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法制日報
大雁塔巍然屹立,古城牆雄姿盡顯。
在改革開放40年的風雲激蕩中,十三朝古都西安綻放了新時代的發展魅力,在社會治理、行業開拓、創業創新領域湧現出了一批「領頭雁」。
在由全國三教辦近日組織的「改革開放陝西行新聞戰線強四力」主題教育採訪活動中,《法制日報》記者與他們面對面,通過素描,從他們身上感悟時代進步的力量源泉。
閆中華:帶領社區打造和諧家園
走進西安市雁塔區小寨路街道紅專路社區,迎面是一塊造型別致的門牌,上面插著鮮豔的紅旗,一幢幢米灰相間的高樓整齊排列,小區中央是一部憲法石碑,在一片綠竹掩映中分外醒目。
社區黨委書記、主任閆中華,黑棉衣黑褲黑皮鞋,精神抖擻地向記者介紹說,「十多年前,我們就設立宣傳櫥窗,開展法治宣傳教育,舉辦普法宣傳文藝匯演,引導家長帶頭學法,教育子女尊法守法,小區學法氛圍很濃,大家的法治意識很強。」
誰曾想到,2001年,社區成立之初,閆中華經歷了無設備、無資金、無可借鑑經驗的艱苦,如今,已獲得全國民主與法治示範社區、全國文明單位、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等190多項榮譽,閆中華也被授予「全國優秀社區工作者」稱號。
社區文史館裡,圖文並茂的展板,詳盡展示了社區18年來的發展變遷進程,經歷了從艱難起步到共建共享再到規範提升三個階段,這其中浸透著閆中華的心血。
社區轄區面積40萬平方米,常住居民13565人,其中有多少下崗職工,有多少老年人、殘疾人,基本情況、生存狀態……閆中華了如指掌,他以德治、法治、自治入手,傳家訓、重家教、樹家風、立家規,社區呈現出「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務完善、治安良好、環境優美、文明祥和」的新風貌。
記者在社區裡看到,文化廣場、運動器材、自助圖書館一應俱全,小橋流水、奇石雕塑、對聯門盈、書法繪畫相得益彰,社區群眾討論通過的「厚德、孝悌、愛家、惜福」八字社區大家庭家訓,被鐫刻在巨石上。
紅專南路社區有近兩千名老年人,為了讓他們老有所為、老有所樂,閆中華積極爭取駐地單位的支持,成立了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配置了書報雜誌、健身器材,添置了輪椅、拐杖等器材,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上門服務……
「讓閆主任來當這個家,我們放心。」社區群眾真誠地表達著內心感受。
李翠枝:規範母嬰行業服務標準
西安作為絲綢之路的起點,是月子文化的發源地。
李翠枝是陝西天使母嬰護理行業協會會長秘書長,也是全國最大的月子會所金月匯月子會所創始人,率先在國內創辦了以醫護團隊為主體的新型月子護理中心。2016年,她還參與陝西省地方標準《產後母嬰護理服務機構運營規範》的判定,2017年,這一全國首個地方標準開始實施。
從事婦產科臨床工作30餘年,李翠枝除了擁有對婦產科疾病的臨床診斷與治療的豐富經驗,還特別熱衷於公益事業。
雁塔區婦聯執行委員會委員是李翠枝的另一種身份,幾乎每個月,她都要到大雁塔街道黨群服務中心為社區的婦女培訓授課,傳授婦女健康與新生兒護理知識。
「女人產後抵抗力低下,有潛在的危險,而且心理狀態也很脆弱,我是醫生,不僅可以傳授些護理知識與技能,有時還能幫助解決一些由此引發的家庭矛盾。」李翠枝告訴記者,有一個產婦,產後已有14天,還要求來月子會所,問其緣由,原來是因為婆媳矛盾。
孩子吃母乳拉肚子不長肉,婆婆就說,「你的奶壞了,不能吃」,堅持要孫子喝奶粉。
「哪個孩子不是吃媽媽的奶長大的?」產婦媽媽不同意,雙方起了口角,結果把戰火引向這對夫妻,雙方吵著要鬧離婚。
看著他們一家來月子會所的場景,產婦媽媽扶著女兒,婆婆抱著孫子,李翠枝看懂了一半,再詢問,就了解到問題的癥結,媽媽怕女兒吃不好,天天老母雞湯各種大補,孩子體內缺乏脂肪消化酶,所以拉肚子不長肉。於是,她把婆婆和兒子都勸回了家,又對產婦媽媽說,「要嚴格按照月子會所的飲食方案來執行。」
過了9天,孩子體重每天穩步回升,李翠枝就把婆婆和兒子叫回來,讓他們來聽聽新媽媽課堂,告訴他們,「新生兒都有生理性體重下降,如今孩子體重回升,是因為這段生理期過了。」
這段具備科學性但又充滿「善意」的謊言,修復了這個家庭破裂的關係,臨回家時,這家人感激地對李翠枝說,「太感謝你了,你真是我們家的大恩人。」
元朝輝:跨國愛情搭建絲路傳奇
在古絲綢之路的起點城市西安,一個偶然機會,一個內蒙古創業小夥與一個哈薩克斯坦美麗姑娘相知相戀,共同搭建起一段「絲路傳奇」——推動中哈兩國跨境電商的迅猛發展。
小夥子名叫元朝輝,姑娘叫阿妮塔。
元朝輝是西安絲綢之路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今年35歲,畢業於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戴著眼鏡,長相斯文,IT男的形象,卻是西安國際港務區「網紅」,榮獲「風雲西商」殊榮,還被評為「西安市2017年度創新創業先進個人」。
2015年,元朝輝應阿妮塔在哈薩克斯坦朋友的請求,經常替他們郵購一些中國商品,還在社交網站上建立了一個代購點,後又在哈薩克斯坦建立了兩個小型的中國商品展示店,兩人首次嘗到了跨境電商的「甜頭」。
隨著國際港務區中歐班列「長安號」的開通,元朝輝正式在國際港務區註冊成立了西安絲綢之路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由於客戶增多,2016年年底,元朝輝在阿拉木圖最大的批發市場建設了一個面積3萬多平方米的集產品展示、倉儲為一體的「絲路城電商賣場」,增加倉儲、包裝、投遞的配套服務,以此帶動陝貨「走出去」。
目前,元朝輝已經在俄羅斯的莫斯科、葉卡捷琳堡和新西伯利亞設立了3個「絲路城」海外倉分倉,2017年公司跨境電商貿易額突破900萬美元,比2016年增長了20多倍。
元朝輝又建立了自己的孵化器平臺,帶動更多想從事跨境電商的創業者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創業,提供從貿易、物流、諮詢等為一體的全方位服務,努力將西安港·絲路城文化貿易交流中心打造成具有西安特色的「淘寶村」。
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在西安國際港務區,實現跨國創業的元朝輝對於這種變化感受頗深:「我從自己的行業領域入手,通過電商、通過雙創,讓更多的老百姓參與到這種跨境的貿易中來。西安要不斷地對外開放,今後我要努力把更多的陝貨推銷出去,帶動『村民』共同致富。」(本報記者 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