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鯪魚:一條多刺的鯪魚,他們竟能有數十種吃法

2020-12-23 美食達人分享課堂

習俗

要過年了,你若問廣府人在備年貨的時候有什麼魚是必定要買的,那一定是鯪魚。除了魚與餘音通之外,鯪與靈的音通,也是講究意頭的廣府人所在意的。不僅要有餘,還要願望靈驗,該有的都有了。至於味道,那是後面的事情,在過年這當口上,沒什麼能比討上個好彩頭重要的。

迮年是與鯪魚關聯最密切的一個習俗。迮,音zé,粵語裡音同「責,zaak3」,有重量下壓的意思。每到除夕當日,家家戶戶都會買回兩條鯪魚,先以薄鹽擦過,煎至兩面金黃,然後連同一對年桔盛、一個紅包置於碟上,再放入米缸裡。兩條鯪魚寓意好事成雙,而完整無缺的魚身代表好頭好尾,放入米缸自然是年年有餘的意思了。不難理解在農業社會裡,米缸子的殷實所具有的意義,那除了滿盈之外,還要好好壓緊,不要被妖怪之物偷走,所以要迮。

不管是富戶還是窮人,都不會避諱去衝撞傳統,否則來年有何閃失,自是大家不願碰上的事情。不管多難,都會從這俗例,所以,即便是在困難的年代裡,沒有鮮活的鯪魚時,政府也會用冰鮮魚補足供應,大家將一年裡有限的魚票毫不吝惜地拿出來購買,以求來年之福。

按習慣,年初一是齋戒日,要到年初二才能開年吃肉。除了雞鴨豬肉之外,迮年的鯪魚當然也不會浪費。借著深冬的低溫以及鹽度的保鮮,還未變質的鯪魚最通常會被用於煲湯,一種到年初二就變得非常普遍的老火湯:鯪魚粉葛煲赤小豆。

鯪魚乾

粉葛即是常說的葛根,有生津解渴之效,而赤小豆則有清熱利水之功,加上鯪魚本身味甘性平、富有營養的特點,從食療角度說,正好能補正調理年前疲累溼熱的身體。因此就成了人人遵循的習慣,若說開年飯少了這道湯水,真有點說不出的奇怪感。

起塘

與傳統的說法稍有不一的地方,是「珠三角」民間將鯪魚作為四大家魚之一而混養,取代了青魚的位置,青魚則作為少數品種歸入到草魚的類別裡,都被稱作「鯇魚」,而青魚就被叫作「黑鯇」,價值會稍高些。儘管是魚塘中的底層魚類,但鯪魚對天氣的要求相對較高,寒冷是它的天敵,連續幾天氣溫低於10攝氏度的寒潮,就會把一年的工夫瞬間毀滅,因此漁農們都會在每年冬天寒潮來臨前把魚塘清空,俗稱「起塘」。這時的市場供應自然最為充足,也使鯪魚順理成章地登上主角之位。

豉汁蒸鯪魚鼻和魚腩骨

從溫度上看,珠江三角洲一帶都不會有多冷,但來過的北方人都說這裡能冷死人。來自西伯利亞的寒潮間歇性地吹襲南粵大地的時候,那捲著潮氣的北風,不帶取暖的屋內,讓人感覺冷得無處躲藏。就是在這樣的天氣裡,漁農必須要冒著寒冷,把最後的漁獲收取,以免一年的勞作隨低溫流失。

四大家魚都普遍存在不耐寒的特性,在改革開放前的歲月裡,並沒有足夠的生產資料去做保溫的事,如果入冬前不把魚都撈捕出來,一年的收穫就只能是浮在水面凍死的魚了。那時的魚都是各個生產隊自己的財產,漁獲要按不同條件分配給隊裡的社員,大家都指望著一年到頭的勞動能換取一些實物,多餘的才由統購統銷的水產部門收購走,所以沒人會接受這個現實。儘管當時的物質還不豐富,但廣府人還是追求著魚類在宰殺時要有蹦跳的生猛,而死魚就只能是冰鮮的海魚。

起塘前,要先架起抽水機,將池塘裡大半的水抽走排出,這樣才能讓農民下塘作業而不至沒頂。每當看到池塘邊上有抽水機的時候,大家就知道時間快到了,這消息也會很快地傳遍村子,成為飯後討論的話題。猜測一下能出多少斤魚,做諸葛狀指點一下這眼池塘養得怎樣,都是喜聞樂見的場景。

腊味蒸鯪魚乾

到了起塘當天,不管天有多冷,挑選出來的精壯社員便在幾位經驗豐富的年長者帶領下,穿上類似工人褲但連靴子都是一體的「水衣」下塘,將漁網從一側先拉開整理好,再由其他男人在岸上分兩端緩緩向另一頭拖動,慢慢合攏。隨著水中人員的呼號,漁網一點點收緊。當看到漁網上的浮標所圍成的圈子越來越小時,緊張而興奮的氣氛便飄蕩起來。

每到各個生產隊要起塘刮魚的時候,不管是社員還是其他的村民都會聞風而來,大家都期待著漁網收攏,魚兒在掙扎跳躍的歡樂情景。豐收的感覺能在一個並不富裕的時期,給人以快樂感,特別是拉著大人衣服尾巴去圍觀的小孩,總是興奮地圍著裝滿已經分揀好各種魚類的木桶,每當有魚兒蹦出來時,都會好奇地伸手去觸摸一下,甚至想去抓起來,但魚兒的掙扎跳動又能把小孩嚇得帶著尖叫跳開,場面是相當的歡樂。

圍捕在網中的各種魚類,在最後的蹦跳中,被熟練的漁工快速地抓出,分門別類地扔進旁邊浮在水面的木桶裡,再送到岸上,灌上水,成為小孩圍觀的對象,成為各位社員眼中的希望。

圍網再次重複,以保證最大限度地把漁獲收成,然後抽水機會再次開動,直到塘底見天。穿著水衣的男子再次下塘,搜尋最後的漏網之魚。這時,起塘算是結束了,但熱鬧才剛剛開始。聞風而來的小孩們等待著這一刻,紛紛跳進深可沒腿的泥漿裡,開心地找尋一些大人遺棄的小魚,運氣好時可能會抓到一兩條塘鯴或是黃鱔,那肯定要大聲地叫喚著讓別人知道,以換來羨慕的目光。

當所有人都退去後,被抽乾的池塘都會在北風和陽光的作用下靜靜乾涸,迎來最後的工作。農民將半乾的塘底淤泥一塊一塊鏟起,堆放在池塘邊真正曬乾,這些積聚了一年魚兒排洩的泥土,將是菜地裡最好的營養土。來年,在撒過石灰粉的池塘裡灌上水,放進魚苗,一年的勞作又開始一個往復。

在收穫的魚兒裡面,自然少不了鯪魚,而且是一年中最肥美的時候。

種類

在廣府菜的起源地——順德,鯪魚被特意加上了個「土」字,到底是為了與外來鯪魚品種做區分還是別的原因,說法紛紜,但順德人對這種「土鯪魚」的情有獨鍾是顯而易見的,而外來的「麥鯪」或是「泰鯪」,則被視為下價之物。他們能從批發市場上混雜的漁獲中一眼看出哪些是「土鯪魚」來,並且反覆強調眾多的鯪魚菜式必須要用「土鯪魚」的肉才能把精彩演繹出來。

麥鯪和泰鯪是後來引進的品種,並非原產,雖然因為生長速度高而讓產量提升,但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而遭遺棄。「從肉質上說,土鯪更緊緻嫩滑,鮮味更明顯,而麥鯪和泰鯪就顯得粗糙鬆散,而且水分含量比土鯪高,製成魚滑時,不容易起膠。」入廚數十年的老一輩順德名廚「華叔」如是說。

關於如何分辨出是否土鯪魚,有經驗的買手會先從鱗片的顏色入手,土鯪魚的色澤會特別的閃亮,除背部發青外通體呈銀白色,體型修長,在胸鰭上方靠腮位處,有數片帶有藍色光澤的魚鱗,更易辨認的是魚尾尖長而尾叉深。

麥鯪原名麥瑞加拉鯪,又名墨鯪、加拉鯪,從印度引進。背部鱗片帶有青色,體型神似草魚,腹部各鰭都帶有赤紅色。泰鯪原名露斯塔野鯪,又名泰國鯪,從泰國引進。鱗片多帶有暗紅色月牙斑紋,體型偏粗圓。麥鯪和泰鯪的魚眼都呈紅色,魚尾都不及土鯪的長和叉深。

分清品種後,我們在菜場上選購時,就不會錯誤地買到肉質較差的品種了。

烹飪

順德是廣東重要的淡水魚養殖地區,歷史悠久,不少人從教科書裡就知道的「桑基魚塘」起源於此。塘基種桑、桑葉養蠶、蠶沙(蠶糞)養魚、魚泥育桑,形成一個天然的小生態系統,達到半自給的狀態。隨著生絲需求的急劇增長,大量的土地被改造成此類魚塘,從而使淡水養殖活動蓬勃起來。

鯪魚作為混養家魚中的一種,以其肉質白嫩細滑、味道鮮美且自身的「泥土味」少而勝於其他品種得到青睞,更因為魚肉在剁細成魚滑後黏性極佳,可以作為主料或配料製作成不同的菜式,同時又具有彈牙爽滑的特點,成為順德這個美食之鄉的重要食材組成。

魚滑,就是將魚肉去除粗骨後,用刀切成薄片後再細細剁成泥。鯪魚在打鱗、除腮後,用刀平著從尾部沿脊骨將魚肉起出,熟手者在刀刃到達魚腹粗骨部位時,會輕輕抽出,僅餘刀尖在背肉上划過,直至頭部,然後直刀切斷與腮位之間的相連,接著用食指在腹骨上巧力一摳,再握著魚肉往外拉動,一側的魚肉便被取下。另一面再次重複後,由腹部相連的整塊鯪魚肉就算合格取出了。高手的分野在於取肉後的骨架,僅會在脊骨的魚刺間留有薄薄的一層肉,其他部位是清脆伶俐的乾淨。

魚面製作

剁好的魚滑或刮好的魚青,都會經過摔打至上膠才成,這過程裡一定要加上不同比例的鹽才會起膠,中間還要加入不同分量的清水。有經驗的師傅會根據天氣的變化、製作菜式的不同而調節水分的比例,從而製造出不同的口感。或是鬆脆,或是緊實,但一定會保持著彈性和爽度。例如用於煎魚餅則加水偏少,咬口實在、嚼而有勁;而用來做魚青丸時,卻是脆彈鬆軟、嬌柔可人。

魚面

同是一塊魚肉,如果用刀剁成泥,稱為魚滑,而用刀刮取魚肉,則為魚青。魚青比起魚滑最重要的分別是沒有被剁碎的細刺,因其是以鋒利的刀具,由魚尾位置向頭部方向刮出糜狀的魚肉,而小刺依然粘連在魚皮上。雖然費的工夫更多,也講求技巧,但取出的魚肉細膩無骨,可以做出更講究的菜式。

勝瓜鯪魚球湯

在順德匯盈物業管理的食堂裡,我們找到了60多歲的老一輩名廚「華叔」,以一席全鯪魚宴展示了順德人的烹魚功力。在順德之外的人看來,一席鯪魚宴堪稱矜貴,雖然桌上的菜式可能在不同的地方分別都有吃到過,但經同一大廚之手而展現在同一張餐桌上,那就未必是容易碰到的事。「其實在順德也很少見,大家都覺得鯪魚太家常了,並不會特別去做一桌,這幾道客人甲說會做、那幾道客人乙說會做,所以很難賣出好價錢。」樸素而帶著自謙的語氣,華叔說出了這一番話。或許是這個全民皆廚的地方,大家已經習慣了把一條鯪魚做好而忽略了它的真實價值,但桌上的種種美味依然難以掩蓋當中的精彩。

釀鯪魚,在廣州或是順德老一輩的家庭主婦手裡,都是一道常見的菜式。將原條的鯪魚由腹部剖開取出魚腸後,從接近排洩孔處輕輕挑起魚皮,用食指划動著將皮和肉分離開,然後沿著這個開口用拇指肚逐步牽起撕開,直到全部分離,最後切斷與主骨的相連後,就將肉身完整取出,而皮卻是完好無損的。傳統上會將魚肉起出後做成魚滑,再釀回魚皮內,看似一條完整的鯪魚,但已經吃之無骨。廣州和順德的分別在於前者會在魚滑裡加入臘肉臘腸丁、蝦米碎還有炒香的碎花生以及小蔥和香菜末,味道複雜濃鬱;而順德則習慣加少許蔥花調味,更偏向原味原鮮。

魚包

華叔的金牌菜式卻另闢一法,釀入魚皮內的不是魚肉,而是糯米飯。先將糯米和粘粉按八二之比混合蒸熟,拌入炒香的臘肉丁和蔥花後塞回魚皮內,下鍋煎香定型,然後再入熱油裡炸至表皮鬆脆,最後淋上琉璃芡上桌。入口皮脆帶有魚香,而米飯煙韌爽口,輕輕透出臘肉香與魚香混合出的獨特味道,不油不膩。

魚皮角也是順德特產之一。將刮出的魚青加入不同比例的澄面、薯粉和麵粉後揉成團,再碾壓成薄薄的一層,如同包餛飩一樣將魚肉做的餡包好,放在水裡煮熟,最後加上魚湯即成。用魚肉做的皮可說是久煮不爛,韌力十足,魚肉的甜鮮從入口時就能感受得到。

順德人蒸鯪魚同樣講究極多,一條好的清蒸鯪魚僅僅掌握好火候是不夠的,要做到濃淡結合的鮮美,就要在魚的旁邊放上一副魚腸,在蒸製過程中受熱融化的魚脂,才是帶出味道的點睛之筆。少了這副魚腸,師傅就知道你的功力去到何種級別了。更講究的老饕,將「蒸」這功夫推到極致:只選用起出魚肉後留下的脊骨,剁去魚頭和魚尾,再清走腩骨,輕輕過水清洗即撈起瀝乾,用些許生油拌勻。碟子需要預先蒸熱才能將魚骨鋪上,入爐大火蒸上一分半鐘,出鍋,撒上些許的鹽和蔥花即可。那丁點兒的魚肉也在極佳的火候控制下顯得滑嫩鮮美,連同骨髓滲出的油脂一起,是別處部位沒有的味道。講究處在於碟子要先加熱,以免上方的魚肉熟了而下方還是生冷的,工夫多而肉食少,也只有老食客才有這份心思去做了。

煎釀尖椒魚餅釀藕餅

豆腐,可能大家都能想像到入口的感覺,但用魚肉做成豆腐般,所要求的手藝就要高上很多。將起出的魚肉從尾部往上刮刀,只取前三到四刀最乾淨的部分,然後按一斤魚青配一斤蛋的比例,逐點兒加入到魚青中,用手掌緩緩攪勻,半點兒急不得。當雞蛋與魚青充分混合後,才根據魚肉的黏度加入適當比例的清水,最後做成理想的魚漿。當一顆顆滾圓的丸子從手掌虎口間擠出下鍋炸時,會快速地膨脹成一個球體,師傅就會用油籬輕輕搓動讓其均勻受熱,直到金黃色時,一顆如吹彈可破的魚腐就做成了。經過高溫的蛋香和魚鮮,讓味道變得濃厚,外層變得更有咬口而內裡一如豆腐般絲滑,濃縮的鮮味叫人一試再試。

南崗,廣州東郊的一個小村落,借著靠近珠江入海口的寬闊處,早在開放之初就成為廣州人另一覓食河鮮的去處。這裡對魚類的烹飪同樣有著自己的獨門秘技,製作魚面就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傳統手藝。與其他地方將打好的魚漿擠出成面的不同之處,是這裡完全是通過揉制上筋後碾成薄片,再用刀劃切而成,形狀有如韭葉寬面一般。

魚滑製作

隱居於番禺某處園藝場裡的戴維滿師傅,熟人都稱其為「肥佬」,8歲起就跟隨家人學做魚面,累積了數十年的經驗,使他在夏天鯪魚肉水分偏多、難於起膠的季節裡也一樣能做出美味的魚面。「用手摸一下今天的魚肉,就知道它的溼度有多少,做魚時要加的水分是多少,夏天時還要通過石壓等方式將多餘水分擠出。」平時不善辭令的「肥佬」此時顯得格外自信。

同樣是用刀將魚肉刮出,同樣是只取前幾刀的魚青匯集在一起,但通過不斷揉搓,直至多餘的水分釋出後起筋,似是一團醒好的麵團,過程裡完全沒有加入其他的澱粉,那淡淡的脂紅色就如訴說著自己的嬌嫩,惹得人心生憐愛。擀麵人一邊將魚肉碾開,一邊用裝在棉袋裡的澱粉輕輕扑打以免粘連,直到成為一大張可透光見影的薄片,才用刀裁劃成面。

魚面在滾動的魚湯裡輕輕撩動幾下就已經熟了,爽滑得完全超乎想像。淡淡的魚肉鮮甜味在咀嚼時緩緩釋出,搭上薑蓉蘸料的辛香和微辣,一碗完美的魚面就在眼前!雖然廣府人的竹升面名聲在外,但對比起這魚肉做的麵條,從爽度、從鮮度、從香度盡皆完敗。

另一絕技也不得不說,那就是魚蛋。南崗的魚蛋也用魚青製作,加入少鹽用於上膠,餘下的就是靠經驗往裡加入清水調節,這直接影響到最後的脆度。一顆顆脂紅的魚蛋擠出後泡在水裡,同樣地誘人。用將開的熱水將其浸熟,色澤變得雪白雪白,當牙齒輕輕咬下時,鬆軟得如毫無阻力之感,但魚肉卻會隨即彈起與牙齦相觸,帶著熱力的滑感,如同剛熟的蛋白一般。

在「珠三角」普遍養殖的鯪魚,不是什麼昂貴的東西,並不需要每樣都那般精巧地製作才能體現它的味道,民間有很多隨意的做法也相當有特色。

中山小欖的鯪魚球,只是將打好的魚滑擠圓後入油鍋炸熟,淡黃色的表層下是仍帶著汁的魚肉,特別之處是要蘸上一種用生的淡水蜆肉加鹽、酒、薑絲和陳皮醃製而成的「蜆芥醬」,濃烈的鹹度將魚鮮和蜆鮮託到高峰,酒和陳皮的香味除去了多餘的腥味,可說是鯪魚製作中用味最極致的手法了。

而均安小鎮上,有一種叫「魚渣」的做法又顯出另一種心思。將鯪魚肉輕輕刮上兩刀取出部分肉蓉,再將餘下的部分切成薄片,加入香菇絲和臘肉絲後,利用魚蓉的黏度使之成團,再攪拌起膠。入口爽滑而帶著點粗獷感,儘管少了些精細,但同樣有自己的精彩。

由於以前的儲存條件所限,沒吃完的漁獲就要通過醃製風乾的方式保存,稱之為「臘」。臘鯪魚也是同樣的道理。但好的臘鯪魚,要選用儘量大條的本地鯪魚,現在更會選用保暖越冬、大至兩斤以上的。經清理後以豉油、糖和白酒醃透,趁著冬天的北風曬至發乾,但又要以魚肉還保持有彈性的溼度為好,否則食用時就會發柴失鮮。將肥臘肉切片鋪在面上入爐蒸透,使油脂滲入魚肉,那香氣是冬天裡所獨有的。

在雅俗之間,鯪魚已經深入到生活在「珠三角」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的骨子裡,成為不可或缺的食材,也寄寓了厚重的願望。

好了,今天的分享到這裡就結束了,希望大家喜歡。

相關焦點

  • 順德人教你吃鯪魚,鯪魚的n種吃法,一種比一種新奇
    因為阿東之前聽我說過,想吃一次順德人的正宗傳統年夜飯,於是阿東分頭找了兩個美食家的朋友,請他們買菜,下廚。結果我們不是過年,卻吃到了比真正的過年還要豐盛的大席。阿東的朋友曾在名店順峰山莊當大廚,做得了鮑參魚翅,也拿得下家常便飯。飯桌上邊吃邊聊,我這個外來客迅速進入角色,對順德菜算是有了相對完整的感受:在最好的季節、吃最真的食材、用最簡單的方法,這就是順德人的飲食寶典。
  • 豆豉鯪魚油麥菜的做法 常見的幾種豆豉鯪魚罐頭的吃法
    豆豉鯪魚罐頭的吃法:豆豉鯪魚罐頭的吃法很多,可以直接吃,一邊看電視一邊作為零食吃真的特別美味,還可以拌飯吃,如果你覺得沒有胃口就放入一下豆豉鯪魚罐頭,除此之外還可以炒菜吃,不僅營養,而且令味道也變得更有檔次了,比如豆豉鯪魚油麥菜,豆豉鯪魚炒苦瓜,或者炒雞蛋都非常美味。這一個豆豉鯪魚罐頭的吃法最受大眾推崇,現在我們就介紹一下豆豉鯪魚油麥菜的做法給大家吧。
  • 一條鯪魚,廣東僑鄉臺山人冬日吃出「百味」
    蠔油炒鯪魚丸 李曉春 攝中新網江門12月21日電 題:一條鯪魚,廣東僑鄉臺山人冬日吃出「百味」作者 李曉春 郭軍「靚姐早晨!今日有大鯪魚和小鯪魚。您是想買新鮮鯪魚起肉,還是僅買起好的鯪魚肉?那邊還有剁好的鯪魚滑、煮好的鯪魚丸、煎好的鯪魚餅。」12月21日,在僑鄉廣東臺山臺城富城市場一水產檔的老闆娘在早市中招呼顧客時介紹說。冬至前後,在當地的菜市場中,鯪魚成為僅次於當季肥美生蠔的俏銷食材,經當地人的精心搭配和處理,烹出的鯪魚味道繁多、鮮甜可口,可謂「一條鯪魚可吃出百味」。
  • 關於土鯪魚的介紹
    到底全國各地的魚類都有什麼區別?很多類似的魚類又該如何區分?最主要的是怎麼去釣獲這些魚?針對這些問題,所以我總結自己多年垂釣經驗結合廣大釣友的交流信息,將這些問題的相關知識陸續發表,希望能給廣大釣友提供一些幫助。我們今天的主角是土鯪魚,聽這個名字可能很釣友都一頭霧水,鯪魚就鯪魚還分什麼土不土的到底是什麼鬼?
  • 順德的這一口均安魚餅,哪怕為了吃都值得特地跑一趟!
    我們吃的魚多偏向於小魚,肉少小刺多,所以那時的他會將這樣的小魚剃去多的骨刺,剁的細碎,然後裹上麵粉和雞蛋在油鍋裡炸,直到遍體金黃,才會取出放在我們身前吃。雖然有時會嚼到些許小刺但口感脆脆的反而令我們頗為歡喜。直到很久以後,我才明白過來,那便是魚餅。而後的時間裡,我也走過不少地方,魚餅也吃過不少,不過感覺味道比較純的大概要數順德的均安魚餅吧。
  • 粵菜 茶點 芋絲鯪魚球
    芋絲鯪魚球是廣東順德著名的佳餚,可作為茶點又可作為菜餚上桌。口感外脆內嫩,爽口彈牙,啖啖魚肉中夾雜著淡淡的陳皮香味,味道非常鮮美,食用時再蘸上廣東特色的喼汁或者蕃茄醬拌食,味道更別致和可口。,加入鹽、白胡椒粉和30ml清水,用筷子沿一個方向攪拌至起膠4、加入陳皮、香菇和香菜,用筷子沿一個方向攪拌均勻成為鯪魚滑5、香芋去皮刨絲6、加入澱粉和80ml清水拌勻7、用手蘸少許清水,把鯪魚滑搓成約2.5cm大小的球體
  • 鯪魚六種好吃的家常做法,下酒下飯都很好
    大家好,今天分享幾種鯪魚的做法,鯪魚罐頭我們一般都吃過,我也很喜歡吃鯪魚罐頭,許多人不知道鯪魚主要產自廣東、福建兩省水域中,在廣東,鯪魚是很多家庭餐桌上的美味佳餚,鯪魚富含大量蛋白質、維生素A、鈣、鎂、硒等營養元素,肉質細嫩、味道鮮。從中醫角度看,鯪魚味甘、性平、無毒,有益氣血、治療脾胃虛弱通小便的功效。看來鯪魚真不錯,好吃又不貴。
  • 蘆筍炒三文魚和豆豉鯪魚炒苦瓜,做法簡單,營養美味,非常的下飯
    製作這道菜的關鍵就是醃製火候,速度都是非常的關鍵的,要保證三文魚完全的有湯汁蘆筍熟了而飽滿,就算是成功了。飲食小建議:蘆筍是一種比較獨特的食材,很多人喜歡把龍族做成一道美味的菜餚來之,確實別有一番風味,蘆筍不僅口感比較的脆弱,而且富含營養也是比較的全面,很多人都適合吃,但是對於一些痛風的病人是不易多吃濃縮的,這主要是因為蘆筍中含有少量的嘌呤,脾胃虛寒的人最好是不要食用蘆筍,糖尿病人也不要食用蘆筍,因為蘆筍屬於涼性的食物,如果是屬於過敏體質,食用蘆筍後會有過敏反應,
  • 過年吃撐後就該試試清蒸鯪魚和年糕泡飯
    清蒸一條鯪魚乾,應該足夠了。順德鯪魚乾其實算不上鹹魚幹,因為在製作中,用鹽並不多,所以本身不是那麼鹹,而且在風乾時,表面又加刷了一層豆豉醬汁,所以味道還略有些鮮甜。為了不過分脫味,我只花了三十分鐘,浸在水中,稍微去除一些浮鹽,主要也是為了回一下軟。
  • 鯪魚這八種家常做法,不僅簡單好吃而且也非常有營養
    大家好,今天分享幾種鯪魚做法,鯪魚是市場上比較常見的一種魚類。它的營養價值很高。富含豐富的蛋白質和多種維生素。它的做法有很多種。可以做湯,魚丸,魚餅等味道鮮美。肉質嫩滑。它有補益氣血的作用,它是適合大多數人群食用的一種魚了。下面這幾種做法簡單美味,看看有沒有您喜歡的呢!
  • 兩斤的鯪魚能切2.0的子線,這種「急性子」的魚該如何垂釣?
    鯪魚肉質鮮美,營養豐富,可就是魚刺太多。每次釣回來的鯪魚都送人了,家裡沒人吃。後來想了一個辦法,按照煎鯽魚的方法改進一下做一回試試。做法,鍋中放油,8成熱時放入醃製好的魚,爐火不要太大,慢慢煎制,待兩面金黃即可出鍋。特點,香酥味美,沒有小刺。
  • 廣東名魚大賞,只有你想不到的吃法!
    家鄉煎釀鯪魚煎釀鯪魚是順德人家裡極常見的一道家常菜,這是一道具有法力的菜,看起來跟一條正常的煎鯪魚無異,但實際上煎釀鯪魚是截然不同的繁複菜餚鯪魚雖肉味鮮美,但骨刺極多,吃起來難免有些不便。聰明的鳳城廚師們便發明出了這道別具特色的煎釀鯪魚,將之其肉去骨,最終達成了大口吃魚而不必吐刺的偉大夢想。煎釀鯪魚的做法,是要將先將鯪魚肉剝出,去除魚骨,留下一個完整的皮囊。
  • 梅州釣法,餌料窩料誘釣鯪魚教學,它是野釣土鯪魚的最佳釣法
    野釣鯪魚,梅州釣法詳細教學,釣獲「水中戰鬥機」的土鯪魚,本人喜歡野釣土鯪魚,清明節前後時段是作釣土鯪魚的黃金時節,今天從釣位選擇、釣法、裝備、窩料、餌料等方面就如何作釣土鯪魚。因此今天拋磚引玉的教學作釣土鯪魚,如何輕車熟路的野釣操縱號稱「水中戰鬥機」的土鯪魚。
  • 豆豉鯪魚罐頭,依水而生,填滿的是那顆思鄉的心
    豆豉鯪魚罐頭,依水而生,填滿的是那顆思鄉的心 文|鼠二 在家憋了1個多月了,外賣、堂食基本都絕緣了,唯有「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了,工作忙起來,做飯就變成了「湊活」,完全體會不到樂趣。
  • 做釀菜釀鯪魚,魚肉剃出的小技巧,簡單易學
    說到鯪魚,大家都不陌生吧。鯪魚肉質鮮美,富含有許多營養物質,我們在家經常用鯪魚烹飪出各種各樣的美食。今天小編也是利用鯪魚來為大家介紹一道經典的順德菜,釀鯪魚。釀鯪魚是最極致的釀菜,這道菜非常考驗廚師的刀工。
  • 豆豉鯪魚油麥菜
    10克鯪魚罐頭 半份海鮮醬油。 5毫升做法步驟1、準備好蔥花。2、油麥菜依個人喜好切成五段和六段。3、熱鍋涼油,放入切好的蔥花炒香。4、放入豆豉鯪魚罐頭。用1/2即可。小火炒香。放如一上海鮮醬油,繼續炒香。一直小火。5、放入油麥菜,轉中大火繼續吵,吵熟。不用放鹽。豆豉鯪魚裡邊已經含鹽了,所以不用放鹽。6、炒熟之後裝盤兒就可以享用啦。
  • 豆豉鯪魚炒苦瓜的做法
    本文用到的食材有: 苦瓜 鯪魚 豆豉 銅(毫克)0.06 煙酸(毫克)0.4 維生素C(毫克)56 鐵(毫克)0.7鯪魚主要分布在珠江水系、海南島、臺灣、閩江、瀾滄江和元江。鯪魚以植物為主要食料,常以下頜的角質邊緣在水底石塊等上面刮取著生藻類,也包括硅藻、綠藻以及高等植物的碎屑和水底腐殖質。
  • 素鯪魚炒飯最正宗的做法
    本文用到的食材有:鯪魚香菇胡蘿蔔鯪魚清洗乾淨,擦乾,抹上一些鹽和料酒,再放到冰箱冷凍,這樣就可以長時間保存,並且還能醃製入味。如不冷凍,則需儘快食用。香菇的五大功效你絕對想不到這樣一個小小的食物的功效是很大的哦。小編來為你們一一介紹吧。
  • 中國豆豉鯪魚罐頭時隔10年重返美國市場
    據中新網9月25日消息,廣東茂名出入境檢驗檢疫局25日通報,近日,廣東海寶罐頭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兩批「魚家香」牌豆豉鯪魚罐頭經該局檢驗合格,先後在美國順利通關。這是中國豆豉鯪魚罐頭近十年後再度登陸美國,標誌著中國豆豉鯪魚罐頭出口美國取得歷史性突破,中國豆豉鯪魚罐頭再次回歸美國市場。 據了解,早在2005年受「孔雀石綠」事件影響,中國鯪魚罐頭出口曾陷入危機。
  • 豆豉鯪魚油麥菜的做法
    油麥是我最喜歡吃的蔬菜之一 無意中吃到一次就讓我記住了這個味道,回家做起來吧,簡單快手的美食分享給大家By 一一城主用料油麥菜 1把豆豉鯪魚罐頭1罐蒜頭 適量油 適量生抽 適量做法步驟1、食材備好,油麥我是洗淨用手掰斷的,喜歡這麼吃,有感覺,哈哈2、打開罐頭,看到小魚了麼3、把魚用筷子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