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小事都事關老百姓的幸福感
今年杭州首場「公述民評」電視問政
聚焦「基層服務是否便捷高效」
「我77歲了,住11樓,明明裝的是智慧電梯,卻壞了半個月都沒人來修,我只能爬樓梯。」
「我從武漢來杭州旅遊,在火車東站找18號電梯,就因為沒有標識,找了一個多小時。」
「我推著嬰兒車,在地鐵2號線慶春廣場站走無障礙電梯,出來後發現居然還有樓梯臺階。」
……
2019年杭州「公述民評」面對面電視問政昨天開場,首場問政關注的是「基層服務是否便捷高效」。
在「基層服務是否便捷高效」這個大命題下,隱含的是杭州市為提高老百姓幸福感、獲得感而推出的三項重要惠民舉措——推行「最多跑一次」、 構建「城市大腦」、打造「數字移動之城」。
這三項惠民舉措中,相關部門和城區做得到底到不到位?還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市審管辦、市發改委、市數據資源局、十城區及錢塘新區的相關負責人,坐到臺上接受民評代表現場問政。臺下,市市場監管局、市稅務局、市城管局等35家單位作為配合問政嘉賓接受問政。
記者 王青 殷軍領
開通「先離場後付費」 商家給的優惠券卻用不了 各部門如何解決?
現在,城市大腦已經上線48個應用場景,最早上線的停車系統已經覆蓋杭州所有區縣市。在停車系統中,有一項「先離場後付費」的便捷泊車服務,已經接入30餘萬個泊位,在公共停車場的使用率超過了15%。
讓杭州變成一個大停車場,按說,這是一項便民服務。但很多開通了「先離場後付費」的市民卻反映,「總要吃那麼一點小虧,想想很不爽」。
一位開通了「先離場後付費」的市民,開車去黃龍飯店吃飯,臨走,飯店給了一張「10元3小時」的停車優惠小票。駛離崗亭時還沒來得及核銷優惠券,「先離場後付費」系統就自動扣款40元,該有的優惠沒有享受到。
之後,記者開車走訪了幾家開通「先離場後付費」的停車場庫。在城市陽臺附近的一號停車庫、城西歐亞達家具城、錢塘新區和達影城,都遭遇了同樣的尷尬。
商場的紙質優惠券,「先離場後付費」系統上無法實現抵扣,這個問題到底該如何解決?
市城管局局長李磊表示:由於經營主體、支付方式的多元化,這確實是「先離場後付費」使用中存在的比較大的問題,也是用戶反映比較多的問題,目前,市城管局正在加緊研究,爭取早日解決該問題,更加便民利民。
西湖區常務副區長王牮說:實行後期退費的話,得跟商家好好溝通一下,做一個協定。最好的辦法,還是實現優惠券電子化,或者推出「先離場後付費」升級版,採用滯後幾小時支付等方式來解決。
江幹區區長樓建忠說:為了幾塊錢停車費,再回去一趟,對老百姓來說,太麻煩、成本太高,這個問題,最終還得靠技術解決,譬如說,電子化退款。接下來,江幹區會跟數據局、技術方一起解決這個問題。
「最多跑一次」實現電子化 結果只有濱江區做到了 其他城區表態要加強業務培訓
以前辦事要拿著一沓材料複印件,今年,在杭州辦事將告別複印件。目前,除幼兒園辦學資質外,身份證、營業執照、殘疾人證等76項證照都已經實現電子化,辦事過程中各部門可在後臺調取,市民也可以在各區行政服務中心窗口查到並拉取資料。
但是,蕭山的一位企業員工卻反映,因為沒有帶企業營業執照複印件,他為了辦理工傷鑑定已經跑了三次。
「10月10日,我去辦理,除了營業執照複印件,其他複印件都帶了,但工作人員就不給我辦,說一定要有複印件。」該企業員工說。
之後,記者走訪了杭州各城區,幾乎都遇到了一樣的情況,只有濱江區實現了電子化。在拱墅區行政服務中心,記者詢問沒有帶不動產權證能否在後臺進行查詢,工作人員表示:「後臺查不到,沒有什麼數據共享。」
蕭山區常務副區長顧春曉表示:出現這個問題可能既有業務能力方面的原因,也有數據沒有共享的原因,回去之後,會加強對工作人員,特別是窗口工作人員的業務方面的培訓和服務方面的培訓。
拱墅區區長章燕說:「最多跑一次」改革最核心和基礎的就是共享,而我們的一線工作人員竟然給出這樣的答覆,我覺得是非常不應該的,非常遺憾。拱墅區有一套「最多跑一次」工作管理系統,我們回去會檢查一下,是不是管理系統出現了問題,徹底把問題解決掉。
火車東站無障礙電梯「形同虛設」
湖濱步行街盲道上為什麼有障礙物?
交通便捷,還有待進一步解決
火車東站,這個每天有近25萬客流量的火車站,承載了很多遊客對杭州的第一印象。
但是,有遊客反映,整個大廳四部電梯都是自動扶梯,只在西邊到達層有一部無障礙直達電梯。這部無障礙電梯,還要打電話聯繫車站工作人員,由他們帶著才能乘坐。
江幹區區長樓建忠說:「因為存在『致命缺陷』,才叫工作人員帶。」
原來,火車東站無障礙電梯的設計存在一個致命缺陷——到達出發層的時候,門一打開就直接進入了安全控制區。也就是說,乘坐無障礙電梯上去後,可以不用安檢直接進站。
樓建忠說:火車東站已經無法增加無障礙電梯,所以,已經跟主管部門(上海鐵路局)溝通,爭取在春運前把這部無障礙電梯的使用問題解決掉。
同樣被曝光出行不方便的,還有剛剛開街的湖濱步行街。這是全國無障礙街區示範街,但靠近市一醫院門口的盲道上,不僅停滿了電瓶車,還設置了一個障礙物。
上城區常務副區長馮晶說:回去之後,會立即加強管理,確保已有盲道不被佔用。如果發現設置不規範的地方,會按照規範加強完善設置。作為長效日常監管內容,管理和維護,都爭取做到位。
今年的「公述民評」有四場
今天關注「社區治理是否精細管用」
現場問政活動結束時,民評代表對各主要問政單位與問政主題和重點內容有關的工作成效進行測評,填寫測評表並投入了票箱。對現場問政中曝光的、民評代表提出的、專項測評徵集到的各類問政問題,市考評辦按單位職能及屬地原則進行梳理匯總,下達交辦給各問政責任單位,進行整改和反饋,並及時在媒體上公開相關單位整改結果。
今年的杭州「公述民評」面對面電視問政共有四場。接下來,「公述民評」面對面電視問題還有三場。
第2場 (11月8日)
社區治理是否精細管用
重點內容:1.老舊小區改造提升;2.社區、業委會和物業協同治理。
第3場(11月13日)
垃圾分類是否精準協同
重點內容:1.垃圾分類投放;2.垃圾分類收集、運輸和處理;3.垃圾減量。
第4場 (11月15日)
「美好教育」是否有效推進
重點內容:1.學前教育均衡優質發展;2.民辦學校「擇校熱」治理;3.校園周邊的食品安全、交通秩序、文化環境、社會治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