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四合院:如果愛,如何愛?兩個判斷、八個要點

2020-12-15 騰訊網

陪伴你成長的 致良知四合院 今天

關於家庭的兩個判斷

1. 家庭問題的症狀千差萬別,通常,病根只有一個

很多人真實體證到:問題不是解決的,而是消失掉的。夫妻問題、教子問題、父母問題,千差萬別的症狀背後,都源自一顆心。

根據「心-道-德-事」四部曲,在心上解決問題,才是根本。解決家庭、事業問題的根本途徑,是成長自己。

在光明的世界,黑暗中的問題本不存在。明白這一條,就不只是在父母、孩子、另一半身上找答案,更要在自己心中找答案。

2. 家庭可能並不完美,但我們可以勇敢地追求生命的圓滿

一個人的基因、血脈和面容都是由父母給予。作為個體,無法選擇自己的身體,也不能期待外部世界沒有缺憾,但我們卻可以決定對待世界的態度:這個世界並不圓滿,但我們可以勇敢地追求圓滿。

感恩父母,感恩世界,改變自己對世界的態度,世界就會煥發出新的光彩。圓滿與否,主要是看這顆心。

家庭破碎,心靈卻可以圓滿;心靈圓滿,則人生圓滿。不管過去留下了怎樣的遺憾,從今天起,我們都可以勇敢地追求生命的圓滿。

關於家庭的八個要點

夫妻同心其利斷金,夫妻是來相互成就的

有時,夫妻相互踩踏、視對方為小人的事並不少見,原因何在?

只愛自己,視己為君子,卻缺乏一顆體諒對方的心。

當夫妻同心時,就不再渴求對方一定要如何愛自己,或是即使付出也要以對方愛自己為條件,而是開始無條件地愛對方、成就對方。這才是真正的愛情。

壞人壞自己,對方如果有錯,成為壞人承受惡果,已經是最大的惡報,作為最親密的另一半,就不要再去踩上一腳。哪有原諒,只有解放。不是對方值得自己同情或幫助,而是作為夫妻,本就是一體,因而要相互成就。

保證對方真正不出錯,只有一條路徑,就是雙方一起成長。一起成長,就能一了百了地解決問題,而非一件一件解決。

2. 對待父母的態度,就是對待世界的態度

父母的湧泉之恩,自己是否只是滴水相報?如果對待生身的湧泉之恩的父母,也只是滴水相報、不相報甚至痛恨父母,又怎麼可能真正對客戶、員工、朋友和外部世界好?

父母是子女生命活力的源泉,對待父母尚且了了,如何能贏得這個世界?修復與父母的關係,接上父母這一動力源泉,就能充滿能量地面對這個世界。

3. 送給孩子最大的禮物,就是成長自己

很多問題的出現,其實是因為自己不明。送給他人吃穿,是對他人的一份幫助;為他人責善,指出對方問題和錯誤,不成人之惡,卻是對他人更大的幫助、是他人最大的貴人。給他人智慧,幫他看清自己,免於墮入懸崖,難道不是給他人最大的一份禮物?

對待孩子同樣如此。自己成長起來,才能明白孩子哪些是走錯了路,才能正確地引領孩子。自己尚且不明,迷迷糊糊、昏昏沉沉,卻讓孩子聽自己的,如何使孩子昭昭於天下?

4. 讓孩子精忠報國,是家族的頭等大事

小時候,父母就是孩子的全世界。孩子的說話、走路、啟蒙,都來自於父母。孩子的健康成長就是父母送給孩子的禮物,但比這個禮物更大的,是讓孩子精忠報國。

當孩子擁有精忠報國這樣的格局和境界、這樣寬廣的胸懷、這樣的人生動力,孩子的未來還用擔心嗎?反之,教育孩子「離家近、掙錢多、少幹活」,卻是將自己的不明傳遞給了孩子、害了孩子。

5. 對待兒女,愛之不以道,適所以害之也

古人云:愛子,教之以義方。教育孩子,有教育之道。剛出生的孩子純真、無邪,充滿對世界的好奇。父母的教育,將奠定孩子一生的格局。愛是關心關照,更是一份保證子孫後輩成長成才不走歪路的責任。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端正的家風、良好的家教,就為孩子鋪設了一條人生正道。

6. 傳子孫不淨之財,這樣的父母如同蛇蠍

把不乾淨的錢財傳給子孫,父母屍骨未寒,傳給孩子的不義之財就會變成炸藥包,毀掉孩子的人生,這樣的父母不是如同蛇蠍?

愛子有道。愛孩子,需要理智的安排和規劃,需要從孩子的長遠發展考慮,幫助孩子做出最有益的選擇,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為人處世的基本道德觀,為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7. 長者,戒之在得,老有所樂,為善最樂

回顧過往人生會發現,糾結於得失只會讓自己深陷痛苦和煩惱,而真正成就自己的恰恰是當初的奉獻與付出。不要為當初奉獻很多,今天沒有所得而唉聲嘆氣,甚至在家中抱怨子女、抱怨社會。作為長者,戒之在得,老有所樂,為善最樂。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作為長者,有機會為子孫積累福報,是一份幸運。為善最樂,人生晚年,能為世界創造一份幸福,幫助別人的同時,又為子孫積累了許多美德,何樂而不為?

8. 長者,身體可以老去,但心中的寶藏不老

心中有無盡寶藏,面皺發白也不會讓寶藏老去。縱然容顏老去、頭髮花白,這顆心依然可以保持年輕與澎湃的動力。

學習中華文化後許多人感慨,年過50,人生下半場才剛剛開始。活出自己生命的精彩,人生晚年將比人生上半場精彩百倍。

對家人,如果愛,愛之以道。

明白真相,不明將不攻自破。

家族興旺,本自具足。中華文化,幫我們開發心中寶藏。

幸福家庭,可學而至;家族興旺,可學而至。

相關焦點

  • 關於近期陽明心學與致良知四合院曝光事件的一些思考
    近日致良知四合院被推倒風口浪尖,自媒體及官方媒體紛紛發聲。致良知四合院致力於中華傳統文化助力民族復興,反遭網絡浪潮聲討。作為陽明心學的「愛好者」,一些個人的看法與大家分享。致良知四合院中提倡不說一句善意的謊言,同時也反對「妄議聖賢」。以下個人觀點,讀者吸收有用的,讀者摒棄錯誤的。
  • 「致良知四合院」的財務明細 都去哪兒了?
    來源:華夏時報原標題:「致良知四合院」的財務明細,都去哪兒了?來源:新金融頭條「致良知四合院」遭媒體曝光被指「精神傳銷」後,引發大量企業員工對其培訓模式的質疑。而據《華夏時報》記者調查發現,「致良知四合院」的財務收支或存在造假嫌疑。
  • 二十年代整個社會應學會珍惜和累積共識――也談致良知四合院
    二、讓「四合院」出來露個臉說到這裡,大家會關心「四合院」到底是幹嘛的?這裡讓它出來露個臉,有助於對事情發生原委有個了解。「四合院」是一個依法成立的三家機構的合稱。三家分別是北京知行合一陽明教育研究院、北京致良知公益基金會、北京懷柔致良知四合院公益文化促進中心。「致良知四合院」是其註冊商標。
  • 「致良知四合院」助力中國企業家新長徵
    本次學習會由北京知行合一陽明教育研究院(簡稱「致良知四合院」)主辦,上海致良知學習小組以及蘇州致良知學習小組承辦,學習會希望通過學習陽明心學思想智慧造福企業、造福社會,為企業家提供經營管理的思想理論。 北京知行合一陽明教育研究院,是一個以企業家為主體、王陽明心學為核心的學習型組織, 2014年由創始人白立新博士與50多位企業家共同創辦。
  • 文化自信要發揮傳統文化的正能量——也談「致良知四合院」
    近期網絡不明就裡地傳出「致良知四合院」的一些莫名其妙的言論,疑似既無事實根據,也無自圓其說的理由。在網絡上混久了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有人在玩弄些個操弄手法搞事。從最善意的角度來說這是博人眼球,或者是「四合院」不小心踩到誰的腳了;如果再往前走一點,不排除就有抹黑企業致人於窘境之嫌了。
  • 神秘「致良知四合院」被曝光精神控制學員,晶澳太陽能董事長靳保芳...
    在北京靠近東北五環的東風公園內,有座別致的四合院,它的名字叫「致良知四合院」。這裡號稱的是一個以企業家為主體、王陽明心學為核心的「學習型」組織,其官網介紹為「以致良知為切入點,以中華文化為源泉,以四部曲為精髓,以心靈建設為宗旨,以企業家為主體,以家庭建設為平臺的公益文化促進機構。」
  • 致良知四合院親授自省小妙招
    致良知四合院結合「心-道-德-事」四部曲,精煉的將反省凝結為四部曲和九步驟,指引大家在反省中不走岔路,各層次全方位去改進自己,貫徹深刻反省的本質。反省四部曲:事上反省事是人生方方面面的結果和狀況。即便一件事情沒有造成不好的結果,但如果回看當時的起心動念,你可能就會發現一個迥然不同的自己。心上反省心是身之主宰。心靈品質的高低決定了心的層面的高低,進而決定了人生中的事事物物方方面面。心靈反省具有痛徹心扉的效果,因為在心上的反省就是去體證行為作用與反作用。
  • 「致良知四合院」女人的哲學
    如何實現心靈成長,如何永葆青春姿態,如何擁有舒展人生?簡而言之,女人的哲學是什麼?在剛剛過去的「3·8」婦女節,方子老師藉助自己人生的體驗講述了「女人的哲學」,其中包含如下四個要點。要點三幸福是奮鬥出來的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人生重大真理是行為作用與反作用,好人好自己,真誠地愛Ta,利Ta,對Ta好,必定也會愛你,利你,對你好。
  • 致良知:我的一點思考
    我在2012年曾經寫過一篇文章,是炮轟劉一秒的,文章標題是《劉一秒:一個中國式宗教教主是如何煉成的》,如果你們有時間去搜索,還能在網上看到這篇萬字長文。一晃十年過去了,類似的培訓層出不窮,只不過我的認識又深入了一層。可能是因為我也當了老闆了。
  • 致良知四合院:不再較勁,生命終於得以舒展
    陪伴你成長的 致良知四合院 今天尹兆晶,一位32歲優秀女性,目前在一家很有品質的文化機構工作,她性格開朗明快,做事乾淨利落。然而,此前的她,卻是十分擰巴,經常跟人較勁。她為什麼較勁?在跟誰在較勁?她從哪天開始不再較勁了?
  • 致良知四合院:火星你好,中國來了!
    陪伴你成長的 致良知四合院 今天視頻來源:人民日報「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日月安屬?列星安陳?」現場視頻「日月天體,如何連屬?眾星在天,如何置陳?」跨越時光長河,屈原留下的疑問,將有機會得到今人的解答。這種浪漫的呼應,是中國航天的一份傳統情懷。從嫦娥、玉兔、北鬥,到神州、長徵、天問……一個個名字背後,是中華民族深沉而厚重的文化。
  • 攀枝花市圖書館與致良知四合院聯合舉辦讀書會活動
    2020年8月16日下午,攀枝花市圖書館與致良知四合院在市圖書館多功能報告廳聯合舉辦
  • 致良知四合院:「人老了,還能幹啥?古稀之年,又有了新奔頭!」
    原創 陪伴你成長的 致良知四合院 今天來自專輯一百個真實故事「外公,爸爸媽媽又吵架啦!」「哥,咱家老弟的抑鬱你再想想辦法啊!」作為子女,應如何讓父母的晚年有尊嚴甚至豐厚有光?作為長者,又應如何活好自己、福澤子孫?侯文長,生於1949年,與祖國同齡。18歲開始在村裡教小學,一教就是42年。退休後,又成了另一種「公家人」,張家、王家、李家,趙家……周圍幾個村莊誰家有事,就會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 致良知四合院:家庭幸福有密碼,且慢說再見
    陪伴你成長的 致良知四合院 今天由伏羲、周文王和孔子三位聖人跨越千年時空攜手創造的《周易》,為人們揭示了人生、社會的本質和真相。其中「風火家人」揭示了家庭的本質,以及怎樣建設家庭。《家人卦》是《易經》64卦中的第37卦,象徵家庭:特別注重女人在家中的作用,如果她能夠堅守正道,始終如一,將會非常有利。「風火家人」闡述了女人的尊貴,女性是家族之源,就像周朝的太姜、太妊、太姒三位偉大的女性,孕育了周文王、周武王、周公三位周朝的開天闢地的聖人,因而才有了800年的大周。
  • 致良知四合院:你也曾經是個孩子
    陪伴你成長的 致良知四合院 今天有這樣一間神秘的教室:如果你是孩子,它可能就是你的渴望;如果你已成年,它可能就是你曾經的幻想。這間教室,就是56號教室。這是一間誕生奇蹟的教室。老師如果點頭微笑, 孩子就會讀得更賣力;老師如果不予理睬,孩子讀書的聲音馬上就會小下來。孩子讀書,不是發自自己內心的需求,而是為了得到老師獎賞,是為了取悅老師、討好老師。雷夫深知道德人格不是語言,必須身體力行,慢慢生長並紮根在孩子心裡的。因此,在雷夫老師帶給學生的所有課程裡,人格培養作為隱性課程,貫穿始終。
  • 致良知四合院白立新老師:見證生命奇蹟,追求心靈圓滿
    致良知四合院創始人白立新老師,發表了兩小時主題演講:《見證生命奇蹟,追求心靈圓滿》。演講分為四個部分:一、發現人生的真相;二、明確人生的價值;三、確立人生的戰略;四、實現人生的重生。四合院頭條今日全文奉上——每個人都是圓滿心靈的追求者!
  • 致良知四合院:號角只是剛剛吹響!高考結束,家長鬚知
    陪伴你成長的 致良知四合院 今天 高考大戰序幕剛剛落下。 如果選擇再戰 如何幫孩子化壓力為動力 許多人覺得壓力是從外部而來,其實不然,外部只是誘發因素。真正的壓力源於內部,可以從兩個維度來理解: 第一,每個人與生俱來無盡的寶藏,心理學上叫無限的生命潛能。
  • 查一查,「致良知」到底有無違法違規
    日前,有媒體爆料稱「致良知」四合院疑似精神控制學員,要求學員在王陽明照片下寫出自己曾做過的惡行。有學員在學習後公開下跪懺悔,稱自己「連畜生也不如」。據了解,「致良知」四合院是一個以企業家為主體、王陽明心學為核心的「學習型」組織。
  • 白象姚忠良:「致良知」是我們企業家唯一的道路
    但這10個多月的學習對我來說確實發生了很大很大的變化,比過去的二三十年來發生的變化還要大。我的分享分三個部分:一是為什麼學習致良知?二是如何學習?三是學習的收穫和感悟。為什麼學習致良知?他一生打造了兩個世界級500強企業,還在78歲的高齡又挽救了一個世界級500強——日本航空。他是如何做到的?後來多次向稻盛先生請教,得到一個基本的結論,那就是稻盛先生喚醒了日航全體員工的人性。學習了解了稻盛哲學思想以後,我眼前一亮,覺得這就是自己尋求了多年的道路。
  • 致良知四合院:關於《道德經》第45章的對話
    陪伴你成長的 致良知四合院 今天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衝,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nè]。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四合院老師大成若缺,大盈若衝,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在這裡,老子一共用了五個「若」字。為了體會老子在這章對後人的教誨,可以先回顧《道德經》第40章開篇——「反者道之動」。先來看「大直若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