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能聽懂每個單詞,卻還是聽不懂整個句子?

2020-12-14 英語逆襲君

這是暑假期間的最後一篇文章。讀完這篇文章大約花費4分鐘,你將明白:

1. 聽力聽不懂的三大根源;

2. 如何從根本上解決「聽懂單詞卻理解不了句意」這一問題?

3. 關於寫作詞庫社群的最新說明。

策劃 | 撰寫 | 定稿 | 排版 | 楊志斌 未經允許,謝絕轉載全文約 2200 字,用時 5 小時 29 分鐘。原創不易,堅持原創更不易,覺得不錯請將此文分享給你身邊的小夥伴~

前言

作為暑假期間的最後一彈,這可能是十一國慶節前的最後一篇文章,同時也很可能是一篇你不看會後悔的文章。廢話不多說,咱們上乾貨!(對了,上面這首歌不錯哦

深度剖析,找出病灶

很多同學可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做英語聽力時可以聽懂每個單詞,但還是不能完全理解整個句子。

在搞清楚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需要了解大腦處理聽力內容的過程,如下圖(不妨把這張圖命名為聽力流程圖):

由上圖可知,在做英語聽力時,我們的大腦首先需要辨識語音,並將其存入短時記憶,然後識別這些語音的對應含義,最終將其與長期記憶庫中的已知信息相聯繫,從而理解句子的完整意思。

本質上講,做聽力其實就是「辨識語音」「存入短時記憶」「信息識別與處理」這三個步驟的不斷重複。它們會在一瞬間完成,環環相扣,缺一不可,中間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差錯,都會影響對完整句意的理解。

具體而言,如果「辨識語音「出了差錯,便會出現「聽天書」的現象,如果」存入短時記憶「出了差錯,便會出現「聽了後面忘了前面」的現象,如果」信息識別與處理「出了差錯,便會出現「可以聽懂單詞,但由於語速相對較快大腦來不及反應」的現象。

回到文章開頭,為什麼你在能夠聽懂每一個單詞的情況下依然無法準確理解原文?答曰:信息識別與處理速度過慢+短時記憶容量不夠。

通俗地講,就是當你聽到某個句子的時候,大腦識別並處理這部分信息的速度過慢,導致這部分信息還沒有完全理解透徹,就已經被接下來的聽力內容擠出「短時記憶庫」,從而出現信息丟失。

所以,雖然你能夠聽懂每一個單詞,但這些詞連詞成句後,還沒來得及消化,便隨著新信息的不斷輸入而丟失了,你也就會遇到「明明每個單詞都聽懂了,但還是無法準確理解原文意思」的問題。

那麼,到底應該如何解決這一問題?

對症下藥,所向披靡

1. 限時閱讀訓練

你能夠聽懂每一個單詞,說明你的辨音能力沒有問題,所以只需要重點加強後兩個步驟,也就是提高信息處理速度,並擴大短時記憶容量。而閱讀理解的主要過程其實就是「將原文內容存入短時記憶庫+信息識別與處理」(只不過由原來的聽覺輸入變成了視覺輸入),所以限時閱讀訓練可以有效地幫你補全所缺漏洞。

2. 鞏固語法

如果你的語法不好,即使是「讀懂」也成了一大奢侈,更何談「聽懂」。良好的語法基礎能夠提高大腦的信息處理速度,讓我們更快地理解聽力原文的含義,也因此,鞏固語法是一個行之有效的好辦法。(公眾號英語逆襲君後臺回復「語法書」,會有驚喜哦!)

3. 跟讀

這裡的跟讀有個前提:不要看聽力原文。缺失這個前提,此方法無效!

具體而言,這裡的跟讀是指:以慢於原文一兩秒的速度、以默讀或出聲朗讀的方式,對原文進行複述。

這種方法要求我們在辨音後迅速理解原文含義,短暫內化後即時輸出,也因此,這個過程可以幫我們鍛鍊短時記憶,從而有效地擴大短時記憶容量。同時,跟讀也有助於培養語感,提高我們對語音的敏感度,這也可以加快辨音過程(聽力流程圖第一步)。

剛開始跟讀可以選擇語言比較簡單、語速比較慢(比如VOA慢速英語)的材料,後面再根據需要不斷調整材料難度。

以上的三種方法都可以很好地解決「單詞能聽懂、句子卻聽不懂」的問題。

另外這裡再分享一個「作弊」方法:聽聽力的同時記筆記。

聽力過程中選擇易忘信息(比如關鍵的數字、地名、名詞)進行記錄,可以幫我們回憶剛剛聽到的內容,並將它們轉化為長期記憶。為了節省時間,我們還可以使用符號和縮寫體系,比如「ten thousand」可以記作「一萬」或「10千」,」Washington」可以記作「DC」,「cheese」可以記作」chee」。

不過,這個方法「治標不治本」,它只能幫你解決考試過程中的燃眉之急,卻無法真真正正地提高你的聽力水平,也因此,平時練習聽力的時候最好不要用這個辦法。

總之,聽力水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它需要的是相當水平的閱讀理解能力,也離不開平日裡大量的精聽訓練。

以上,我是楊志斌,我們十一國慶再見!

預告:關於寫作詞庫社群的最新說明

原先的寫作詞庫群,由於不少成員缺少積極性,經常「缺勤」,就算是上交的作業,質量也是參差不齊,其中還不乏敷衍了事者,根本沒有達到預期的理想效果,這也給我的評卷造成了極大困難

考慮到付費返現是不錯的激勵措施,未來的寫作詞庫社群將設置為付費群。學員只要按時保質保量完成任務,就可以獲得對應數額的代金券獎勵,可用於未來的原價付費社群。

更多關於寫作詞庫社群的具體細節,未來會有詳細說明。最後,祝各位英語學習進步!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還是聽不懂?
    學英語的過程中,你可能曾經有這樣的感覺:暴擊!為什麼還是聽不懂? 我自己經常這樣感嘆。 大一剛入學時,我們學校舉行了英語分班考試。 做完聽力部分的題後,我心裡在想:暴擊!為什麼我幾乎完全聽不懂呢?然而,事實上,那時我打開一部無字幕電影,還是有很多地方真的完全聽不懂,暴擊… 可以說,很長一段時間,無論我聽力考試成績如何,只要聽到原生的材料,比如新聞、講座、電影等,我就有可能產生這種感覺:暴擊!為什麼還是聽不懂? 但每一次暴擊過後我都會默默繼續學習… 直到大四,我變成一個中美合資企業的翻譯員。
  • 不要強迫每個單詞都聽懂,掌握關鍵就能通關!
    這裡是廣州八熙翻譯的《翻譯小課堂》~對很多人來說,英文明明很好,考試和閱讀都沒問題,但只要遇到聽力和會話,整個腦袋就一團迷霧~首先,要知道自己聽不懂英文的問題出在哪?是單詞量不夠?還是對方口音聽不懂?又或者是自己對於發音的規則掌握不足,以至於聽不懂那個字?
  • 單詞隨身聽:閉著眼睛也能背單詞
    在「聽、說、讀、寫」這四門英語功課中,「聽」最輕鬆,走著躺著都能聽。聽單詞,就是通過耳朵給大腦傳遞信息,加深大腦對單詞的印象。學新單詞需要長時間的關注,日常的時間碎片可以用來做回顧單詞這件 easy 的小事。刷牙、等車、擠地鐵的時候都可以順便聽個單詞。
  • 聽不懂英語的根源
    為啥聽不懂英語? 不要覺得你真能聽懂英語 事實上,學過或沒學過英語的人都知道,你真的不可能完全聽懂英語!你所能聽懂的只是你所熟悉的領域知識(並非全部,只是稍好些)!非你所熟悉的領域知識,想聽懂,估計難如登天!但是,日常用語,你必須得聽懂!然,很多人學了多年英語,對日常用語還是聽不懂!多數人把原因歸於無英語語言環境造成。經常出現這類情況,聽不懂,但能看懂!經常有英語學習者說:「聽不懂,真聽不懂,你寫出來,我就能看懂。」
  • 為什麼學了這麼多年英語,依舊聽不懂說不好
    但很常見的一個現象是:很多人擁有了還不錯的英語閱讀能力,能看懂簡單的句子文章,但最基本的溝通交流仍舊一團糟,也就是聽不懂,不會說。那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個現象呢?理所當然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答案。例如,通常說它是「應試教育」的結果。
  • 學習英語聽力為王,重點是聽清,不是聽懂
    聽和說這兩項能力是正常人在學齡前就掌握了,它並不需要會識字和寫字,不了解語句的含義,同樣可以擁有聽和說的能力。很多老師總在強調「聽懂」。個人認為「聽懂」這個概念有點誤導人,這樣會把能力的訓練變成知識的訓練,這樣聽力練習跑偏了。我上學的時候老師就這樣對我們說「要聽懂,每個單詞和句子的意思都必須明白,一直聽到聽懂為止。」
  • 為什麼英語聽力天天聽還是沒有提升?
    大家可以思考一下這個問題,一篇聽力材料聽100遍,聽不出來的單詞和句子還能通過下一個100遍聽出來嗎?答案是不可能的!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盲聽一個月聽力還是沒有提升,因為能聽出來的部分是你本身就有能力聽出來的,不能聽出來的不在你的能力射程範圍內,就算聽1年也不可能聽出來。所以盲聽只合適英語基礎特別好的群體,而聽力弱的群體需要做精聽並且掌握精聽的技巧。
  • 為什麼我有很多英語詞彙量,但是我還是聽不懂老外說什麼?
    在學習英語的旅途中,我相信很多人都走進了這樣的一個誤區,就是不斷拼命的記單詞,什麼單詞呢?就是字典上的,或者是書本上的基礎單詞。但是我們往往忽略了,英語的詞彙量真的只有基礎詞量嗎?為什麼您已經有很多詞彙量了,您還是聽不懂老外說什麼呢? 答案在下文。
  • 外國人的地道英語,為什麼聽不懂?
    英語過四六級後與外國人交流,依然聽不懂英文。哪怕自己的水平並不差,聽起來還是很吃力甚至有時候完全跟不上,這讓我們的英語學習十分被動,信心大減。那麼,小編就來給大家總結一下聽不懂外國人說英語的原因。因此,在很多單詞的發音上,我們很難做到與他們完全一致。雖然,課堂上老師和同學都能聽懂自己表達的意思,但對於外國人來說,發音差別太大。因此,要想外國人聽得懂,就得勤加練習純正的歐美發音。第二:詞彙量不夠與外國人溝通時會發現,有時候某個單詞或短句能很清晰的明白它的意思,有時卻完全不懂在講什麼。
  • 英語聽不懂,學生很苦惱,學會這個方法,老師會表揚你
    一,我們說的話,對方能聽懂。二,對方說的話,我們能聽懂。比如說英語,我們從小學到大學,可以說英語這門學科一直伴隨著我們上學的整個過程。經過多年的學習積累,我們都有一定量的知識儲備,開口說英語的問題不大,所以第一個標準,大多數人都能做到。第二個標準就稍微有點難度了,有的時候我們會有這種感覺,自己也會說英語了,但就是聽不懂對方所說的話。
  • 福聽寫會遇到的問題:為什麼聽不懂
    下面新東方網託福頻道為大家整理了福聽寫會遇到的問題:為什麼聽不懂,供考生們參考,以下是詳細內容。   「聽」和「寫」這兩個環節中首要的是聽懂,只有聽懂了,才有可能寫出來。
  • 為什麼背了七八千英語單詞,還是聽不懂老外說話?只背單詞不夠
    要理解為什麼背了七八千個英語單詞仍然沒有辦法聽懂老外說話,我們可以拿我們的中文來進行對比,英語在某些方面和中文非常的像。 學會寫字,也學會組詞之後,我們就自然而然地能夠看懂大部分的句子和文章。 英語的結構也非常的類似,英語是「詞-詞組結構」,我們先背英語的常用單詞,在背完常用單詞以後,再背常用詞的用法,也就是常用詞相關的詞組短語。解決了英語的常用詞和詞組之後,我們就能夠看懂並聽懂大部分英語表達。
  • 這就是為什麼你聽不懂英語本土人士說話的原因!
    有些時候我們突然發現自己學了很長時間英語,卻幾乎聽不懂標準的英語,更聽不懂English speaker說話,因此會非常洩氣,學英語的信心受到很大打擊。在此,我們對聽不懂老外說英語的原因作以分析,目的是找到原因,及時克服。原因一:發音不準確。假設我們的發音能做到和外國人的發音完全一樣,你能聽懂自己的發音,就一定能夠聽懂外國人的聲音。English speaker一般是用「底氣」發音,而多數中國人只用口腔發音,說出來的話味道差別很大。
  • 日復一日背單詞、刷題、聽寫...考場上還是聽不懂,到底哪裡錯了?
    毫無疑問,就是為了讓你比之前能聽得更懂,更懂的標準就在於句子反應速率的提高。如果反應速率提高了,理解聽懂自然水到渠成。有的同學可能認為聽寫太耗時,自己練得非常苦悶,起到的效果也不是很明顯。其實這些同學在做聽寫的時候方式方法是存在錯誤的。
  • 英語四六級聽力:為什麼聽不懂?應該怎樣聽?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聽力>聽力輔導>正文英語四六級聽力:為什麼聽不懂?應該怎樣聽?慢慢的,從只能聽到個別單詞的發音,到開始揣測播音的意思,到基本懂廣播意思,這個過程,只有走出來後回憶才會覺得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和經歷,但這個收穫過程是很痛苦的,但又是快樂和充實的,因為自己會感覺到自信心、聽力能力的慢慢增長和興趣的不斷增強!   2. 為什麼聽不懂?   很多人在練習英語聽力時,總會抱怨聽不懂。
  • 【成人】能聽懂哈利波特,但是聽不懂四級怎麼辦嘞?
    當時我就有點崩潰了,但是我已經決定了嘛,而且聽有聲書真的很有趣,特別是分角色的,好像別人在你身旁表演,雖然我聽不太懂,但是聲音還是蠻好聽的,就這樣,我平均每天學4~5小時,聽完1~5級共28本左右,然後聽《哈1》。剛聽哈1的時候,覺得jim的語速快的要命,根本什麼都聽不懂。然後我就每章聽了20多遍,完整了聽了整本書,但是腦袋還是空空的,基本上沒聽懂,除了一些語速特別慢的。
  • 5個原因告訴你為什麼英語學霸也經常聽不懂外國人說話
    很多時候,我們能夠聽懂VOA,但是和老外交談時卻聽不懂,這是為什麼呢?總結下來,大致是因為以下5個原因。1.自身發音不準確。假設我們的發音能做到和外國人的發音完全一樣,你能聽懂自己的發音,就一定能夠聽懂外國人的聲音。English speaker一般是用『底氣』發音,而多數中國人只用口腔發音,說出來的話味道差別很大。
  • 學了這麼久日語,為什麼還聽不懂?怎麼辦?
    再舉個更簡單的例子,大家可能有過這樣的經歷:對方說了一句話,明明沒有聽懂每個單詞,但是抓住了其中一兩個單詞,再加上自己的常識,就可以推測出對方的意圖。比如說,你去朋友家做客,桌上放著水果,他指著桌子上的蘋果說「…(聽不懂)…apple…(聽不懂)…?」,整句話只聽懂了一個apple,但你也大體可以猜測出他問你要不要吃蘋果。
  • 能聽懂馬雲說英語,本土人說的英語,你為何聽不懂
    可以無壓力的聽明白,但當自己看美國電影的時候,總是有太多的尷尬,太多的梗。後來總結出了一下原因:自身信心問題。因為自己的不自信,和本土英語人交往,往往情緒緊張,明明聽得懂的變成聽不懂了。這就要求我們常和外國人聊天,參加英語口語競賽等,來提升自己的自信心。詞彙量不足。有時候能清晰的聽清楚一個單詞,但是就是不知道怎麼理解。
  • 如何應對雅思口語考試聽不懂、卡殼、被打斷等情況?
    雅思口語,因為是面對面的交流的一種考試,所以可能會有一些突發的情況發生,比如交流的時候,考官問你的問題,你聽不清楚或者聽不懂,或是,聽懂了,說著說著就不知道要說什麼了,卡殼卡在那裡了,也會遇到可能被考官打斷你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