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家巴赫竟然這麼厲害

2020-12-15 百家號

巴赫(西歐,德國,18世紀,文化方面,天主教文化圈,今古西歐時期),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公元1685—1750年,德國巴洛克時期音樂家,西方近現代音樂的開啟者,管風琴演奏家、指揮家、作曲家。

1685年巴赫出生於德國中部圖林根州愛森納赫的音樂世家。父親是一名小提琴手,他祖父的兄弟也是極有天賦的作曲家。巴赫從小便受到家族的薰陶,有著極高的音樂天賦。巴赫小時候父母相繼去世,由其大哥對其進行撫養,大哥教給了巴赫許多知識,但不允許其翻閱音樂資料,巴赫利用夜間將其抄錄下來,從而極大損傷了其自己的視力。

1700年,巴赫離家出走,走上獨立生活道路,後被呂奈堡聖·米歇爾教堂附近唱詩班錄取,並進入神學校學習,在學校的圖書館閱讀了大量的音樂作品,吸取了眾多流派的藝術成就,開闊了音樂視野。1702年,巴赫在米歇爾教堂畢業。1708年,巴赫任魏瑪公爵威廉.恩斯特的宮廷管弦樂師,1714年升任樂長。至1717年巴赫一直在魏瑪宮廷服務,期間,他除了演奏樂曲,還創作了大量的管風琴作品,並開始創作協奏曲。1717年巴赫接受接受安哈特利奧波德親王到克滕任樂正職位,在克滕期間,巴赫創作了《平均律鋼琴曲集》第一卷、管弦樂曲《布蘭登堡協奏曲》等大量出色的世俗和宗教音樂。1724年巴赫因為克滕親王對音樂的逐漸淡漠而前往萊比錫,期間巴赫創作了《b小調彌撒》、《馬太受難曲》、《平均律鋼琴曲集》第二卷、《賦格的藝術》、《音樂的奉獻》等作品,巴赫的作曲水平達到爐火純青的水平。

1750年巴赫在萊比錫逝世。巴赫的作品以宗教音樂為主,他的作品結構嚴密,深刻雋永,有高度的邏輯性,並具有相當的哲理性。巴赫將音樂從以聲樂為主體發展到以器樂為主體,其後器樂大行於世,同時巴赫首先應用十二平均率音階,並顯現出強大的音樂魅力,從巴赫開始是歐洲古代音樂和近代音樂的分界,巴赫也被稱為近代音樂之父。巴赫被稱為近現代的音樂之父,巴赫把音樂的主流從聲樂發展為器樂,並使十二音階得到廣泛的實際運用。可以說巴赫是開啟近代音樂之人,從這個意義講,巴赫的影響應該說比貝多芬更大,但是貝多芬的音樂在世界更有聲譽度,貝多芬在世界音樂最主流和影響最為深遠的交響樂中有著更高的地位,其音樂流傳和影響也更為廣泛。

相關焦點

  • 音樂家巴赫之死以及他的作品
    「巴赫」這個名字一般是指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S.Bach),偉大的「西方音樂之父」。巴赫家族是一個人丁興旺的音樂家族,這個家族從十六世紀中葉就開始出現音樂家,一直延續到十九世紀末,三百多年中共出現了五十二位音樂家。
  • 紀念音樂家巴赫逝世270周年:他讓神聖人性,讓人性神聖
    在西方音樂史中,對所有後來者而言,巴赫始終佔據絕對優先和偉大的位置,人們習慣稱他為「音樂之父」。他是此前音樂的集成,也是此後音樂的奠基,儘管他的重要性在其逝世後並未及時獲得普遍認可,在孟德爾頌於19世紀「重新發現」巴赫前,莫扎特、貝多芬、蕭邦、舒曼、李斯特等音樂家依然全都喝著巴赫「平均律鋼琴曲集」的奶水長大。
  • 「音樂家故事·巴赫篇(Part B)」魏瑪時期與巴赫應戰
    1705年秋,巴赫利用一個月的假期,到呂貝克去聽德國著名音樂家狄特裡赫·布克斯特胡德的音樂會,因為被音樂深深吸引,他在不知不覺中過了四個月,當他回到阿恩斯塔特的時候,上司暴跳如雷,對巴赫進行正式審判。其實這只是一個早就對他產生不滿想懲罰他的藉口。年輕的巴赫在教堂彈奏管風琴時,往往充滿了青春的活力和創造性的激情。
  • 「視頻」馬友友與13國YMCG音樂家隔空合奏巴赫,用音樂聲援全球抗疫
    近日,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藝術總監馬友友與來自13個國家的YMCG(每屆音樂周都會組建的交響樂團)成員隔空合奏巴赫作品。發起人、青年音樂家林晶詩與陳穎蕾表示,「希望用音樂連結你我,連結世界每一個角落,為全球受疫情波及的人們帶來安慰。」
  • 巴赫之復調音樂:前無古人創奇蹟,後無來者留遺憾
    概述巴赫這個名字一般是指德國著名音樂家——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S.Bach)(1685-1750),被稱之為:「西方音樂之父」。另外有兩位巴赫,都是他的兒子,也都是著名音樂家。巴赫家族是一個人丁興旺的音樂家族,這個家族從十六世紀中葉就開始出現音樂家,一直延續到十九世紀末,三百多年中共出現了五十二位音樂家。巴赫的祖父就是一位音樂家,他的父親也是一位音樂家,他的哥哥約翰 克裡斯多夫 巴赫是一名出色的管風琴手,這使得巴赫自幼生活在良好的音樂環境中。
  • 巴赫在布蘭登堡
    「音樂基礎知識課堂」提供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基礎知識(視唱練耳、音樂常識)等考級課程精講視頻及音樂理論基礎、視唱練耳、和聲學、西方音樂史、曲式分析等課程精講視頻。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即可進入相關頁面,了解更多內容。
  • 巴赫等音樂家們所用的音律,最早是中國人用算盤算出來的
    然而中國古音的歷史與成就可不止「宮商角徵羽」這麼簡單,細算起來,就算是影響了整個西方古典音樂史的巴赫也曾深受中國傳統音律的啟發。● 《笑傲江湖》經典片段音律,是數學與藝術緊密結合的產物。貝多芬、莫扎特、巴赫……無數音樂偉人構成了一個龐大的西方古典音樂體系,那麼他們是如何解決這個難題的呢?● 巴赫肖像事實上,西方音樂世界因為前期發展較慢,直到管仲去世近150年後才遇到這個難題。由古希臘哲學家、數學家畢達哥拉斯提出的音律「五度相生法」與管仲的「三分損益法」有著驚人的相似度。
  • 為什麼巴赫、莫扎特和貝多芬更偉大?
    我們常常一提到古典音樂家,比較為人熟知的通常都是巴赫、莫扎特和貝多芬三位。的確,如果說要在人類歷史中選出三位最偉大的音樂家,我想不出意外的話,也是這三位。那麼,為什麼是這巴赫、莫扎特和貝多芬代表了古典音樂的三座高峰而不是我們同樣熟知的蕭邦、舒伯特、勃拉姆斯等等這些同樣為我們熟知且同樣偉大的音樂家?
  • 央視新聞中的巴赫你真的了解嗎?J·S·巴赫的生平簡介平簡介
    一、J·S·巴赫的生平簡介今天正步音樂為大家帶來歐洲音樂史上,德國音樂家J·S·巴赫出生在家族中曾經出現過52位音樂家的家族中,是德國非常有名的音樂世家,在德國巴赫這個姓氏幾乎可以成為音樂家的代名詞,巴赫被尊為「音樂之父」。
  • 盛原:欣賞巴赫的三十二條「軍規」
    這麼龐大的音樂作品並不多,對每一位演奏者來說都是一個挑戰。16、很多音樂家認為演奏巴赫的音樂應該是感情節制的。但是聽眾對這樣的演奏不愛聽,覺得是沒有生命力的。17、巴赫雖有理性的那一面,但他的音樂是充滿感悟、充滿生命力的。他的作品也可以稱為數學,但又不是單純的數學,其中充滿想像力和豐富的色彩。
  • 偉大的作曲家—巴赫
    巴赫被普遍認為是音樂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並被尊稱為「西方『現代音樂』之父」。 本集音樂: 加德納 英國巴洛克獨奏家合奏團 & 蒙特威爾第合唱團 萊比錫託瑪斯教堂合唱團 大鍵琴:庫普曼、蒂妮·瑪託特、雅克·路希耶、喬安娜·麥克格雷格 參與本集製作的音樂家
  • 「研究巴赫,你將在那裡找到一切!」|J.S.巴赫逝世270周年
    在作者看來,巴赫在作曲上奮鬥終生,是擁有「完美的習慣」的音樂家典範,同時他的個人脾氣也有著複雜性和矛盾之處。貫穿本書始終的,是對巴赫個性和創造力之間相互作用的探討,對完美和不完美如何在巴赫生命當中共存的追尋。《天堂城堡中的音樂:巴赫傳》分為十四個章節,「十四條輪輻,全部連接到同一個核心——作為人和音樂家的巴赫。」
  • 巴赫不是一個人,而是龐大的音樂家族
    (出名程度不及其他三位兄弟)約翰·克裡斯蒂安·巴赫(J.C.巴赫),"倫敦巴赫"。他是家族裡罕見的漂泊成員之一,在義大利他自稱「喬萬尼·巴赫」,在英國他又自稱「約翰·巴赫」,在小莫扎特訪問倫敦時,他曾是他的導師。
  • 「睡前巴赫」——用音樂寵愛孩子
    「睡前巴赫」項目即是其中之一。「睡前巴赫2017年1月17日下午,我和女兒邀請她的小夥伴蓁蓁第一次參加了「睡前巴赫」音樂會。音樂會由五位音樂家演奏作品,2位女士和3位男士;兩位主持人進行雙語主持。法語主持人是一位男士,兼演奏吉他。活動的創辦者是一位鋼琴家,也是活動的英語主持人,她總是那麼熱情洋溢。
  • 巴赫虐我千百遍……
    他和巴赫也沒啥關係,就是我此時此刻正在吃蘋果,順便提一下。對於我們許多人來說,三百年前是個砍兒啊!從小到大我們都無法擺脫巴赫,因為巴赫不僅作品數量多,而且他愛好特別廣泛,給各種樂器寫獨奏作品,總是有一兩支箭能射中你!
  • 德國鋼琴家眼中的巴赫、李白與杜甫
    德國鋼琴家斯泰潘•西蒙尼穿著一身黑色唐裝,出現在4月16日漢唐文化國際音樂年「探尋巴赫的哲思」鋼琴獨奏音樂會。半年前,他在上海買了這身衣服,「優雅也很舒服。」西蒙尼對中國文化的喜愛融入音樂,「心靈像個空杯,而藝術用來裝滿杯子。」
  • 為慶祝巴赫334歲生日,谷歌上線了AI音樂「巴赫塗鴉」
    提起巴赫,對西方音樂史稍作了解的人,均會知道。巴赫創作了1000多首音樂,他的20個孩子中,許多也成為了作曲家。巴赫創作的《馬太受難曲》、《b小調彌撒曲》、《平均律鋼琴曲集》等等經久不衰。谷歌結合AI技術,讓心中有著「巴赫夢」,或者夢想成為一名音樂家,但是天賦有所欠缺的人「圓夢」。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了解到,值得注意的是,這是谷歌有史以來第一次以人工智慧AI為主導的谷歌塗鴉,幫助普通人實現夢想。谷歌塗鴉「巴赫Doodle」可以生產出巴赫演奏管風琴,並讓用戶自己創作旋律。
  • 古典音樂大師——巴赫
    在家中,巴赫則跟隨著父親學習小提琴和大提琴的演奏技巧。然而巴赫的學習生涯並非就此一帆風順,母親在他9歲時不幸病故,翌年,父親也去世了,年幼的巴赫只好到哥哥約翰克裡斯託夫家中寄居,一面繼續就學,一面跟隨哥哥學習管風琴與大鍵琴的演奏技巧那時,巴赫還在教會合唱團中擔任童聲高音。
  • 「音樂之父」巴赫的一些趣事
    巴赫在樂史上雖然享有極其崇高的地位,但是離世之後他的音樂曾一度式微,幸得孟德爾頌等19世紀初萊比錫音樂家的大力宣傳弘揚,才能輝煌於今世。巴赫一生中結過兩次婚,第一任妻子是他的表妹瑪麗亞·巴巴拉,瑪麗亞為巴赫生了七個孩子,瑪麗亞因病去世後,巴赫再婚,第二任妻子安娜為巴赫生了十三個小孩, 巴赫的二十個孩子中,有十個不幸夭折,但有四個成為作曲家,他們分別是威廉·弗裡德曼·巴赫;卡爾·菲利浦·艾曼紐·巴赫 " 別號柏林巴赫或漢堡巴赫 ";約翰·克裡斯朵夫·腓得利希·巴赫 " 別號布克堡巴赫 " 以及約翰
  • 谷歌發布音樂 AI Doodle 慶祝巴赫生日,這裡是它背後的技術
    在按下一個按鈕之後,Doodle 會使用機器學習方法將旋律協調為到巴赫的籤名音樂風格(如果你碰巧在 Doodle 中發現一個非常特別的復活節彩蛋,那它可能是巴赫 80 年代的混合搖滾風格)。偉大的德國音樂家巴赫1685 年 3 月 21 日,巴赫出生在德國一個叫的 small German 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