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號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任何平臺不得轉載,違法必究』
芽芽不喜歡喝牛奶,一喝牛奶就嚷嚷說肚子不舒服、感覺脹脹的,偶爾還會有腹瀉的情況,但是喝酸奶時,卻沒有這麼明顯的反應,也不會伴隨這麼多的身體不適。其實這個就是寶寶乳糖不耐受症。
乳糖不耐受症
乳糖不耐受症,又稱為乳糖吸收不良、乳糖消化不良,是因為腸道內不能分泌分解乳糖的酶,缺乏這種酶,會導致乳糖無法消化、吸收,無法被人體所吸收。乳糖進入體內,會在腸道中,經過細菌分解成乳酸→破壞腸道內的鹼性環境,因為腸道內需要分泌出大量的鹼性消化液來中和乳酸,所以會產生腹瀉。
不可或缺的乳糖
乳糖是人類等其他哺乳動物的乳汁中特有的碳水化合物,是由葡萄糖和半乳糖組成的雙糖。牛乳中乳糖的含量一般是4%~5%,人乳中的乳糖約佔7%左右,在寶寶的生長發育過程中,可以提供寶寶的日常能量,增強寶寶對鈣鐵鋅等礦物質的吸收,還可以參與他們的大腦發育進程。
其次,乳糖消化後會產生葡萄糖,這類物質可以參與人體的神經和肌肉構成;
第三,乳糖和它產生的代謝物質乳酸可以降低腸道內的PH值,形成腸道內的酸環境,抑制蛋白質的分解,抑制腐敗細菌的成長,同時,促進腸胃的蠕動。
乳糖不耐受的原因
首先,一些寶寶因為染色體遺傳等原因,天生就會缺乏乳糖酶,無法靠自身的機能來消化乳糖;
其次,一些早產兒,由於腸黏膜發育不良,乳糖酶活性比較低,無法順利消化乳糖,但是這種情況會讓很多孩子成年會依然缺乏乳糖酶。
第三,由於後天的環境因素,比如輪狀病毒等疾病,會損害他們腸黏膜絨毛的上皮細胞,導致他們的乳糖酶活性下降;同時,營養不良、胃腸道等手術也會造成乳糖酶的缺乏。
乳糖不耐受的主要症狀
寶寶攝入乳糖後,需要自身的乳糖酶將其分解成單糖後才可以消化吸收,如果因為各種原因導致乳糖不能完全被分解,產生的一系列消化道症狀,而其中最關鍵的便是乳糖酶的缺乏,在我國,嬰幼兒中發病率極高,達到47%~70%左右,最常見的便是腹瀉,如果長此以往,很有可能導致慢性腹瀉、營養不良、貧血、骨質疏鬆等危害。
如何解決乳糖不耐受
面對寶寶們的乳糖不耐受,從哪些方面可以解決呢?
01少量多次飲用牛奶
乳糖不耐受很多時候是因為一次性攝入的乳糖過多,身體又缺乏乳糖酶來進行消化和吸收導致的,因此在飲用牛奶的時候,需要少量多次的飲用,然後逐漸增加,幫助腸道逐步適應吸收。
比如每次食用的量最好不要超過250ml,每次喝牛奶的時候,都要掌握間隔時間,逐漸來緩解他們的乳糖不耐受。
02飲用羊奶
母乳和牛奶中的乳糖含量是非常豐富的,所以面對寶寶的乳糖不耐受,可以用羊奶來代替。
羊奶被譽為「乳糖不耐受者」的福音,其中低聚糖羊奶粉中,低聚糖取代了部分的羊奶乳糖成分,更適合寶寶的腸道功能,加強消化和吸收。
03避免空腹飲奶
如果寶寶在空腹的時候,飲用了牛奶,那麼牛奶在胃腸道通過的時間較短,其中的乳糖還還來得及被小腸吸收,就會進入大腸,加重寶寶的乳糖不耐受症狀。
TIPS:
建議正餐後,或者餐後2小時後飲用牛奶;
在喝奶時與其他食物同時食用,比如肉類或者含脂肪的食物,再比如搭配餅乾、麵包、饅頭等主食,可以稀釋牛奶中的乳糖濃度,減輕乳糖不耐受的症狀。
04低乳糖奶
低乳糖奶是指乳糖成分低於正常牛奶中乳糖成分的牛奶,通常水解度可以達到70%~90%的乳糖水解乳,不僅就有牛奶的特殊香味,營養也不會缺失,還可以避免出現乳糖不耐受。
05其他乳製品
一般來說,每100g的牛奶中大約含有4.5g的乳糖,酸奶中乳糖的20%~30%會被降解,可以有利於消化和吸收,而且能改善乳糖的消化不良和乳糖不耐受的症狀。
參考文獻
【1】斯蒂文·謝爾弗,《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北京科學技術出版有限公司,2018【2】鮑秀蘭,《鮑秀蘭談嬰幼兒養育誤區》,中國婦女出版社,2016【3】蔣一方,《嬰幼兒營養與餵養(0-3歲)》,復旦大學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