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網訊 在杭州媒體單位工作的溫州人林夢婕說,她今年春節後一共回過兩次溫州,一次是五一小長假,一次是國慶節。兩次時間間隔雖不長,但她明顯感覺家鄉的夜生活在5個月裡有了不少變化,尤其是人民路、大南門一帶新開了許多餐飲店,在夜晚都極具煙火氣。
城市煙火氣彌散開來的背後,是我市精心培育的「月光產業」漸成聲勢。今年我市聚焦「夜宴」「夜遊」「夜購」「夜健」「夜學」五大「月光業態」,相繼啟動了28個「月光經濟」產業項目的培育計劃,截至目前已形成了一些較有影響力的品牌項目。不過,圍繞如何吸引人、集聚人、留下人,進一步讓我市「月光經濟」活起來、熱起來,各項目單位在強化項目持續運營、文旅聯動等方面還需再出新招。
在杭媒體人眼中的家鄉變化
「哪怕是今年五一回來時,我也沒覺得人民路、大南門一帶與往年相比,有什麼兩樣。但國慶回來後,我發現上述地段新開了一些餐飲店,而且到晚上還有客人在店門口排長隊。」林夢婕說,她覺得餐飲是我市培育「月光產業」的一大優勢,「溫州有許多特色小吃,店開得也都挺晚的,這在杭州並不多見。」
另外,今年國慶期間,她還特意去新開街的公園路走了下,感覺現場的人實在是太多了。「家門口的老街突然一下人氣爆棚是我沒想到的,沿路不僅有新景點和美食店鋪,還搭建起了可看演出的古戲臺。」她在朋友圈裡還看到了朋友在印象南塘景區求婚的照片,背景就是南塘夜色。「透過照片,我發現南塘現在變化也挺大的。不僅有夜景、有遊船,還有展館和小吃夜市,月光業態很豐富。」不過,林夢婕也說,對標杭州她覺得溫州在培育月光產業方面還可進一步提升。如溫州在培育特色夜市時,可借鑑杭州武林夜市、吳山夜市的部分經驗。
變化背後「月光產業」聲勢漸起
變化大、變化快的表象背後,我市五大「月光業態」初步形成。如在「夜宴」領域,今年謀劃了濱江大排檔、南塘夜市、甌北龍橋海鮮排檔一條街等產業項目。其中,位於濱江商務區CBD核心區內的濱江大排檔總用地面積約8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1.6萬平方米,正式運營後將成為我市最大的海鮮大排檔。目前,該項目已基本完成招商工作,入駐商鋪包括臻享餐飲、江濱雲鮮樓、新順發大酒店等知名餐飲。
在「夜遊」領域,甌江夜遊、塘河夜畫等項目與文旅產業深度融合,成功吸引了外來遊客及商務人士的駐足,使遊客在休閒遊樂的同時更能了解到歷久彌新的溫州文化。另外,我市新近建成開放的名城廣場、江南裡等「夜購」項目,目前的運行狀況也不錯。如今年1月開業的江南裡項目,開業至今每天的客流量達到了近3萬人次。在「夜健」領域,今年建成的溫州體育休閒公園廣受歡迎,足球基地項目日均接待遊客約150人次,經營收入已約54萬元,冰雪體驗中心項目已累計接待遊客約4萬人次,經營收入近千萬元。在「夜學」方面,今年我市也相繼開辦了一系列研學培訓活動。
隨著涉獵不同業態的月光項目強勢崛起,「月光經濟」已日益成為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時間上延長著消費鏈條,從空間上拓寬著消費群體。
加快業態融合拓展消費場景
市「大建大美」辦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我市深度謀劃不同業態下的「月光經濟」產業項目,就是希望把「大建大美」的建設成果和「月光經濟」的培育發展做到有機結合,真正把城市建設成果向城市經濟轉化。截至目前,從相關項目的培育情況來看,可以說已進行了一輪有力探索,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問題和「短板」也存在,如28個「月光經濟」產業項目中的慶年坊歷史文化街區,目前開發運營進展偏慢。
另外,若以跳出溫州看溫州的視角對標先進,我市「月光產業」培育也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這與主客觀因素均有關。在主觀因素上,培育「月光產業」在我市並無先例可循,相關部門的工作還具有一定摸索性;在客觀因素上,現在全國多地都在打造「月光經濟」,想要做到「與眾不同」並不容易。
接下來,市「大建大美」辦將以鹿城、甌海兩區入列全省夜間經濟創建試點城市和瑞安列入全省夜間經濟培育城市為契機,示範引領,全域聯動。高標準建設一批突出「溫州元素」、彰顯「溫州特質」的月光經濟地標。按照「整體智治」要求,將月光經濟管理納入「城市大腦」。加強夜食、夜娛、夜遊、夜購、夜健、夜學等聯動互促發展,著力構建「商旅文娛體」深度融合的月光經濟發展新格局。
專家:「月光產業」撬動消費活力
省夜間經濟評審專家組成員、浙江現代商貿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趙浩興說,溫州在發展城市夜間經濟方面,具有良好的消費市場基礎和空間載體。政府部門在成功搭建起「月光舞臺」後,積極圍繞「夜宴」「夜遊」「夜購」等業態培育「月光產業」,有力彰顯了溫州「月光經濟」的蓬勃活力和向上態勢,更激活了經濟,帶動了消費。
在此基礎上,溫州今後可通過提高定位、系統謀劃,打造國家級夜間經濟發展示範城市,並進一步在夜間經濟管理上做足「文章」,通過強化治理,突出管理,打造智慧化夜間經濟治理樣板。此外,溫州也應在夜間經濟運營上下足「功夫」,通過持續推進、強化運營,進一步強化商務引領、文旅聯動,打造溫州夜間經濟運營新模式。
來源:溫州晚報
記者 李庭 高寒瀟
本文轉自:溫州網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