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潮」消費,韓國電商平臺呈「兩極分化」趨勢,奢侈品交易...

2020-12-20 雨果網

分享最具價值韓國跨境行業信息!發布Coupang平臺入駐、實操運營幹貨!

2020-04-13 18:31

據悉,受新冠疫情影響,韓國購物趨勢也在發生變化。實體店購物減少,網上購物增加。根據韓國在線奢侈品平臺Trenbe的數據顯示,與上年同期相比(以1月20日至3月10日為例),訂購商品的數量增長348%,MAU(月活躍用戶數)增長379%,交易額增長123%。

目前,在疫情導致韓國國內大型商場銷售額銳減的情況下,網上時尚雜物銷售已穩定在性價比較高的區間內,而奢侈品價格昂貴的趨勢正在迅速上升。尤其是隨著奢侈品牌數量的增加,需求增加,在線購物市場目前呈現「消費兩極分化」的趨勢。

與去年同期相比,韓國知名的奢侈品購物網站Trenbe的訂購產品數量增長348%,月活躍用戶數增長379%

Trenbe平臺分析了從1月20日開始到3月10日為止的數據,數據顯示訂購產品數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48%。直到3月19日,MAU增加379%,交易量增加123%。

過去奢侈品市場因為產品本身價格昂貴,很難進行網上或電視購物等非面對面的交易。但從幾年前開始,專門經營奢侈品的網上商店開始正式出現,通過海外價格比較、實際照片等向購買者提供實物確認的服務。再加上受疫情影響,讓對購買感到負擔的線下消費者將目光轉向了網上,相關市場迎來了新的增長期。

在線新訂戶數增長及春季時尚受歡迎

W Concept(韓國排名頭部的獨立設計師電商集合平臺)3月19日表示,2月份新用戶數和新應用下載量分別比上個月增加了63%和76%。這表明近期線下購物減少,時尚消費者正在向在線平臺轉移。

儘管外出人數減少,但網上春裝的銷售額還是有所增長。 在反映趨勢和季節性的同時,每年可穿的簡約基本款夾克或風衣單品仍引領著銷售。春季經典毛呢和環保皮革也很受歡迎,米色、灰色和象牙色等明亮且沉著的中性色調則更受歡迎。

護膚、家庭護理類別銷售額增長

美容購物趨勢的變化也引人注目。安瓶、精華等護膚產品顯示出強勁的銷售趨勢,美容儀等家庭護理產品的銷量也增加了100%。由於遠程辦公和戴口罩等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對家庭護理的興趣似乎有所增強。

尤其是手部腳部護理用品的銷售環比增長約200%,因為洗手的習慣逐漸生活化,購買護手霜的顧客正在增加。用於手部消毒的噴霧產品銷量比前一個月猛增約300%,在2月份的美容類別排名中還上升到了第5位。

綜合購物中心和電商平臺的奢侈品消費呈上升趨勢

即使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口紅等小型奢侈品的銷售量仍然呈上升趨勢,產生了「口紅效應」,導致普通購物中心和電商平臺上的奢侈品消費增加。

樂天電商平臺(Lotte.com)今年2月的奢侈化妝品銷售額同比增加了40%。在奢侈品牌中,屬於高價品牌的Christian Dior銷售額增長了136%。SSG.com還發現,在新冠疫情期間,名牌化妝品粉底液和唇膏的銷售額分別增長了87%和33%。

在韓國電商平臺Auction 2月份奢侈品銷售總額同比增長59%。尤其是是名牌鞋類大幅增加達到173%。 其次是名牌服裝和配飾的銷售額分別增長了117%和110%。

韓國電商平臺Coupang宣布進入時尚市場,引起人們關注

3月12日,Coupang親自策劃的自有時尚品牌「Base Alpha Essentials」宣布將於今年6月上市。該品牌計劃打造「韓國版優衣庫」或「韓國版GAP」,並計劃與服裝製造商協商成本,減少流通環節,以提高價格競爭力。

Coupang是韓國Top級電商網站,品類繁多。2018年為止該網站的註冊會員數超過了2500萬。2017年和2018年,Coupang APP被評為韓國受歡迎的購物APP。通過雨果網官方入駐渠道,成功率高達100%,點擊立即開店,開啟韓國電商掘金之路!

(來源:Coupang乾貨圈)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網立場!本文經原作者獨家授權供稿,轉載需經雨果網授權同意。

相關焦點

  • 億邦對話eBay大中華區CEO林奕彰:跨境電商呈兩極分化
    魔幻2020下跨境電商的兩級分化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零售電子商務銷售額預計將上漲至3.91萬億美元,上漲幅度約為23%。而據海關總署的數據,上半年出口跨境電商逆勢增長了28.7%,成為外貿增長的重要引擎。2020年受疫情影響,消費者從線下向線上轉移,用戶對線上購物的需求激增,特別是帶動了像老年群體等增量用戶的增加,跨境電商整體趨勢上揚。
  • 閒魚奢侈品電商版圖漸明 重塑二手奢侈品交易任重道遠
    日前,閒魚在品牌戰略升級時推出了「無憂購」、「會玩社區」、「新線下」在內的三大業務板塊,重點聚焦奢侈品、潮鞋等高端品類,同時通過會玩社區提升社區信任關係,並進一步拓展閒置交易在線下的布局。如今其再度聚焦奢侈品等領域,並輔以社區及線下店推動高端品類發展,使得其二手奢侈品電商版圖逐步清晰。在業內人士看來,閒魚近年來多措並舉提昇平臺的信任度,有助於其開拓高端品類、實現用戶圈層的突破;不過閒魚也是扛著「信任」的大旗衝進奢侈品領域,與其他平臺相比並無太大優勢,若想重塑二手奢侈品交易還是有些任重道遠。
  • 疫情下韓國新生調查:歸屬感缺失,缺乏鮮活友情,成績兩極分化
    與此同時,據韓國教育部教育統計服務中心的數據顯示,今年韓國小、初、高以及大學一年級新生的人數為194.7萬人,佔整體學生人數(830.2萬人)的23.5%,為了充分了解在新冠疫情下這批新生的學校生活狀態,《中央日報》於今年10月14日-11月5日期間,對227名小初高新生和121名大一新生實施了「新冠疫情下的新生學校生活狀態調查」。
  • 波士頓諮詢:2020年中國時尚和奢侈品行業或將雙速前行
    (文雪梅)在新冠疫情中,時尚與奢侈品行業遭遇極大衝擊。但基於中國奢侈品消費者信心恢復更為強勁,海外消費回流等因素,波士頓諮詢公司(BCG)預計2020年中國時尚和奢侈品行業或將雙速前行。BCG也指出,八大新趨勢正在重塑行業,新盈利模式的出現、行業趨於兩極分化、數位化轉型和洗牌加速等,都是企業面臨的緊迫挑戰。
  • 中檢奢侈品鑑定師培訓 疫情寒冬下 奢侈品電商是如何逆勢生長
    疫情寒冬下 奢侈品電商是如何逆勢生長還2020年是註定不平凡的一年,一場肆虐全國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讓大多數線下商業一夜之間歇業,國內奢侈品行業也無一倖免。受此影響,Burberry決定撤回對截至今年3月的2020財年業績增長預測,並表示疫情對銷售的打擊已經超過香港零售低迷的影響。美國奢侈品Coach母公司Tapestry集團在中國內地的大部分門店已暫時關閉,或將對集團下半財年造成約2億至2.5億美元的損失。
  • 品牌兩極分化加劇:贏家通吃,輸家苟活
    1這些行業兩極分化加劇疫情之下,品牌兩極分化的現象越來越嚴重。我們可以更多的從人們生活緊密相關的行業,來看看品牌生存的現狀。在零售電商領域,前三季度阿里巴巴、京東、拼多多都在保持高速增長,蘇寧易購、唯品會也在保持一定的增幅。而同期,我國社會零售消費總額在下滑。這意味著,電商平臺越來越多的侵蝕了垂直電商及線下零售的份額。這種品牌分化的現象,一般出現在一個行業即將迎來轉型升級階段。在行業早期,一個新的賽道出現,市場呈現百花齊放的景象。
  • 2021時尚市場展望:中國成為動力源,五大趨勢指引未來機會
    越來越多的數據顯示,疫情之後消費者的消費觀念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M 字型消費將成為未來的主導模式。兩極分化讓高端奢侈和平價優質成為消費熱點,而中端品牌則淪為一種可替代性的購物選項,而非報復性消費和緊縮性消費的首選。但需要指出的是,無論是高端還是平價,「質量」始終是消費者決定買單與否的唯一標準,這是一種消費升級,是消費意識進步的表現。
  • 兩極分化,階級種族對立,疫情下的美國社會是如此真實
    民意呈現嚴重的兩極分化,一邊是高喊自由民主要求復工復業的大部分中下層美國民眾,一邊則是要求繼續隔離希望制止疫情的中上層知識分子與資本家。貧富差距和社會階層對立呈現給了我們一個更加真實的美國。這也是在揭開繁華背後的美國。有人說這是川普對於疫情的初期太過輕視,甚至不屑一顧造成了其的進一步發展。
  • 線下實體店+直播賣貨 二手奢侈品迎來消費上行
    全球疫情的影響讓「消費降級」成為熱詞,但奢侈品行業寶格麗、LV、Chanel等一線品牌逆市漲價,漲幅和漲價頻率都超出了往年的正常調整水平,同時性價比更高、並可滿足社交需求的二手奢侈品行業也迎來消費上行的趨勢。
  • 輿論對馬雲的評價呈兩極分化這是認知差異化還是道德觀念的區別?
    輿論的影響力還是非常之大,現在輿論對於馬雲的評價成為兩極分化的狀態,其實這裡面就涉及一種認知差異化還有一種是道德觀念化的區別。從認知差異化來說,其實電商這樣的平臺不是不可以有,阿里巴巴能夠發展起來,不論是說馬雲如何吹牛,如果有技術,這些都是表面的問題,真正能夠促進阿里巴巴電商平臺的發展,最為主要和深度的原因還是在於用戶對其的幫助和認可。
  • 中國消費者「回流」 買爆國際大牌 奢侈品消費增長創新高
    因疫情影響以及出境遊受限,中國消費者今年買爆了國際大牌奢侈品。投行傑富瑞在最新的研究報告中指出,中國作為最先從疫情中恢復的市場,已成為全球奢侈品行業的中堅力量,自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在全球個人奢侈品消費中的份額激增,從2019年的38%猛增到80%。
  • 12家女裝上市公司2017半年報:11家營收上漲 淨利潤兩極分化
    其中,11家企業營收上漲,女裝行業一改低迷局面正在回暖,同時淨利潤呈兩極化趨勢,行業進一步分化。   11家營收上漲 4家「增收不增利」   行業回暖 淨利潤呈兩極化趨勢   在12家企業中,11家營收均實現增長,且幅度不小
  • 2020奢侈品電商亂局 | 多莫瑜意瀋陽奢侈品
    長期關注電商行業的人士必然已經敏感地意識到,線上奢侈品市場份額因疫情的關係,終於突破了20%,這是行業對線上市場的普遍預期,也是一個重要的裡程碑。Farfetch創始人兼CEO José Neves 2018年曾對微信公眾號LADYMAX表示,「目前行業有90%銷售在實體渠道,未來可能縮小至70%,這對線上零售平臺是很大的發展機會。」
  • 《貝恩奢侈品研究》:消費者代際更替,全球奢侈品市場的最新四個趨勢
    全球整體奢華市場(除個人奢侈品外,還包括奢侈體驗消費)也在以類似的速度萎縮,目前估計市場總價值約為1萬億歐元。貝恩這份報告從四個方面反映了全球奢侈品市場的最新趨勢: 1、不確定性依然籠罩整個行業 貝恩諮詢公司在5月份曾預測,今年奢侈品市場的全球降幅將處於20%至35%之間。
  • 瞄準奢侈品電商化 京東推全新電商平臺TOPLIFE
    在投資了Farfetch成為其最大股東之一,並且攜手國際頂級設計師參加紐約、倫敦等時裝周后,越來越「潮」的京東又在奢侈品上大做文章。其全資開發的全新奢侈品服務平臺TOPLIFE,已正式亮相各大應用商店,向用戶開放初版APP公開下載。
  • 如何在電商平臺上做營銷?
    在疫情的影響下,線下消費活動受阻,線上電商渠道顯得更加重要,不僅是食品、美妝、快消等日常品類,就連奢侈品、房產、汽車等高額商品,也開始重視電商鏈路的搭建與探索。相信在後疫情時代中,線上電商會成為企業(尤其是傳統企業)必須補足的一塊短板。然而今天的現狀卻是,大多數企業知道電商的重要性,卻不知從何入手進行電商營銷。
  • 包大師打造首家奢侈品產業直播基地,疫情下奢侈品逐漸數位化
    疫情持續蔓延,寒流逐漸席捲全球消費市場,奢侈品首當其衝。為遏制病毒傳播,各大奢侈品牌紛紛關閉疫情所在地的門店,取消、推遲部分活動和停止工廠生產。近日,國內奢侈品服務平臺包大師宣布,坐落於上海外高橋的奢侈品展示交易空間將聯合京東,成為首家奢侈品產業直播基地。
  • 疫情下的二手交易平臺競爭激烈:新轉轉悄悄走紅
    據媒體報導稱,此次疫情影響,消費電子領域受到衝擊,同比去年國產手機出口量下降15%左右。不過在消費電子領域另外一個分類卻悄然走紅,就是手機二手交易平臺。2020年的疫情加速了消費的線上化趨勢;另一方面,人們開始提升理性消費的意識,更加關注二手交易市場。 二手存量市場現狀 二手交易市場規模如今已達到萬億級別,但是與傳統電商相比,因為二手商品存在3個大問題:服務難以標準化、商品質量難以保證、以及交易信息難以透明化。
  • 教培機構迎來補課潮!但隨著兩極分化,小微機構的生存將會更艱難
    張校長此前一直做線下培訓,受疫情所迫才開始做線上授課。但因為剛嘗試探索,沒辦法跟資本雄厚、營銷能力強的在線大機構競爭,所以線上基本沒有招到學生。整個疫情期間張校長都處於焦慮狀態,盼望著線下複課。「5月19日,上海政府剛宣布培訓機構可以申請線下複課,我就給大家開了暑期招生的會議,準備打一場招生硬戰。」
  • 消費的「月之暗面」:二手電商交易的市場與心理研究
    長期看,通過二手交易平臺對市場的不斷滲透,二手商品也將成為用戶消費決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本文中我們嘗試從用戶心理視角出發,分析為何二手平臺正在行業中創造價值,並不斷被用戶認可。二手經濟崛起背後的心理要素消費趨勢的大變遷,炫耀性的虛榮消費、過度消費,逐漸轉化為自我為中心的個性消費、精準消費和克制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