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習不積極,可能和家長有關係
孩子開學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對於他們的學習熱情,很多家長都有話要說,愛學習的自然不用說,孩子不僅積極主動而且對寫作業和學習這件事很有熱情。
但有的孩子則表現得很普通,甚至沒有學習的熱情,家長有沒有想過,孩子學習不主動的原因除了他們自己之外,家長其實可能也有責任?
教育的終極目標是什麼?這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很難有滿意的答案。教育最終其實是為了能夠讓孩子成為他自己。
擁有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收穫感知幸福的能力。一個人要想生活得更好,進取的原動力一定是內在的自驅力。
擁有自驅力的孩子能夠進行自我管理,學生時代的學習成績優異,長大之後生活就會變得井井有條,事業和做人都蒸蒸日上,從而獲得幸福的人生。
人其實天生就有自驅力,比如孩子學習認知世界的過程,掌握新技能的速度,可謂是日新月異,比父母不知道強出多少。
而孩子本身就應該有獲取知識和技能的快樂以及本能,運用得當會讓孩子主動去探索世界,那麼為什麼本應該好好學習的孩子,為什麼對上學這件事並不積極呢?
比如父母陪寫作業,似乎已經成為一個世界難題,孩子的學習問題不知道成為多少破壞親子關係的元兇,讓父母和孩子的關係進入崩潰的邊緣。
擁有自驅力的人應該是什麼樣子的呢?就是發自內心地想要去探索,去思考和研究,並不需要外界強迫,不管最後結果是不是成功,只要完成了就會從心底由衷地開心和滿足。
即使遇到了困難也會咬牙堅持,想要戰勝和解決問題。
如果孩子是被逼無奈完成的話,驅使他們行動的就不是內驅力,這些驅動力都是來源於外界的獎勵或者是為了逃避懲罰,這總不能長久。
孩子不喜歡學習,家長都會認為是因為他們不喜歡,但在制度的影響下,孩子必須要喜歡上學習,所以就會不停地鞭策和強迫孩子,從來沒有想過要從他們內心去改善這個問題。
自驅力和外驅力之間的不同會造成孩子對學習興趣的極大反差,這並不能只靠家長的強迫就能夠達到目的的。
太多的外驅力可能會讓孩子的成績變得更差,所以並不存在強迫出來的學霸,家長的強迫不僅不能讓孩子更好地完成學業,反而有可能會幫倒忙。
內驅力能夠讓孩子努力學習,外驅力只會讓孩子更焦慮,這種在壓力之下成功的學業是無法持久的,或許有一天就會突然爆發,變成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外驅力始終加壓,內驅力也會受到影響,從而導致成績下降。俗話說:「強扭的瓜不甜。」如果孩子沒有學習的動力,父母再怎麼鞭策,也無法按照自己的想法有更好的結果。
想要真正地深刻理解孩子的內驅力,就要對孩子有所了解,知道他們問題的癥結在哪,因為孩子天生應該是有學習和探索欲望的。導致學習不積極一定有原因,只不過家長沒有發現罷了。題海戰術應對考試是可以的,但如果想要讓孩子能在學習上有質的飛躍,那就需要努力提升孩子的內驅力。
深入研究原因,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才是最有效的,孩子需要成長,家長同樣需要學習,因為教育並不只能靠僵化死板的教條就能解決問題。
懲罰是很難產生預期效果的,越是嚴重的懲罰越有可能讓孩子反彈得更厲害。孩子短暫的妥協只是策略,並不能產生持久的效用。
物質獎勵也會破壞孩子內心的動力來源。
可以說真正影響孩子學習動力的是家長的態度,每一個學習不積極的孩子背後,都有一雙著急的父母。
讓孩子愛上學習可以說是每位父母的願望,家長可以為之做哪些努力呢?家長首先要理解,學習是一個很大的概念,學習並不單只在學校中學習,還包括對所有學校以外好奇和未知的探索,這也是學習的一種。
作為父母要主動幫助孩子找到學習動機,孩子小的時候學習是因為內驅力,但就是強迫讓他們的內驅力變得越來越少,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的社交動機和成就動機可能就會逐漸增加,希望能夠獲得更多的掌聲和關注。
這個時候孩子願意把學習學好,到了這個年齡階段之後,孩子會有歸屬感和滿足成就的需求。
父母們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需要幫助他們找到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而不是強迫孩子硬著頭皮學習。
讓孩子看到學習的成果和給自己帶來的價值感。父母千萬不要在這個過程中對孩子說:「學習都是為了你好。」這並不會對孩子起到多大的作用。
孩子更願意接受的是自己得到成就之後能不能帶來切實的改變,是否會獲得更多人的讚賞和認可。內心是不是能有滿足感,是那種具體而真實的感知。
所以家長要學會和孩子多說一些具體的話,而不是用一句抽象的話簡而代之。
學習結果的好才是快樂的,而學習的過程必須包括了辛苦,難過。作為成年人不能把學習理想化,不能讓孩子去相信一些我們自己都無法相信的事情。
和孩子一起找到更好的學習方法,克服一些困難,才有可能和孩子一起好好地享受豐富的學習成果。
平衡學習和玩的時間,這也是很多父母都需要思考的事情,這兩樣事情從來都不是矛盾的,學習的時候就要盡情地學,玩的時候也要放肆地玩。
其實孩子們的很多能力,都是在玩的過程中培養起來的。比如說專注力或者是配合能力,與人相處的能力等等,都是在遊戲的過程中逐漸培養起來的。
會玩也是一種能力,孩子通過玩建立起來的能力,對於學習是大有幫助的,學習和玩並不矛盾,他們是相互關聯的。隨著孩子學業的增加,家長需要平衡和分配學習和玩的時間。
平時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尋找學習的積極性,多幫助他們重新恢復學習的內驅力,而不是急著強迫孩子硬著頭皮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