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你成長的 致良知四合院 今天
高考大戰序幕剛剛落下。
作為家長的你,是期待、焦慮還是迷茫?
高考結束,是結束,也是開始。
如何更好地開啟新徵程?今天的文章,可能會對作為家長的你有所啟發——
沒有達到預期目標
是否要選擇復讀
家長心安,孩子就心安。作為家長,讓自己的心先安定下來。
「要不要復讀?」
面臨這個問題,不妨問問自己和孩子:
真正的人生目標是什麼?
考取理想大學,是實現人生目標過程中的一個階段性成果,而非人生真正的目標。因而,是否選擇復讀,就要針對這個真問題——真正的人生目標,來做出決定。如果目標不清晰,自己無法做出選擇,其他人也無法給到那個標準答案。
生命中經歷的每件事,都是上天賦予我們的化過妝的禮物。藉此契機,不妨跟孩子共同探討:自己真正的人生目標是什麼?
也許,孩子的答案會給你一個驚喜:孩子心中,一直蘊藏著一個偉大的夢想。當找到這個夢想時,該做出怎樣的選擇就會清晰可見。此時,一次兩次考試成功或失敗,都將成為孩子實現自己偉大人生目標的一份禮物。
填報志願時,要引導孩子將個人理想追求與國家的民族復興大業相連。如此,孩子的人生路會越走越亮堂,生命的能量會被不斷激發。
無論選擇復讀還是上不理想的大學,關鍵是引領孩子真正提升心靈品質。走入中華文化殿堂,就是給了孩子打開成功人生的一把金鑰匙。
如果選擇再戰
如何幫孩子化壓力為動力
許多人覺得壓力是從外部而來,其實不然,外部只是誘發因素。真正的壓力源於內部,可以從兩個維度來理解:
第一,每個人與生俱來無盡的寶藏,心理學上叫無限的生命潛能。
人類與生俱來自帶壓力,沒有壓力,人類不可能在億萬年的生物進化中站立於食物鏈頂端,但是,駕馭這種生命能量的能力需要修煉。
心中寶藏或生命潛能就像浩浩蕩蕩、奔流不息的長江水。長江水當然具有能量,同時也很有壓力,這種壓力可能經常還會「搞破壞」。
唯有樹立一個偉大的目標,才能匹配澎湃的生命能量。
如果將生命能量比作長江之水,偉大的目標就是長江三峽。擁有偉大的目標,浩瀚、澎湃的生命能量,就能利國利民甚至造福蒼生。
擁有偉大的目標,一次成敗就像是浩瀚江水遭遇的一個小波浪。生命能量被激發,將有更多機會在大大小小的人生考試中創造輝煌。就像四合院app第一期「百日成長計劃」成長故事主人公翟龍龍的經歷——即便曾經成績倒數,如今也能做學霸。
第二,信念系統,也可稱之為起心動念。
信念系統是一個轉化機制。同樣一件事情,有人感受到的是壓力和焦慮,有人就會很興奮、充滿動力,這取決於信念系統的不同。
不好的信念系統或起心動念來自哪裡?
差別就在於,是為了小我還是為了大我。
如果總是活在小我的欲望當中,就會有無窮無盡的煩惱,包括各種壓力、焦慮,一丁點事情都會讓自己感覺很有壓力;反之,如果活在大我的夢想中,所有事情都是對自己的歷練。
何謂夢想?為他人就叫作夢想,僅僅為了自己就是欲望。
當活在大我的夢想中時,考試成功,就是一次次印證了生命能量的綻放。考試失敗,是上天在用另一種方式——挫折,將自己踩到人生谷底,進而真正成就自己。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相信自己心中擁有無盡的潛能,眼前的事情就不再是事。就像登高,站在高樓上往下看,會充滿恐懼,但放眼未來,看到的將是無邊的風景,壓力值瞬間就會降低。
一位校長兼父親
致廣大家長的五句話
2018年高考前後,校長兼父親王建軍經歷了擔心、憂慮的過程。親歷兒子從考前100天時模擬考成績僅430分到最終高考576分的成績(推薦閱讀:王建軍校長的教子之道),這位父親感觸頗多。他用五句話向廣大家長表達了自己的心聲:
第一句話:給孩子講道理,不如讓孩子明真理。
2017年開始學習中華文化,成為一名志願者,2018年4月讀到《文化自信與民族復興》這本書,知道人生重大真理是行為作用與反作用,人生重大秘密是心中擁有無盡寶藏時,我不再跟孩子講「不要浪費時間」「你要抓緊時間好好學習」等道理,而是跟孩子說,什麼才是人生最大的真理、最大的寶藏。
事實證明,這些話孩子都收得到。
第二句話:給孩子定目標,不如讓孩子立大志。
2017年孩子讀高二時,在一個學習中華文化的夏令營,孩子懵懵懂懂學習到《教條示龍場諸生》。高考前,尤其是跟媽媽一起學習《教條示龍場諸生》立志篇後,孩子不再把考到550分、600分定為目標,而是將學以成人、學成報國、成為一個好人定為目標。
第三句話:給孩子說方法,不如讓孩子樹自信。
跟孩子講答題技巧、如何獲得高分、怎麼做選擇題,孩子其實聽不進去。但當孩子學習到陽明先生原文,知道信心源於自己心中寶藏,當時就充滿了信心。
考完後,孩子自信地跟我說估計能考550,當時我心裡不信,但能感覺到孩子的那份自信。最終考取576分,其實就是孩子心中真正的自信爆發出來的結果。
方法對孩子有一定的幫助,但當孩子立下真正人生志向,就會擁有真正自信,將會實現更大的人生突破。
第四句話:給孩子講前途,不如讓孩子改命運。
作為父母,我們一直希望孩子能考個好大學,將來找個「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好」工作。但當孩子開始學習明心淨心功夫,知道改變命運的關鍵是建設自己心靈品質時,我就明白了:無論孩子考試成績如何,他都能把握好自己的人生,我就真的放心了。
現在,孩子一直走在中華文化這條路上,是傳播中華文化的一名志願者。建設自己心靈品質,命運就始終把握在孩子手中。
第五句話:給孩子硬批評,不如讓孩子會淨心。
針對父母的批評,孩子有時會接受,有時也會抗拒。但當孩子掌握了淨心功夫,自省的力量將從內向外升起。孩子說,觀照、反省、引導對他有很大的幫助。觀照、反省、引導,就是淨心功夫。
我通過學習中華文化成長起來,成為志願者後,我感覺自己的力量增加了十分,在孩子身上顯現了百分。以高考為契機,將中華文化和自己生命的成長結合起來,讓自己實現大的突破。
立志,在起心動念處,在更高起點上,連結時間的力量、連結時代的能量、連結生命的力量、連結道的力量。
立志高遠,激發孩子澎湃的生命能量。無論選擇哪條路,都將綻放生命的光彩!深深祝福廣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