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6 17: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廈門一阿嬤不慎跌入
離家不遠的一處魚塘後溺亡
三個兒子將四個被告起訴至廈門海滄法院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一起來看看吧~
四個被告分別為:
魚塘原承包人邱某、業主單位A公司、
施工單位B公司、廈門C街道
READING
魚塘原承包人邱某辯稱
案涉魚塘在案發前已被徵收並實際交地,自己不是本案適格當事人,原告起訴自己系主體資格錯誤。
READING
業主單位A公司辯稱
1、涉案魚塘尚未徵收到位,我司不是管理人。
2、涉案魚塘尚未破池填土,尚不宜局部圍擋施工。不論誰是管理人,管理人非管理不力,實屬管理不能。
READING
施工單位B公司辯稱
我方在案發之前並未實際施工或管理涉案魚塘。因此我方並非本案適格被告,不應承擔賠償責任。
READING
廈門C街道辯稱
1.街道不是本案適格被告,不是案涉魚塘的徵收人、管理人,不屬於法定安全保障義務人。
2.街道對三原告母親的死亡結果不存在過錯,不應承擔賠償責任。
四個被告都說自己
不是本案適格主體
不應對死者的死亡承擔賠償責任
那麼法院究竟會如何判呢?
法院認為
本案系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糾紛。公民的生命權受法律保護,在受到侵害時,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相應的侵權賠償責任。
本案爭議焦點:
本案承擔賠償責任的主體
現有證據顯示,邱某在阿嬤溺亡之前已將訟爭魚塘實際交付徵地單位,並未繼續經營該魚塘,故邱某對阿嬤的溺亡不存在過錯,無需承擔賠償責任。
公開資料顯示,包含本案訟爭魚塘在內的工程項目用地在阿嬤溺亡事故發生之前已徵收完畢,移交給B公司施工及管理。故A公司和C街道不存在過錯,無需承擔賠償責任。
原被告提供的多份證據顯示,施工單位B公司在阿嬤溺亡事故發生之前已接收訟爭魚塘的地塊,並已進行了工程施工,且其對事故地點未設置安全警示標誌。
綜上,本案事故中三原告的損失應由施工單位B公司承擔一定的賠償責任。
B公司應承擔的責任比例
B公司系訟爭魚塘在內的工程項目的承包人和管理人,未盡到管理人的安全注意義務,對本案事故的發生存在一定過錯,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阿嬤作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且長期居住在訟爭魚塘旁,應當對魚塘的危險性具有更高的認知和識別能力以及自行避險的能力,但卻自行進入該危險區域而失足落水溺亡,其自身存在主要過錯,應當承擔主要責任。
因此,結合本起事故發生的原因及過錯程度,本院認定死者應承擔本起事故80%的責任,被告施工單位B公司應承擔本起事故的20%責任。
法院判決
施工單位B公司賠償原告因本起事故造成的各項損失83797.6元。
法官說法
因農村池塘發生溺水事故而引發的糾紛時有發生,對池塘管理人安全保障義務及賠償責任的認定常存有爭議。此類案件須依據事故池塘的特點具體分析,合理認定實際管理人及其所應負的安全保障義務,依據「義務與責任對等」的原則合理裁判。
本案特殊之處在於案涉池塘正處徵用拆遷過程中,原池塘承包人、徵地單位、組織實施單位、工程代建單位、實際施工單位等主體眾多,各方對安全謹慎、監管義務不甚明晰,疏於對池塘的管理,未能盡到安全保障義務,最終由管理責任缺位的主體承擔相應賠償責任。
近年來,城鄉結合部徵地拆遷如火如荼,本案判決對提醒責任主體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避免類似事故發生具有借鑑意義。
——————
來源:海滄法院
廈門法院微信矩陣▼
分享
點收藏
點點讚
原標題:《廈門阿嬤在離家三百米處溺亡,到底誰該負責?》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