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人壽命長短的不是吃和運動,而是…

2021-02-12 環球文摘精選
























環球文摘精選(duzhe1980)——不同的格局,有趣的故事,千萬人關注的微信大號,點擊標題下藍字「環球文摘」關注。陪你一起,遇見更好的自己!

作者:渡蘭君.  來源:渡蘭(ID: dulantea)

常言道: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人無長壽之意識,必無健康之身體。長壽,一直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也是人們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標。其實,最好的「長壽秘訣」就在我們身邊,而且都是免費的!以下的生活習慣,如果你做到了6條以上,說明你比想像中更長壽噢!良好的睡眠就成了恢復體力、舒緩全身疲勞的重要保障,並使各器官功能得到休整,增強免疫力。睡眠不足的人,無論男女,容易造成身體氣血雙虧,每天照鏡子時會覺得臉色灰土一片。再好的營養品,再高超的養生技巧,也補救不了睡眠不足帶來的傷害。

人到了一定年紀,發福是很正常的事情,但肚子上過於多肉,背後可能隱藏著不少健康問題!眾所周知,肥胖是一系列代謝性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比如使心腦血管風險增加。此外,雖然大肚子和大腦看起來並不相干,但一項研究稱,大肚子型肥胖容易導致大腦萎縮,影響人的智力和認知水平。有句俗語講:能吃是福。但吃得太多,反而傷害身體,多給腸胃減減壓,身體會更加健康。崔永元採訪語言學家周有光先生,向這位老人問起長壽的秘訣。人,活的是心情。開心是一天,不開心也是一天,少一些胡思亂想,才能多一些簡單美好。久坐的壞處就是會讓血液停留在下肢、流動也減緩,導致心肺功能減退、腦供血也不足。一項研究發現:如果每天多坐三小時,就會縮短壽命兩年。多動,是有好處的。如果你每天都想出去走走,說明你的心態和行動都是健康的。拉拉筋、扭扭腰,或者深蹲、靠牆站立、高抬腿、伏地挺身等都是比較簡便易行的運動,還可以練一兩組瑜伽或太極,時間不必太長,幾分鐘就能讓身體充分放鬆。關於飲食,有句俗語說得好:「皇帝的早餐,大臣的中餐,叫花子的晚餐。」有很多健康專家也是這樣倡導:「早餐吃好、午飯吃飽、晚飯吃少。」但現實中很多人卻恰恰是"早飯不吃,午飯湊合,晚飯撐個飽"。每天都要吃早餐,午飯要按時吃,儘量做到不挑食、多吃蔬菜,都是恰當的飲食習慣。曬太陽好處多多,既可以促進身體維生素D的產生,保持細胞的年輕,延緩衰老;體內維生素D水平較高者比維生素D較低者的機體平均年輕5歲左右。同時,常曬太陽有助於人體鈣、磷的吸收,能增強骨骼功能,預防骨質疏鬆等。曬太陽建議選擇陽光不強烈的時段,上午 10 點和下午 4 點是最佳時間。
也要注意不可過度暴曬,每次曬 15~20 分鐘為宜。每一次的笑都會讓你肌肉抖動、呼吸加快、脈搏跳動也加快,就好比身體在做輕度運動。房子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房間主人的精神面貌、生活態度。一個乾淨、簡潔的房間仿佛自帶一種陽光屬性,能讓人充滿活力、希望。
而身處一個髒亂臭的環境,人的心情難免變得浮躁、煩悶,積蓄負能量。

《黃帝內經》說到:「百病生於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結,驚則氣亂,勞則氣耗……」
如果人整天焦躁不安、發怒、緊張,可能會出現免疫系統失調、內分泌失調等,會為很多疾病埋下隱患。情緒是人們健康的指揮棒,要想健康長壽,人不能淪為情緒的俘虜,而要做情緒的主人。「最好的醫生是自己,最好的藥物是時間,最好的運動是步行。」人」字一撇一捺,就是一個正在走路的姿勢,無形中也告訴我們,走路真的有很多好處。「飯後走一走,活到九十九」,飯後散散步,不僅讓我們保持身體健康,還能幫助延壽。堅持每天鍛鍊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光走路就行了,這是最簡單、最經濟、最有效的辦法。有一項長達20年的研究發現:影響壽命的決定性因素中,排第一名的是「人際關係」。研究表明,人際關係可能比水果蔬菜、經常鍛鍊和定期體檢更加重要。與老友聯繫,多與知己談心,保持家庭的和睦,找到生活的樂趣,身體自然會跟著變年輕。想健康長壽其實不難,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就會有一副健康的身體,減少病痛,長壽過百年。保持健康,是一輩子的任務。健康要從每一天開始,每天健康,就一生健康。

相關焦點

  • 諾貝爾重大發現:決定人壽命長短的不是吃和運動,而是…
    如果人整天焦躁不安、發怒、緊張等,令壓力激素水平長時間居高不下,人體的免疫系統將受到抑制和摧毀,心血管系統也會由於長期過勞而變得格外脆弱。人在快樂的時候,大腦會分泌多巴胺等「益性激素」。益性激素讓人心緒放鬆,產生快感,這種身心都很舒服的良好狀態,可使人體各機能互相協調、平衡,促進健康。
  • 諾貝爾獎得主重大發現:決定人壽命長短的不是吃和運動,而是…
    如果人整天焦躁不安、發怒、緊張等,令壓力激素水平長時間居高不下,人體的免疫系統將受到抑制和摧毀,心血管系統也會由於長期過勞而變得格外脆弱。人在快樂的時候,大腦會分泌多巴胺等「益性激素」。益性激素讓人心緒放鬆,產生快感,這種身心都很舒服的良好狀態,可使人體各機能互相協調、平衡,促進健康。
  • 手指上的鬥和簸箕,決定人的壽命長短?是謠言還是事實?
    通常情況下,胎兒在孕媽們的肚子裡有3-4個月的時候,這時候手指上其實已經在開始形成指紋了,逐漸成長發育的過程中,生存的環境也會改變,孩子的指紋就會發生變化成長到15、16歲左右的時候,人的指紋基本上就形成定型了,不會再有什麼很大的變化了。其次,鬥和簸箕能決定壽命長短,這到底是真是假?
  • 走路決定壽命長短?長達14年的調查顯示:壽命長的人走路或有共性
    導語:我們每天的生命活動都離不開走路,同時走路也是一種很好的運動方式,但是走路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壽命長短,說出來會相信嗎?有一個長達14年的調查報告顯示,壽命長的人走路有一個共同特點,下面讓我們一起學習一下吧,其實走路也是有學問的。
  • 為什麼說晚餐時間決定壽命長短?最晚幾點吃比較好?
    嚮往的生活,就是過好今天明天和後天。人生在世,每一天都十分的珍貴,就像一天頓飯,每一頓都要好好吃,少一頓就餓得慌。一天當中,早餐要吃得好,午餐要吃得飽,而晚餐就更重要了。很多人為了減肥,認為不吃晚飯可以瘦,這是絕對不可以的,因為晚餐是不可替代的!
  • 誰說的手指長短能決定壽命?
    由於手指的長短比率在胎兒時就已經由基因決定了,因此,從一個嬰兒的手指來預測其青壯年時是否會患上疾病是很有可能的。加拿大艾伯塔大學的研究也表明,手指長短的確能夠暗示一個人的健康、生育能力、婚姻前景甚至於患心臟疾病、乳腺癌等的機率,此外,人的運動能力、攻擊性、孤獨症等也與食指和無名指的長短有聯繫。 既然食指和無名指暗藏著許多端倪,它們的長短又跟什麼相關?
  • 血型可以決定壽命的長短?越活越年輕的方法,值得一學
    而影響壽命的因素有很多,內在和外在都佔有一定的關係。在影響壽命長短的因素當中,有人提出血型也會影響到壽命,有人越活越年輕就是因為血型的緣故,尤其是O型血的人,壽命會更長一些。那血型真的會影響壽命嗎?一起來了解。血型會影響壽命嗎?
  • 心跳快慢竟決定壽命長短 心跳多少的人最長壽?
    原標題:心跳快慢竟決定壽命長短 心跳多少的人最長壽?要想健康,就要學會關注自己身上的一些重要信號,例如:心跳!它提示我們很多健康信息,研究發現:在大量飲酒、激動、生氣、情緒不穩,運動以及感染、高熱時都會造成心跳加快;長期堅持適度運動可以使心跳變慢。
  • 試管嬰兒與自然受孕的嬰兒最大區別,並不是壽命長短,而是這一點
    試管與自然受孕的嬰兒最大區別,並不是壽命長短,而是這一點大部分人進入家庭生活之後,都希望能有自己的孩子。畢竟孩子的天真可愛,能帶給父母很多的歡樂,是任何事情無法代替的。現在很多醫院都有資格來做,對於試管嬰兒以往的成功案例也會跟蹤調查,並沒有發現任何影響壽命方面的案例。
  • 走路速度決定壽命長短?研究發現:壽命長的人,走路都有一個共性
    走路是我們每天都必不可少的,有很多研究表明,走路速度也會影響人們壽命的長短,說走路決定壽命可能有很多人會不相信,但是,確實有一項長達14年的研究證明了這一點,這項研究證明了,壽命長的人走路往往都會有一個共性。
  • 壽命長短和什麼有關?「吃得少,活得久」,有沒有科學依據?
    壽命是無數人都在關心的事情,不管是對人體內部的探究,還是對外在事物的追求,包括很多科技的發展,都是在想著如何延長人類的壽命,大家都想長生,但是這件事情存在很大的困難,壽命有長有短,有的人比較長壽,能活到一百多歲,有的人生命早早就會結束,壽命長短到底是和哪些因素有關呢
  • 決定壽命長短的,是這4個指標,你知道是什麼嗎?快來了解吧
    俗話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人的生死在冥冥之中早有定數,不隨人的意志而改變,但壽命的長短由於受社會經濟條件和衛生醫療水平的制約和體質、遺傳因素、生活習慣、生活條件等個體的差異的影響,會在不同社會不同時期表現出很大的差別,也就是說,壽命的長短是有因素控制的。
  • 16個健康警戒線決定壽命長短,你有越界嗎?|糖尿病|壽命|長短|健康|...
    下面16條健康警戒線影響壽命長短,不妨對照一下。如果超過了警戒線,一定要提高警惕了!01頸圍警戒線:35釐米美國《臨床內分泌學與代謝》雜誌上的一篇研究就提出,脖子越粗的人,心血管疾病風險就越大,數十年後患心血管疾病的比率也更高。雙下巴、脖子短粗都可能是心臟不健康的信號。
  • 壽命長短,量量身高體重或知曉,超過此範圍,預期壽命縮短三四年
    長壽一直都是每個人所追求的,從秦朝開始就有秦始皇找仙藥的故事,一直到現在大家也是嘗試吃各種各樣的保養品和保健品,其實大家一直以來都把重點放錯了位置,只關注什麼樣的營養品可以更健康長壽,但是卻忽略了平時的不良飲食生活習慣可能是造成壽命短的主要原因。
  • 人的走路速度和壽命長短有關?怎麼走能長壽?研究結果新鮮出爐
    走路,在人們看來是非常普遍的一件事,是每個人生來就應該具備的生活技能,可能大家都忘了,走路這件事也是要學習的,不僅是剛出生時的慢慢走路,還是長大後的走路方式,說不定還能和人的壽命長短有關呢?聽說,人的走路速度和壽命長短有關?
  • 血型決定壽命和性格?哪種血型的人容易長壽、哪種生病率高?
    科技在不斷進步,不少科學家會對血型進行研究,探究血型與壽命、性格之間的關係,也得出了一些結論。血型真的能決定一個人的壽命長短、還會影響一個人的性格?哪種血型的人更容易長壽?可信嗎?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心跳快慢決定壽命?一分鐘心跳多少次的人更長壽?醫生公布答案
    而且,心跳是一個很神奇的事物,每個人的心跳速度都不相同,很多人可能都聽說過一個說法,那就是心跳的快慢決定壽命。這個說法是真的嗎?一分鐘心跳多少次的人更長壽?醫生公布了答案。心跳快好、還是慢好?關於這個話題,可以說是一直在不斷的關注、討論當中,而根據醫學界的科學家一致認為:心跳的快慢不能和壽命的長短劃上等號。
  • 決定一個人壽命的長短,有哪些因素?15年研究結果公開:有4點
    七百名長壽老人,這項研究長達十五年,最終發現決定一個人壽命的長短,與4點因素,因此保持微胖的體型才能使壽命延長。這是因為人在進行自己比較喜歡的事情上,身體會分泌出使人興奮的多巴胺,這樣就能夠出現愉快的情緒,心理上就會積極
  • 從出生日期竟能看出壽命長短
    從出生日期竟能看出壽命長短,看到這個標題,大家想,這是算命看八字吧?其實不是,這是按照季節的變化特點來研究分析出來的一個情況。每個季節月份都有各自的特點,不同季節月份出生的人身體也有著不一樣的情況,所以其實從出生日期竟能看出壽命長短。
  • 男人刮鬍須的頻率,和壽命長短有關係嗎?為啥有的人越刮越長?
    有的男人是為了看上去美觀而刮鬍子,有的是因為想要保持衛生而刮鬍子,就算人喜歡鬍子拉碴的感覺,他們也有過刮鬍子的經歷。每位男性的鬍鬚生長速度不一樣,對鬍子的接受程度也各不相同,所以有的人隔一天就刮一次鬍子,而有的人卻可以做到十天半個月,甚至更久不刮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