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銀行VS內資銀行
哪個才能「悶聲發大財」
洋氣、高逼格、國際化,是像花旗、渣打、星展這樣的外資行首當其衝能帶給不少應屆生的。但名氣不能當飯吃,拋開名氣,也要考慮崗位選擇、職業發展等現實問題。
和高逼格的外在形象不同,外資行在內地絕大多數招聘崗位,還是像櫃員、客戶經理這些接地氣的崗位。如果是一心想進中後臺的同學,可能會有所失望。
此外,不像招行、工行這些國有銀行「鐵飯碗」,外資行職業前景變數更大。像滙豐最近就宣布裁員3.5萬人,還凍結幾乎所有外部招聘。
這麼一看,難道內資行更好?
但也有人說內資行論資排輩,家裡沒背景,行裡沒關係,一輩子只能做個基層。
加上內資行又分中央銀行、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不同銀行的職業發展也各有不同,如何選擇又是一個問題。
內資行VS外資行,究竟哪個更好?或者說,什麼樣的人更適合內/外資行?
如果你也把銀行作為未來的求職選擇,6月24日(今天)15點,高頓金融招聘事業部舉辦在線直播課,告訴你內資行VS外資行,究竟哪個適合你?
為了能更好地和同學們做在線分享,我們特別請到了具有外資行工作經驗的Daisy老師,花1個小時為你詳細講解。
Daisy老師本科畢業於浙江大學,碩士畢業於新加坡國立大學。曾就職於華僑銀行(新加坡)國際財富部,擔任股票衍生品自營交易部高級經理,主要負責股指期貨套利對衝交易、策略模型開發與風險管理等全流程業務。
>>直播課介紹<<
講座時間:6月24日(今天)15點
講座大綱:
外資行、內資行各自優劣勢解析
薪資福利及發展前景介紹
校招解析(招聘崗位、要求等)
活動報名方式
即可報名講座
即可報名講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