藝術院校民族聲樂大賽一等獎、『金嗓子』第二屆全國高校聲樂比賽金獎,第四屆孔雀獎全國高等藝術院校聲樂大賽一等獎,金芙蓉第二屆音樂比賽民族唱法組金獎,獲第九屆中國音樂金鐘獎聲樂比賽全國優秀獎。

古箏獨奏  劉暢

向上滑動閱覽

青年古箏演奏家,吉林藝術學院古箏專業副教授,音樂學院院長助理,民樂系彈撥教研室主任。吉林省音樂家協會古箏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音樂家協會古箏學會理事。

畢業於吉林藝術學院,師從王曉紅教授,深得古箏名家王中山教授的教益。二零零五年獲第四屆吉林省中青年專業比賽一等獎;同年入圍第五屆中國音樂金鐘獎;二零零九年出版《劉暢古箏專輯一、二》。先後參加國家藝術基金全國巡演、中國哈爾濱之夏等大型演出活動;個人編創演出多首古箏室內樂作品在國家大劇院、北京音樂廳、文化部恭王府等地上演,其中,古箏重奏《夢入江南》獲文化部第六屆全國青少年民族樂器展演『文華獎』最高獎,受邀參加二零一七文化部巡演活動。

曾在《人民音樂》《藝術教育》等期刊發表多篇學術文章,主持多項省、校級教科研項目。個人先後獲文化部『文華獎』、『敦煌杯』、第二屆、第五屆國際古箏大賽等省部級以上優秀指導教師獎數十次。

竹笛獨奏    趙軍

向上滑動閱覽

青年竹笛演奏家,吉林藝術學院竹笛教師,二零零七年考入吉林藝術學院,先後師從於陳文喜、戴亞等教授。曾參加多部大型原創歌劇、舞劇、電影和電視劇作品中的竹笛獨奏。曾應邀與國內外知名樂團合作演出。

吉林藝術學院  青年國樂團

向上滑動閱覽

吉林藝術學院青年國樂團,成立於一九七八年,前身為吉林藝術學院實驗民族樂團,是一支由青年教師和在校大學生組成的專業國樂表演團隊。多年來,樂團以傳承國樂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和培養造就專業國樂表演藝術家為己任,以弘揚國樂精神和展現東北地域特色為宗旨,形成了『自然、質樸、唯美』的藝術風格。在建團三十餘年中,湧現出了甘柏林、周其昌、孫樹林、潘亞伯、劉含友、趙聰等為代表的一批有影響的藝術家。曾獲得國內各類重要的民族器樂比賽的獎項,創作出東北地域風格作品近百餘首。吉藝青年國樂團以專業的演出水準參加國內外大型音樂活動,如二零零五年『美國密蘇裡大學音樂節』、二零一零年天津音樂廳二胡大師甘柏林師生音樂會,二零一零年『中俄大學生藝術節』、二零一三年國家大劇院甘柏林師生民族音樂會、二零一四年北京恭王府甘柏林師生民族音樂會等,並受文化部、教育部等部委委派,赴韓國、日本、香港、俄羅斯、泰國等國家和地區訪問交流演出。

吉林藝術學院  樂聲合唱團

向上滑動閱覽

吉林藝術學院樂聲合唱團,成立於二零一五年五月,是近年來活躍在吉林省合唱藝術領域的優秀團隊,其成員全部由吉藝音樂學院的在校大學生組成。近年來,多次參加吉林省內各類大型音樂晚會及公益活動,包括吉林省紀念建黨九十周年晚會、國家教育部第三屆全國大學生展演、吉林省松花江藝術節、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周年大型文藝演出、紀念吉林藝術學院成立七十周年校慶文藝匯演、吉林省高校聯盟演出季等演出。曾榮獲吉林省第四屆合唱比賽一等獎第一名、吉林省第三屆大學生藝術展演一等獎、吉林省精品節目獎、吉林省第二屆青年歌手電視大賽銀獎等獎項。二零一六年,作為演出主體,參加了國家藝術基金小型舞臺藝術作品資助項目合唱《抗聯頌》的多場演出,廣受好評。

深扎地域特色,打造精品國樂

持續2小時的演出,現場掌聲不斷,座無虛席。起伏的音樂,永世相合的故事,融匯聽者情感,一弦一柱發酵,一心一念共鳴。

為最大程度提升演出視聽效果,吉藝師生傾力而為,從樂隊組、合唱組的排練,後期加入聲樂重唱、器樂獨奏,到最後在吉林藝術學院現代劇場完成預演,19天內完成《情緣》等十個樂章的排演,打造春城一場基於長白山地域文化的音樂盛宴。

吉藝傑出校友、《大愛長白》作曲王丹紅表示:「《大愛長白》是一部形式多樣化、綜合化的民族交響合唱,從體裁上稱作『神話詩劇』。從題材上講,長白山是吉林省的文化名片,是地標性風景。本次《大愛長白》對長白山重新做了藝術定位,創作取材於重新打磨的長白山地域民間傳說故事。從創作上來講,《大愛長白》不論是體裁還是題材都是有所突破的。」

「我是從吉藝附中走上藝術之路的,接受這次邀請來創作《大愛長白》,同母校一起申報國家藝術基金,是對母校的一份情誼。我希望通過自己這些年學習所獲得的能力,為母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希望能夠用我們的力量,助推母校走得更穩、更好。這是我們對母校的希望,也是我們對母校的回報。」

《大愛長白》是吉藝師生教育教學成果的一次展示,它推廣了地域文化,普及了高雅音樂,豐富了市民文化生活,是吉藝為促進城市文化藝術發展作出的積極努力。

近年來,吉藝以弘揚國樂精神為己任,注重展現東北地域文化特色,持續打造高水準、專業化的藝術精品,無論是首屆「國樂長春」藝術節開幕式的《王丹紅作品音樂會》,還是大型民族管弦樂《高粱紅了》,或是面向社會的系列學術活動,都發揮著藝術院校特有優勢,將藝術融入生活,將藝術融入城市,為東北地區的文化建設貢獻著一己之力。

縱觀整部作品,《大愛長白》以為自然遺產不斷注入人文養分為創作緣起,以謳歌「千秋一諾、萬載一愛」的精神品性為創作追求,以彰顯「小愛、大愛和博愛」的互通互融為創作根本,全方位展示出了創作團隊卓越的精神底色和品格志趣。相信隨著大型民族管弦交響神話詩劇《大愛長白》影響力的不斷攀升,它必將成為當代民族音樂創作中的重要篇章,也將成為長白山地域文化建設中的全新名片,更將成為吉林省文化旅遊事業持續繁榮興盛的有力助推。

演出結束後,與會專家舉辦了《大愛長白》研討會,並進行了充分的交流、探討。

261期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吉林藝術學院大型原創民族舞劇《玉米大地》首演完美落幕
    1月8日晚上,由吉林省委宣傳部扶持,吉林藝術學院師生打造的大型原創民族舞劇《玉米大地》在吉林市人民大劇院完成首演。《玉米大地》作為吉林藝術學院建校以來第一部大型原創民族舞劇,描繪了吉林省人文風貌,以舞蹈語言謳歌農民對土地的堅守,以小村莊的歷史巨變頌揚農村建設全新風貌,以小人物的平凡生活刻畫時代精神圖譜,一曲一舞間道盡人性本質與家國情懷,歌頌國家發展現狀與時代騰飛。這部舞劇由中國舞蹈家協會主席馮雙白擔任編劇,吉林藝術學院傑出校友、國家大劇院副院長趙鐵春擔綱總編導。
  • 大型原創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在國家大劇院首演
    大型原創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12月2日晚間在國家大劇院首演。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供圖中新網北京12月3日電 (記者 於立霄)由北京文化藝術基金資助,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出品,北京交響樂團、北京京劇院聯合製作的大型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12月2日晚間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首演。
  • 回顧《民族交響組曲——喬家大院》首演的金色陣容
    2007年6月16日晚的北京保利劇院,《民族交響組曲——喬家大院》的首演正在進行,餘隆、譚晶、鄧建棟站在了同一個舞臺上。餘隆指揮著他的中國愛樂樂團,譚晶是主唱,鄧建棟是二胡獨奏,組曲的創作者、著名作曲家趙季平則坐在臺下,這位曾為多部享譽國際的中國電影大片配樂的大師級人物依然氣定神閒。那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演出,觀眾報以長達五分鐘的掌聲。
  • 大型抗疫題材民族歌劇《天使日記》在武漢首演
    大型抗疫題材民族歌劇《天使日記》在武漢首演 2020-10-18 10:41:45 《天使日記》在武漢首演 劉漢文 攝   中新網武漢10月18日電 (梁婷 梅鵬程)抗疫題材民族歌劇《天使日記》17日晚在武漢琴臺大劇院首演,重現武漢戰「疫」。
  • 四年吉藝,美的歷程 | 吉林藝術學院2019屆學生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
    去年12月,我校國家藝術基金大型原創項目——民族交響詩劇《大愛長白》在長影音樂廳首演,作品將長白山的地域風光、人文風情和民族精神融為一體,是新一代吉藝人用全新的理念與形式對長白山文化的一次心靈書寫與表達。藝術,是人類思想與精神的一種心性承載;藝術創作,不僅需要全方位的投入,更需要用獨特的心靈視角,跨越和拓展我們的意象疆域。
  • 大型民族交響樂《關公頌》將亮相國家大劇院
    12月15日晚,由山西運城市音樂家協會民族樂團、中國廣播民族樂團帶來的大型民族交響樂《關公頌》將亮相國家大劇院。運城作為武聖關羽的故鄉,近年來已逐步成功將「關公文化」打造成一張金名片,吸引著國內外遊客。《關公頌》是運城市委宣傳部、運城市音樂家協會邀請作曲家景建樹為運城市打造的首部關公題材大型音樂作品。
  • 譚晶引領《民族交響組曲——喬家大院》走經典道路
    2008年1月4日,2008「和諧揭陽」新年音樂會在廣東省揭陽市舉行,《民族交響組曲——喬家大院》是演出的重頭戲,深圳交響樂團演出了第一、二、三、六樂章,第一樂章中,譚晶用她空靈縹緲的女聲引出了整部交響組曲,第六樂章,她演唱的電視連續劇
  • 大型民族交響樂《關公頌》在國家大劇院奏響
    大鼓槌落,戰馬的腳步急促而堅定;琵琶聲起,將軍的意志堅定而決絕;二胡拉響,戰場的局面震懾而豪邁……12月15日晚,作為「遊山西運城、讀華夏歷史」宣傳推介系列活動的重頭戲,由我市音樂家協會民族樂團和中國廣播民族樂團帶來的大型民族交響樂《關公頌》登上國家大劇院的舞臺,用音樂將關公故事娓娓道來
  • 民族音樂紀實劇《家園》聚焦「精準扶貧」
    劇照 中央民族樂團供圖中新網北京12月10日電 (記者 應妮)由中央民族樂團創作出品的民族音樂紀實劇《家園》於12月7日至8日在北京保利劇院完成首演。序曲《我們的家園》以交響合唱的形式唱出「我們的家園」所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第一幕《甜美的家園》將「十七棵松」的真實故事搬上舞臺,以人物情感推動搬遷,謳歌紮根農村的基層幹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擔當精神;第二幕《不舍的家園》以修路築橋為主線,凸顯了黨群一體,共同努力,破天塹為通途的信心和決心,劇中的「阿妹戚託小鎮」正是文旅融合助推精準扶貧的縮影;第三幕《愛的家園》從「退耕還草、綠化生態、出山入城」的角度講述扶貧故事
  • 吹響鄉村振興的時代號角,大型原創交響組歌《熱土》音樂會在蓉首演
    四川在線記者 李婷在即將迎來建黨100周年和脫貧奔康的時代節點上,有一套大型交響組歌匯聚著川內的優秀音樂家、創作人才,用音符譜寫著鄉村振興的歷史畫卷。12月20日晚,成都城市音樂廳的音樂大廳內,中國文聯全國中青年文藝領軍人才重點扶持項目、中國文學藝術發展專項基金資助項目——大型交響組歌《熱土》音樂會在這裡如期首演,數萬市民通過線上線下欣賞到一場精彩紛呈、極具鄉土生活氣息的「音樂大餐」。
  • 交響樂中聽錢江風採《錢塘江交響》國家大劇院首演
    伴著一曲交響音畫《錢江潮》,首部描繪錢塘江的交響樂——《錢塘江交響》緩緩拉開了帷幕。7月23日晚,在錢塘江文化「北京周」期間,作為國家文化和旅遊部2019國家藝術院團演出季活動,由中國交響樂團演奏的大型交響樂《錢塘江交響》,在國家大劇院舉行首演。
  • 《我愛桃花》梅溪湖大劇院全國首演
    《我愛桃花》海報。12月29日晚,由鄒靜之編劇,張國立執導,張鐵林、高曉菲、張博主演的新版話劇《我愛桃花》在梅溪湖大劇院舉行。紅網時刻12月31日訊(記者 王娟娟)12月29日晚,由鄒靜之編劇,張國立執導,張鐵林、高曉菲、張博主演的新版話劇《我愛桃花》全國首演在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舉行。三位表演功底紮實的演員帶領著觀眾從唐朝穿越到現代,由淺入深地探討千百年來痴男怨女的情感困境。《我愛桃花》是一部戲劇結構精巧獨特的「戲中戲」。唐時,漁陽燕市少年與牙將張嬰之妻私會時遇到張嬰醉歸。
  • 交響史詩《九歌》首演 以屈原11首詩文為唱詞
    旅美作曲家周龍10月18日攜交響史詩《九歌》在京舉辦首演發布會。據介紹,《九歌》是周龍根據詩人屈原同名詩歌創作的,首度以屈原的全部十一首詩文為唱詞創作,通過獨唱、重唱、領唱與大型管弦樂隊為載體對這部中華文明經典進行完整詮釋。
  • 大型梅山民俗劇《字聖黃自元》成功首演
    大型梅山民俗劇《字聖黃自元》成功首演 2020-12-10 18: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紀念建軍90周年 國家大劇院中國紅色經典民族歌劇《金沙江畔》首演
    主辦方供圖   中國青年網北京7月31日電(記者 姜正紅)為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7月28日,國家大劇院歷時三年精心打造的中國紅色經典民族歌劇《金沙江畔》迎來首演。該劇由作曲家雷蕾、劇作家馮柏銘、馮必烈、指揮家張國勇、導演廖向紅領銜打造。首演當晚,歌唱家王凱、王喆、劉珊、關致京、王宏堯、王鶴翔、梁羽豐將劇中主要人物塑造得有血有肉。民族色彩濃鬱、旋律動聽優美的音樂,感人至深、扣人心弦的故事,充滿歷史質感與現實代入感的舞臺視覺呈現,刻畫了紅軍長徵跋涉的艱苦卓絕以及和少數民族同胞深厚的魚水情誼。
  • 民族音樂紀實劇《家園》講述脫貧攻堅感人故事
    12月7日至8日,由中央民族樂團創作出品的民族音樂紀實劇《家園》在北京保利劇院上演。民族音樂紀實劇《家園》是文化和旅遊部2020年立項的重點新創劇目,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即將實現之際,記錄這一划時代歷史進程的適時之作。
  • 中央民族樂團民族音樂紀實劇《家園》在北京保利劇院上演
    民族音樂紀實劇《家園》於12月7日和12月8日在北京保利劇院上演。《家園》是中央民族樂團在2020年為慶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推出的現實題材大型劇目。全劇以民族管弦樂與合唱為表演主體,以戲劇化的舞臺藝術為特色,通過「音樂行者」們在脫貧攻堅戰中的所見所聞,歌頌「精準扶貧」政策和「決勝小康」的目標,展現在黨的領導下,人民在脫貧致富過程中展現的精神風貌和取得的輝煌成果。全劇包括序和尾聲共分為五部分,分別是:《我們的家園》《甜美的家園》《不舍的家園》《愛的家園》《奮鬥的家園》。
  • ...運城大型民族交響樂《關公頌》在國家大劇院演出
    大鼓槌落,戰馬的腳步急促而堅定;琵琶聲起,將軍的意志堅定而決絕;二胡拉響,戰場的局面震懾而豪邁……12月15日,作為「遊山西運城、讀華夏歷史」宣傳推介系列活動的重頭戲,由山西省運城市音樂家協會民族樂團和中國廣播民族樂團帶來的大型民族交響樂《關公頌》登上了國家大劇院的舞臺,用音樂將關公的故事娓娓道來。
  • 大型音樂舞臺劇《阿拉丁神燈》東莞首演
    《阿拉丁神燈》劇照東莞時間網訊 8月26日,「百老匯式」中英文版大型音樂舞臺劇《阿拉丁神燈》在東莞迎來首演。該劇由廣東小飛象藝術劇團精心打造,美國百老匯著名戲劇教育專家、兒童心理學家GormanJohnRuggiero執導,四位美籍專業戲劇演員傾力出演。富於童趣的劇情,令人驚豔的舞美,華麗別致的服裝,輕鬆歡快的音樂,引領著孩子們進入夢幻的童話世界,與「阿拉丁」一起踏上奇妙的探險之旅。音樂舞臺劇《阿拉丁神燈》根據經典巨著《一千零一夜》改編而來,講述了平凡少年阿拉丁的歷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