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銀行計劃5年內讓人工智慧代替1萬個工作崗位

2020-12-24 中國電子銀行網

  據金融時報,花旗銀行計劃在 5 年內把投資銀行部門的科技和業務人員裁去 50% ,準備用人工智慧算法代替他們的工作。


  對於該投資銀行部門來說,裁員 50% 意味著將有 1 萬名員工被遣散。花旗銀行總裁 Jamie Forese 還表示,整個集團中 40% 的人工是可以被 AI 算法代替的。

  相比較其它行業的工作崗位,金融行業因為數據量豐富,可以流程標準化的崗位較多,所以用 AI 算法代替人工,不僅可以提升效率、節省人力成本外,他們也沒有情緒,不會抱怨工作或出現拉幫結派。通常被代替的崗位有櫃員、客服、分析師等。

  2017 年 3 月,埃森哲在一個名為「2017 年技術願景」的報告中表示,技術會改變銀行業,世界上有 4/5 的銀行家認為,AI 將會影響銀行與客戶互動的方式,例如之前需要在櫃檯辦理開戶、理財或轉帳業務,現在機器或手機應用就可以提供更好的服務。除了花旗銀行,也有其它銀行開始嘗試用機器算法代替人工了。

  今年 5 月,瑞士的聖加侖銀行就嘗試用 5 個機器人代替了 7 名人工。據聖加侖銀行委員會成員 Felix Buschor,這 5 個機器人的使用成本在 2 萬至 3 萬瑞郎之間。按瑞士金融行業的月平均工資來算,他們的年薪通常在 6 萬法郎左右。

  德意志銀行前 CEO John Cryan 曾表示,AI 算法可以取代德國銀行一半的勞動力。在他任期的兩年半時間裡,他裁掉了 4000 名員工,大部分員工的工作都被 AI 算法代替了,而新招聘的員工則多是銷售或研究員。

  金融時報做過一份調研,2007 年至 2017 年間,世界十大投資銀行(除了花旗和美國銀行)共裁去了 6 萬名員工。如果用 AI 代替人工的銀行越來越多,意味著接下來裁員數量還會直線上升。

  但也並不是所有的投資銀行老闆都覺得可用 AI 大批量代替人工。滙豐銀行的主管 Samir Assaf 就表示,從風險管理的角度來說,未來五年能用 AI 算法代替人工的比例可能只有 5% 至 10%。

責任編輯:韓希宇

相關焦點

  • 花旗銀行已經出手了!人工智慧或取代萬名員工
    日前美國花旗銀行機構客戶集團執行長Jamie Forese向媒 體表示,由於花旗機器人技術和自動化水平的提高,未來5年裡,花旗集團2萬名技術和運營人員將會減少一半。而花旗集團前執行長Vikram Pandit在去年曾表示,未來5年內,銀行業的30%工作崗位將會消失。
  • 花旗出手了 人工智慧或取代萬名員工
    日前美國花旗銀行機構客戶集團執行長Jamie Forese向媒 體表示,由於花旗機器人技術和自動化水平的提高,未來5年裡,花旗集團2萬名技術和運營人員將會減少一半。而花旗集團前執行長Vikram Pandit在去年曾表示,未來5年內,銀行業的30%工作崗位將會消失。
  • 前花旗CEO語出驚人:人工智慧令三成銀行員工五年內失業
    在金融危機期間帶領花旗渡過難關的前CEO 潘偉迪(Vikram Pandit)周三表示,隨著未來科學技術的發展,5年內30%的銀行職位可能會消失。潘偉迪是在接受彭博採訪時作出上述表態的,他認為人工智慧和機器人的發展和成熟將減少銀行業員工,特別是後臺業務員工的需求。
  • 花旗銀行全球裁員1.1萬 香港地區將關7間網點
    剛剛過完兩百周年生日的花旗銀行,再次選擇啟動瘦身戰略。日前,花旗銀行宣布將在全球裁撤1.1萬個工作崗位,佔其目前總公司員工數的4%。由於此次花旗將在中國香港地區關閉7間分行,因此中國內地業務是否也將受到波及就備受關注,但花旗中國昨日並未對此予以正面回應。
  • 10年內230萬個金融崗將被AI替代 三類銀行崗位最受傷
    報告總結,人工智慧將從削減崗位、提升效率及創造就業三個方面對金融業就業市場產生影響:1.削減現有崗位人工智慧對現存就業的影響本質上是在對每個崗位中的某些工作模塊進行替代。根據估算,到2027年,人工智慧將使得金融業未被顛覆崗位的工作總時長減少27%,相當於人們每天花在同樣職能活動的工作時間平均可減少2.1個小時。3.創造新的就業崗位人工智慧在削減現有崗位的同時,也在創造新的就業崗位,尤其是在開發、運營和應用中會創造大量就業崗位。報告認為人工智慧技術將在金融行業內創造三類就業崗位:技術型、運營型和業務型。
  • 花旗銀行
    更多信息請參見花旗集團官方網站:www.citigroup.com 或 www.citi.com。關於花旗中國 花旗在中國的歷史可追溯至1902年5月,是首家在中國開業的美國銀行。2007年4月,花旗成為首批註冊成為本地法人銀行的國際國際銀行之一。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為美國花旗銀行有限公司全資所有。
  • 崗位相同,花旗銀行VS工商銀行,你選哪個?
    外資銀行VS內資銀行  哪個才能「悶聲發大財」  洋氣、高逼格、國際化,是像花旗、但名氣不能當飯吃,拋開名氣,也要考慮崗位選擇、職業發展等現實問題。  和高逼格的外在形象不同,外資行在內地絕大多數招聘崗位,還是像櫃員、客戶經理這些接地氣的崗位。如果是一心想進中後臺的同學,可能會有所失望。  此外,不像招行、工行這些國有銀行「鐵飯碗」,外資行職業前景變數更大。像滙豐最近就宣布裁員3.5萬人,還凍結幾乎所有外部招聘。
  • 花旗銀行被罰1064萬! 這是為何?
    據金投信用卡小編了解,這幾天,銀行圈;裡又熱鬧了,為啥,上海銀監局開出了個大罰單,史上最大!也是今年以來全國最大的。 開的對象是誰呢?花旗銀行中國,金額多少呢?1062萬。這個罰單大不大,相比花旗動輒在國外被罰個幾億幾十億美刀,真不大。
  • 花旗銀行真相了,外資銀行其實就是活多錢少的傻坑?
    20世紀初開始積極拓展海外業務,1902年中國上海就有了美國在華的第一家銀行分行,不過不是紐約城市國民銀行(紐約城市銀行在1865年更名)而是萬國寶通銀行,有趣的是1915年紐約城市銀行持有了萬國寶通銀行,曲線擁有中國市場,並在1927年將紐約城市國民銀行的中文名定為「花旗銀行」。所以掐指一算花旗的歷史有206年之久了。
  • 美國花旗銀行被罰4億美元 2個月前轉錯1.7億美元
    美國這家老牌銀行被重罰4億美元,2個月前曾鬧出烏龍:轉帳150萬卻轉成了1.75億,客戶還不肯還...) 美國花旗銀行近日被處以4億美元的罰款,原因是美國監管機構認為該行風險管理存在缺陷且未能得到充分解決。
  • 美國花旗銀行的簡介
    1928年5月3日,花旗銀行又向儲戶推出另一具有創意的業務;無擔保個人放款。1929年,花旗銀行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商業銀行。兼併進一步加快了銀行的擴展:農業貸款及信託公司成為花旗銀行農業信託公司。為滿足業務發展的需求,銀行在交易廣場20號興建了摩天大樓。1930年--1936年,盡客處於大蕭條時期,花旗銀行仍通過在中國的業務收入維持了股息。
  • 《經濟半小時》:花旗銀行落戶上海
    花旗銀行是美國最大的國際性銀行之一,創立於1812年,至今已經有近200年的歷史。1902年,花旗銀行成為了第一家在中國開業的美國銀行。
  • 未來5年有8000萬崗位將被機器代替,沒了工作該如何生存?
    支付寶與微信支付的普及也讓我們許多人的口袋裡不再裝有那麼多的現金,我們在高速公路的收費站也由人工變為了ETC,這樣的方式也是便利了我們的生活,然而現在還有著越來越多的無人駕駛技術出現,雖然還沒有普及但是在今後的幾年裡無人駕駛汽車一定會成為我們生活中主要的交通方式。
  • 富士康2017年計劃招聘1.2萬大學生 機器人奪走人類工作是謬論?
    2017新年伊始,富士康公布了新一年的人才招募計劃,重點擴大了高端人才的招募範圍,從往年7000名上升到1.2萬名。據了解,富士康今年計劃招聘的1.2萬個大學生將針對電子商貿、信息技術、工業網際網路、人工智慧、大數據、機器人、自動化、新材料、機械工程、精密模具等創新領域,打造高端的人才圈子,而且還會招聘6000名中專技校畢業生,這1.8萬的學生將進入富士康30餘個園區。配合此次招募計劃,富士康還將出臺三年擢才計劃。
  • 花旗銀行裁撤在韓80%線下網店:銀行轉型來勢洶洶 步伐緩慢
    上個月美國諮詢公司opimas發布的一份報告稱,到2025年,全球銀行業將會大量裁撤物理網點,23萬銀行員工將會失業。近期,花旗宣布關閉韓國80%物理網點,似乎印證了這一時刻的慢慢逼近。花旗銀行宣布在韓國裁撤80%銀行網點3月27日,花旗銀行宣布在韓國關閉80%銀行網點,即從126個網點削減到25個,被裁撤網點員工將進行相關調整。
  • 財經公司百科:花旗銀行
    英國《銀行家》雜誌對世界前1000家銀行2002年各項指標排名中,花旗集團以一級資本590億、總資產約10970億、利潤約152.8億美元三項排名第一,盈利水平佔1000家大銀行總盈利2524億美元中6.1%。根據花旗集團最新年報顯示,花旗集團2003年一級資本已達669億、總資產12640億、利潤約178.5億美元,比上年又分別增長了13.4%、15.2%和16.8%。
  • 花旗銀行:百度人工智慧升級行業 目標股價196美元
    同時,百度還發布了人工智慧在醫療領域的最新成果「百度醫療大腦」。對此,知名外媒巴倫周刊發表文章稱,花旗銀行對百度的最新舉動表示看好,並給出196美元的目標股價。針對百度雲升級,巴倫周刊援引花旗銀行分析師Alicia Yap和Solomon Chuen的觀點,認為百度這一舉措意味著未來公司會將更多注意力集中在其企業雲服務——百度開放雲上。
  • 全球大銀行紛紛重啟裁員進程 滙豐高盛花旗都扛不住了
    滙豐銀行擬裁員3.5萬人這家歐洲資產規模最大的銀行早先表示將裁員3.5萬人,這家銀行對媒體透露,到2022年,計劃將僱員總數由23.5萬人下調到20萬人。摩根大通的消費業務今年已經經歷過幾輪裁員,今年1月也傳出有數百人被裁員,而在其他業務板塊如商業銀行、公司及投行領域,7月份也傳出有近百人被裁。花旗銀行裁員近1%目前擁有20萬員工的花旗銀行也計劃裁員近1%。
  • 多家國際銀行重啟裁員計劃,降費用大裁員,是行業寒冬...
    全球銀行計劃裁員超10萬人去年僅打算裁員4000人的滙豐銀行,如今以3.5萬人的計劃裁員規模超過計劃裁員1.8萬人的德意志銀行,在計劃裁員規模上位居第一位。據彭博社統計,2019年全球有50多家銀行宣布裁員,計劃裁員人數77780人,創下2015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 花旗銀行在華首發花旗品牌信用卡
    和訊銀行消息  2012年8月21日,花旗銀行(中國)宣布在華發行花旗品牌信用卡,其中國的信用卡業務正式開始運作。花旗是首家在中國單獨發行信用卡的全球銀行,中國的信用卡發行量預計將在未來十年內位居全球之首。    2012年2月6日,花旗銀行獲批在中國內地獨立發行信用卡,未來浦發銀行(600000,股吧)的信用卡將不再加上花旗的品牌,花旗派駐的人員也將撤出。從全球範圍來看,信用卡是花旗的一大收入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