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我不該動手打你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2020-12-20 泉州晚報

茫茫人海,兩個人相遇不容易,能成為夫妻更是一種緣分。但婚姻生活中難免會磕磕碰碰,特別是長期因各種瑣事積累下來的矛盾,一旦爆發更是傷人傷己。近日,在泉州務工的王先生致電96339,講述他老婆離家出走的原因。他說他意識到自己的錯,希望老婆能夠早日回家。

經牽線相識於深圳

我是龍巖人,今年40歲,一直在泉州務工,我老婆婉兒(化名)比我小五歲。

我年輕的時候和弟弟一起到深圳打工,22歲時經我弟弟牽線,認識了婉兒。婉兒是泉州人,當時她才17歲,雖然我們兩人相差五歲,但婉兒的思想還算成熟,我們兩人相處起來很是融洽,沒過多久就確定了戀愛的關係。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我們兩人邊談著戀愛邊打著工,雖然平時上班忙,但每次一得空,我就會帶著婉兒到處走走逛逛,戀愛生活很是甜蜜。在我26歲那年,我們領了結婚證,開始了甜蜜的婚姻生活。

婚後第二年,我們有了一個可愛的女兒。雖說手頭上沒有多少積蓄,但我們的生活非常美好。我們又繼續在深圳奮鬥了兩三年,之後回到泉州。幾年後,我們又有了一個帥氣的兒子,算是兒女雙全。雖然我們不是大富大貴,但收入還是可以撐起這個家,家庭氣氛融洽,非常幸福。

夫妻吵架動了拳頭

我們從深圳回來後各自到工廠上了幾年班,大約在四年前,我們夫妻開了一家店。本來生意還算可以,但今年受疫情等各方面的影響,店鋪生意一落千丈,實在無法繼續經營下去,今年5月份,店鋪無奈關門停業。開店的這些年,我們不僅沒攢下錢,反而欠下了三四十萬元。

為了能夠儘快還債,我們夫妻倆都在積極地尋找工作。我找了個開車的工作,每個月能賺五六千元,而婉兒則去做網絡商場的客服,每個月也能賺到七八千元。雖然我們兩人加起來賺得不少,但家庭開銷大,每個月還要還一萬多元的債務,所以經濟壓力很大,經常沒辦法及時還款,導致每個月都會收到銀行的催債通知。這半年來,我和婉兒被債務弄得焦頭爛額。

雪上加霜的是,因為欠債被人追討,婉兒經常需要請假去處理,也變得沒心思去上班了。老闆覺得她私事太多,所以在兩三個月前就把她給炒了。

作為一對平常夫妻,平日裡小吵小鬧也是常有的事情,我和婉兒也會因為各種生活瑣事吵架,但夫妻哪有隔夜仇,我們都很快和好。但10月底發生的一次爭吵,卻讓婉兒離家出走,並堅持要離婚。

我記得那天,我們兩個又因為欠債和工作等事情吵架了。婉兒一直將她工作被辭的事怪罪在我頭上,當天,她一下子把所有的負面情緒都發洩在我身上,對我各種埋怨,哭著鬧著說要跟我離婚。我覺得她不可理喻,也就沒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動手打了她兩巴掌,婉兒的手臂也被我打了兩下。婉兒當即回了娘家,態度堅決地說跟我過不下去了要離婚。

老婆負氣跑回娘家

由於當時我也在氣頭上,婉兒負氣跑回娘家,我也沒有任何阻止。到了晚上,我也冷靜了下來,覺得不管怎麼樣,自己動手打人是不對的。當天晚上,我就去丈母娘家誠懇地承認錯誤,表示以後不會再犯,希望婉兒能跟我回家好好過日子,可婉兒始終一副不肯原諒我的態度。我丈母娘看到我們兩人鬧得那麼僵,就一直勸婉兒,並幫我說了不少好話,沒想到婉兒卻更加生氣,直接跟我丈母娘吵架。事情沒得到解決,反而變得更僵了,無奈,我只能先行回家。

回家後,我多次打電話給婉兒,也發微信給她,可婉兒就是不回我電話和微信。我把希望寄托在丈母娘身上,沒想到後來丈母娘也不接我電話了。我現在很無助,我不知道該如何挽回婉兒。我也曾讓13歲的女兒給婉兒打電話,婉兒倒是有接電話,但婉兒卻說這是大人的事,讓我女兒不要插手。

婉兒離家出走,家務事一下子全落在我身上,我一個人既要上班又要照顧孩子,既當爹又當媽的,身心疲憊,真是一個頭兩個大。特別是我那兒子,現在才6歲,天天哭著要找媽媽,經常是晚上哭著睡,早上醒來就哭,半夜還會從睡夢中驚醒哭著找媽媽,我真的快要崩潰了。

我一直發微信跟婉兒道歉,可婉兒仍態度決絕地不跟我聯繫。她甚至跑到我老家的法院起訴離婚,現在我已收到了法院的傳單,不日就要開庭。

收到傳單後,我很迷茫,我不知道婉兒是真的要跟我離婚,還是只想給我一個教訓。我是真心不想離婚的,離婚對兩個孩子的傷害實在是太大了。我想通過96339告訴婉兒,有什麼決定我們可以當面說清楚,我已經認識到自己動手是錯誤的,今後我會改正,希望你看在孩子們的分上,早日回家!

(柯麗娟 整理 洪志雄 插圖)

記者手記

採訪中,王先生一直在懺悔。在這裡,記者想對王先生說,夫妻在日常生活中,吵架是難免的,但要切記,勿動手打人。可以說,夫妻吵架愛動手,對於夫妻感情就如同慢性殺手一般,久而久之被欺負的一方終會離你而去,因為沒有人願意和一個有家暴行為的人過一輩子。希望王先生在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後,能下定決心改正,用真心挽回妻子受傷的心。

相關焦點

  • 幫廚不挑食 「光碟」從幼兒做起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早報訊 (記者李菁 莊麗祥 通訊員劉雪芬 文/圖)「你拍一,我拍一,光碟行動我做起;你拍二,我拍二,鋪張浪費不再現……你拍十,我拍十,光碟行動要堅持。」昨日,在泉州幼師附屬幼兒園裡,孩子們在幼兒勞作室裡念起《光碟行動》的童謠。這個勞作室,每天都會有前來幫廚的孩子,自己動手摘菜、切菜、體驗做菜,感受一粥一飯來之不易,讓「光碟行動」從幼兒做起。
  • 在舞臺上發光發熱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早報記者 王旖旎 文/圖 冬日的寒風阻擋不了大家的熱情,上個周末小小藝術家風採秀陸續在泉州市區城東萬達廣場和晉江寶龍廣場拉開帷幕。選手們一個個爭奇鬥豔,讓觀眾們在寒風陣陣的冬日依舊感覺如春天般百花齊放。 晉級選手 神採飛揚 在泉州賽區複賽的現場,可以看到小選手們在家長的帶領下,早早地來到比賽現場。
  • 【泉州晚報】特殊畢業季的依依…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一接到學校的返校通知,我就買了從廣東到廈門的高鐵票。」該校新聞與傳播學院畢業生餘靖儀聽到消息後欣喜又激動。 「許久不見,甚是想念。」「為你撐腰,畢業快樂!」「淡黃的長裙,蓬鬆的頭髮,牽著你的手參加畢業的童話」……在華僑大學泉州校區和廈門校區,校園各處掛起了詼諧幽默的歡迎標語,紅底白字的橫幅承載著學校、師長對畢業生的深深祝福。
  • 【泉州晚報】吸收優質資源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本報訊 (記者吳志勇 通訊員曾玲華)近日,泉州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附屬第二實驗幼兒園籤約儀式舉行,臺商區再添一張優質學前教育名片。 市政協副主席、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劉志平,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賴麗水,泉州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黨委書記蘇白茹,泉州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校長林清泉等出席籤約儀式。
  • 泉州大橋人行道「減半」使用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該分局副局長謝詩詠詳細介紹了其中緣由。 據介紹,泉州大橋兩側人行道平時人流量300多人次/天,即平均每側人行道每小時有六七名行人通過。在人行道改造加固之前,有關部門提醒市民維持這一人流量,避免扎堆行走。
  • 閩臺「王爺總館」 在泉州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在申報過程中,泉州鯉城區泉郡富美宮和臨江街道新橋社區居民委員會、晉江市深滬鎮鎮海宮董事會等作為該項目相關社區組織或代表,為此次成功申報作出了重要貢獻。 □本報記者 陳智勇 流傳久遠 清代泉州王船漂至臺灣 「泉州民間王爺崇拜由來已久,泉郡富美宮被譽為閩南和臺灣『王爺總館』。」
  • 文創裡的泉州古城印記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商報記者 蘇田田 文/圖 泉州是大家永遠無法割捨的記憶與情感,每位創客心中都有一份「泉州情」。當產品和文化元素碰撞出新火花,越來越多的泉州古城元素創意被融入工業文創設計中。《泉間小景》則以泉州臺商區洛陽橋、昭惠廟、八仙過海酒店、海絲公園四個旅遊景點為原型,設計了一系列徽章,助力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 《洛陽橋IP形象設計:萬安橋團》設計師表示,藉由泉州古蹟洛陽橋衍生的靈感進而創造出豐富的創意產品,被賦予了不同的含義,棲身於各類衍生品之中,希望能讓大家感受到泉州古城的魅力所在。
  • 泉企「擁抱」人工智慧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如今,人工智慧這一帶著未來感的科技元素正深入泉州各個應用場景中,與泉州傳統產業加速融合。 人工智慧「落地開花」 人工智慧的應用領域正不斷延伸,在養老服務、政務服務等細分領域「落地開花」 人工智慧技術不僅能識別人臉,還具有「讀心術」。
  • 大學生暢想智能時代校園建築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此次實踐教學課題打破了院校間的壁壘,由國內外17所高校架起院校與院校的互動橋梁,以泉州信息工程學院圖書館建築與景觀更新概念設計、泉州城鄉園林景觀歷史建築實考為課題,為院校間學術性交流搭建了平臺,共享多校優秀教學資源,同時,以當代智能設計撬動學校圖書館及西街古城區的全面升級,服務泉州地方建設發展。
  • 重陽節陪父母來個泉州兩日遊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不少老人惦記要接送孫子,捨不得走太遠,大泉州周末兩日遊是不錯的選擇,記者為您推薦一些不遠不近、景色美又不會累的線路。 □本報記者 黃寶陽/文 泉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供圖(除署名外) 登高賞秋色 重陽節,又名登高節,眼下秋高氣爽,正是外出登高賞秋的好時節。
  • ——國網泉州供電公司「雙滿意」工程紀實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發展不只是數量的增加,更是質量的提高。2003年2月,惠嶼島供電工程被列為泉州市重點扶貧項目。歷時50天的攻堅克難,跨海架空線順利架設、海底電纜成功敷設,泉州最後一個「無電」的海島行政村實現通電,提升了漁民的生產、生活質量。 2019年7月,安溪縣最後一個行政村福美村正式接入「大電網」用上了「放心電」,農配網改造讓當地的茶葉真正變成了「茶業」。
  • 臺灣也有清源山和承天寺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16日,記者採訪了泉州承天寺和臺灣承天寺有關人士,了解了鮮為人知的傳奇故事。  原來,臺灣的「承天寺」與「清源山」,是具有傳奇一生的廣欽老和尚建起和命名的,與泉州有著極深的淵源。  廣欽老和尚是泉州人  廣欽老和尚生於清光緒十八年,原是泉州惠安人,家裡赤貧如洗,三四歲時被賣到晉江李氏人家。  李家務農,在山坡上種些水果維生,日子勉強過得去。
  • 校園微農場 讓勞動意識落地生根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在「校園微農場」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勞作、赴農莊參加勞動體驗志願者活動、到農業綜合開發基地開展勞動實踐主題研學……本學期,泉州五中積極開展勞動實踐教育,堅持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致力於讓學生養成勞動習慣、培育勞動素養、獲得勞動情趣,讓熱愛勞動的意識根植於學生的內心,潛移默化地成為他們持續一生的自覺行動。
  • 遊走蟳埔 觸碰歷史印記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蟳埔漁村遊記 □學生記者 黃彥博(北師大泉州附中附屬小學四年級) 泉州作為東亞文化之都,至今仍有一批歷史文化古村落。今天,小記者團就帶你走進一個具有閩南傳統特色建築的地方——蟳埔漁村。 這裡令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出名的蚵殼厝。
  • 商業地產下半年或迎入市小高峰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記者從業界獲悉,今年下半年福建將有15個商業地產項目擬開業,泉州也有中駿、寶龍、悅禾匯等多個商業地產擬入市。此外,全國下半年計劃開業的商業地產數目多達415個,而上半年這個數字只有63個。 據聯商網零售研究中心統計,由於受疫情因素影響,2020年上半年全國新開業的商業項目數量僅63個(不含專業市場、酒店及寫字樓,商業建築面積≥2萬方)。
  • 幼兒體育運動 家長一起動起來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那麼作為幼兒園的家長,該怎麼樣動起來,為未來做準備呢? 趣味擺在重要位置 家住市區豐澤區的劉女士給5歲的兒子報了滑板興趣班,劉女士介紹,她一直挺關注幼兒體育活動信息,一有合適的機會就給孩子報名,主要是考慮到孩子現在使用手機和平板電腦的時間太多,「必須用體育活動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同時也有助於增強孩子體質。
  • 特色小城鎮 唱響時代之歌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泉州擁有豐富的產業資源和深厚的文化沉澱,各鄉鎮產業發展特色鮮明,人居環境持續提升。 為了更好地呈現泉州城鄉發展新面貌,總結、分享泉州城鄉融合發展經驗,由市住建局牽頭,市發改委、市資源規劃局、泉州晚報社、中國郵政泉州分公司參與主辦,福建華創置業協辦的「泉州十佳特色小城鎮遴選」活動,歷時半年多落下帷幕,「泉州十佳特色小城鎮」榜單重磅出爐。
  • ★六年級【期末複習】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2.單位「1」未知 求單位「1」,量率對應,已知量÷對應的分率=單位「1」(注意:是否對應) (1)單位「1」未知,已知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已知量÷百分之幾=單位「1」 (2)單位「1」未知,已知比一個數多(少)百分之幾的數是多少,求這個數,已知量÷(1±百分之幾)=單位「1」 【經典例題1】 據《泉州晚報
  • 暖心又暖胃 學記盡享冬至美食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早報記者 傅蓉蓉 文/圖 今天是冬至,泉州大街小巷的食肆攤鋪裡擺滿了冬至圓。在泉州,還有句俗語叫「吃冬節湯圓多一歲」。12月13日,鯉城實小金山校區學記們來到海絲金鳳元宵圓店,跟著傳承人學搓冬至圓、捏「雞母狗仔」,提前感受冬至。一切準備就緒,學記們擺開了架勢,雖說是第一次搓冬至圓,大伙兒也不含糊,不一會兒就搓好了滿滿一大盆。
  • 首屆伴手禮評選活動開展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本報訊 (記者羅劍生 通訊員張敏麗)為進一步開展文明旅遊宣傳引導工作,挖掘特色文化,推動伴手禮研發工作,打造「唐雕、宋橋、元港、明回」文化品牌,日前,泉州臺商投資區開展首屆伴手禮評選活動,以大力培育新區文旅業態和消費模式,更好服務新區文旅產業轉型升級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